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我国统一使用的“北京时间”,实际上是北京所在的( )。A、东六区的区时 B、东七区的区时 C、东八区的区时 D、东九区的区时
-
2、傅科摆是利用了摆的( )的特点来证明地球自转的。A、摆动方向会发生变化 B、摆动方向会保持不变 C、摆动幅度会越来越小 D、摆动幅度会保持不变
-
3、如图,把地球分为南北半球的是( )。
A、1 B、2 C、3 D、4 -
4、下列现象不属于地球自转产生的是( )。A、在北半球,如果沿经线的方向往南发射炮弹,那么在飞行一段距离后,炮弹会发生向右偏离现象 B、北半球从北向南流动的河流,右岸冲刷得比左岸更厉害一些 C、白天工作,晚上睡觉 D、四季变化
-
5、11月 15 日正午,宁波市的小科站直身体以后测得自己的影长是 145厘米。到了12月 15 日,在正午的阳光下,他站直身体以后测得自己的影长( )。A、大于145厘米 B、等于145厘米 C、小于145 厘米 D、无法确定
-
6、下列节日中,杭州白昼时间最短的是( )。A、元旦 B、儿童节 C、国庆节 D、建党节
-
7、我国在北半球,澳大利亚在南半球,当我们是夏季时,澳大利亚是(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
8、下面迎来黎明最迟的城市是( )。
A、乌鲁木齐 B、上海 C、北京 D、哈尔滨 -
9、提出“日心说”理论的是波兰天文学家 ( )。A、托勒密 B、哥白尼 C、傅科 D、伽利略
-
10、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地球是一个巨大的球体,它在不停地运动 B、无论太阳围着地球转,还是地球围着太阳转,都可以形成昼夜交替现象 C、昼夜交替时,每天昼和夜的时间分别是12小时 D、昼夜交替现象与地球自转和公转都无关
-
11、下列有关模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制作地球结构模型时,需要地球结构的相关名称和数据 B、模型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是实物、装置,也可以是数学公式、图示等 C、不同的模型适合表达不同的知识 D、制作地球海陆分布模型,只要用橡皮泥捏一个圆形的球即可
-
12、载人航天器的返回舱着陆点选择水面时,控制精度要求可以降低很多,这是因为地球上海洋面积约占了全球面积的( )。
A、71% B、61% C、81% D、50% -
13、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和一些动物在夏天换毛等都是受四季变化的影响。 ( )
-
14、圭表由圭和表组成,其中立着的是圭,有刻度的是表。圭表的表与圭面是垂直的。 ( )
-
15、正午时物体影子的长短在不同季节有规律地变化。 ( )
-
16、托勒密的“地心说”和哥白尼的“日心说”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学说,两者的主要观点没有任何相同点。 ( )
-
17、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在公转,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周期是相同的。 ( )
-
18、中国古代测量正午时刻日影长度的一种天文仪器叫圭表。 ( )
-
1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水钟在我国古代又叫“刻漏”,是根据滴水的等时性原理来计时的工具。滴水计时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利用特殊容器记录水漏完的时间(泄水型),另一种是底部不开口的容器,记录它用多少时间把水接满(受水型)。我国的水钟,最先是泄水型的,后来发展到泄水型与受水型同时使用。
(1)、在下面的三个水钟下方的括号里填水钟的类型。
(2)、图中的水钟都是根据原理进行计时的。 -
20、某小组做滴漏实验,在自制的容器内装了300毫升水,观察并记录漏出 100 毫升水需要的时间,重复三次实验。
水量
第一次测量
第二次测量
第三次测量
100 毫升
59 秒
61秒
(1)、从实验记录中我们可以推测,第三次测量的时间可能为( )。A、50秒 B、60秒 C、70秒 D、80 秒(2)、该小组又分别观察并记录了从滴漏中漏出10毫升、50毫升的水分别需要的时间。水量
第一次测量
第二次测量
第三次测量
10毫升
6 秒
7 秒
6 秒
50 毫升
31秒
29 秒
30 秒
从 300毫升水中漏出100毫升水的时间,大约相当于漏出10毫升水的时间的 , 漏出100毫升水的时间差不多是漏出50毫升水的时间的。
(3)、我的发现:如果孔的大小不变,那么漏完同样多的水,用的时间。(4)、由此,奇奇推测这个滴漏漏完300毫升水所用的时间应该在180秒左右。你认为他的推测正确吗? 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