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最新观测发现,地球绕太阳一圈,大约需要24小时。( )
-
2、托勒密提出“日心说”,他认为太阳是宇宙的中心。( )
-
3、秋天银杏叶变黄是昼夜交替对植物的影响。( )
-
4、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相比,动物细胞没有细胞膜。( )
-
5、用显微镜观察时,移动标本的方向和从目镜里看到的方向相同。
-
6、取洋葱内表皮时,用刀片在洋葱内表面轻划一个“#”字,用镊子取下洋葱表皮。( )
-
7、改变组合凸透镜中两个凸透镜之间的距离,放大的倍数和清晰度不会发生改变。
-
8、放大镜越大放大倍数越大,放大镜越厚放大倍数也越大。( )
-
9、可以解释昼夜交替现象的假设只有一种。( )
-
10、地球的结构由内而外依次是地壳、地幔和地核。( )
-
11、病毒也是一种微生物,有细胞结构,绝大多数要在电子显微镜下才能看到。( )
-
12、荷兰的安东尼·范·列文虎克是世界上首次在显微镜下发现细胞的人。( )
-
13、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们,把提前准备好的土豆泥在铁盘中堆成一小堆,用小勺在土豆泥中间挖一个洞,把番茄酱倒进小洞,再用土豆泥把小洞封住,最后用酒精灯加热铁盘底部并观察现象。(1)、实验中,用土豆泥代表 , 番茄酱代表 , 酒精灯加热代表。(2)、酒精灯加热时一般用去加热。(“外焰”或“内焰”)(3)、把观察到的火山喷发实验现象,按先后顺序排列:(填序号)。
①土豆泥冒热气
②封住洞口的土豆泥被慢慢顶了起来、出现裂缝
③番茄酱在洞口处冒出泡泡
④番茄酱溢了出来
(4)、此实验可得出结论:火山喷发现象是由于地球内部的岩浆受到高温、高压的作用,沿着(填“地壳”“地核”或“地幔”)的薄弱地带喷发形成的自然现象。 -
14、小林同学正在做“探究光的传播规律”实验。请仔细观察图片,回答相关问题。(1)、如图1,手电筒的光从1号卡纸上的小孔射入,最终在纸屏上形成光斑(填“能”或“不能”)。(2)、如图2,把2号纸屏向右移动2cm,手电筒的光从1号卡纸上的小孔射入,在卡纸上形成光斑(填“2号”或“3号”)。(3)、以上实验说明。
-
15、选填序号。
平原 盆地 高原 丘陵 山地
-
16、在地球内部结构中,地核温度最高,厚度最厚。( )
-
17、岩石的风化可能会改变地球的地形地貌。( )
-
18、当月球运行到地球和太阳之间,形成了一条直线时,有一部分太阳光会被遮挡,这就形成了日食。( )
-
19、火山喷发后会形成温泉,所以在火山喷发地带要大量开发旅游景点。
-
20、快速旋转彩色轮,红、绿、蓝三种颜色混合,可以看到彩色轮接近黄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