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下列图片中,不属于模型的是( )。
    A、 B、 C、 D、
  • 2、地球结构由厚到薄依次是( )。
    A、地壳、地幔、地核 B、地核、地壳、地幔 C、地核、地幔、地壳
  • 3、在制作地球海陆分布模型时,我们应该( )。
    A、只要知道海洋占全球面积的数据就可以了 B、只要知道海洋和陆地的面积比就行 C、给模型上色时,只需要一种颜色就行 D、不仅要知道海洋和陆地的比例,还要知道海洋和陆地的形状、分布情况等
  • 4、地球是一颗有着丰富液态水的星球,海洋面积约占全球面积的( )。
    A、十分之三 B、十分之七 C、七分之三 D、十分之九
  • 5、 地球的形状是( )。
    A、球形 B、方形 C、圆形 D、长条状
  • 6、地球由组成,厚度分别约为17千米、2900千米、3500千米。

  • 7、地球表面主要是由海洋和陆地组成的,其中海洋面积陆地面积。
  • 8、我们制作了三个地球模型:地球结构模型、地球海陆分布模型、地球自转模型,表达不同的

  • 9、科学家在寻找答案的过程中,会根据观测的数据或假设,制作出初步的 , 并根据新的数据不断地加以修正。
  • 10、观察北京地区正午太阳高度和日出日落时间变化表,分析并回答以下问题。

    北京地区正午太阳高度和日出日落时间变化表

    日出时间

    日落时间

    正午太阳仰角

    春分

    6:00

    18:00

    50°

    夏至

    4:30

    19:30

    73°26'

    秋分

    6:00

    18:00

    50°

    冬至

    7:30

    16:30

    26°34'

    (注:资料来源于北京天文馆)

    (1)、北京地区正午时分日的太阳高度最高。此时白天时间为个小时。
    (2)、北京地区正午时分日的太阳高度最低。此时黑夜时间为个小时。
    (3)、北京地区日的白天时间最长,日的白天时间最长,日与日的白天时间一样长。
    (4)、日至日,每天正午太阳仰角逐渐减小。
    (5)、春分日,杭州正午太阳高度角为60°,夏至日,杭州太阳高度角达到一年中最大值为83.5°。比较表格中北京正午太阳高度的相关数据,你认为(填“杭州”或“北京”)在南。
  • 11、某科学探究小组为了探究影长的四季变化规律,特意制作了仪器并和组内同学一起进行了模拟实验。

    (1)、图甲是我们用来测量日影长度的仪器——简易
    (2)、为了更好地进行模拟实验,同学们查阅了当地一年四季中的时分的太阳高度(如图乙所示)。其中A代表的是日的太阳高度;C代表的是日的太阳高度;B代表的是日的太阳高度。
    (3)、图丙中同学手里的手电筒代表的是 , 此时他模拟的是观察日的日影长度。
    (4)、如果要观察冬至日正午时分的圭表影子长度,应该将手电筒的高度放(填“高”或“低”)。
  • 12、 物体影子 的 方 向 总是和太阳的方 向(填“一致”或“相反”)。
  • 13、古人用圭表观察物体影长的变化规律(填“一天中”或“一年中每天正午时分”)。
  • 14、在北半球,规划住宅楼群时,为了使底层住户全年在正午都能见到太阳光,前幢楼与后幢楼之间的距离应依据( )日计算最好。
    A、春分 B、夏至 C、秋分 D、冬至
  • 15、在我们的家乡杭州,一年中白昼最长的一天是( )。
    A、春分日 B、夏至日 C、秋分日 D、冬至日
  • 16、一年中,同一地点(杭州)正午时分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是( )。
    A、春分最低→夏至最高→秋分适中→冬至适中 B、春分最高→夏至适中→秋分最低→冬至适中 C、春分适中→夏至最高→秋分适中→冬至最低 D、春分适中→夏至最低→秋分适中→冬至最高
  • 17、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与太阳在天空中位置的关系是( )。
    A、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高,物体的影子长 B、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低,物体的影子长 C、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低,物体的影子短 D、物体的影子长短与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无关
  • 18、影长变化的模拟实验:同一地点,一年四季正午时分太阳的位置(填“相同”或“不同”),时最高、时最低;用手电筒模拟太阳的不同位置,观察影子的变化,太阳位置高时影子、太阳位置低时影子

  • 19、制作简易圭表的步骤:先制作圭面刻度,再把表立在圭面上(填“倾斜”或“垂直”)。

  • 20、是度量日影长度的一种天文仪器,由“圭”和“表”两个部件组成。
上一页 1333 1334 1335 1336 1337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