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小明在家里对鸡蛋的内部结构进行了下面的探究:

    (1)、上图所示,小鸡是由图中的发育而来的。(填写字母)
    (2)、(填写字母)的作用是保护鸡蛋的内部结构,D为胚胎发育提供 , C的作用是为胚胎发育提供
    (3)、像鸡这样靠卵繁殖后代的动物叫。 
  • 2、蚕的形态变化。

    蚕的一生要经历四种形态变化,我们一起来研究吧。

    (1)、通过观察,小科发现蚕卵的大小像 , 即将孵化的蚕卵颜色是
    (2)、观察蚕,它一共有个体节,共有对足,其中胸部有对足,腹部

    对足,尾部还有对足。

    (3)、蚕在生长过程中,表皮不会生长,所以需要进行。这之前蚕不吃不喝一动不动,我们把这个过程叫做
    (4)、五龄蚕和二龄蚕相比较,没有发生变化的是( )。
    A、体重 B、体长 C、体节
    (5)、当蚕身体变透明时,即将吐丝结茧,蚕茧的作用是。小科想要观察蚕蛹,将蚕茧剪开后,蚕蛹(选填“会”或“不会”)死。
    (6)、蚕的成虫和蛹具有的相同点是( )。
    A、都有头、胸、腹 B、身体颜色 C、身体外形
    (7)、具有蚕蛾这样身体结构的动物,我们称为。请再举出一种和蚕蛾身体结构相同的动物:.
  • 3、相传( )是种桑养蚕的始祖。
    A、嫘祖 B、蔡伦 C、黄帝
  • 4、蚕结茧后( ),蚕蛾从茧中钻出来
    A、四五天 B、大约一周 C、十多天
  • 5、自制绿豆冰棍

    小科同学准备利用周末自制好吃又健康的绿豆冰棍。他准备了以下材料:绿豆、糯米粉、白糖、各种碗。并从网上找到了制作绿豆冰棍的方法:

    ①绿豆提前泡三小时,再放入锅中煮沸,将绿豆煮至开花;

    ②半碗清水中加入2勺糯米粉,搅拌均匀;

    ③在煮开花的绿豆中加3勺白糖,倒入调好的糯米粉水;

    ④转小火煮3分钟;

    ⑤把绿豆汤晾凉,倒入模具中,放入冰箱冷冻5小时。

    (1)、小科在煮沸水时,观察到水一直在冒气泡,用温度计测量,水温有100℃,下面关于温度与水的变化描述正确的是( )。 
    A、当把火关掉后,水还会继续沸腾 B、水在100℃左右沸腾后,水温还会继续上升 C、水沸腾后,刚关掉火时,水温还有100℃左右
    (2)、绿豆冰棍放置在空气中,不一会儿融化了,此时发生的热传递,描述正确的是( )。 
    A、空气的热传递给冰棍 B、冰棍的热传递给空气 C、空气和冰棍没有发生热传递
    (3)、小科想分享绿豆冰棍给奶奶,选择哪一种材料的杯子配送呢?他拿出家里的三种饮料杯进行保温测试,先把3块绿豆冰棍放入不同材料的杯子中,然后每隔2分钟测试杯中冰棍的温度,并记录在下表中。 

    材料

    2分钟

    4分钟

    6分钟

    8分钟

    10分钟

    12分钟

    14分钟

    16分钟

    杯子A (陶瓷)

    -5.3℃

    -4.8℃

    -3.8℃

    -2.7℃

    -1.9℃

    -0.7℃

    0.5℃

    1.2℃

    杯子B (金属)

    -5.3℃

    -4.3℃

    -3.1℃

    -1.6℃

    -0.2℃

    1.1℃

    2.2℃

    3.7℃

    杯子C (塑料)

    -5.3℃

    -4.5℃

    -3.6℃

    -2.5℃

    -513℃

    -0.1℃

    1.2℃

    2.3℃

    ①上述实验中,小科主要研究的问题是()。
    A.杯子的保温效果和绿豆量有关吗
    B.哪种材质的杯子保温效果最好呢
    C.哪种杯子里盛放的绿豆冰更好吃

    ②分析表中数据,可以知道保温效果最好的是()。

    A.陶瓷杯B.金属杯C.塑料杯

    (4)、小科想请你帮忙设计一个保温杯,以便更好地把绿豆冰棍送给奶奶。 

    设计要求:①要有双层结构,中间需要有填充物;

    ②杯外的包裹物厚度不超过3cm;

    ③设计图要求图文结合(标注材料名称),并写出该保温杯的2点设计原理。

    “绿豆冰棍”保温杯设计图

    设计原理

    1、  

    2、

  • 6、网上出现了一款网红杯子——“55度杯”,这款杯子厂家宣称可将开水和凉水的温度在短时间内调节到,堪称“喝水神器”。它到底用了什么“黑科技”呢?它在宣传时介绍:其不锈钢内胆夹层中有一种微米级传热材料,从而实现升温和降温的功能(如图3). 

    (1)、当我们倒入 100℃ 的热水时,由于不锈钢传热本领较 (填“强”或“弱”),热量会快速从 传递到 (填“热水”或“微米级传热材料”),在此过程中微米级传热材料快速吸热并融化,由固态变成液态。
    (2)、当我们倒入冷水时,微米级传热材料会 (填“放出”或“吸收”)热量,使杯中的水温度升高,同时微米级传热材料又变回固态。
    (3)、科学课上关于凉水在热水中加热的实验,测量记录如下:

    时间(分钟)

    0

    2

    4

    6

    8

    10

    12

    14

    凉水温度(℃)

    10

    20

    27

    32

    37

    40

    42

    热水温度(℃)

    60

    57

    53

    50

    49

    47

    45

    44

    根据前面记录推测,①处这个数据最可能是 

    (4)、将以上测量记录数据制成折线图。 

    不同温度的物体相互接触后温度变化图

    (5)、观察折线图可以发现,热水温度  , 凉水的温度 。(填“上升”或“下降”)
    (6)、运用以上规律,请你分析:已知此时微米级传热材料的温度为 55℃,如果我们倒入凉水 

    你的判断:;理由:

  • 7、请回答下列关于热传递的问题:
    (1)、请把下列物体根据导热的性能进行分类,并将序号填入下表的横线上:

    ①钢铁②木头③铝条④铜球⑤陶瓷⑥塑料

    热的良导体

    热的不良导体

    (2)、成成将形状、大小、厚薄都相同的铜片和铁片并接在一起,A、B、C三点分别放置了用蜡烛油粘住的小木棒,用酒精灯在加热点进行加热。如下图所示:

    ①A点和B点的小木棒进行比较,点的小木棒会先倒下来,这是因为

    ②B点和C点的小木棒进行比较,点的小木棒会先倒下来。

  • 8、如图是探究温度不同的物体相互接触后温度会怎样变化的实验记录汇总表,请回答相关问题:

    (1)、分析表中数据可知,热水温度变化的特点是 , 热水温度发生变化的原因是
    (2)、试管中的冷水是靠方式热起来的。
    (3)、观察表中数据,发现从第8分钟开始,热水温度反而低于冷水温度,其原因可能是
    (4)、通过研究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5)、请列举一个生活中运用此科学结论的例子:
  • 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热的良导体比热的不良导体作用大 B、保温杯能生热,使杯内物体保持原来的温度 C、保温杯能起到减缓杯内、外热量传递速度,从而减缓温度变化速度的作用
  • 10、连一连。

  • 11、请设计一份寒假健康生活海报或健康行为计划,样式不限,要求有健康目标、对健康的影响分析、主要行动计划、效果预测。

  • 12、请用图文结合的方式在方框内设计一个计时5分钟的水钟,并简要写出主要制作步骤。

    主要制作步骤:

  • 13、每年除夕夜看春节晚会已成为大家过年的一种欢庆方式。为什么表演节目时演员身上的白衣服在灯光下会变色呢? 小明想一探究竟。小明用白纸作光屏,让太阳透过硬纸板的圆孔,圆孔上盖不同色片,观察下方白纸上光斑的颜色记录如下表。

    硬纸板圆孔上盖的塑料片

    红塑

    料片

    绿塑

    料片

    黄塑

    料片

    白纸上光斑的颜色

    红光

    绿光

    黄光

    (1)、 小明实验要探究的问题是
    (2)、 该实验用的方法是 , 控制的相同条件是等;
    (3)、 根据实验现象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4)、根据实验结果,如果演员穿白衣服上台,你看到表演时衣服变成蓝色的了,你能尝试解释原因吗?
  • 14、下图一是一个模拟实验装置,其中太空沙墙模拟的是 , 吹风机模拟的是。图二是吹风机吹了一阵风过后的现象。对比图一与图二可知,如图实验是为了验证。通过实验可知风对地球表面有等作用。

     图一 图二

  • 15、如图是古代水钟示意图,其中b结构的作用是;a结构的作用是
  • 16、下图是一个地下室,请你想办法将室外太阳光引导到地下室,让室内地面有亮光,用图文结合的方式表述你采用的方法和室外的阳光到室内地面的路径。
  • 17、观察如图脑的结构图,回答问题。

    (1)、 请写出图中字母所指的脑的结构名称。

    a; 功能是; b , c

    (2)、 列举一条保护脑健康的措施。
  • 18、请运用所学知识解释下列①~⑤地形地貌形成的主要原因。

  • 19、关于古代圭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由"圭"和"表"两个部件组成 B、根据日影长度读出时辰 C、与日晷的用法一样
  • 20、一个摆一分钟摆65次,想要它摆60次,我们可以( )。

    A、减小摆锤质量 B、增加摆绳长度 C、减少摆绳长度
上一页 1070 1071 1072 1073 1074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