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当我们对着空的塑料瓶口吹气,会听到“呜呜”的声音,这个声音是由( )振动产生的。
    A、声带 B、空气 C、瓶身
  • 2、感冒时,咽喉部位的炎症有可能引起中耳炎,导致听力下降,可能的原因是(   )。
    A、耳郭受到损伤 B、耳蜗受到损伤 C、鼓膜、听小骨受到损伤
  • 3、生活中,当我们往热水瓶中倒水时,声音会随着水位的上升越来越( )。
    A、 B、 C、
  • 4、下列词语中,哪个最适合用来描述电锯的声音?( )
    A、刺耳 B、动听 C、清脆
  • 5、观察下面人耳的结构图,其中A是 , B是。声音传播到耳中,引起振动,听小骨将振动传递到内耳,并刺激听觉神经,产生信号。接收到听觉神经传过来的信号,我们就感受到了声音。

  • 6、吹口琴时,短、薄、窄的簧片发出的声音比较 , 长、厚、宽的簧片发出的声音比较
  • 7、不同形状的牙齿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其中,的主要作用是咀嚼食物。
  • 8、 是身体气体交换的“中转站”,这个“中转站”的大小直接决定着每次呼吸气体交换的
  • 9、物体发出声音的强弱可以用来描述,它与物体振动的有关。
  • 10、我们的喉咙里有一个能发出声音、控制声音的器官————。发声时,我们把手轻轻地放在喉咙处,就能感觉到它在
  • 11、小龙在自家储藏室里发现了一个摆钟,产生了兴趣。他观察到,摆钟的摆不断摆动,想自制一个摆来进一步研究。爸爸建议他可以结合滴漏实验,一起完成探究。图1中的塑料瓶里盛有300毫升水(实验过程中不加水);摆的实验中小球的质量为10克,摆绳长度为30厘米。

    (1)、如果小龙想要研究摆长对摆的快慢的影响,那么实验中,改变的条件是 , 不改变的条件有

    A.摆绳长短    B.摆锤质量    C.摆动幅度    D.铁架台的高度

    (2)、如图2,在计算摆动次数时摆锤如何运动记作一次摆动?( )
    A、甲—乙——丙 B、丙——乙——甲 C、甲—乙—丙—乙—甲
    (3)、小龙观察到摆摆动15次时,滴漏正好滴下30滴水。2分钟后再观察一次,同一个摆摆动15次时,这个滴漏中滴下的水滴( )。
    A、小于30滴 B、大于30滴 C、正好30滴
    (4)、在周末,小龙试着改进摆,用细绳、筷子、胡萝卜块做成了三个不同的摆(如图3)。通过以上实验,他推测(填“甲”“乙”或“丙”)在15秒内摆动的次数最多。

    (5)、图4所示的是一台老式摆钟,钟的下方的金属圆片可以看成是摆锤。如果该摆钟时间偏慢,那么金属圆片应向调。(填“上”或“下”)
    (6)、小龙在老师的指导下,还学习了很多测量时间的工具,回家后他对水钟进行了深入研究,并用两个矿泉水瓶做成了简易水钟,请回答下列问题。

    如图5,通过研究我们发现:水位从0开始线下降到1厘米位置,比水位从1厘米下降到2厘米位置所花的时间要。(填“长”或“短”)

    (7)、上述实验是研究( )对水流速度的影响。
    A、滴水孔大小 B、水位高度 C、瓶身粗细
    (8)、如果给这个水钟标上刻度,图6中刻度标注正确的是。(填“A”或“B”)
    (9)、如图5,此简易水钟属于 ( )水钟。
    A、受水型 B、泄水型 C、滴水型
  • 12、小明在水槽中搭建一个一边高一边低的斜坡,在斜坡上用小木棍挖凿宽、深都约为1厘米的“河道”。他准备一个大塑料瓶,去底,把瓶盖扎一个孔,插一根吸管,使其对准“河道”,并往塑料瓶内倒水,观察河道和土地的变化,如下图所示。

    (1)、河道被流水侵蚀后,最有可能形成的现象是 ( )。
    A、①区域明显变深,③区域有颗粒 B、①区域明显变深,③区域无颗粒 C、②区域明显变深,③区域有颗粒 D、②区域明显变深,③区域无颗粒
    (2)、经过长期变化,在③区域通常会形成地形,③区域沉积的成分主要有 (多选)。

    A.平原    B.高原    C.丘陵    D.山地

    E.鹅卵石    F.细沙    G.大石头    H.黏土

    (3)、小明在②区域坡度相同的左右两岸,一边铺上草皮,一边不作处理,并用同样的力喷水,比较水的浑浊状况,这是研究( )对侵蚀的影响。
    A、雨量大小 B、土地坡度的大小 C、土地结构 D、土地上有无植被覆盖
    (4)、与有植被覆盖的土地相比,无植被覆盖的土地受到的侵蚀程度( )。
    A、 B、 C、一样大 D、无法比较
    (5)、小明想要研究降雨量对土地侵蚀程度的影响,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2个孔数不同的喷水器用相同力度向②区域喷水,比较水的浑浊状况 B、2个孔数相同的喷水器用相同力度向②区域喷水,比较水的浑浊状况 C、2个孔数相同的喷水器用相同力度向②、③区域喷水,比较水的浑浊状况
  • 13、自制彩虹:小明在一个空水槽里斜放一面镜子 (如图 1),放在有阳光照到的走廊里,镜子投出的阳光在白墙上形成光斑。他往水槽中加水(如图2),白墙上出现了一道彩虹。

    (1)、下列四种物品,在实验中起到“屏”的作用的是 ( )。
    A、水槽 B、镜子 C、白墙 D、
    (2)、图1中,当阳光遇到镜面后,传播路线会发生改变,这种现象称为 (    )。
    A、光的直射 B、光的反射 C、光的折射 D、光的散射
    (3)、实验中,白墙上的光斑区域里的墙壁颜色看起来是 ( )。
    A、黑色的 B、灰色的 C、白色的 D、彩色的
    (4)、小明在图1中用箭头线画出了阳光遇到镜面后的传播路线,合理的是 (    )。
    A、 B、 C、 D、
    (5)、小明在图2中用箭头线画出了阳光竖直射入水中时的传播路线,合理的是 (    )。
    A、 B、 C、 D、
    (6)、通常情况下,阳光总是斜着射入水中,此时光的传播路线可以表示为(    )。
    A、 B、 C、 D、
    (7)、如图2所示,水槽中加水后,白墙上出现彩虹。彩虹是由于( )形成的。
    A、光的直射 B、光的反射 C、光的折射 D、光的散射
    (8)、实验中,镜子上方的水和镜子之间形成的特定结构,与( )十分相似。
    A、放大镜 B、三棱镜 C、潜望镜 D、反光镜
  • 14、神经系统在身体内部,不需要额外的保护。    (    )
  • 15、脑包括脊髓、大脑、小脑和脑干等部分。    (    )
  • 16、运动后心跳会加快,所以我们要尽可能减少运动。    (    )
  • 17、人的生命延续需要心脏不断地跳动,所以心脏是不休息的。    (    )
  • 18、风的作用是一个长期缓慢的过程,在短时间内不可能对岩石造成明显的影响。    (    )
  • 19、日晷是古人粗略计量时间的工具,并不是任何时间都能使用。( )
  • 20、人们利用光的反射原理解决了很多问题,所以光的反射对人类来说都是有益的。    (    )
上一页 23 24 25 26 27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