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小瓯、小鹿、小海在同一时刻、不同的位置测量气温,其中最能代表这一时刻的气温的是( )。
    A、教室里 B、阳光下 C、树荫下
  • 2、下列气温计的读数方式中,正确的是( )。

    A、方式① B、方式② C、方式③
  • 3、知识点二 一天内气温的变化
    (1)、白天的气温变化一般是
    (2)、一天中的最高气温一般出现在 , 最低气温一般出现在
  • 4、知识点一 气温计的使用方法

    测量气温时,要把气温计放在里,百叶箱放置在的草坪上,气温计离地面米。

  • 5、吃完年夜饭,弟弟在厨房里发现了小苏打,他想到了“比较食盐和小苏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的实验,请判断下列操作是否正确。
    (1)、实验时,要准备两杯一样多的水,且水温相同。(   )
    (2)、将小苏打和食盐平均分成几份,每份小苏打和食盐的质量相同。(   )
    (3)、等前一份小苏打全部溶解后,再加入下一份小苏打。(   )
    (4)、搅拌时,搅拌棒不要碰到杯子的内壁。(   )
    (5)、实验过程中不小心洒出来一些水,可以继续实验。(   )
  • 6、分离食盐和水时,我们使用了蒸发装置。请选出合适的名称填入括号,并将填入括号中的器材名称与其作用用线连起来。
  • 7、弟弟向碗里的鸡汤中加入了一些食盐,充分搅拌后发现碗底部剩余少许食盐。下列推测中,合理的是( )。

    A、继续搅拌五分钟,食盐可能全部溶解 B、向碗里的鸡汤中加水,可将剩余的食盐溶解 C、将这碗鸡汤放凉,食盐能够继续溶解
  • 8、弟弟在加食盐时不小心将食盐撒到了芝麻里。他想分离食盐和芝麻,于是把食盐和芝麻的混合物放入水中并搅拌。利用水来分离食盐和芝麻,其原理是( )。
    A、它们在水中的溶解情况不同 B、它们的颜色不同 C、它们的颗粒大小不同
  • 9、吃饭时,弟弟盛了小半碗鸡汤后发现鸡汤的味道有点淡,他找到颗粒大小不同的两种食盐,为了让食盐更快地溶解,他应该向鸡汤内加适量( )。
    A、大颗粒的食盐 B、小颗粒的食盐 C、大颗粒和小颗粒的食盐各一半
  • 10、刚从外面回来的爸爸说,有一个地方的自来水管爆裂了。这是因为( )。
    A、冬天,自来水管自己冻裂了 B、冬天,自来水管里的水结冰,给水管撑裂了 C、冬天,人们放鞭炮,给水管炸裂了
  • 11、鸡肉解冻时,需要( )。
    A、吸收热量 B、放出热量 C、既不吸收热量,也不放出热量
  • 12、妈妈从冰箱的冷冻室中拿出鸡肉放在盆里自然化冻,小丽看到鸡肉表面附有很多冰块,过了一会儿,等鸡肉解冻后,小丽发现鸡肉下面有一摊水,这摊水主要是( )。
    A、鸡肉里面渗透出来的 B、鸡肉表面的冰块熔化而来的 C、从空气中来的
  • 13、烧鱼时,小丽看到妈妈向锅内加了半碗水,过了一会儿她发现锅内的水变少了,原因是水(   )。
    A、被锅吸收了 B、漏到锅外面了 C、变成水蒸气了
  • 14、小丽从冰箱里拿出一瓶饮料放在灶台上,过一会儿,饮料瓶的外壁上出现了水珠,这些水珠是( )。
    A、从瓶子里渗出来的 B、凭空产生的 C、空气中的水蒸气凝结而成的
  • 15、小丽将剩下的饺子放入冰箱,发现冷藏室(温度恒为 4C)内有一杯水,则放在冷藏室内的这杯水( )结冰。
    A、 B、不会 C、不清楚是否会
  • 16、煮饺子时,小丽看到锅的上方有一些“白气”,你认为这些“白气”是( )。
    A、水蒸气 B、小水珠 C、小冰晶
  • 17、在厨房内使用温度计测量水温时,下列有关温度计的使用和读数方法的示意图,正确的是( )。
    A、 B、 C、
  • 18、过年啦!吃年夜饭是除夕夜不可缺少的环节。按照我国北方的传统习俗,年夜饭通常有饺子、年糕等。小丽家今年的年夜饭有饺子、鸡汤、糖醋鱼等。
    小丽在煮饺子的时候发现水沸腾了,此时锅内水的温度最接近( )。

    A、30℃ B、60C C、100℃
  • 19、阳光小学的三(1)班举办了一场班级运动会,小柯、小丽和小龙都积极地参与了这次运动会。赛后,他们一起探讨了“过山车”的测试与改进。
    (1)、如图所示为小柯上学的路线,他从家出发后先向西走,阳光小学再右转,到达学校,那么他从学校出来回家的路线是(   )。

    A、先左转再向西走 B、先向东走再左转 C、先向南走再左转
    (2)、上学路上,小柯在观察一辆直线行驶的汽车。如图所示,假设车上有三个点,其中两个点的运动路线是相同的,这两个点是(   )。

    A、A 点和B 点 B、B 点和C点 C、A 点和C点
    (3)、下列对旁边同学所处位置的描述,准确的是( )。
    A、小龙在小柯前面 B、小美距离小柯1米远 C、小丽在小柯右边2米处
    (4)、小柯和小龙讨论如何比较两名同学跑50米的快慢。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两名同学一定要从同一地点出发 B、两名同学一定要在同一时间出发 C、两名同学出发时间不同、出发地点不同也能比较跑50米的快慢
    (5)、50米赛跑中前三名同学的成绩如下:小柯用时8.89 秒,小龙用时8.95秒,小丽用时8.75秒。这三名同学站在如图所示的领奖台的位置时,从左到右分别是( )。

    A、小柯、小龙、小丽 B、小龙、小丽、小柯 C、小柯、小丽、小龙
    (6)、中场休息时,小丽告诉小柯,她在家测试自己的“过山车”时,小球经常停在轨道的某个位置。小柯认为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最有可能是( )。
    A、小球速度太快 B、轨道太宽 C、轨道的坡度太小
    (7)、小柯认为搭建“过山车”时应该( )。
    A、抛弃设计图,随意拼搭 B、可以从“过山车”的任意位置开始拼搭 C、按照设计图进行拼搭,并在拼搭过程中进行微调
    (8)、为了探究小球质量和撞击力量的关系,小柯和小丽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

    ①当A球在①号斜坡上保持不动时,A球相对于B 球是(填“静止”或“运动”)的。

    ②A球从①号斜坡上滚落下来,会撞击到 B 球,B球被撞击后,运动到了②号斜坡上,这说明运动的小球具有。B球在②号斜坡上做(填“直线”或“曲线”)运动。

    ③换用质量更大的C球,使其从①号斜坡的同一位置滚下撞击B球,B球运动到②斜坡上的位置比之前(填“更低”或“更高”)。
    ④经过多次的碰撞测试,B球飞出②号斜坡,它在空中的运动路线是图中的( )。


    A. 甲      B. 乙       C. 丙

  • 20、暑假里,小金和小影作为一个旅游爱好者,相约去一个沿海的热门旅游岛屿进行露营体验。他们跟随自己的父母并带上了露营需要的装备,在岛上生活了三天。
    (1)、小金把湿衣服晾在树干上,过了一夜,湿衣服变干了,这是因为
    (2)、小金用锅烧水时,能观测到的现象是( )。
    A、水蒸气上升 B、锅底有气泡产生 C、沸腾时温度持续上升
    (3)、水沸腾后,小金要让水温保持在100℃,且尽量节约燃料,下列方法中,最佳的是(   )。
    A、转小火继续加热 B、继续开大火 C、把火直接关了
    (4)、小金在读数时,温度计(填“能”或“不能”)离开被测的水。
    (5)、白天很热,小金下水游泳后回到岸上时,身体会感觉格外凉,这是因为( )。
    A、水特别冷 B、空气温度低 C、水蒸发带走了身体的热量
    (6)、小影发现小岛上有卖饮料的小卖部,于是买了一杯冰镇饮料来降温,里面还有部分冰块。这杯饮料的温度为( )。
    A、5C B、0C C、5C
    (7)、不一会儿,装有饮料的杯子外壁出现了小水珠,这些小水珠( )。
    A、是从杯子里洒出来的 B、是小影手心的汗 C、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凝结而成的
    (8)、为了减慢冰块熔化,小影可以( )。
    A、用手捂着装饮料的杯子 B、将饮料放在太阳下晒 C、将饮料放在阴凉的树荫下
    (9)、小影直接去买了一些冰块,他想做“水结冰”的实验。做“水结冰”的实验时,小影在装冰块的杯子中加入( ),能使杯中温度降得更低。
    A、食盐 B、沙子 C、食用油
    (10)、下列关于水结冰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水结冰时温度会一直下降 B、水完全结冰后温度才会继续下降 C、水放在冰箱冷藏后就会立刻结冰
    (11)、小金正在溶解食盐,能使杯子中的食盐溶解得最快的是( )。
    A、40℃的温水、不搅拌 B、10℃的冷水、不搅拌 C、40 ℃的温水、搅拌
    (12)、小金在50毫升水中加入30克食盐,充分搅拌后,发现杯底还有部分食盐颗粒没有溶解,这是因为( )。
    A、食盐颗粒太大 B、搅拌得还不够 C、食盐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有限
    (13)、能使上题中杯底的食盐继续溶解的方法是( )。
    A、不断搅拌 B、往杯中加水 C、加入少量研碎的食盐
    (14)、小影不小心将食盐洒落在沙子里了,下列方法中,可以把食盐和沙子分离开来的是(   )。
    A、用滤纸过滤 B、直接加热蒸发 C、先溶解,再过滤,最后蒸发
    (15)、在蒸发食盐水的过程中,小影应在( )时熄灭酒精灯。
    A、水完全蒸干 B、出现大量白色颗粒 C、食盐水沸腾
上一页 12 13 14 15 16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