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本:
相关试卷
- 广东省深圳高级中学教育集团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 湖南省沅澧共同体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 【高考历史一轮】(纲要上)第九单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建设
- 【高考历史一轮】(纲要下)第一单元 古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
- 浙江省杭州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 湖南省怀化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 湖南省邵阳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 浙江省宁波市九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 浙江省温州市浙南名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
1、1690年以来,英国统一公债的利率不断下行,但时而出现反复。一旦辉格党全面控制议院,土地税税率会上调,国债的信用也会上升,利率就会下降。反之,如果是托利党控制议院,国债利率就会上升。这反映出当时英国公债市场的主要特点是( )A、英国的国债利率持续下降 B、党派斗争影响了国债利率 C、政党政治促进了金融繁荣 D、英国财政收入依赖土地税
-
2、据古埃及的象形文字记载:“在尼罗河沿岸,商人们将当地的农产品如小麦、亚麻、葡萄酒等装上船只,沿着尼罗河运往各地进行贸易。同时,古埃及还与周边地区如努比亚、利比亚等地进行商品交换,进口象牙、黄金、香料等珍贵物品。”这种商品贸易的发展说明古埃及( )A、商业贸易推动了社会分工的细化 B、古埃及成为地中海地区贸易中心 C、尼罗河的灌溉促进了社会的繁荣 D、法老政府对商业贸易的严格控制
-
3、唐代商业发展迅速,市场交易活跃。据《唐会要》记载:“长安东市、西市商贾云集,店铺林立,商品琳琅满目。东市以经营高档奢侈品为主,如丝绸、珠宝、香料等;西市则以日用品和手工艺品为主,如陶瓷、铁器、布匹等。两市之间竞争激烈,商家纷纷采取各种手段吸引顾客。”这种商业竞争局面的出现说明( )A、唐代农业经济的衰退 B、丝绸之路贸易的繁荣 C、唐代政府不干涉商业 D、唐代货币经济的停滞
-
4、1961年4月12日,苏联宇航员加加林乘坐“东方1号”飞船成功进入太空并安全返回地球,成为第一个进入太空的人。美国对此反应强烈,5月25日,美国总统肯尼迪在国会发表演讲,宣布美国将在十年内实现载人登月计划。这一系列事件反映了( )A、美苏太空竞赛加剧了军备竞赛 B、科技竞争成为冷战的重要领域 C、太空竞赛推动了全球科技合作 D、航天技术进步推动生产力发展
-
5、20世纪末,一位航天专家指出:“航天技术的迅猛发展不仅使人类能够探索宇宙的奥秘,还极大地推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例如,卫星通信技术的突破使得全球通信变得更加便捷,遥感技术的应用促进了地理信息产业的兴起,航天材料的研究也带动了新材料产业的进步。”这一现象充分说明航天技术进步( )A、加速了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 B、导致全球产业布局的重大调整 C、导致传统通信方式彻底消失 D、促进了全球产业的多元化发展
-
6、19世纪中期,英国历史学家托马斯·卡莱尔描述了一家纺织工厂:“走进这家工厂,映入眼帘的是无数台飞速运转的纺织机,工人们站在机器旁,紧张而有序地操作着。工厂内机器的轰鸣声震耳欲聋,仿佛在宣告着工业时代的到来。”从生产组织形式创新角度看,纺织工厂的出现对英国经济的影响是( )A、推动了蒸汽机的广泛应用 B、导致了手工业的彻底消失 C、封建等级制度得到了强化 D、加速了英国城市化的进程
-
7、15世纪,意大利佛罗伦萨的一位商人写道:“在我们的手工工场中,众多工人聚集在一起,他们按照统一的生产流程和分工协作,制作精美的纺织品。每个工人只需专注于自己的工序,而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都得到了显著提高。”这种现象可以表明走向集中的手工工场( )A、促进了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 B、为机器生产准备了新的技术条件 C、导致了新兴资产阶级的产生 D、体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
-
8、据12世纪法国某庄园的档案记载:“庄园内设有铁匠铺、磨坊和酿酒坊,铁匠负责打造农具和修理武器,磨坊用于加工谷物,酿酒坊则酿造葡萄酒供庄园内人员享用。此外,庄园还饲养牛、羊等牲畜,种植小麦、葡萄等农作物,基本实现了自给自足。”这表明中古西欧庄园( )A、推动了自治城市的繁荣发展 B、是封建领主剥削农民的工具 C、独立于外部市场而自我运作 D、有军事防御功能和管理功能
-
9、根据《齐民要术》中的记载:“铁犁之制,始于战国,至汉代而大行。其形制精巧,耕作效率远胜于木犁、石犁。铁犁的使用,使得土地得以深耕细作,作物生长更为茂盛,粮食产量得以提高。”这段史料可以用来说明( )A、战国时期铁器的使用标志着铁器时代的到来 B、铁犁最早是在战国时期由中国人发明和使用 C、农业生产力的提高主要是依赖于铁犁的使用 D、汉代使用曲辕犁使农业生产技术获得新发展
-
10、20世纪末至21世纪初,非洲部分国家在国际社会的支持下,开始推广耐旱作物种植和农业灌溉技术,以应对粮食短缺问题。然而,由于气候变化、政治动荡以及基础设施薄弱等因素,这些国家的食品安全状况依然面临诸多挑战。据此可知( )A、部分国家的食品安全并未得到根本改善 B、非洲必须大力推广和普及现代农业技术 C、国际经济旧秩序深刻影响非洲粮食安全 D、非洲粮食短缺对国际粮食市场形成挑战
-
11、21世纪初,中国农业在生产方式和科技应用方面发生了显著变化,以下措施最能体现这一时期中国现代农业发展核心特征的是( )A、继承传统农耕技艺,弘扬传统农业文化 B、精耕细作,提高土地产出率和生产效率 C、继续长期坚持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应用生物技术培育高产、抗病虫害品种
-
12、19世纪中叶,美国港口城市纽约的居民们享受着“全球贸易的一杯咖啡”,即将从巴西进口的咖啡豆在德国制造的瓷器中研磨,再倒入由土耳其运来的糖。而这些糖是通过加勒比海地区的种植园生产的,其中涉及了非洲奴隶的劳动。这一现象可以用来说明( )A、非洲奴隶贸易基本消失 B、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加深 C、纽约成为全球贸易中心 D、世界市场已经完全形成
-
13、在19世纪中叶,马铃薯和玉米等新大陆作物在欧洲广泛传播,极大地丰富了当地的粮食种类,使得这些食物不再是富人的专属,也成为穷人日常饮食的一部分。这一现象表明,食物物种的交流( )A、改变了欧洲的饮食结构 B、引起了社会阶层变动 C、拓展了洲际间贸易往来 D、促进了欧洲人口增长
-
14、2005年,德国政府实施了“健康社区计划”,规定政府与社区合作共同承担健康促进任务。同年,法国在《公共服务现代化》白皮书中提出:地方政府的任务在于明确要求和设定优先项目、制定服务标准,不再直接提供公共服务。这些做法旨在( )A、降低基层治理成本 B、提升人民生活水平 C、减少国家行政干预 D、扩大社区自治职能
-
15、1990年,美国经济面临巨大的通货膨胀压力,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克林顿上台后,极力推动政府、企业和个人共同参与社会保障体系的改革,并鼓励私营部门投资社会保障领域,倡导从“福利国家”向“福利社会”转变。这表明当时的美国( )A、试图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B、开创了西方福利制度的新模式 C、社会阶层贫富差距不断扩大 D、强化了政府对经济的宏观调控
-
16、19世纪中叶,德国政府实施了新的社会救济政策,规定只有那些愿意进入政府设立的“劳动救济所”的贫困者才能获得基本的生活援助。这些“劳动救济所”实际上是条件艰苦的劳动场所,工作繁重,待遇微薄,食物质量差,居住条件拥挤。除非走投无路,否则穷人很少会选择进入这些机构。这一政策反映德国政府( )A、促进了社会福利体系完善 B、限制了贫困人口自由流动 C、强化了对弱势群体的管理 D、保护了工业资产阶级利益
-
17、10-11世纪的欧洲,城市自治运动逐渐兴起。许多城市通过与封建领主协商或斗争,获得了一定程度的自治权。同时,行会和商会在城市治理中扮演了重要角色,而教会的影响力也不容忽视。这些现象反映了中世纪欧洲社会治理的特点是( )A、封建领主主导城市治理 B、城市自治与多元共治并存 C、教会完全控制城市事务 D、行会和商会成为治理核心
-
18、在中国古代社会,官府对州以下的乡村治理,主要集中于征税和治安管理,对于乡村的其他内部事务则较少干预,乡村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自我管理,这种自我管理的社会同样体现了自我约束。以下哪项可以作为支持这一观点的依据( )A、中央集权的持续强化 B、家族伦理与乡规民约的内化 C、法制建设的全面完善 D、乡村社会独立于官方体系外
-
19、《宋史·职官志》记载,“凡有孝子贤孙,节妇义夫,捐财济困,及士人为民楷模者,皆旌表其门,以倡善风”,表彰孝道及善行义举均属乡官里正之职责。由此可见,当时( )A、基层治理融入官方价值导向 B、社会救济体系趋向成熟 C、民间教化强调单一道德标准 D、基层政府重视人才举荐
-
20、中国古代,国家大规模编排民户,制定户籍,始于战国时期,至秦代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体系。历代政府通过严密的社区组织和行政体系,克服了人口分散居住的难题,建立起了自上而下的严密户口管理制度。历代政府之所以重视户籍的编排和管理,最主要的目的是( )A、防范民众起义和反抗 B、加强对农民的控制和剥削 C、征发赋役和稳定社会 D、建立严密的基层治理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