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如图所示,绝大部分地震发生在( )。
A、A区域 B、B区域 C、C区域 -
2、我国巍峨挺拔、风光旖旎的黄山、华山、庐山、泰山等,都是地震后形成的断块山(如图所示),地震的力量来自( )。
A、地球表面的热量 B、地球内部的运动 C、人为的能量 D、地球外部的多种力量 -
3、 我国的四川、青海地区是地震高发区。地震高发与这些地区的( )有很大关系。A、河流方向 B、地壳结构 C、海拔
-
4、地震发生后给地表带来的改变有地面产生裂缝和塌陷,岩层发生、、等。地震所造成的直接灾害:①对建筑物的破坏,如房屋倒塌、桥梁断裂、水坝开裂、铁轨变形等;②对地面的破坏,如地面裂缝、塌陷、喷水冒砂等;③对山体等自然物的破坏,如山崩、滑坡等;④使山体滑坡,阻塞河道,形成堰塞湖;⑤海底地震引起的巨大海浪冲上海岸,形成海啸,对沿海地区造成破坏。


-
5、地震是由于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绝大部分地震发生在内。
-
6、地震成因的模拟实验:将小盒的两半迅速拉开时,泥层会;迅速挤压时,泥层会。说明岩层的相互是形成地震的原因。

-
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据中央电视台报道,中国科学院最近组织了地质、测绘、水文、大气、环保等综合科考队,对喜马拉雅山脉的珠峰地区进行了科学考察。科学家认为喜马拉雅山脉地区曾经是海洋,后来由于地壳的不断运动,板块之间相互作用而隆起形成了山脉。
(1)、下列证据支持科学家的这种说法的是( )。A、喜马拉雅山脉的可可西里地区有大量野生藏羚羊 B、喜马拉雅山脉有名贵的雪莲、藏红花等珍稀植物 C、喜马拉雅山脉的海拔很高 D、在喜马拉雅山脉发现大量鱼、海螺、海藻等水生生物化石(2)、宁宁找来两本书模拟两大板块进行相互运动,当他把两本书相互(填“挤压”或“拉张”)时,两本书的中间会慢慢高起来。(3)、喜马拉雅山的形成过程是(填“猛烈”或“缓慢”)的。在自然界中,不是由于这种地球内部运动而形成的地形是。A.东非大裂谷 B.长白山天池 C.冲积平原 D.山脉
-
8、奇奇学习了科学课中的《地球的结构》之后,回家做了一个模拟实验。他找来几张纸平放在桌面上,再把手放在纸的两端。
(1)、奇奇先把两只手慢慢用力向中间挤压,他观察到纸的中间会形成。这是一个模拟实验,纸模拟的是 , 手挤压的力模拟的是。(2)、通过这个实验,奇奇推测:如果在现实中,岩层受到力的作用相互挤压会 , 如果这个力大到一定程度的话,就会。(3)、奇奇铺平一张餐巾纸,做了第二个模拟实验。他用两只手把餐巾纸慢慢用力向两边拉扯,他观察到纸绷得越来越紧,中间位置越来越薄,等到拉力大到一定程度的时候,纸的中间会。(4)、从第二个模拟实验的现象中,他推测自然界里以下( )地形就是这样形成的。A、河流 B、裂谷 C、山脉 D、盆地 -
9、岩浆岩里常有化石。 ( )
-
10、地壳是在地球内部作用下运动的。( )
-
11、下列地形是由于两大板块受拉张而形成的是( )。A、吐鲁番盆地 B、黄土高原的沟壑 C、东非大裂谷 D、长江三角洲平原
-
12、地壳是由数个板块构成的,板块之间会相互运动,雄伟的喜马拉雅山就是由于( )形成的。A、板块分离 B、板块碰撞挤压 C、板块破裂 D、板块自由运动
-
13、如果把鸡蛋比作地球的模型,那么蛋壳相当于地球内部结构的( )。A、地幔 B、地面 C、地壳 D、地核
-
14、下列属于变质岩的是( )。A、玄武岩 B、页岩 C、板岩 D、浮石
-
15、 地球的内部结构从地心到表面可以分为( )。A、地核、地幔、地壳 B、地核、地壳、地幔 C、地壳、地核、地幔 D、地壳、地幔、地核
-
16、地壳的运动常常会使岩层发生变形。

-
17、组成地壳的岩石可分为 、、三大类。

-
18、地球从外到内可以分为、、三个圈层。

-
1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地形图是用符号和颜色表示地球表面的地形地貌的,一般在图上有比例尺和图例。 比如深浅不同的棕色和褐色分别表示海拔2000米、5000米以上的高原和山地;白色表示终年积雪的山峰,海拔往往都在6000米以上;深浅不同的蓝色表示各种深度的海洋。
请查找世界地形图和中国地形图,回答下面的问题。
(1)、看世界地形图可以发现:地球表面海洋 , 陆地。(填“多”或“少”)(2)、地形图上通过不同的来区分地势高低。(3)、无论是中国地形图还是世界地形图,都可以看出地形是( )的。A、广阔平坦 B、平原居多 C、固定不变 D、高低起伏 -
20、如图1,黄土高原千沟万壑、土地支离破碎,形成了独特的风景奇观。科学小组想探究“黄土高原上的沟壑的形成原因”,于是他们设计了这样一个实验(如图2)。他们将掺有少量沙、石的泥土在一个长方形塑料盒中堆一个斜坡地形,再用塑料瓶做一个喷水器进行喷水,并用脸盆接住流下来的水。
(1)、他们小组探究的是对地形的影响。(2)、实验中,他们发现脸盆里面的水很脏,说明水中夹杂着 , 这是被从斜坡地形上冲刷下来的。(3)、通过实验,他们观察到斜坡地形表面有一条条细沟,于是他们得出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