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在黑暗环境中生长的绿豆苗的特点是(    )。
    A、茎粗,叶子呈绿色 B、茎细,叶子呈绿色 C、茎粗,叶子呈黄色 D、茎细,叶子呈黄色
  • 2、在广袤的沙漠戈壁,独有一种生物使人讶异——骆驼刺,骆驼刺在干旱环境生存下来的理由与它(    )无关。
    A、会开花 B、根系发达 C、地面部分矮小 D、叶子成刺状
  • 3、下列叙述中,属于生物因素对生物影响的是(    )。
    A、春来江水绿如蓝 B、雨露滋润禾苗壮 C、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D、草盛豆苗稀
  • 4、杂交水稻在培育过程中会受到(    )的影响。
    A、稗草基因 B、生存环境 C、杂交技术 D、以上都是
  • 5、“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句话隐藏的食物链是(    )。
    A、蝉→螳螂→黄雀 B、树→蝉→螳螂→黄雀 C、蝉←螳螂←黄雀 D、树←蝉←螳螂←黄雀
  • 6、在高温闷热的天气,池塘里的鱼大多会频繁浮出水面吹泡泡,这是因为(    )。
    A、池塘水面有较多的食物 B、池塘里的水温降低了 C、池塘里放入了新生物 D、池塘里水溶解的氧气减少了
  • 7、如图所示,将一盆绿豆苗放在一个暗箱中,则绿豆苗的茎会(    )生长。

    A、垂直向上 B、向左上角 C、向右上角 D、没有规律地
  • 8、如右图,将6粒饱满、没有受过伤的种子以同样的方式处理后,分别用塑料杯盖住。甲为透明塑料杯,乙为黑色塑料杯,这一实验研究的是(    )对种子发芽的影响。

    A、光照 B、空气 C、水分 D、温度
  • 9、利用塑料大棚栽培反季节蔬菜是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使农民致富的重要途径之一。从有利于种子发芽的角度考虑,采用塑料大棚的主要作用是(    )。
    A、保持充足的水分 B、提供适宜的温度 C、提供充足的氧气 D、提供充足的阳光
  • 10、在研究“绿豆种子发芽是否需要土壤”的实验中,首先要(    )。
    A、提出问题 B、作出假设 C、制订计划 D、实施计划
  • 11、“鱼儿离不开水。”这句话包含的科学道理是(    )。
    A、生物影响环境 B、生物依赖环境 C、生物改变环境 D、环境改变生物
  • 12、下列选项中,可以组成一个完整稳定的生态系统的是(    )。
    A、草、玉米、蝗虫、蜻蜓、青蛙、蛇、小鸟、鹰、蟋蟀 B、阳光、水、空气、土壤、小石子、沙 C、阳光、空气、水、土壤、微生物、鱼、水草、鸟 D、阳光、水、空气、土壤、小石子、沙、水草
  • 13、“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橘子树适合生长在温度高的南方,若淮南的橘子树移种到淮北,则不能结出甜美多汁的果实。造成橘变成枳的主要因素是(    )。
    A、温度 B、光照 C、水分 D、空气
  • 14、乐乐比较铜、铁、铝三种金属材料的导热性。他找来铜丝、铁丝、铝丝,分别剪下一段,依次加热这三种金属丝,观察不同金属丝上火柴掉落的情况。

    (1)、这个实验属于(选填“模拟”或“对比”)实验。该实验需要做三次,这是为了
    (2)、为了比较三种金属材料的导热性能,实验中需要用到的测量工具是(     )。
    A、刻度尺和秒表 B、刻度尺和温度计 C、温度计和秒表 D、刻度尺、温度计和秒表
    (3)、使用酒精灯加热金属丝时,金属丝在火焰上的正确位置是(    )。
    A、 B、 C、 D、都可以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三根金属棒的长短、粗细要相等 B、火柴棒之间的距离要相等 C、加热点与三根金属丝的距离要相等 D、火柴棒掉落的时间要相等
    (5)、根据实验结果,可知三种金属材料的导热性能排序是
    (6)、在实验中,乐乐发现三根金属丝上的火柴都是靠近加热点的先掉落,这说明了热传递的方向是
  • 15、课堂上,同学们围绕为什么要关注能源问题进行了讨论,并进行了相关资料的收集、分析。请观察右图并回答问题。

    (1)、从右图中发现,我们使用的电能大部分来自 , 也就是由燃烧发出的电。这种燃烧发电还要消耗、排放污染物等。
    (2)、科学家研究发现,在人类过度消耗和天然气等化石能源的过程中,大大增加了大气中的等气体的含量。这些气体的增加会使地表附近的大气温度。这种增温效果被称作“”。
    (3)、在下列电能来源中,属于不可再生能源的是(     )。
    A、火电 B、太阳能 C、水电 D、风电
    (4)、为了节约能源,下列行为不正确的是(    )。
    A、骑自行车、步行或坐公交车代替自驾车出行 B、夏季空调温度再调高1℃ C、将照明用的普通白炽灯换成同样亮度的LE D、夏季空调温度再调低1℃
  • 16、我们常用热水瓶来储存烧开的热水,它的内胆主要起保温作用。热水瓶的内胆由两层玻璃组成,玻璃内壁有镀银,并且玻璃层中间真空(如图1所示)。小科用不同的外包材料制作了三个保温杯(如图2所示),来模拟热水瓶的原理。请回答下面的问题。

    (1)、热水瓶内胆能较好地保温,主要是因为(    )。
    A、内胆是双层的 B、内胆是玻璃材料 C、内胆的表面镀银 D、双层内胆之间是真空的,无热传导与热对流
    (2)、热水瓶内胆玻璃内壁有镀银,像镜子一样亮,它的主要作用是(     )。
    A、让瓶胆看起来更光滑 B、让瓶胆看起来干净一点 C、减少热辐射,增强保温效果 D、增加反射,使温度上升
    (3)、关于热水瓶的保温原理,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热水瓶自身能产生热量 B、热水瓶可以减缓瓶内水的温度变化 C、热水瓶能使瓶内的水保持原来的温度 D、热水瓶可以防止外界的热量进入瓶内
    (4)、在设计制作一个产品的过程中,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
    A、全员参与,分工明确 B、制作时不考虑设计图 C、既考虑效果又兼顾成本和外观 D、设计时要考虑材料的性能
    (5)、为了公平公正,小科在图2三个保温杯中倒入相同温度和水量的热水,每隔2分钟测量一次水温变化,这是为了研究对保温效果的影响。
    (6)、三个保温杯都加了杯盖,主要是为了(    )。
    A、方便携带水杯 B、美观且防灰尘 C、让热量快速蒸发 D、隔绝水与外界空气的接触,减少热传导和热对流
    (7)、通过比较,发现图2中有一个保温杯的温度下降较快,它最有可能是(选填序号)。
  • 17、请将下列垃圾与其对应项目用线连起来。

  • 18、小科将一根加热过的铜棒插入冷水中,测得冷水的温度有一点上升,在这个过程中热的传递方式是(    )。
    A、先热辐射再热对流 B、先热对流再热传导 C、先热传导再热对流 D、只有热对流
  • 19、小明将左手伸入较热的水中,将右手伸入较冷的水中,一段时间后,同时将左手和右手伸入一杯温水中,他会觉得(    )。
    A、左手冷,右手热 B、左手热,右手冷 C、左右手都热 D、左右手都冷
  • 20、有等量的一杯热水和一杯冷水,将它们混合后,水温的变化是(    )。
    A、混合后的水温比冷水的低 B、混合后的水温比热水的低 C、混合后一半是热水一半是冷水 D、混合后的水温是热水温度和冷水温度的平均值
上一页 251 252 253 254 255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