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知识点一 运动
    (1)、物体有两种状态。
    (2)、我们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
    (3)、说明一个物体的位置 时,必须 选好
  • 2、猪妈妈要到菜地里采摘南瓜。小猪噜噜拍拍胸脯说:“妈妈,我是小小男子汉,我来帮你。”小猪噜噜来到菜地,摘了个最大的南瓜。他用双手搂着南瓜,想抱起来放在肩上扛回家。“哎呀,真重呀!”噜噜试着抱了几次都没有抱起来。噜噜试着用两只手推,但只推动了一点点,还累得直冒汗。突然,他看到猴妹妹手上的小风车转得正欢。“有办法了!”小猪噜噜使了使劲,把南瓜侧立起来,咕噜噜咕噜噜地向前滚,一直把南瓜滚回了家里。
    (1)、小猪噜噜把南瓜送到了家,南瓜的运动路线是( )。
    A、 B、 C、
    (2)、下列物体的运动路线中,与猴妹妹的小风车叶片的运动路线相同的是( )。
    A、 B、 C、
    (3)、拓展分享:是不是每个物体都只能有一种运动路线?如果不是,请举出一个例子加以说明。
  • 3、探究物体的运动路线。
    (1)、如果要清楚地观察一个物体的运动路线,我们可以( )。
    A、在物体上贴上小圆点 B、开心地随便玩物体 C、直接询问同学结果
    (2)、请你用“线条+箭头”的方式在方框中画出下列图片中圆点的运动路线。

    (3)、我们发现:同一物体的不同部位(填“只有一种”或“可以有多种”)运动路线。
  • 4、请将下列运动路线的序号填入相应的横线上。

    工作的电扇的扇叶:;工作的雨刮器:;拨

    动的古筝琴弦:;向前弹跳的弹力球:

  • 5、在物体的不同位置贴上圆点,让物体运动起来,圆点的运动路线一定相同。    (   )
  • 6、拨动的钢尺、压下弹起的弹簧和荡起的秋千,它们三者在运动时的运动路线不完全相同。    (   )
  • 7、下列关于物体运动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球形的物体运动时的运动路线一定是“  B、物体的运动路线是单一的 C、同一个物体的不同部位可能有不同的运动路线
  • 8、坐在游乐场旋转木马上的人,没有出现的运动路线为( )。
    A、 B、 C、
  • 9、下列物体中,运动路线一样的是( )。
    A、正在擦黑板的黑板擦和滚动的足球 B、行进的汽车轮子和掷出的铅球 C、手表的指针和运动的指尖陀螺
  • 10、 观察如图所示的钟摆上的小圆点,它的运动路线是( )。

    A、 B、 C、
  • 11、知识点物体的运动路线

    指尖陀螺的运动路线是;弹簧上下弹跳、弹拨后钢尺的运动路线是;正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小汽车,车身的运动路线是 , 车轮的运动路线是

  • 12、小瓯非常热爱科学,经常会把身边与科学有关的事物记录下来。下面是小瓯在度假期间记录的科学笔记,请你帮小瓯把笔记补充完整。如图所示为院子里的一张桌子,桌面上有个小钢珠。

    (1)、根据小钢珠的运动路线,①→②的运动方式可以描述为
    (2)、测量小钢珠一共滚了多远,比较合适的测量工具是
    (3)、对于小钢珠最后停留的位置,比较合适的表达方式为( )。
    A、小钢珠在橡皮擦的北面 B、小钢珠在距离橡皮擦1厘米处 C、小钢珠在橡皮擦的北面,距离橡皮擦1厘米处
    (4)、小瓯再次做实验,观察到小钢珠冲出了桌面,冲出桌面后,它的运动路线是图中的(填“甲”“乙”或“丙”)。
    (5)、做这个实验时,当小钢珠冲出桌面时,我们( )观察小钢珠的运动路线。
    A、可站起来从上往下 B、可蹲下来从侧面 C、可随意 D、要坐好从上往下
  • 13、在课堂上,我们先尝试直接用蓝色球去撞击红色球,再分别利用直线轨道和曲线轨道去撞击红色球。
    (1)、我们发现,直接用蓝色球去撞击时击中红色球比利用轨道去撞击时击中红色球要(填“容易”或“困难”)得多。
    (2)、用线条和箭头画一画下面两种轨道中蓝色球击中红色球的运动路线。
    (3)、图甲中蓝色球击中红色球时的运动方式为运动,而图乙中蓝色球的运动方式为运动。
  • 14、如图所示,小球沿着装置从A 点运动到D 点后冲出装置,小球在这个装置的段做曲线运动,小球在 AB 段和段做直线运动。

  • 15、知识点直线运动和曲线

    (1)、根据物体运动路线的不同,物体的运动可以分为
    (2)、当小球在平滑的桌面上滚动时,它的运动路线是 , 当小球冲出 桌面后,它的运动路线是
  • 16、往试管中倒入适量清水,在水面处做好标记,再将试管放入装有碎冰(加有食盐)的烧杯中,直到试管中的水全部结冰,此时在冰面处也做好标记。如图所示,A、B是试管上留下的两次标记,其中表示冰面标记的是(填字母),判断依据是

  • 17、如图所示为小杭进行“观察和研究水结冰”的实验。

    (1)、做该实验时,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 )。
    A、只需要观察水什么时候结冰,不需要记录温度的变化 B、实验时,将温度计的下端浸入水中,不能碰到容器的底和壁 C、把温度计从水中拿出来读数可以更清楚
    (2)、往碎冰中加入食盐的目的是( )。
    A、让碎冰结成块 B、获得更低的温度 C、让碎冰变得更多
    (3)、根据观察到的水结冰的过程发生的变化,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A、水结冰后体积变小了 B、水结冰时要从周围吸收热量 C、水结冰的过程中,状态由液态变成固态
    (4)、小杭发现,水在℃时开始结冰,在结冰的过程中,温度计的示数会(填“发生变化”或“保持不变”)。
    (5)、小杭一边观察一边思考:试管内的水结冰后,体积到底会不会发生变化?下列方法中,能判断体积是否有变化的是( )。
    A、先在试管水面位置做好标记 B、一直用眼睛观察体积的变化 C、先用量筒测量水的体积,再用量筒测量冰的体积
    (6)、弄清楚水结冰的原理后,小杭开始了冰棒的制作。如图所示,水在模具里冻成冰棒的过程中( )。

    A、要从周围吸收热量 B、要向周围放出热量 C、既不从周围吸收热量,也不向周围放出热量
  • 18、水可以变成冰,冰也可以变成水,两者只是形态发生了变化,而物质本身并没有发生变化。    (   )
  • 19、同学们对水、水蒸气、冰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进行了讨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水、水蒸气和冰是同一种物质 B、为了让水变成冰,可以降低水的温度 C、水和水蒸气都是液态的
  • 20、根据物体的形状判断,冬天下的雪是( )。

    A、固态的水 B、液态的水 C、气态的水
上一页 98 99 100 101 102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