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下列物体中,能够将物体放大的是( )。A、近视眼镜 B、一滴干净的水 C、玻璃砖
-
2、下面哪种不是通过微生物发酵制作的?( )。A、豆腐 B、甜酒 C、酱油
-
3、使用显微镜观物体时,正确的操作步骤是( )。A、安放—上片—对光—调焦—观察 B、上片—安放—对光—调焦—观察 C、安放—对光—上片—调焦—观察
-
4、大量研究事实说明,除外,绝大多数生物体都是由细胞组成的。
-
5、古希腊天文学家托勒密提出;波兰的天文学家哥白尼提出。
-
6、太阳的东升西落是因为而形成的,它的运动方向是 , 周期为。
-
7、倍数越大的放大镜,看到的图像 , 看到的范围。
-
8、科学研究表明,昆虫头上的就是它们的鼻子;蝴蝶的翅膀上布满彩色 , 其实是扁平的细毛。
-
9、地球绕太阳的同时,还在绕自转。
-
10、放大镜的镜片形状特点是中央、边缘 , 而且。
-
11、用组合而成的显微镜叫做光学显微镜,
-
12、根据所学内容完成下列问题。(1)、将脑的结构补充完整。(2)、上图中控制人体的运动、语言、视觉、记忆、思维、情绪等的是 , 具有协调运动和维持身体平衡作用的。(均填序号)(3)、下列做法中对保护脑不利的是( )。A、偶尔听听音乐 B、长时间学习一门功课 C、适度体育锻炼(4)、人体的各项活动都靠( )指挥。A、神经系统 B、消化系统 C、血液循环系统
-
13、2008年5月发生的汶川大地震造成唐家山大量山体崩塌,两处相邻的巨大滑坡体夹杂巨石、泥土冲向湔江河道,形成巨大的堰塞湖。(1)、关于地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有的地震是人为造成的 B、绝大多数地震发生在地核圈层 C、任何地球内部运动都会导致地震(2)、发生地震时,下列做法不合适的是( )。A、有可能的话,应迅速跑到操场等空旷地 B、如果在高楼中,一定要乘电梯快速逃生 C、若无法快速跑出去,可躲在桌子等坚固的物体下面(3)、地震期间形成的堰塞湖,其发展的趋向是( )。A、上游泥沙冲入湖中并不断堆积,在湖中央形成三角洲 B、形成天然水库,给人们带来福祉,不会有灾害 C、有可能会溃坝,对下游百姓造成威胁(4)、地震之后通常会下暴雨,请简要说出这时候暴雨会对地表带来哪些影响(两点):、。(5)、下列做法中,可以减轻土地被雨水侵蚀的是( )。A、多建水库 B、开荒毁绿 C、植树造林(6)、地壳运动中,除了有可能发生地震之外,还有可能会发生火山喷发。下列关于火山喷发的说法,正确的是( )。A、当岩浆冲出地壳薄弱处,就形成了火山喷发 B、火山喷发是由于人类对环境的破坏导致的 C、火山喷发给地球生物带来灾害,没有任何好处
-
14、如图所示,管道潜望镜可采用伸缩杆将其一端送到被检测管井内,对各种复杂的管道情况进行观察判断。(1)、仔细看图,请在管道潜望镜上用简图的形式画出另一面镜子。(2)、用带箭头的直线在管道潜望镜中把光的传播路线补充完整。(3)、潜望镜利用了光的( )原理制成。A、反射 B、折射 C、散射(4)、工人叔叔站在检测管井口往下观望,发现浸没在水中的固体污物看起来要比实际位置浅一些,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光的( )。A、反射 B、折射 C、散射
-
15、小明同样想通过自制单摆进行钟表的深入研究,下面表格是他在研究摆绳长度和摆动快慢关系的观察记录,请仔细分析并回答问题。
摆
30秒内摆动的次数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1号摆(摆绳15cm)
39
38
38
2号摆(摆绳35cm)
25
24
25
(1)、小明的实验中,摆锤从①位置开始经过( )的运动轨迹记作摆动一次。A、①→② B、①→②→③→②→① C、①→②→③(2)、通过分析数据,小明发现相同时间内摆的次数与摆长关。(3)、在做摆的实验时,实验做3次的目的是。(4)、小明想继续研究摆锤重量和摆动次数的关系,分别用塑料球和金属球做摆锤。在摆绳长度和测量时间相同的情况下,摆动次数的情况是( )。A、两个单摆摆动次数一样 B、金属球摆动次数多 C、有时金属球摆动次数多,有时塑料球摆动次数多(5)、小明发现摆钟走慢了,想要把它调准,调快摆钟可采用的方法有( )。A、摆绳变长 B、摆锤变重 C、摆绳变短(6)、小明观摩计时工具的发展史后,认为以下观点错误的是( )。A、石英钟一天内误差不超过1秒 B、当今最精确的计时工具是原子钟 C、出现先后顺序:摆钟—日晷—水钟—石英钟—原子钟 -
16、是人体的控制中心。身体的联络员是。神经系统由脑、以及与其相连并遍布全身的周围神经系统所组成。
-
17、、和组成了人体的血液循环系统。
-
18、同一个单摆在相同时间内摆动次数是的,这就是摆的等时性。
-
19、光由空气斜射入水中时,光的路线发生变化,这种现象叫作光的。科学家利用光的某个原理来测量地球到月球的距离,这个原理是光的。
-
20、良好的沟通方式可以避免冲突,积极锻炼身体有助于减缓精神压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