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第三站,小珠和小科一家来海天公园搭帐篷露营,在公园里玩了跷跷板。请回答下列几个问题。(1)、如右图所示,小科和妈妈玩跷跷板,此时处于水平平衡状态,小科如果想要把跷跷板压下去,应该让( )。
①妈妈离支点更近些 ②小科离支点更近些 ③妈妈离支点更远些 ④小科离支点远一点
A、①② B、②③ C、①④(2)、搭帐篷前,小珠想用剪刀剪掉外包装的塑料绳子,最好把它放在右图的( )位置裁剪起来会最省力。A、A B、B C、C(3)、通过探究,小珠发现剪刀是一种非常特殊的杠杆,除此之外,下列关于剪刀的分析正确的是 ( )。①一把剪刀,只有一根杠杆
②一把剪刀,由两根杠杆组成
③工作过程中,剪刀应用了杠杆和斜面两种机械原理
④工作过程中,剪刀只应用了杠杆这一种机械原理
⑤用普通剪刀剪纸片的过程中,支点和用力点的位置固定,阻力点在移动
⑥用普通剪刀剪纸片的过程中,用力点、阻力点和支点的位置都是固定的
A、①③⑤ B、②③⑤ C、①③⑥ -
2、第二站,小珠和小科两家一起来到珠海市博物馆。在参观珠海博物馆前,小珠爸爸用手机扫描了珠海博物馆的公众号二维码进行了关注,提前预约了参观。到博物馆后,小珠选择了用“语言导览”的方式自助式参观博物馆,可以通过小程序选择聆听相应展厅中的展品介绍;小科选择了观看博物馆手册指引进行参观。(1)、小珠爸爸在扫描珠海市博物馆的公众号二维码时,使用的是( )技术。A、文字识别 B、图像识别 C、语音识别(2)、借助“语言导览”参观和观看博物馆手册指引参观相比,不属于“语言导览”参观的优势的是( )A、自主搜索 B、通篇快速浏览 C、实物配言语(3)、小科还在珠海市博物馆的一个展厅中体验了拓印。拓印和印刷都是复制文字和图像的一种技术。下列关于印刷术的发展历程,顺序正确的是 ( )。A、雕版印刷→手工抄写→活字印刷 B、活字印刷→雕版印刷→手工抄写 C、手工抄写→雕版印刷→活字印刷(4)、小科留意到博物馆内有完善的消防设施。如右图所示,是一种固定式的消防装置,称作消防栓。转动消防栓上部的阀门可起到省力的效果。下列物品中, ( )和这个阀门一样,运用了相同的机械原理。A、扳手 B、老虎钳 C、羊角锤(5)、小珠和小科参观完博物馆后发表了一些看法,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因记录文字的需要,人类发明出了造纸术 B、随着计算机加入印刷术,印刷技术已经到达顶峰,后人无法超越 C、信息传播的需求,推动了更多技术的发展和创新
-
3、小珠和小科两家人周末两天一起外出游玩。他们第一站去了香山湖公园爬山。他们发现有两条上山路线,一条比较陡峭,另一条是弯弯绕绕的香山云道。他们想知道沿这两条山路到达山顶,哪条路会更省力。请你结合六年级所学的内容,回答下面几个问题(1)、从简单机械的角度分析,山路利用的是的原理。(2)、他们选择了不同的斜面(如下图所示),进行对比实验:实验完成后,他们获得如下数据:
直接提升
实验次数
斜面A
斜面B
斜面C
5N
第1次
4.6N
2.6N
3.2N
第2次
4.6N
2.5N
1.7N
第3次
4.6N
2.5N
1.7N
有一处数据明显异常,这个数据是。遇到这种问题数据应该怎么处理:。
(3)、分析数据发现:沿不同斜面拉重物所需要的力都(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直接提升重物所需要的力。初步得出结论:斜面有的作用。 (选填“省力”“费力”或“不省力也不费力”)(4)、继续比较A、B、C这三种斜面,可以进一步得出结论:斜面的坡度越小,提拉物体越(填“省力”或“费力”) 。(5)、在爬同一座山时,从山脚到山顶,下面三种坡度路线中最省力的是( )A、B、
C、
-
4、地球自转产生了昼夜交替现象,地球公转产生了四季的变化,这些现象都在影响着地球上的生物。(1)、观察图中箭头的方向,可以知道地球公转的方向是( )A、自西向东 B、自东向西 C、无法判读(2)、当地球公转位置在 C时,太阳直射在南回归线上,南北半球的季节分别是 ( )A、南半球冬季,北半球夏季 B、南半球夏季,北半球冬季 C、南北半球都是春季(3)、昼夜对动物和人也有影响,下列属于受昼夜影响的是( )。A、蝙蝠夜晚活动 B、下雨蚯蚓从泥土出来 C、春天播种(4)、以下属于四季变化对生物影响的是 ( )
①鸟类在冬天换上厚厚的羽毛 ②杨树秋天落叶 ③鱼类每年洄游寻找产卵场所
④秋天松鼠储备粮食 ⑤昙花在夜晚开放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 -
5、为了进一步验证地球自转对昼夜交替现象的影响,小明对实验器材做了如下的改进:第一步,在地球表面上找到“北京”和“乌鲁木齐”两个地区,分别贴上反光贴;第二步,用一根铁丝穿过地球仪的南北两极,当作地轴。(1)、请判断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之所以选择“北京”和“乌鲁木齐”,是因为它们分布在我国的东部和西部,具有代表性 B、贴上反光贴能够使昼夜现象更明显 C、地轴是真实存在的(2)、经过实验可以发现,要让北京先迎来黎明,地球的自转方向应该要( )A、自西向东 B、自东向西 C、无法判读(3)、根据实验现象,小明绘制了简图,如图所示,属于白昼的是( )A、A和B B、B和C C、A和C
-
6、公元二世纪,古希腊天文学家托勒密(90-168年)创立了地心宇宙体系,提出地球静止在宇宙中心,日、月、星辰沿圆形轨道围绕地球作昼夜旋转。在以后的一千多年里,托勒密地心说被世人奉为经典;直到16世纪,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1477-1543)出版了他的不朽著作《天体运行论》,地球不是宇宙的中心,提出了太阳中心说,认为:太阳是宇宙的中心,行星都绕太阳运转。由此引发了后人对天体运动更深入的研究和探索。
小明为了验证两种假说对昼夜交替的影响,设计实验进行了探究,具体操作如下:
(1)、用手电筒模拟;地球仪模拟 , 这个实验是 实验。(2)、验证地心说时,要保证地球(动/不动),太阳绕着地球转;验证日心说时,要保证太阳(动/不动),地球绕着太阳转。(3)、小明发现“日心说”和“地心说”都(能/不能)解释昼夜交替现象。然而科学家推测,假如太阳绕地球转一圈约为1047小时,地球绕太阳一圈要1年,而昼夜交替只需要天,因此,小明推断太阳应该不动,地球需要(自转/公转)才能合理解释。 -
7、小海科学小组在课堂上还观察了洋葱表皮细胞、水中微生物等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1)、为了能在显微镜下观察到洋葱表皮细胞,需要把( )放到显微镜上观察。A、一小块洋葱 B、洋葱薄片 C、洋葱表皮玻片标本(2)、下列洋葱表皮玻片标本制作过程排序正确的是( )A、①②⑥④⑤③ B、①②⑥⑤④③ C、①②④③⑥⑤(3)、小海科学小组从目镜往下看,发现洋葱细胞的颜色很浅,在显微镜下很难观察,最有可能的原因是( ) 。A、标本没有染色 B、目镜没有擦干净 C、洋葱切得太厚了(4)、调整好后,小海科学小组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洋葱表皮细胞是( )A、
B、
C、
(5)、为了能在水中观察到更多的微小生物,小海科学小组在小组合作的时候,最好( )。A、把池塘水倒入有干草的杯子中,放在桌子上培养一星期后观察 B、把池塘水倒入有干草的杯子中,放在冰箱冷藏室一星期后观察 C、把池塘水直接倒入杯子中,放在桌子上培养一星期后观察(6)、观察微生物时,常在载玻片上放脱脂棉花纤维,目的是 ( )。A、增加水的营养 B、使微生物运动减缓 C、增加观赏性(7)、小海科学小组观察到了这种微生物如右图 2所示,它的身体是由( )个细胞构成的。A、1个 B、许多个 C、0个 -
8、小海科学小组想要让被观察物体的图像放得更大,于是他想要选择两把不一样的凸透镜,组合在一起制作出简易显微镜。目镜与物镜放大倍数如下表,根据实际情况回答问题
序号
A
B
C
D
目镜
4×
10×
15×
20×
物镜
10×
5×
10×
4×
放大倍数
40
50
(1)、请计算出C、D序号简易显微镜的放大倍数,它们分别是 C、D。上述四种凸透镜的组合中,选择能在视野范围内看到指纹的图像最大。(填写序号)。(2)、小海科学组在组合凸透镜时,以下操作正确的一项是 ( )①为了观察方便,我们可以用纸筒固定两个凸透镜
②调整好距离后,要及时测量这两把凸透镜之间的距离
③当图像放到最大且清晰时,注意测量两个凸透镜之间的距离
④两个凸透镜之间的距离可以自行选择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3)、小海科学小组制作的凸透镜组合装置,相当于实验室中光学显微镜中的( )部位A、反光镜 B、载物台 C、筒身(4)、小海科学小组分别用肉眼、放大镜、简易显微镜都观察了蚜虫,更符合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图像是( )A、B、
C、
-
9、小海科学小组自从学了如何观察微生物以后,他们对微小世界产生了很浓厚的兴趣,以下是有关他们做的一些科学探究,请你根据以下信息,选择正确的答案填在括号里。(1)、小海科学小组想要找合适的材料制作一个简易放大镜来观察自己的指纹,你建议他选( )比较合适。A、
B、
C、
D、
(2)、除了常见的放大镜能放大被观察物体的图像,生活中也有一些能放大被观察物体的图像的现象,下列物体中能起放大作用的是( )A、B、
C、
-
10、小胡最近的体检报告显示体重指数(BMI)属于超重等级,而且最近手指出现脱皮现象。为此小胡结合自己的身体情况,用AI绘图设计了一个约200克(g)的汉堡(如图所示)。(1)、请你结合以下评价标准(见左表),在“汉堡评价表” (见右表)中完成评价。以油盐类为例:若设计的汉堡中含有油盐,在“种类得当”一列打“✔”,油盐含量在4克左右,在“含量合理”处打“✔”。(2)、请你根据以上“汉堡评价表”评价结果,结合小胡的身体情况,给出一条合理的改进建议。
。
-
11、小罗打算研究滑动与滚动两种不同运动方式对摩擦力的影响,他选用了小车、弹簧测力计作为实验材料。实验前他仔细观察了弹簧测力计,如右图所示:(1)、小罗回忆了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的注意事项,以下说法错误的是____。A、使用前要调零,让指针正对“0刻度”。 B、读数时视线要与指针俯视。 C、测量的力不能超过弹簧测力计的最大测量值。(2)、接着小罗制作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并记录数据:
①实验过程中,采用的实验方法是(选填“观察实验”、 “模拟实验”或“对比实验”),改变的条件是(选填“接触面的光滑程度”、 “小车的重量”或“小车的运动方式”)。
②重复测量了三次,实验结果都一致,如上图所示,请将下面实验记录表补充完整。
预测
实验结果
小车正常行驶(滚动)
0.5N
N
卡住车轮拖动时 (滑动)
1N
2.4N
③由此可知,其他条件相同时,滑动摩擦力比滚动摩擦力(选填“大”或“小”)。
-
12、口腔是人体的消化器官之一,牙齿、舌头、唾液在其中起到了重要作用。(1)、我们在吃馒头的时候,食物会被口腔初步消化,首先我们用(选填“门齿” “犬齿” “臼齿”)将馒头咬断,然后用(选填“牙齿”“唾液”或“舌头”)对馒头进行搅拌,同时(选填“牙齿”“舌头”或“唾液”)对馒头中的淀粉进行初步分解。(2)、将同样大小的馒头做了如下图的处理,分别往三组馒头中滴加两滴(选填“碘酒”“盐酸”“酒精”)。其中(选填“A”、 “B”或“C”)组馒头颜色变化最浅。这说明经过充分咀嚼后的馒头,淀粉含量(选填“升高”或“降低”)了。
-
13、小雪想在班级才艺表演中为同学们展示“闻声起舞彩蛇”,从而让同学们感受声音的科学原理。以下是她的制作步骤。
“闻声起舞彩蛇”制作步骤:
为了让同学们理解其中的声音原理,小雪在表演前开展了以下科学探究:
(1)、彩蛇之所以能“闻声起舞”,是因为对着吸管发出“呜”的声音时,纸杯的杯底发生(选填“晃动” “上下振动”)。(2)、小雪想知道“彩蛇起舞”的跳跃幅度为什么会发生变化,为此进行了实验探究:不断改变吹吸管的力度大小,倾听发出的“呜”的声音强弱,同时观察“彩蛇”的跳跃幅度变化。小雪的实验记录如下表。吹吸管力度
“彩蛇”跳跃幅度
杯底振动幅度
“呜”声音强弱
大
大
大
强
中
中
中
中等
小
小
小
弱
通过以上实验探究,小雪发现:吹吸管的力度越大, “彩蛇”跳跃幅度(选填“越大”“越小”),物体的越大, (选填“振动快慢”“振动幅度”“振动持续时间”),发出的声音(选填“越强”“越弱”“越快”“越慢”)
(3)、为了让表演更加精彩,小雪想用家里的尤克里里为其伴奏。于是小雪对它进行了以下调试:①小雪用手指摁住图2中的琴弦C位置并弹拨琴弦,如果要让这根琴弦发出更高声音,可以用手指摁住图中的位置再弹拨(选填“A”或“B”)。
②小雪发现连续弹拨图3中“①、②、③、④”的琴弦,也会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若根据声音从低到高排序,应该是。
③小雪还可以通过调节琴弦的松紧来改变声音的高低。经过调试发现,琴弦(选填“越紧”或“越松”),振动越慢,发出的声音(选填“越高”“越低” “不变”) 。
④人耳中感受到琴弦的声音并产生振动的结构是(选填“耳蜗”、 “耳郭”或“鼓膜”)。
-
14、在乙图方框中画出此时气球的形状。
-
15、将甲图中人体肺部器官模拟装置的各部分与其代表的结构进行匹配连线。
-
16、请判断甲图和乙图分别代表呼吸的哪个过程,并连线。
-
17、为了让小车行驶更远,小科提出了以下改进方法,不可行的是( )。A、将产生前进动力的小气球,用大气球代替。 B、把4个轮子换成6个轮子。 C、用吸管做轴套与车身连接,减少车轴与车身的摩擦。
-
18、关于设计制作小车时需要注意的细节,说法错误的是( )。A、可以从多角度画出小车,全面反映小车的结构 B、画设计图时小车结构的尺寸无需标注 C、设计制作小车时要充分考虑所用的材料与动力方式
-
19、如图所示,小车在斜坡上同一位置下滑,当木块被小车撞击后将会向前滑行一段距离,以下关于该现象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木块向前滑行的距离越远,代表撞击前小车具有的能量越少 B、当斜坡的坡度变大(不超过90度),木块滑行的距离也会增大 C、木块滑行的距离会受到水平木板的粗糙程度影响
-
20、以下做法能增大摩擦力的是 ( )。A、运动球鞋底布满了花纹 B、钥匙插不进门锁可以滴加润滑油 C、圆珠笔上有滚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