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资料1:下图为北半球某节气某时刻晨昏线分布示意图(部分),阴影部分表示夜晚,弧线b表示晨昏线中的一段。

    (1)、弧线b为(填“晨”或“昏”)线。
    (2)、图中甲在乙两地的角速度关系是 , 由乙地向丁地做水平运动的物体运动方向向(填“东”或“西”)发生偏转。
    (3)、资料2:我国古代人民创立了二十四节气来指导农业生产。2022年12月22日(农历冬月廿九)这一天是冬至,读下面的24节气示意图和地球公转轨道示意图。

    2022年冬至这一天,和右图中字母的位置对应,这一天全球正午太阳高度达到90°的地方是

    (4)、冬至过后1个月,就进入(节气),是一年中最冷的时候;对应这段时间里,上海的正午太阳高度逐日变(大、小),白昼长度逐日变(长、短)。
    (5)、从小雪到大寒期间,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是
    (6)、地球公转到近日点的时间是月初,最靠近(节气);从立夏至夏至期间,上海地区昼夜长短状况是
  • 2、下图分别为非洲自然带(图Ⅰ)和赤道附近乞力马扎罗山垂直自然带(图Ⅱ)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两图所示的自然带中,自然景观相似的一组是( )
    A、①丙 B、②丁 C、③丁 D、④乙
    (2)、乞力马扎罗山甲、乙、丙、丁自然带在南坡分布的海拔较北坡高,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A、热量 B、水分 C、地形坡度 D、人类活动
  • 3、下图中①②为我国某地区一河流下游在修坝前后测得的该河两条全年流量曲线,A、B、C代表三种河流补给形式。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地区最可能位于我国(   )
    A、三江平原 B、东南丘陵 C、四川盆地 D、长江中下游平原
    (2)、与 B 河流补给形式关系最密切的是(   )
    A、春季降水 B、夏季降水 C、秋季降水 D、冬季降水
  • 4、读世界某区域气候类型分布图,回答下列小题。

    (1)、甲地自然带体现出来的地域分异规律是(   )
    A、地方性分布 B、纬度地带性 C、干湿度分布 D、沿海-内陆地带性
    (2)、与图中①、②两处分别对应的动物是(   )
    A、长颈鹿、黑熊 B、长颈鹿、单峰驼 C、黄羊、双峰驼 D、黄羊、单峰驼
    (3)、图中丙处气候降水特征描述正确的是(   )
    A、夏雨型 B、全年多雨型 C、全年少雨型 D、冬雨型
  • 5、下图为局部地区气压带和风带形成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   )
    A、①为气流遇冷下沉形成 B、③为气流受热上升形成 C、乙为多雨带 D、②为近地表的西风带
    (2)、当乙气压带被大陆上的气压中心切断时(   )
    A、气压带、风带南移 B、天津地区盛行西北风 C、南亚盛行西南风 D、天津地区昼短夜长
  • 6、在平原地区流淌的河流,河曲被裁弯取直后,河水由取直部位径直流去,原来弯曲的河道被废弃,形成湖泊,因形似牛轭,故称之为牛轭湖。右图为长江的荆江河段牛轭湖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河曲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
    A、流水侵蚀 B、风力堆积 C、流水沉积 D、冰川侵蚀
    (2)、河曲被裁弯取直的影响是(   )
    A、河流流速减小 B、洪涝灾害减少 C、航运距离增加 D、河道淤积增强
  • 7、下图为我国某区域地貌景观和地质剖面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①②③岩层、岩体及④地质构造形成由早到晚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
    A、②①③④ B、②①④③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③
    (2)、有关甲乙丙丁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山地是内力作用的结果 B、乙为良好的储水构造 C、丙处河流的形成与断层有关 D、丁的岩石类型为片麻岩
  • 8、读板块构造剖面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   )
    A、F处可能形成海沟 B、E处为板块的消亡边界 C、E处岩石年龄较F处新 D、F处地壳运动较E处活跃
    (2)、与海沟相伴的宏观地形有(   )

    ①海岭②裂谷③山脉④岛弧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 9、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②位于北京(116°E,40°N)的(   )方向
    A、东北 B、东南 C、西北 D、西南
    (2)、若一架飞机沿最短飞行路线从②地飞往④地,其飞行方向是(   )
    A、一直向东 B、一直向西 C、先向东北,再向东南 D、先向西北,再向西南
    (3)、图中②和③的最短距离是(   )
    A、1111千米 B、2222千米 C、3333千米 D、6666千米
    (4)、下列关于①②③点的地球自转速度,说法正确的是(   )
    A、自转角速度③点最大 B、自转线速度③点最大 C、①和②是逆时针自转,③为顺时针自转 D、②地自转一周时,③地才自转1/2周
  • 10、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加拿大人口密度低,每平方千米不到3人。每年,加拿大1050万公顷的耕地种植小麦,收获量为2650万吨,其中近1800万吨用作出口。小麦是生物燃料乙醇的重要原料,加拿大开始以小麦为原料发展能源(乙醇)加工。自2010年12月15日起,加拿大实施5%的再生燃料掺混政策,要求汽油中必须掺混5%的乙醇。蒙特利尔港口是小麦重要出口港。下图为加拿大小麦分布示意图。

    材料二:货运要根据货物的性质、数量、运输距离、价格、时间效益等情况,选择运输方式。下图是四种交通运输方式在运量、运速、运费和运距方面的比较。

    (1)、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推测从小麦区输出到欧洲的合理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并分析原因。
    (2)、结合材料一,简述近年来加拿大大力发展小麦能源加工工业的原因。
  • 11、某县地处我国北方平原地区。下图为该县城区规划示意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判断甲功能区的类型,分析其布局的合理性。
    (2)、简述丙功能区的位置特点。
    (3)、有人建议在①地布局仓储区,简要说明理由。
  • 12、据统计,目前中国人口负增长时代已经到来。下图示意1950~2022年中国人口年增长数量变化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期间,我国人口峰值年可能出现在(   )
    A、1957年 B、1962年 C、1971年 D、2021年
    (2)、影响目前中国人口负增长的根本原因是(   )
    A、社会经济发展 B、育龄女性减少 C、婚育年龄推迟 D、新冠疫情影响
  • 13、城市饭馆垃圾,俗称泔水,极易腐烂变质。传统对泔水处理方式有直接排下水道、喂猪、回收地沟油等。下图示意某企业开发的新型泔水资源回收利用流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泔水在该流程中属于(   )
    A、产品 B、能源 C、原料 D、肥料
    (2)、该资源回收利用方式(   )
    A、实现了零污染 B、增加了餐馆成本 C、促进了养殖业发展 D、改善了环境质量
  • 14、福州至台北的高速铁路是我国《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2021--2035)规划建成的一条重要线路。下图为台湾海峡位置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建设福州至台北高速铁路的意义(   )

    ①可以完全取代海洋运输②方便海峡两岸探亲访友③促进海峡两岸贸易往来④加强海峡两岸文化交流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福台铁路跨越台湾海峡有建跨海大桥、填海造陆等方案。相较于填海造陆,建跨海大桥有利于(   )
    A、增加运量 B、提高运速 C、抵御台风侵袭 D、保证海峡通航
  • 15、城镇化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不同的国家城镇化发展迥然不同。下面为中国、印度、巴西、英国四个国家的城镇化进程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是英国城镇化进程示意图的是(   )
    A、 B、 C、 D、
    (2)、与图中的发达国家相比,其他三个国家目前所处城市化阶段的表现为(   )
    A、逆城市化进程加快 B、城市空心化现象严重 C、城市环境得到改善 D、郊区城镇化现象普遍
  • 16、传统民居是乡村聚落中独具特色的景观。下图分别是福建土楼、陕西窑洞、北京四合院和云南竹楼景观图。读图回答问题。

    (1)、下列关于图中传统民居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福建土楼的建筑形态主要受气候条件影响 B、陕西窑洞的建设主要受建筑水平影响 C、北京四合院反映交通对聚落的影响 D、云南竹楼的建筑形态主要受气候条件影响
    (2)、我国的建筑物大多“坐北朝南”(大门、庭院布局在建筑物的南边),主要原因是(   )
    A、南面河湖密布 B、朝南利于采光 C、南面地形平坦 D、南面土壤肥沃
  • 17、当地时间2023年2月,土耳其南部山区先后发生两次7.8级的浅源地震,震源深度都约20千米,造成重大损失。地理信息技术在此次土耳其地震救援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下图为土耳其地震的震中位置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土耳其短时间发生的两次地震震源最可能都位于(   )
    A、地壳 B、地核 C、下地幔 D、软流层
    (2)、灾害具有一定的关联性,土耳其此次地震最可能引发的次生灾害是(   )
    A、海啸 B、寒潮 C、滑坡 D、赤潮
    (3)、为第一时间了解灾区受灾范围和受灾程度,主要应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A、遥感技术 B、地理信息系统 C、数字地球 D、卫星导航系统
  • 18、“海拔四百多米,虽是冬季,但满眼所见林木依旧苍翠,田地里土壤呈现紫色……”这是小王同学寒假期间在我国西南某地旅游时所写日记的片段。阅读材料,回答下面小题。
    (1)、日记中所记述的植被类型最可能是(   )
    A、针叶林 B、常绿阔叶林 C、热带雨林 D、落叶阔叶林
    (2)、该区域田地里土壤呈现紫色的主导因素是(   )
    A、气候 B、人类活动 C、生物 D、成土母质
  • 19、鄱阳湖受我国季风气候影响,汛期水位上升,湖面辽阔;枯水期水位下降,水流归槽成为赣江,见图(b)。图中湖泊西侧分布着一座由松散沙粒组成的沙岭沙山。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鄱阳湖西侧湖畔沙山的沙源主要来自(   )
    A、西北地区沙漠 B、东南沿海海滩 C、枯水季节湖滩 D、周边地区农田
    (2)、推测图中沙山成因及主要形成季节(   )
    A、流水沉积,冬春季 B、流水沉积,夏秋季 C、风力堆积,冬春季 D、风力堆积,夏秋季
    (3)、根据图中沙山位置判断沙山形成的季节该地盛行风向为(   )
    A、东南风 B、西北风 C、西南风 D、东北风
  • 20、宁夏中部气候干旱,人们在耕作土壤表面铺设厚10至15厘米的砂石覆盖层形成砂田,并在砂田种植农作物,砂田作物的产量较高。下图为种植前砂田和裸田不同深度土壤含水量分布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关于图中裸田与砂田土壤含水量随深度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含水量都随深度增加递减 B、两种田含水量差异随深度增加递减 C、砂田含水量变化大于裸田 D、相同深度砂田含水量始终大于裸田
    (2)、导致砂田与裸田相同深度土壤含水量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降水量 B、蒸发量 C、植被量 D、灌溉量
上一页 330 331 332 333 334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