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妈妈在厨房煮饺子时,掀开锅盖瞬间,看到大量白汽产生,这些白汽实际上是(    )。
    A、水蒸气 B、沸腾的水溅出形成的水滴 C、水蒸气遇冷后凝结成的小水珠
  • 2、煮饭的时候站在炉边会感觉到热。这种热传递的方式是 (    )。
    A、热传导 B、热对流 C、热辐射
  • 3、小福家中的下列物品,利于热传递的是(    )。
    A、铁锅底 B、防烫杯垫 C、铁锅的木质手柄
  • 4、小田和同学们为了探究“温室效应”的奥秘,测量了阳光下密封袋内外的空气温度变化情况,研究过程如下。
    (1)、探究目的:本实验通过模拟温室气体(选填“阻挡”或“加快”)热的散失的作用,验证“温室效应”。
    (2)、假设:如果密封袋能模拟温室气体的保温作用,那么袋内温度应该(选填“低于”“高于”或“等于”)袋外温度。
    (3)、数据记录:每隔1分钟,记录两支温度计的读数,如下表:

    时间

    密封袋内的温度(℃)

    密封袋外的温度(℃)

    初始温度

    30.0

    ( ? )

    1分钟

    30.0

    30.0

    2分钟

    31.6

    31.0

    3分钟

    32.6

    31.0

    4分钟

    34.5

    31.1

    5分钟

    35.2

    31.2

    数据分析:

    ①密封袋外的初始温度应为℃。

    ②5分钟后,密封袋内的温度(选填“低于”“高于”或“等于”)袋外温度。

    (4)、实验结论:

    密封袋模拟了包裹地球的温室气体,说明了温室气体会导致地球表面温度(选填“升高”或“降低”)。

    (5)、拓展应用:

    下列两种做法中,能减缓温室效应的是(选填“多开燃油车”或“植树造林”)。

  • 5、小田同学尝试用废报纸做一张再生纸,正确的方法是 (    )。
    A、撕碎一加水搅拌一挤压吸水一平铺一通风晾干 B、撕碎一加水搅拌——平铺—挤压吸水—通风晾干 C、平铺一撕碎一加水搅拌一挤压吸水一通风晾干
  • 6、今年的“五一”劳动节,人们“爆发式出游”。为防止家里的植物因没人浇水而“渴”死,小田设计了如右图的灌溉装置。其中,棉线的主要作用是(    )。

    A、美观 B、防止水中的污染物进入到土壤中 C、传输水分
  • 7、与火力发电相比,太阳能发电能显著减少下列哪一类污染?  (    )
    A、水污染 B、大气污染 C、固体废弃物污染
  • 8、自从“限塑令”实施后,学校食堂把塑料吸管换成了纸吸管。下面三位同学的看法中,正确的是( )。
    A、纸吸管容易烂,还不如塑料吸管结实,换了没什么用 B、塑料吸管要很久才能分解,纸吸管很快就能被分解,用它更环保 C、反正都是吸管,用完都是垃圾,换不换都一样
  • 9、深圳作为“新能源汽车之都”,2025年全市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突破百万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新能源汽车充电需消耗大量电能,不如燃油车环保 B、新能源汽车的使用并没有减少石油的消耗 C、比亚迪先进的电池技术推动新能源汽车发展,彰显中国科技力量
  • 10、小田喝完饮料,她应该把易拉罐丢进带有(    )标志的垃圾桶。
    A、 B、 C、
  • 11、下列措施中,有利于节约能源的是 (    )。
    A、夏天将空调的温度设置到最低温度16℃ B、在室外上体育课时关闭教室空调 C、放学后不关灯
  • 12、小田的学校食堂号召大家响应“光盘行动”,拒绝剩菜剩饭,这样的做法属于(    )。
    A、减量化 B、资源化 C、无害化
  • 13、端午赛龙舟是我国极具代表性的传统民俗活动。快来当小小工程师,让你的龙舟模型在“水面赛道”上破浪前进!

    (1)、制作龙舟模型的基本步骤顺序正确的是 (    )。
    A、明确目标、设计方案、制作模型、测试模型、改进模型 B、制作模型、测试模型、设计模型、改进模型、明确目标 C、设计模型、制作模型、明确目标、改进模型、测试模型
    (2)、在设计方案阶段:

    要提高龙舟模型的载重量,下列方法最科学的是 (    )。

    A、增大船的体积 B、增加船的质量 C、减小船的体积
    (3)、要更准确地控制龙舟模型行驶的方向,可以在船尾安装上(    )。
    A、螺旋桨 B、船舵 C、小马达
    (4)、为了减少龙舟模型在水中行驶时水对船的阻力,以下船模草图中,最佳的是(    )。
    A、 B、 C、
    (5)、能有效增加行驶过程中稳定性的方法是(    )。
    A、改变船体的颜色 B、增加船底的宽度 C、胡乱摆放船舱中的货物
    (6)、在制作模型阶段,下列做法中合理的是(    )。
    A、制作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修改,不用和设计图一样 B、完成了模型制作,就标志着整个造船项目结束了 C、制作前要先分工,确定每个组员的任务
    (7)、在测试模型阶段:

    小福在测试龙舟模型的载重量时,下列重物放置方式中,最合适的是(    )。

    A、 B、 C、
    (8)、小田测试龙舟模型的载重量,玻璃弹珠加到13个时龙舟模型刚好沉没,那么这艘龙舟模型的载重量是 (    )。
    A、11个弹珠 B、12个弹珠 C、13个弹珠
    (9)、小福测试龙舟模型时,当尾部的船舵向左偏转时,船会(    )。
    A、向左转弯 B、向右转弯 C、直线行驶不转弯
    (10)、在改进模型阶段:

    测试过程中发现弹珠易滚动,影响了龙舟模型的行驶。下列改进方案中最合适的是(    )。

    A、增加龙舟模型的体积 B、将龙舟模型分隔为多个船舱,分开放置弹珠 C、加深龙舟模型的船舱
    (11)、下列哪种做法能为龙舟模型提供动力,使其前进?  (    )
    A、在船尾绑一块泡沫板 B、在船舱里增加一些弹珠 C、在船尾安装一个电动螺旋桨
    (12)、通过制作龙舟模型,他们对船舶的历史也产生了很大的兴趣。船舶的发展历程,正的是(    )。
    A、帆船→独木舟→轮船 B、独木舟→帆船→轮船 C、轮船→帆船→独木舟
    (13)、“深圳舰”是我国自主研发的导弹驱逐舰,其主体结构为钢铁制成。经过改造的钢铁能浮在水面上,这主要是因为改变了(    )。

    A、船身的体积 B、船身的重量 C、船身的硬度
  • 14、探究问题:绿豆种子发芽是否需要土壤?    

    (1)、实验设计。

    假设:绿豆种子必须在土壤中才能发芽。    

    改变的条件:(选填“土壤”或“温度”)。

    不变的条件:、种子数量等。(选填“土壤”“水分”或“温度”)

    (2)、实验记录与结果:

    组别

    种子总数

    第2天发芽数

    第3天发芽数

    最终发芽数

    有土壤组

    10粒

    3粒

    7粒

    10粒

    无土壤组

    10粒

    5粒

    8粒

    10粒

    实验现象:两组种子最终都发芽了。

    实验结论:土壤(选填“是”或“不是”)绿豆种子发芽的必需条件。

  • 15、生态系统中能自己制造食物的生物叫 , 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的生物叫。(选填“生产者”“消费者”或“分解者”)
  • 16、光合作用需要植物吸收(选填“氮气”或“二氧化碳”)和水分,制造养料并释放氧气。
  • 17、动物冬眠是为了适应冬季食物短缺和寒冷。    (   )
  • 18、  因为绿豆种子发芽可以无光,所以绿豆苗生长不需要阳光。    (   )
  • 19、  生态瓶中的非生物因素包括水、空气和阳光等。    (   )
  • 20、  食物链通常从消费者开始,到生产者结束。    (   )
上一页 18 19 20 21 22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