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左图是地球公转示意图,请根据下图,完成各题:

    (1)、在图中,用箭头标出地球的公转方向。
    (2)、地球公转一周所需的时间为( )。
    A、1天 B、1个星期 C、1个月 D、1年
    (3)、从图中更可以看出地球在公转的过程中,是倾斜的,而且倾斜的方向保持。这使地球在公转的过程中,引起了太阳直射点的来回移动,形成
    (4)、图②位置时,各地季节是( )。
    A、北半球夏季,南半球冬季 B、北半球冬季,南半球夏季 C、北半球春季,南半球秋季 D、北半球秋季,南半球春季
    (5)、地球与太阳的平均距离为1.49亿千米,近距点是1.47亿千米,远距点是1.52亿千米。地球公转至图中位置①时,地球离太阳的距离最接近( )。
    A、1.49亿千米 B、1. 47亿千米 C、1. 52亿千米
    (6)、制作模型、进行模拟实验是学习科学过程中经常使用的方法,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在“用橙子模拟地球自转”的活动中,用橙子的横切线模拟赤道 B、不同的模型适合表达不同的知识,如地球结构模型表达地球结构的知识 C、用“圆盘做乒乓球模拟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的实验中,完全能模拟出地球运动的特征 D、在设计制作模型或做模拟实验时,科学性、准确性应该是第一位的
    (7)、如果地球公转时,地轴不是倾斜的,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
    A、四季不再更替 B、昼夜不再交替 C、整个地球都是炎热的夏季 D、整个地球都是寒冷的冬季
    (8)、在图中,当地球绕太阳转到位置(    )时,地处北半球的正午太阳仰角最高。
    A、 B、 C、 D、
    (9)、考虑到让住户正午终年都可以见到阳光,大楼之间的间距应该按照(填春分/夏至/秋分/冬至)的楼影来计算。
  • 2、地球的运动:
    (1)、小明自制了一个地球模型(如图),这个地球模型想要表达的地球知识是( )

    A、地球的海陆分布情况 B、地球的自转情况 C、地球的内部结构 D、地球上的地形
    (2)、此时太阳光从左侧照射(如图),则处于黑夜的地区是。(填“A”或“B”)
    (3)、根据上题太阳光照射的情况,判断B地区所处的季节是
    (4)、如果小明做四季影长实验,在B地区竖直插入一根标杆,则地球处于如图位置时,正午标杆的影长是一年中   ( ).的。
    A、最长 B、最短 C、适中 D、无法判断
    (5)、图中A、B两地每天早上先迎来黎明的地区是哪个
    (6)、如果有一天地球自转的速度变得忽快忽慢,则地球上( )
    A、四季更替变慢 B、昼夜更替变慢 C、每个昼夜时间长短不一 D、四季如春
  • 3、显微镜的使用:

    (1)、 图①是  , ②是 
    (2)、下列使用显微镜步骤正确的是 ( )。
    A、安放→对光→上片→调焦→观察 B、安放→上片→对光→调焦→观察 C、安放→对光→调焦→上片→观察 D、安放→调焦→上片→对光→观察
    (3)、在对光过程中,调节平面的反光镜,发现光线依然比较暗,下列做法不能够提高亮度的是( )。
    A、将平面镜换成凹面镜 B、将显微镜移到靠窗光线更强的位置 C、打开室内的灯光 D、调节镜筒的高低位置
    (4)、在制作临时装片时,盖上盖玻片的正确方法是( )。
    A、 B、 C、
    (5)、观察时应用(填“左”或“右”)眼。观察字母“p”的装片,视野中看到的是
    (6)、按正确顺序给下面洋葱表皮玻片标本的制作过程排序。(填字母)

    E→→ 

    (7)、如下图,在用显微镜观察微小生物时,小明发现目镜中观察到的草履虫从左边跑出了视野,草履虫的实际运动方向是( )。

    A、向左 B、向右 C、向上 D、向下
    (8)、 显微镜的目镜有10×、15×, 物镜有20×、40×, 该显微镜的最大放大倍数是倍。
  • 4、以下属于四季变化对生物影响的是(    )。

    ①鸟类在冬天换上厚厚的羽毛   ②杨树秋天落叶   ③鱼类每年洄游寻找产卵场所   ④秋天松鼠储备粮食   ⑤昙花在夜晚开放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5、每年六月份,杨梅成熟的时候,夜里山上亮起了一盏盏的捕蝇灯,果农利用了( )来诱捕害虫。
    A、四季变化 B、昼夜变化 C、湿度变化 D、温度变化
  • 6、夏至这一天,我们杭州正午影子最有可能是( )。
    A、 B、 C、 D、
  • 7、在不同的季节,同一地点的正午太阳高度会发生变化,这是因为( )。
    A、地球公转轨道不断发生变化 B、地球自转的轴不断发生变化 C、地轴是倾斜的,并且倾斜的方向保持不变 D、地轴是倾斜的,并且倾斜方向不断变化
  • 8、人类对宇宙的认识与科学技术的进步紧密联系 下列4幅图表示的观点或科学观测任务,按时间由先至后顺序,排列准确的是( )

    A、①②③④ B、③①②④ C、②①③④ D、②①④③
  • 9、为了减慢饭菜等食物变质的速度,人们会采用“高温加热”或“冰箱冷藏”两种比较简单的方法。这两种方法说明引发食物变质的微生物( )。
    A、生长需要适宜的温度 B、生长需要营养 C、无法在有食用盐的环境生长 D、生长需要水
  • 10、第一个发现细胞的科学家是( )。
    A、列文虎克 B、罗伯特·胡克 C、简·施旺麦丹 D、巴斯德
  • 11、科学家根据( )发明能在宇宙飞船中检测空气泄漏的装置。
    A、苍蝇触角 B、苍蝇复眼 C、蝴蝶翅膀 D、蝙蝠耳朵
  • 12、透过下列透明实心物体观察同一个“文字”,放到最大状态时,图像从小到大排列是( )

    A、①②③④ B、③①②④ C、①③②④ D、④③②①
  • 13、地球的内部结构分为3个部分,最外层是地壳,最里层是
  • 14、在显微镜下我们能够看到洋葱表皮细胞,每个细胞中间都有一个小黑点,这个小黑点叫
  • 15、清晨,小明发现透过荷叶上的露珠看到的叶脉更加清晰,原来露珠和放大镜一样,都具有边缘薄、厚、透明等特点,放大镜也叫镜,具有物体图像的作用。
  • 16、研究我们的呼吸作用
    (1)、下图是吸气和呼气时相关器官工作的示意图,请在图中的括号里标注“吸气”或“呼气”。

    从图中我们可以知道,是我们身体气体交换的“中转站”。当我们吸气时,胸腔 , 腹部;当我们呼气时,胸腔 , 腹部。(选填“扩张”或“收缩”)

    (2)、成成是一名健康的四年级男生,他使用简易肺活量测量袋测得自己的肺活量是1700升。根据下面表格,我们可以知道成成的肺活量属于等级。为了提升肺活量。请你给成成提个建议:.

    等级

    小学四年级学生肺活量标准 (毫升)

    男生·

    女生

    优秀

    2400-2600

    1800-2000

    良好

    1900-2400

    1600-1800

    及格

    1100-1900

    900-1600

    (3)、一般情况下,我们呼吸的主要气体成分如下表:

    气体

    氮气

    氧气

    二氧化碳

    78%

    21%

    0.03%

    78%

    16%

    4%

    ①从表中数据判断,是吸入人体的空气,是呼出人体的空气。(填“甲”或“乙”)

    ②呼出的气体和吸入的气体相比,减少了,增加了,这说明人体呼吸时,需要.

    ③仔细分析表中数据,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人体呼出的气体都是二氧化碳B.人的呼吸主要是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C.氮气在呼吸中没有被人体吸收

  • 17、填写以下耳朵结构的名称 

  • 18、声音的研究。

    人体的所有器官都有各自重要的作用,我们用气球皮、纸杯和橡皮筋制作了一个“鼓膜模型”,来研究鼓膜的作用。

    (1)、在这个装置中模拟鼓膜的物体是 ( )

    . A.气球皮    B.纸杯    C.橡皮筋

    (2)、为了便于观察和比较鼓膜的振动情况,我们可以在“鼓膜”上面放少量(   )
    A、弹珠 B、铁垫圈 C、细沙
    (3)、小红在研究强弱不同的声音对“鼓膜”振动的影响,以下操作正确的是 ( )
    A、先用小音叉放在离“鼓膜”2厘米的地方轻轻敲,再离8厘米的地方重重敲. B、先用小音叉放在离“鼓膜”2厘米的地方轻轻敲,再离8厘米的地方轻轻敲 C、先用小音叉放在离“鼓膜”2厘米的地方轻轻敲,再离2厘米的地方重重敲
  • 19、在白纸上擦一擦、压一压,会留下明显油迹的是 ( )
    A、米饭 B、芝麻 C、萝卜
  • 20、.右图是小提琴的四根弦,用相同的力拨动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4号弦发出的音最高 B、1号弦发出的声音最高 C、1号弦发出的音最强
上一页 209 210 211 212 213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