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小科一家准备1月1日外出游玩。为了解天气,小科先查了天气预报。元旦当天,又记录了实际的天气情况。信息如下:
1 月 1 日
嘉兴
哈尔滨
北京
杭州
三亚
天气预报
-1~8℃
-19~-10℃
-5~-0℃
5~10℃
22~26℃
嘉兴实际天气
清晨,汽车前面玻璃上有一层薄薄的霜;天空中云比较多,有时能看到太阳;路边的彩旗往东南方向展开。
(1)、制作天气预报的正确顺序是:数据收集→数值天气预报→→发布天气预报。 (选填“天气会商”或“气象员做出预报”)(2)、根据天气预报,1月1日,嘉兴最高温度是℃,最低温度是℃。(3)、根据实际观察,元旦当天,嘉兴的风向为( )。A、东南风 B、西北风 C、无法确定(4)、综合上述信息,元旦当天,嘉兴的天气情况是( )。A、B、
C、
(5)、早上,汽车挡风玻璃上有霜,一段时间后,霜自动消失了,这是因为( ).A、吸收热量,霜融化 B、放出热量,霜凝结 C、放出热量,霜凝固(6)、分析数据可知,1月1日,我国北方地区气温普遍比南方地区( )。A、高 B、低 C、无法确定(7)、通过阅读天气预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气温低于0℃时,一定会下雪 B、天气预报能做到百分之百的准确 C、晴天可能比阴天冷 -
2、超市里,总会看新鲜蔬菜用保鲜膜包起来,你推测保鲜膜的主要作用( )。A、保温 B、减少蔬菜水分蒸发 C、美观
-
3、小科抬头看向天空说: “今天可能会下雨。”小科看到的可能是( )。A、天空中云很少 B、灰色、厚而均匀的云层 C、纤细、羽毛状的云
-
4、当下列物体质量相等时,一体积最大的是( )。A、空气 B、回形针 C、绿豆
-
5、最早发明温度计的科学家是( )。A、牛顿 B、伽利略 C、爱迪生
-
6、小科在探究“食盐溶解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时,经过一系列实验,发现与原来的猜想一致。这个过程属于 ( )。A、提出问题 B、做出假设 C、实验验证
-
7、某玻璃瓶中装有一瓶空气,从瓶中抽出一半空气,瓶内的空气( )。A、占据瓶子的一半空间 B、占据瓶子的全部空间 C、占据瓶子的小部分空间
-
8、要了解一天的气温变化规律,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 ( )。A、气温计应放在百叶箱里测温 B、每隔3小时测量一次气温,并用柱状图记录 C、为了观察得更消楚,应将气温计拿到阳光下读数
-
9、气象预报 1月15 日海盐的天气是北风4级,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风是从北吹向南 B、迎风走路会走不动 C、风向标的箭头指向北
-
10、某日嘉兴的气温是-5~4℃ ,当气温达到4℃时,最有可能为( )。A、清晨5时 B、下午14时 C、傍晚17时
-
11、下表记录了食盐和白糖在同样多的水中的溶解情况,从记录表可知( )。
第 1 份
第2份
第3份
第 4 份
第 5 份
第6份
食盐
×
×
×
×
白糖
√
A、白糖比食盐的溶解能力强 B、白糖比食盐的溶解速度快 C、白糖可以无限溶解 -
12、在做“水结冰”实验时,我们会往碎冰中加入食盐。加入食盐的目的是( )。A、让食盐结冰 B、制造更低的温度 C、制造更高的温度
-
13、小科将一杯冰和一杯20℃的水混合,过了较长的时间,冰只融化了一半,此时杯中水的温度是( )。A、20℃ B、0℃ C、10℃
-
14、小科制作了一个雨量器,如右图所示。同学们对这个雨量器提出了改进意见。你认为不合理的是 ( )。A、小刚:应该换一个上下粗细相同的直筒透明杯子 B、小芳:刻度纸外贴上透明胶带,可以防水 C、小红: “0”刻度线应该下移,与杯子外侧底面对齐
-
15、在研究“空气是否有质量”时,同学们提出了不同的实验方法,不太合理的做法____是( )。A、借助电子秤,称出打气前和打满气的皮球重量,进行比较 B、在简易天平的两端分别放皮球和绿豆,使其保持平衡,皮球充满气后,观察天平是否还能平衡 C、拿两个相同重量的皮球,分别充5简气和100筒气,用手掂一掂比较
-
16、炒菜时,产生的油烟温度高会向上飘,所以,油烟机一般安装在灶台哪个位置效果更好( )。A、灶台下部 B、灶台上部 C、上部和下部效果一样
-
17、把两种物质混合在一起放入水中,充分搅拌。过一段时间,出现如右图所示的现象。这两种物质最有可能是( )。A、沙子和白糖 B、白糖和木屑 C、食用油和沙子
-
18、下列物体中,没有一定体积,也没有一定形状的是 ( )。A、食用油 B、空气 C、白糖
-
19、雾霾 (mái) 天, 适合( )。A、看日出 B、清晨到公园散步 C、上学路上戴口罩
-
20、水变成水蒸气,形态发生了变化,下列变化与水的变化不一样的是 ( )。A、用大豆酿造酱油 B、将纸剪成窗花 C、用红糖泡红糖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