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取核桃仁的过程中,与其他工具比,用了核桃夹后你的感受是( )。A、费力 B、困难 C、省力 D、轻松 E、省时 F、安全 G、不安全
-
2、关于取出较完整的核桃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有了核桃夹工具就行,不需要什么技术 B、用了核桃夹就一定能取出较完整的核桃仁 C、用核桃夹把核桃用力一夹,就能取出较完整的核桃仁 D、用核桃夹取较完整的核桃仁也有技巧,需要技术支撑
-
3、下列工具中,最不适宜用于取核桃仁的是( )。A、羊角锤 B、美工刀 C、石块 D、核桃夹
-
4、用羊角锤、石块、擀面杖等工具取核桃仁,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不安全 B、核桃仁容易碎 C、比不用工具更费力 D、力度难掌控
-
5、尝试用上述技术(不用工具)取核桃仁,你的感受是( )。A、费力 B、困难 C、省力 D、轻松 E、省时 F、安全 G、不安全
-
6、不用任何工具取出核桃仁,你能想到哪些方法技术?模仿例句写一写。
如:A.用手压。
B. 。
C. 。
D.。
-
7、每年6、7月份,中国长江中下游地区会出现持续天阴有雨的气候现象,由于正是江南梅子的成熟期,故称其为“梅雨”,此时段便被称作“梅雨季节”。梅雨季节时,空气湿度大、气温高,衣物等物品容易发霉,所以也有人把“梅雨”称为同音的“霉雨”。(1)、物品发霉主要是由引起的。因为梅雨季节时,空气湿度大、 , 很适合这种微生物生长繁殖。(2)、小贤使用显微镜观察了使面包发霉的微生物,结果遇到了下面的问题,请你帮忙解决。①对光时,从目镜中看到一团漆黑,可以通过调节( )完成对光。A、调节旋钮 B、反光镜 C、目镜 D、物镜(3)、玻片标本放在载物台上后,要先使镜筒 , 然后再慢慢 , 直至看到标本的图像。
A.下降
B.上升 C.左移 D.右移
(4)、调焦时,要先将镜筒下降,此时我们的眼睛应该注视( )。A、调节旋钮 B、反光镜 C、目镜 D、物镜(5)、如果按照②和③的方法操作后,始终没有看到标本的图像,可能的原因是( )。A、标本在观察过程中发生了移动 B、标本处在通光孔的中央 C、使用的目镜倍数太小 D、使用的物镜倍数太小(6)、观察时不管如何移动玻片标本,视野中始终都有一个小黑点。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小黑点可能在玻片标本上 B、小黑点一定在目镜上 C、小黑点可能在反光镜上 D、小黑点可能在物镜上 -
8、小贤从烧杯中吸取了水样,在老师的指导下开始制取水样的玻片标本,并进行观察。(1)、小贤先在上放少量的脱脂棉纤维,再用在上面滴一滴水样,盖上盖玻片,并用吸走多余的水分,一份水样的临时装片就做好了。(2)、小贤在视野中看到如图A所示的图像,他应该把载玻片向(填方向)移动才能看到如图B 所示的图像。
(3)、通过观察可以判断,水样中含有的微生物是。(4)、通过观察可以判断,烧杯中的水最有可能是( )。A、矿泉水 B、凉开水 C、池塘水 D、自来水(5)、为了培养图中的微生物,我们可以在烧杯中放一些干草,这是因为该微生物;培养一段时间后,该微生物的数量大量增加,说明它。A.会繁殖 B.会运动 C.会排泄 D.需要营养
-
9、认识显微镜的结构。
(1)、观察右图的显微镜结构,其中A 是 , B是 , C是 , C是。(2)、右图的显微镜中,能起放大物体图像作用的结构是和。(填字母) -
10、小贤想做一个简易显微镜,具体操作如下。(1)、他先用凸透镜A将物体的图像放大,发现:当凸透镜A离物体较近时,图像 , 放大的倍数;当凸透镜A 离物体太远时,图像 , 放大的倍数。因此他要上下调节凸透镜A和物体之间的距离,找到一个大而清晰的图像。(填“清晰”“模糊”“大”或“小”)(4分)(2)、然后把凸透镜B放在凸透镜A的(填“上面”或“下面”),再上下移动凸透镜(填“A”或“B”),找到一个大而清晰的图像。保持两凸透镜间的距离,反复移进和移出凸透镜B,比较所看到图像。(3)、通过上述实验,我们发现:。(4)、最后,将调整好距离的两个凸透镜用纸筒固定,这样就制成了一个。
-
11、装满水的烧瓶、烧杯和试管都具有放大物体图像的作用。 ( )
-
12、把两个放大镜组合在一起,可以将观察物体的图像放得更大,视野也会变大。 ( )
-
13、用光学显微镜能观察整张树叶的精细结构。 ( )
-
14、用吸水纸吸取盖玻片边缘多余的水分,控制水中微生物的运动速度。 ( )
-
15、放大镜也叫凸透镜,有放大物体的作用。 ( )
-
16、洋葱表皮细胞是一个个紧密排列的黑色小圆点。 ( )
-
17、人的最高视力也只能看清楚约0.1毫米大小的微小物体。 ( )
-
18、并不是所有凸透镜都具有放大物体图像的作用。 ( )
-
19、用滴管吸取一滴烧杯中的培养微生物的水样,下列操作规范的是( )。A、先用手捏住滴管的胶头,把滴管放入烧杯中后松开手指,吸取水样后取出 B、先把滴管放入烧杯中,再用手挤压滴管的胶头,吸取水样后取出 C、直接把滴管放入烧杯中再拿出来即可 D、滴管吸取水样后横着拿起来
-
20、有人认为微生物对人类都是有害的,所以要消灭所有微生物。你可以用下列哪个证据说服他?( )A、微生物的繁殖能力非常强 B、一些微生物可以处理有机垃圾和污水 C、许多传染病都是由微生物引起的 D、有些微生物会引起霉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