相关试卷
-
1、探究食物在口腔里的变化,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面的问题。(1)、食物在口腔经历消化的过程中,舌头的作用是( )。A、消化淀粉 B、搅拌食物 C、润滑食物(2)、食物在口腔经历消化的过程中,不同的牙齿有不同的作用。
请你在下图中标出三种牙齿的名称。
(3)、其中犬齿的作用是( )。A、切割食物 B、咀嚼食物 C、撕碎食物(4)、食物在口腔里的消化,牙齿极为重要。下面对牙齿保护不利的是( )。A、每天早晚2次正确刷牙,如果有条件,中午饭后也可以刷刷牙 B、晚上睡觉前可以吃一些食物再睡 C、少吃一些酸性刺激食物(5)、食物在口腔经历初步消化之后,还要经历的路线应该是:食道→→→。 -
2、请根据下列提示,将选项中的相应的营养素填入空白处。(填编号)(1)、主要构成人体肌肉、内脏、血液的成分是。(2)、是人体能量的主要来源,能为身体提供热量的营养素是。(3)、帮助调节身体机能,确保各系统正常运作的营养素是和。(4)、占人体重量的70%,对维持生命活动至关重要的营养素是。(5)、具有储存能量和保护内脏功能的营养素是。
A.蛋白质 B.糖类 C.脂肪 D.水
E.维生素 F.矿物质
-
3、请认真看图,将耳郭、听小骨、鼓膜、耳蜗、听觉神经等结构填在下图括号里。
-
4、早餐时小临吃了2个鸡蛋、一碗肉丝炒面,喝了一杯牛奶,应记录为( )种食物。A、3 B、4 C、5
-
5、一位四年级的学生在体测时测量肺活量测试了两次,第一次测试结果是1500毫升,第二次是2000毫升,这名同学的肺活量应该记录为( )。A、1500 B、1750 C、2000
-
6、在观察比较气球皮振动的实验中,我们发现:声音音量相同时,声音离气球皮越近,气球皮振动幅度( )。A、越大 B、越小 C、不变
-
7、在杭州亚运会开幕式表演环节中,古筝曲《烟雨染江南》从西子湖畔传向世界,展示了中国民族音乐的独特魅力。曲子结尾处,演奏家停止拨琴弦,琴声还能持续一会儿,主要原因是( )。A、琴弦还在振动 B、人们还沉浸在音乐中 C、人耳的错觉
-
8、在古代战争中,人们常用耳朵贴地的方法来听有没有马蹄声,从而及早知道远处有没有敌人的骑兵,提前作好战斗的准备,这是因为( )。A、马蹄声不能在空气中传播 B、防止敌人发现自己 C、声音在大地的传播速度比在空气中快
-
9、二胡是我国特有的弦乐器之一,它有一粗一细两根弦,用相同的力拨动时,它们发出的声音特点是( )A、细弦音低,粗弦音高 B、细弦音高,粗弦音低 C、细弦和粗弦音高一样
-
10、下列行为能保护呼吸器官的是( )。A、经常蒙头睡觉 B、经常到大自然中呼吸新鲜空气 C、经常挖鼻孔
-
11、科科往一个试管里加水,然后吹装水的试管,从装水多到装水少的声音变化为( )。A、从高到低 B、从低到高 C、都是高的
-
12、把葡萄、西兰花、黄瓜归为一类,把牛肉、鲳鱼、鸭肉归为另一类,这是按照( )来进行分类的。A、熟食和生食 B、植物性食物和动物性食物 C、主食和副食
-
13、在李白的诗句“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中,吹奏笛子时发出的笛声是( )振动产生的。A、笛子 B、嘴唇 C、笛子中的空气
-
14、将以下食物在纸上涂抹,能够留下清晰的痕迹的食物是( )。A、花生 B、苹果 C、馒头
-
15、下列语句中,哪一句“高”的含义不同?( )A、这音太高了,我唱不上去。 B、高声朗读文章。 C、听不清楚,把音量调高。
-
16、我们平常所说的把手机声音调小一些,实际上是改变手机的( )。A、音高 B、音量 C、音调
-
17、当我们敲击鼓面时,会产生声音。为了更直观地观察到鼓面的振动情况,下列方法可行的是( )。A、在鼓面涂上一些颜色 B、在鼓面撒些米粒 C、在鼓面贴一些胶带
-
18、消化器官可以将食物转变成我们可以吸收的养料和能量。其中大肠的主要功能是( )。A、吸收食物残渣中的水分 B、进一步磨碎和分解食物,初步消化蛋白质 C、消化食物和吸收食物中的营养
-
19、如图所示,用不同的力量拨动橡皮筋,当橡皮筋发出强弱不同的声音时,橡皮筋的______会发生变化。A、振动快慢 B、振动幅度 C、声音高低
-
20、在日常生活中,有时我们会发现,当我们反复咀嚼米饭时,最初感觉到的是米饭的原味,但随着咀嚼时间的增加,逐渐会感受到一种甜味。这是( )和米饭发生作用的结果。A、唾液 B、舌头 C、臼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