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我们的小船容易侧翻说明性不够,我们可以增大来改善它。
-
2、建塔台时,塔的下部比上部体积更 , 质量更。
-
3、剪刀(如图)是一种组合工具,它具有和的结构特点。锋利的刀刃和锥形的刀尖都是的应用,中间的转轴是(填“支点”“用力点”或“阻力点”)。
-
4、当小船静止浮在水面时,它受到力和力的作用。
-
5、如图所示,在做摆的实验时,阳阳在30厘米长的细绳下端系一个20克的螺帽,甜甜在20厘米长的细绳下端系一个15克的螺帽,在实验过程中,的摆摆动得快, 的摆摆动得慢。
-
6、三角形具有 , 因此我们在高塔中加入三角形可以承重能力。
-
7、古代人们用来计时的工具有、 和“刻漏”等,其中“刻漏”又叫 , 它是根据原理来计时的工具。
-
8、项目竞标的要点是和。
-
9、实心的橡皮泥会下沉,而做成船型后能上浮主要是因为增大了 , 从而增大了水对橡皮泥的。
-
10、潜艇主要靠改变自身的来控制沉浮的。
-
11、古希腊的阿基米德说:“只要在宇宙中给我一个 , 我能用一根长长的木棍把地球起来。“他这样做其实是利用了的简单机械的原理。
-
12、轮轴是由半径较大的和半径较小的共同组成的简单机械。生活中常见的轮轴有、等。
-
13、看图回答问题。(1)、在图中画出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2)、当地球转到乙处,我国处于季。
地球位于甲处时,北半球的节气是。
(3)、地球位于时,北极圈以内到处有极昼现象。(4)、地球从甲处运行到丙处,太阳直射点在地球表面移动的方向是从。(填“南半球到北半球”或“北半球到南半球”)
(5)、地球公转至处时,我国的白昼最长。(6)、四季形成的原因:由于地球和地轴 , 造成了地球上同一地区,在一年中被阳光照射的情况不同。阳光的直射角度和太阳高底的变化造成了同一地区不同时间的不同,这就是四季形成的原因。 -
14、一年为什么有四季?某小组同学用电灯代表太阳,地球仪代表地球,进行模拟实验。(1)、地球公转的方向是。(2)、这组同学在模拟实验时,有一处错误,请把它指出 。(3)、当地球运行到③ 的位置时,北半球是季,南极会出现现象。(4)、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是( )。
①昼夜更替现象 ② 四季的形成 ③ 昼夜长短的变化 ④ 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
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5)、六年级毕业考试时(6月25日)地球运动到的位置接近( )时地球运动的位置。A、春分 B、夏至 C、秋分 D、冬至(6)、此时你正在上课,而远在美国洛杉矶的张明同学正准备吃晚饭,产生的原因是( )。A、地球自转 B、纬度位置 C、地球公转 D、海陆变迁 -
15、读图请回答。(1)、如图所示的日照情况,反映的是北半球日(节气)的日照情况。(2)、此时地球公转到(填“远”或“近”)日点附近。(3)、图示反映这一天宁波的昼夜长短情况是;这天过后宁波的白昼开始 (填“增长”或“缩短”)。这一天全球出现极昼的地方是。(4)、这一天太阳直射点是。此日,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是
-
16、模拟日食实验。某同学在演示日食实验时,绘制了下图,试着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大球、小球及眼睛分别代表了什么?
大球: 小球: 眼睛:
(2)、此时,可以观测到的日食类型是;当小球沿2方向水平移动时可以观测到的日食类型是;当小球沿1或3方向移动时可以观测到的日食类型是。 -
17、从夏至日到秋分日,太阳直射点在地表的位置及移动方向分别是( )。A、位于北半球,并向北移动 B、位于南半球,并向南移动 C、位于北半球,并向南移动 D、位于南半球,并向北移动
-
18、人类对地球及其运动的认识经历了漫长而又曲折的过程,下列假说被“日心说”理论排除了的是( )。A、太阳不动,地球沿逆时针方向自转 B、地球不动,太阳围绕地球沿顺时针方向公转 C、太阳不动,地球沿逆时针方向自转,同时围绕太阳公转 D、太阳不动,地球沿顺时针方向自转,同时围绕太阳公转
-
19、乐乐在夏至日这一天进行了“立竿见影”的探究活动。从日出到正午,竹竿影子长度的变化规律是( )。A、逐渐变短 B、逐渐变长 C、先变短再变长 D、先变长再变短
-
20、下列4种月相中,在农历下半月凌晨才能观察到的是( )。A、
B、
C、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