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小明将食盐、沙子和铁屑三种物质混合在了一起,请想办法把它们分离开。(1)、要将铁屑分离出来,可以采取用的方法。(2)、分离食盐和沙子,应采取先再最后的方法。(3)、把食盐和沙子的混合物倒在烧杯里,加水后充分搅拌,用实验装置把沙子分离出来,用实验装置把食盐分离出来。
(4)、一般用酒精灯的( )进行加热。A、焰心 B、内焰 C、外焰 -
2、下面是某班在探究食盐溶解能力时获得的实验数据,请回答问题。
组号
1
2
3
4
5
水量/毫升
100
100
100
100
100
溶解量/克
36.
36.
35
6.5
36.
(1)、从数据中我们可以发现,100毫升水里大约能溶解克食盐。(2)、我认为,第4组的数据可能是错误的。产生错误的原因可能是。(3)、常温下,100毫升的水里食盐的溶解能力30比小苏打。(4)、在面粉、洗衣粉和沙子这三种物质中,和食盐一样可以溶解在水中的是。 -
3、我们在课堂上做过如下三个实验,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在实验一中,水沸腾时,我们看到的气泡变化合理的是( )。A、
B、
C、
(2)、如图乙,将套有塑料袋(被挤压过)的漏斗放在沸腾的水面下,我们可以看到塑料袋发生的变化是(填“变鼓”或“变扁”),这是因为水沸腾后产生了。(3)、在观察水沸腾的实验中,某组测得的水的温度变化与时间的关系如下表所示:时间/分
2
4
6.
8
10
12
14
水温/℃
40
6.8
82
96.
99
99
99
根据上表可知,水沸腾的温度是( )。
A、 B、 C、(4)、实验二、实验三都用到了橡皮筋,它的作用是( )。A、固定温度计的位置 B、帮助固定试管 C、标记原来水面或冰面的高度(5)、实验过程中,我们发现体积变大的是实验(填“二”或“三”),水开始结冰和冰开始融化的温度都是(6)、在实验二中,往冰中加入食盐的目的是。(7)、实验后,要分离出实验二中加入的食盐,要选右图中的装置 (填“甲”或“乙”),其中甲装置中的A的名称是;如果要分离出水中的沙子,我们应该选择的装置是(填“甲”或“乙”)。
-
4、读短文,回答下列问题。
神奇的一天
早上起来天空就布满了灰色的云层,整整一天都见不到太阳,出门的人都裹着厚厚的衣服,冷风不断吹拂着门口的红旗,整面红旗都张开了,飘向了东南方向。到了晚上更是下起了雨,而半夜雨停了,却飘着雪花。
(1)、画线的句子,用符号( )来表示最合理。A、
B、
C、
(2)、想测量晚上的降水量,应选择( )。A、
B、
C、
(3)、关于下雪,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雪的大小不能用雨量器测量 B、雪不是降水的形式 C、测量雪的大小要等雪融化成水(4)、这一天的风向如果用风向标指示,下列图中最合理的是( )。A、
B、
C、
-
5、学习了《天气》单元后,兰兰在家做“一个月的小区气温测量”活动。(1)、兰兰测量气温时,应选择的测量地点是( )。A、地下车库 B、广场树荫下 C、广场阳光下(2)、兰兰测量气温时,正确做法是每天( )。A、不固定地点测量 B、不固定时间测量 C、定时、定点测量(3)、某天,兰兰发现小区里的彩旗正微微向南面展开,这时的风向是( )。A、东风 B、南风 C、北风(4)、下图是兰兰绘制的该月前两周的气温统计图。

①兰兰测得该月13日的气温为 请你帮助她把柱状图补充完整。
②这两周有天气温高于这两周的最高气温是 , 最低气温是
③兰兰测量气温时,摄氏温度计上显示的温度如①题右图所示,应写作
-
6、天气与我们的生活关系密切,下面是小科同学记录的11 月第一周的天气日历。请你和他一起回答下列问题:
11月1日
11月
2日
11月
3日
11月
4日
11月5日
11月6.日
11月7.日

20℃


18℃

东风
1级

18 ℃

北风
1级

17. ℃

东风
2级

18℃

东风
1级

19 ℃

东风1级

16.℃
0级
(1)、根据天气日历可以发现:11月第一周的最低气温是 , 最高气温是。(2)、这一周出现最多的天气是。(3)、11月1日的记录有一部分损坏了,但小科那天正好担任学校升旗手,他清楚地记得国旗升到旗杆顶端后,立即随风向南展开,据此判断当时刮的是北风。如果用自制风旗来测量风速,应该记录为。 -
7、302班“空气”小组同学准备了很多材料,一起探究空气的特征。(1)、萌小牛同学把纸团塞入杯子底部,将杯子慢慢地竖直倒扣在水里,观察到纸团变湿,原因是。(2)、打足气的篮球能弹起来,这是因为( )。A、篮球里的空气被压缩后具有弹性 B、篮球皮具有弹性 C、篮球里的空气占据的空间变大了(3)、小明同学制作了会上升的热气球,利用的原理是( )。A、空气受热变轻上升 B、空气受热变重上升 C、空气受冷变重上升
-
8、上面的我们在课堂上研究过风 圆洞的成因(如图)。
(1)、在这个实验中,蚊香的作用是。(2)、当蜡烛点燃后,直筒外的空气比直筒内的空气( )。A、温度高 B、温度低 C、温度一样(3)、通过实验可知风是由于形成的。 -
9、一次用力吸气后,再尽力呼出的气体总量,就是肺活量。右图是小雅动手制作的一个测量肺活量的简易装置。
(1)、这个装置主要利用了( )。A、空气容易被压缩 B、空气有质量 C、空气能占据空间(2)、水中的气泡总是向上升,原因是( )。A、空气没有质量 B、空气有质量但很轻 C、空气有质量且很重(3)、空气能顺利地将水挤出瓶子还利用了水( )的特征。A、会流动 B、透明 C、有质量 -
10、某实验小组对手和脚反应的快慢进行了探究。被测试者把眼睛闭起来,另一位小组成员使橡皮分别从距离被测试者手背、脚背30厘米处自由落下,记录被测试者做出反应的时间。
(1)、在实验过程中,要求“被测试者把眼睛闭起来”,这样做的目的是。(2)、在对比实验中,要求“橡皮分别从距离被测试者手背、脚背30厘米处自由落下”,这样做的目的是。(3)、完成一组对比实验后,要求“更换被测试者”,这样做的目的是。(4)、下表为实验记录表,可得出的结论是。测试部位
手背
脚背
反应时间
短
长
-
11、某实验小组想探究不同部位的皮肤受到刺激的反应。一位小组成员把眼睛闭起来,让另一位小组成员用两支铅笔的笔尖轻轻触碰第一位成员身体的不同部位。记录哪个部位可以感觉到有两个笔尖,哪个部位感觉到只有一个笔尖。

不同部位的皮肤感觉到的笔尖数量记录表
被触碰的部位
指尖
肘部
膝盖
手背
感觉到的笔尖数量
2
1
1
1
根据实验记录表,回答下列问题。
(1)、不同部位的皮肤感觉到笔尖的数量(填“完全”或“不完全”)一样。(2)、根据神经的分布特点,分析不同部位的皮肤受到刺激的反应不同的原因。 -
12、小明想知道摆的快慢与摆锤质量有没有关系,实验装置如图所示,观察并记录两个摆在30秒内摆动的次数,实验数据见下表。

摆锤质量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选取的数据
一个摆锤
15
14
14
14
两个摆锤
14
14
15
14
(1)、实验中要改变的条件是 , 必须保持不变的条件是。(2)、对记录的数据进行分析时,有三位同学都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其中合理的是( )。A、小涛:这些数据都有问题,需要重做实验 B、小石:每组数据不相同但接近,属于实验误差,我们是无法避免的 C、小楠:每组实验中“15”这个数据都只出现1次,它肯定是错误的,选取数据时要直接去掉(3)、小明在实验中选取数据的方法是取( )。A、平均数 B、众数 C、小数(4)、根据实验数据,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摆锤越重,30秒内摆动次数越多 B、摆锤越轻,30秒内摆动次数越少 C、摆的摆动快慢与摆锤质量无关 -
13、古代,人们曾经用水钟来计时。仔细观察右图的水钟,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这是一个( )水钟。A、受水型 B、泄水型 C、流水型(2)、漏斗上端的“溢水口”的作用是( )。A、防止水流入漏斗太少 B、流出脏水 C、使漏斗内水位高度保持不变(3)、这个水钟,水从漏斗“出水口”流入下方容器的速度是( )的。A、固定不变 B、不断加快 C、不断减慢 -
14、实验小组在实验室中探究岩石变化的原因,进行如下的实验。
(1)、如图所示,探究的是大自然中的水流对岩石的作用。此实验属于(填“对比”或“模拟”)实验。(2)、实验结束后,有4个小组的岩石经过剧烈晃动后没有发生明显变化,合理的解释是( )。A、这4个小组的实验都失败了 B、该因素不会引起岩石的变化 C、该因素会引起岩石的变化,只是变化是一个缓慢、细微、长期的过程,短时间内不易察觉 -
15、下表记录了“什么样的土地容易被侵蚀”的实验信息。请仔细阅读表格中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土地序号
1
2
3
4
5
6
降雨量
大雨
大雨
小雨
大雨
小雨
小雨
坡度
30°
20°
30°
20°
45°
30°
植物覆盖
无
无
有
有
有
无
土地面积
400平方厘米
透明杯中的泥沙
很多
很多
很少
较少
较少
较少
(1)、小明选择了1号土地和6号土地来研究,他是想研究( )与土地被侵蚀的关系。A、降雨量 B、坡度 C、植物覆盖(2)、要研究植物覆盖与土地被侵蚀的关系,不能选择下列哪两块土地?( )A、2号和4号 B、3号和6号 C、1号和5号(3)、判断土地被侵蚀的程度时,我们的依据是( )。A、雨水的清澈情况 B、土地吸水的多少 C、透明杯中泥沙的多少(4)、小明选择3号土地和5号土地对比研究,他研究的是。(5)、通过实验信息,我们可以知道的土地容易被雨水侵蚀。 -
16、像火箭那样驱动小车
实验目的:研究小车的反冲运动。
实验器材:气球、小车、支架、销钉。
实验步骤:
①组装利用气球驱动的小车;
②将气球吹到合适大小;
③用销钉将喷嘴孔堵住,装在支架上;
④拔出销钉,观察小车的运动。
观察到的现象:小车朝与气球的方向行驶。
实验结论:气球里的气体喷出时,会产生一个和喷出方向相反的推力,这个力叫。
-
17、为了探究馒头在口腔内的消化现象,小红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试管编号
A
B
馒头碎屑或块
馒头碎屑
馒头块
试管中加入唾液
2mL唾液
2mL唾液
是否搅拌
充分搅拌
不搅拌
(1)、试管模拟的是食物在口腔中的消化过程。(2)、食物在口腔消化的过程中,牙齿的作用是 , 舌头的作用是。(3)、馒头里的淀粉遇到碘酒会变蓝色,我猜测试管里加入碘酒后不会变蓝,可能是因为里面的淀粉被唾液消化了。(4)、我猜测试管里加入碘酒后会变蓝。(5)、馒头在口腔中初步消化,其营养最终是在里被吸收的。(6)、用滴碘酒的方式判断试管中的淀粉是否被唾液消化了,这一环节属于( )。A、提出问题 B、作出结论 C、实验验证 -
18、呼吸的秘密,请你分析下面表格中的数据,谈谈你的发现。
气体
氮气
氧气
二氧化碳
其他气体
吸进人体的空气
78%
21%
0.03%
0.97%
呼出体外的气体
78%
16.%
4%
2%
(1)、从表中我们发现:人的呼吸实际上是在进行气体交换,其中大量进入血液,呼出时它的含量减少了很多;和的含量在呼出时比吸进时增加了许多;而在人体呼吸过程中几乎没有变化。(2)、人如果长时间待在一个全封闭的小空间里,就会感觉到胸闷,喘不过气来,这是因为空气中的在不断减少。(3)、学校体检时,小强测了一下肺活量,发现偏小,要使肺活量增大的有效方法是( )。A、多睡觉 B、多吃水果蔬菜 C、经常锻炼身体 -
19、听听声音
动物发声与人类语言相似,是信息表达的一种方式。鸟类喉部无声带,它们的发声器官位于气管与支气管的交界处,称为“鸣管”。鸟啼叫时通过鸣管周围鸣肌的收缩控制腔内的气流而发声。有趣的是,鸟类在呼气和吸气时都能鸣叫,而哺乳动物只在呼气时才能发声。
一些无脊椎动物是通过与呼吸系统无关的其他发声器发出声音的,常见的有摩擦发声、鼓膜振动发声等。蟋蟀、蝈蝈的悦耳“歌声”就是通过前翅的摩擦产生的。发声时,通常它们的前翅翘起,与身体成一定的角度,通过前翅张开、闭合,与相关部位摩擦,从而使前翅振动,再经过放大与共鸣,悦耳的鸣声就产生了。
有些动物的声音是另一种活动的副产物,并非由专门的发声器官发出。如夏日的傍晚,蚊子飞过时人们听到的“嗡嗡”声并不是从蚊子嘴巴里发出来的,而是在它飞行时,翅膀快速振动发出的。据科学家测试,蚊子在飞行时,翅膀每秒钟能振动25.0~6.00次,这样引起的空气振动就是我们听到的蚊子的“叫声”了。
(1)、人说话的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蚊子的“嗡嗡”声是通过振动发出的。(2)、人体的( )是一个很薄而且有弹性的组织,即使很轻的声音都可以让它产生振动。A、外耳道 B、鼓膜 C、听小骨(3)、蟋蟀、蝈蝈的悦耳“歌声”是怎么产生的? -
20、夏天空调四周的空气变冷并下降,热空气上升后又变冷,冷热空气对流使空气凉爽得更快。所以空调应装在房间的( )。A、上部 B、下部 C、中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