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地球从表面到地心可以分为。厚度最厚的是 , 对应的是鸡蛋的部分,厚度最薄的是 , 对应的是鸡蛋的部分。

  • 2、在地震科普展板上看到了如图所示的宣传画。从中可知,板块作用是地震的基本成因。由于板块之间的 , 造成能量的积累和地壳变形,当变形超过了地壳薄弱部位的承受能力时,就会发生破裂或错动,地震就发生了。

  • 3、关于水镜法的思考。

    (1)、水镜法主要涉及了光的两种现象,其中盛水是为了形成光的 , 放镜子是为了形成光的
    (2)、在过程中发生了次折射,分别是从和从
    (3)、它克服了喷洒水制造彩虹的缺点,因为喷水时易受环境因素影响,阳光就很容易看不到彩虹。
  • 4、认识棱镜

    (1)、当白光进入棱镜时,由于不同颜色的光发生的程度不一样,就出现了种不同颜色的光。
    (2)、有一束白光如上图进入棱镜,出现的七种不同颜色的光投射在墙上,最上面的是A光,最下面的是B光,根据我们平时的实验知,A是光,B是光。
    (3)、在图中作出法线。
    (4)、日常生活中也有类似于上述现象的情景,如彩虹。彩虹的形成是借助于空气中类似棱镜作用的 实现的。
    (5)、制作彩色轮时,我们发现,在圆纸片上涂上色、色和色扇形,快速旋转时,色光可以 成白光。
  • 5、画出人看见鱼时的光路图。

  • 6、利用平面镜对光的反射,在图中请你想办法把水平射入的光引到A点处。(平面镜块数自定)

  • 7、如图所示,桥洞与水中的倒影组成了一个圆形。若长期下雨造成水位上涨,则桥洞与它的倒影组成的形状可能会是(       )。

    A、 B、 C、
  • 8、下面是制作潜望镜的步骤,正确的顺序是(       )。

    ①画线   ②将镜子插入纸盒开口 ③沿斜线剪开 ④在镜面前方各开一个窗口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①②④③ D、③④①②
  • 9、镜子不能直接安装在井口,否则会暴露行踪,潜望镜就能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根据制作潜望镜的要求,对于镜筒的材料,我会选择 , 我选择的理由是

    A.透明塑料盒(可裁剪)       B.不透明纸盒(可裁剪)

    C.不透明的纸盒避免外界的干扰       D.透明的塑料盒光线好,看得清楚

  • 10、把一根筷子斜插入盛水的玻璃杯里,从正面看到的情形和图中相符的是(       )
    A、 B、 C、
  • 11、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光的路线图画法符合实际的是(       )。
    A、 B、 C、
  • 12、出现月食现象时,太阳、月亮、地球排列情况是(       )。
    A、 B、 C、
  • 13、 3月 15 日   晴

    天气有些转暖,我发现装蚕卵的袋子里多了一些黑黑的“小不点”。我把它们转移到已储有食物的“家”里。

    3 月 28 日   晴

    蚕宝宝们很喜欢它们的食物,一刻不停地吃。安静的时候,我还听到了它们吃东西的声音呢!近期部分蚕宝宝的食欲有些下降,头胸部昂起,不再运动,好像睡着了一样。今天,我拍到了如图所示的情景。

    4月19 日   晴

    咦?怎么连着几天不吃东西了,身体也变得发黄发亮,是生病了吗?今天看到它们的时候,我才打消了疑虑。它们又开始运动了,抬着小脑袋左右不断地晃动。

                                 4 月 30 日    晴

    安静了一段时间的蚕宝宝“家”里出现一些白色的蛾子,它们尾部对着尾部,产了很多卵。这些蛾子是从白色的蚕茧里钻出来的,是原来白白胖胖的蚕宝宝变的呀!

    (1)、从日记中可知,蚕卵孵化需要的环境。
    (2)、我们把刚从卵里出来的黑黑的“小不点”称为 , 它“家”里的食物是
    (3)、如图所示为蚕的幼虫,在图中的括号中填写蚕相应的身体构造。

    (4)、仔细观察日记中拍到的照片,这种现象,从蚁蚕到吐丝结茧,我们能观察到(   )。
    A、3次 B、4 次 C、5次
    (5)、根据日记中的描述,当蚕的身体变得发黄发亮,也不吃桑叶时,蚕就进入了(   )。
    A、蜕皮阶段 B、吐丝阶段 C、产卵阶段
    (6)、下列属于蚕宝宝和蚕蛹的相同点的是(    )。
    A、有体节 B、颜色相同 C、喜欢吃桑叶
    (7)、下列对刚羽化的蚕蛾的描述,正确的是(    )。
    A、身体干燥,需要放进水里 B、身体湿润,并且持续很长时间 C、身体湿润,翅下垂,柔软皱缩
    (8)、蚕蛾中较好动、腹部较小的成虫是(    )的。
    A、 B、
    (9)、把蚕蛾的头、胸、腹与蚕蛹对应的外部特征用线连起来。

    (10)、像4月30日的描述那样,两只蚕蛾尾部对着尾部,它们是在(    )。
    A、打架 B、交流 C、交尾
    (11)、蚕卵有硬壳,与蚕卵类似有硬壳的还有(    )。
    A、青蛙卵 B、蛇卵 C、金鱼卵
    (12)、下列动物中,和蚕蛾身体特征一样的是(    )。
    A、 B、 C、
    (13)、回顾蚕的一生,它依次经历了(    )四个阶段。
    A、卵、幼虫、茧、成虫 B、卵、蛹、幼虫、成虫 C、卵、幼虫、蛹、成虫
    (14)、下列动物中,与蚕的繁殖方式不同的是(    )。
    A、鱼、青蛙 B、狗、猫 C、鸡、乌龟
    (15)、在养蚕的过程中,我们要细心呵护蚕宝宝。请写出两条养蚕的注意事项:
  • 14、小科在进行“空气是否有质量”的研究时:
    (1)、首先在天平两端分别放入刚好充满空气的皮球和若干豆子,然后将天平调成____状态。    
    A、皮球端下沉 B、豆子端下沉 C、平衡
    (2)、然后打入15筒空气,发现放皮球的一端下沉,说明空气质量。
    (3)、请写出空气在生活中的一种用途。

  • 15、小科在开展“食盐在热水中比在冷水中溶解得更快吗”的实验探究,他已经准备了一杯“冷水”,一份“细盐”。
    (1)、请你帮助他圈一圈还需要的其他材料。

    (2)、小科把8克食盐倒入20毫升的热水中,充分搅拌后,发现杯底还有部分食盐颗粒没有溶解,这是因为 (     )。
    A、热水不够热 B、搅拌不够充分 C、食盐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有限的
    (3)、小科想把上题中20毫升热水与未溶解的食盐分离。他按丁图所示的方法进行操作。你认为是否可行?。说说你的想法。
    (4)、影响食盐在水中的溶解快慢因素很多,请你提出一个相关的科学探究问题。
  • 16、根据所学风的成因探究实验现象,请在图中用箭头表示线香烟雾的流动方向。该实验运用的实验方法是(选填“对比”或“模拟”)实验。在图中A处放一片羽毛,会观察到羽毛

  • 17、如图是金同学记录的钱塘区某月 11~25日的降水量,回答问题:

    (1)、降水量的单位是
    (2)、22日的降水量是。它的意思是当天小时内的降水高度。
  • 18、请你帮小科整理关于水和空气特征的词语到丙图中(填序号)。

    ①有质量 ②会流动 ③不容易被压缩 ④没有固定的形状

    ⑤能占据空间 ⑥压缩后有弹性

  • 19、如甲图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正确的读数方法是。如乙图温度计所示的温度是

  • 20、下表是小科同学1月7日的天气日历记录情况,其中有一部分被墨水污染,根据当天其他天气信息,你判断这天的天气现象最有可能是 (    )。

    日期

    天气现象

    气温

    风向

    风速

    降水量

    1 月 7 日

    -5℃~-2℃

    西北风

    大风

    4 毫米

    A、 B、 C、
上一页 752 753 754 755 756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