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在读取温度计的数值时,眼睛应该平视温度计的液面。 ( )
-
2、“大雪飘飘”“风和日丽”都是用来描述天气的。 ( )
-
3、“浙江省四季分明”说的是天气状况。 ( )
-
4、将白天整点的气温绘制成柱状图是为了直观地发现气温变化的规律。 ( )
-
5、用粗细不同的雨量器测量同一时间的降水量,测出的结果不同。 ( )
-
6、奇奇同学运用科学课学到的知识,制作了一面简易的风旗,进行了操场测验。奇奇拿起风旗,看见风旗微微被风吹动,根据此时的风速判断风为微风,并在天气日历上记为1级。 ( )
-
7、天气预报通常会播报一天 24小时的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 ( )
-
8、使用气温计测量气温时,要将气温计放在室外有阳光照射的桌子上。 ( )
-
9、同一时间、不同地点的天气可能不同,但是,同一地点、不同时间的天气一定相同。( )
-
10、一天的气温变化是有规律的,分析表格,完成习题。
时间
8时
10时
12 时
14 时
16 时
18时
气温
4 ℃
6 ℃
9 ℃
12 ℃
10 ℃
6 ℃
(1)、测量气温时,正确的读数方式是( )。
(2)、右上图气温计所示的温度是。
(3)、测量气温时,( )是最佳的测量地点。A、卧室 B、客厅 C、室外阴凉通风的地方 -
11、我们关心的天气。图中为杭州某日的天气情况。
(1)、这天的最高气温是 , 最低气温是。(2)、风向是风。(3)、如果用风向标进行观察,那么风向标的箭头会指向(填方向)。(4)、这天,适合穿的衣服是( )。A、棉衣 B、短袖 C、衬衫 -
12、分一分食盐和沙子。(1)、奇奇把沙子和食盐的混合物倒在一次性杯子里,加水搅拌,( )溶解在水中。A、沙子 B、食盐 C、都不能(2)、奇奇取出学具袋里的过滤纸,过滤沙子和食盐的混合液体,( )会留在滤纸上。A、沙子 B、食盐 C、没有东西(3)、为了把食盐从水里分离出来,我们组装过蒸发装置,如下图,用线将器材名称与图中的仪器连起来。
(4)、上题图中搅拌棒的主要作用是( )。A、让食盐水温度更高 B、让食盐水均匀受热 C、防止食盐水底部变黑(5)、加热时,我们要用酒精灯火的( )加热,因为此处温度最高。A、焰心 B、内焰 C、外焰(6)、在加热的过程中,发现液体沸腾了。一般水沸腾时,温度接近( )。A、37 ℃ B、70℃ C、100 ℃(7)、加热了一会儿,蒸发皿里的水( )。A、没有变化 B、变多了 C、变少了 -
13、玩一玩注射器。
阳阳拿出来两个注射器,一支装满空气,一支装满水,堵住管口。
(1)、用黑布包住两个注射器,下列方法不能分辨出空气和水的是( )。A、用手掂一掂 B、推一推活塞 C、闻闻气味(2)、揭开黑布后,用手按压装空气的注射器,用力下压活塞,发现活塞( )。A、无法压下去 B、能压到底 C、能压下去,但不能压到底(3)、将手指移开,换用橘子皮挡在注射器管口,用力向下压活塞,( )会推动橘子皮变成“子弹”喷射出去。A、水 B、空气 C、活塞(4)、空气与水最大的区别是( )。A、无色 B、会流动 C、无固定体积 -
14、科学小组在自制“热气球”,他们将蜡烛点燃,然后用纸筒罩住蜡烛,再用塑料袋罩住纸筒,加热袋中的空气,塑料袋会慢慢鼓起来,慢慢放开手,塑料袋会升空。下面的解释错误的是( )。A、热空气会向上升 B、空气加热后体积会膨胀 C、纸筒罩住蜡烛是为了美观 D、纸筒罩住蜡烛是为了更集中地加热空气,减少热量散失
-
15、如图,甲、乙两个完全相同的烧杯放在相同位置,装水量不同,两个烧杯中的水蒸发速度相比,( )。

A、甲快 B、乙快 C、一样快 D、无法确定 -
16、下列实验不能证明空气占据空间的是( )。A、将漏斗插入小口瓶,用橡皮泥封住瓶口,然后快速向漏斗里倒水 B、将一团纸粘在杯底,再把杯子竖直向下,倒扣在水中 C、将气球放入瓶中并用气球嘴套住瓶口,用力吹气球 D、把气球放在天平上称一称
-
17、温州民间用“南风天”形容春天返潮的气候。以下描述正在刮南风的是( )。A、操场上的国旗向北飘 B、天空中的鸟向北飞 C、路边柳树向南飘 D、路边的小草向南轻轻弯
-
18、下面四种做法中,糖融化得最快的是( )。A、把糖含在嘴里 B、把糖含在嘴里同时用舌头搅拌 C、把糖含在嘴里嚼碎后用舌头搅拌 D、把糖含在嘴里嚼碎
-
19、“酒香不怕巷子深”,酒香能通过空气传播到很远的地方,是因为空气( )。A、可以被压缩 B、会流动 C、没有固定的形状 D、没有重量
-
20、在“风的成因”模拟实验中,点燃蜡烛并放到盒中,盒外蚊香的烟会( )。A、进入盒子中 B、竖直往上飘 C、向四面八方飘 D、无法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