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某科研团队通过古地质图了解古构造格局,推测该地区的古地质和古地形的形成过程。下图为某地地质剖面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甲地区岩石的成因是(     )
    A、外力沉积,固结成岩 B、受高温熔融,发生变质作用 C、岩浆侵入,冷却凝固 D、岩浆喷出地表,冷却凝固
    (2)、推测乙地区地形的形成过程是(     )
    A、岩浆喷出—冷却凝固—外力侵蚀—固结成岩 B、地壳下降—岩浆侵入—变质作用—外力侵蚀 C、岩浆侵入—断层发育—岩层上升—外力侵蚀 D、固结成岩—变质作用—外力侵蚀—岩浆喷发
  • 2、亮叶水青冈为乔木树种,喜凉湿,生长缓慢,部分季节落叶,且只生长在秦岭以南的山地林之中。南山位于湖南省城步县西南边陲,地处湘桂边界,主峰南山海拔1940m,气候温暖湿润。图1示意南山毛玉山竹一亮叶水青冈群落的植被构成,此群落分布在南山海拔1690~1830m的顶部及东北坡的中上部。植被群落自然更新是指群落内部物种(尤其是建群种,即优势物种)通过种子散布、发芽、生长等阶段完成更新的过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植被群落(     )
    A、冬季林下光热丰富 B、林下枯枝落叶缺乏 C、垂直结构分异显著 D、分布地区冰川广布
    (2)、妨碍该植被群落自然更新的主要植物是(     )
    A、高大的水青冈 B、低矮的灌草丛 C、常绿的阔叶树种 D、密集的竹子
    (3)、适当清除该植被群落中部分影响自然更新的常见物种,能够(     )

    ①增加林下物种丰富度       ②挤占灌木层、草本层物种的生存空间

    ③提高群落的郁闭度       ④促进优势树种的幼苗、幼树生长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3、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温润细腻的新疆和田玉深受人们喜爱,按其品质可分为山料、籽料等品种,以籽料为最佳。在距今十几亿年的地质时期,新疆南部还是一片海洋,白云岩广泛沉积,之后在地质作用下转化成白云质大理岩。3-4亿年前,该地区的岩浆侵入作用引起白云质大理岩的再次转化,最终形成玉石。喜马拉雅运动开始后山脉隆起,隐藏山体中的玉石在一系列外力作用下裸露在地表,即和田玉山料。外力作用继续,和田玉山料最终以小块、浑圆的外形沉积在下游河床或河漫滩上,这就是和田玉籽料。下图为和田玉籽料形成示意图。

    (1)、该地区由海洋转变为山脉的内力作用是。从成因上看,白云岩属于岩,和田玉属于岩,白云岩经过(内力作用)转化为白云质大理岩。
    (2)、说明出露地表的和田玉山料转变为河流下游籽料的过程。
    (3)、秋季是最适宜在河滩上捡拾和田玉籽料的季节,分析其主要原因。
  • 4、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尼日尔河源于富塔贾隆高原,注入几内亚湾,全长约4200千米,流域面积210万平方千米,在塞古一迪雷间的盆地形成大型内陆三角洲。下图示意尼日尔河流域及降水分布及尼日尔河部分水文站年径流量与年输沙量。

    水文站

    马西纳

    迪雷

    尼亚美

    洛科贾

    奥尼查

    年径流量(km3)

    41

    30

    27

    73

    182

    年输沙量(万吨)

    177

    100

    350

    1290

    5800

    (1)、指出图示区域降水量的总体空间变化规律,并从大气环流角度解释其原因。
    (2)、分析迪雷水文站与尼亚美水文站年输沙量差异较大的原因。
  • 5、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广东阳江阳西县红光村是远近驰名的“蚝乡”,当地养蚝的历史已有数百年,养蚝技艺代代相传又历经变革。老一辈蚝民将石头投入海中,让蚝苗自然依附在石头上生长。现在蚝民搭建蚝排,把蚝苗用水泥粘在绳索上,采用吊养(一串串浸在海水中)的方式养殖。生蚝主要以海水中的各种浮游生物和有机碎屑为食,需养殖2~3年才能上市,蚝苗一开始是放在河口的咸淡水中生长,收获上市前需放在咸水区进行育肥。下图示意红光村位置及生蚝绳索吊养方式。

    (1)、分析红光村盛产优质生蚝的自然原因。
    (2)、与传统生蚝养殖方式相比,简述绳索吊养方式的优点。
    (3)、说明当地蚝民选择在每年中秋前后至春节前后上市生蚝的原因。
  • 6、冰湖是由冰川作用形成或以冰川融水补给为主的湖泊,我国的冰湖主要分布在青藏和新疆地区。下图示意1990~2020年我国西部不同海拔区间冰湖的分布和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西部地区1990~2020年冰湖面积在中高海拔地区变化最大,主要是因为(     )
    A、接近冰川下界 B、气温变率最大 C、植被覆盖最多 D、降水变率最大
    (2)、西部地区1990~2020年冰湖面积的变化可能会导致冰湖(     )
    A、分布海拔下降 B、水深变小 C、溃决风险降低 D、数量变多
  • 7、绿绒蒿是生长于海拔3000~4500米以上的流石滩或冰川前沿的野生高山花卉,因全株有绒毛或刚毛而得名。绿绒蒿花朵根据天气状况及不同昆虫的活跃程度差异有时会“矫羞”地闭合。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绿绒蒿为适应当地自然环境而具有的特征是(     )
    A、叶片厚 B、植株高 C、花色艳 D、花期长
    (2)、绿绒蒿开放后会在特定条件下闭合,原因最可能是(     )
    A、紫外线较强烈,减轻对花瓣的灼伤 B、山风风速较快,增强其抗倒伏能力 C、防止昆虫进入,降低对花朵的破坏 D、山区降水较多,避免雨水冲刷花蕊
  • 8、然乌湖位于青藏高原东南部,是雅鲁藏布江支流帕隆藏布江的主要源头。然乌湖湖体狭长,由上湖、中湖、下湖三个有河道相连的湖泊组成,湖区两岸有大量的松散岩块分布。下图示意然鸟湖地理位置及水系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然乌湖的形成原因可能是(     )
    A、堰塞体阻塞河道,积水成湖 B、河流改道,废弃河道成湖 C、地壳断裂下陷,积水成湖 D、冰川侵蚀,融冰积水成湖
    (2)、未来,然乌湖下湖的水位可能(     )
    A、先升高后降低 B、先降低后升高 C、一直升高 D、保持不变
  • 9、下图为某地区地质剖面简图,下表为部分地层(地质)年代及代号,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宇(宙)

    界(代)

    系(纪)

    代号





    显生宇

    (宙)

    中生界

    (代)

    白垩系(纪)

    K

    侏罗系(纪)

    J

    三叠系(纪)

    T




    古生界

    (代)

    二叠系(纪)

    P

    石炭系(纪)

    C

    泥盆系(纪)

    D

    志留系(纪)

    S

    奥陶系(纪)

    O

    寒武系(纪)

    E

    (1)、沉积岩的地层具有明显的层理构造。依据岩层沉积的顺序,可判断出该地区沉积过程中缺失了一个地层。该缺失的地层所处的地质年代是(     )
    A、泥盆纪 B、石炭纪 C、三叠纪 D、二叠纪
    (2)、该地区地质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为(     )
    A、断层形成—褶皱产生—岩浆侵入—固结成岩 B、褶皱产生—岩浆侵入—断层形成—固结成岩 C、固结成岩—断层形成—岩浆侵入—褶皱产生 D、固结成岩—褶皱产生—断层形成—岩浆侵入
  • 10、大规模岩浆溢流活动形成的平坦地形称为熔岩台地,熔岩台地在地壳抬升、流水侵蚀的共同作用下可形成高度相近、坡度较陡、顶部平坦的“方山”群。下图示意内蒙古锡林郭勒“方山”群景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构成“方山”的岩石主要是(     )
    A、玄武岩 B、花岗岩 C、大理岩 D、石灰岩
    (2)、当地壳抬升停止后,“方山”继续演化过程是(     )
    A、山坡后退→山顶缩小→海拔降低 B、山坡后退→海拔降低→山顶缩小 C、海拔降低→山顶缩小→山坡后退 D、海拔降低→山坡后退→山顶缩小
  • 11、2023年7月底至8月初,双台风杜苏芮、卡努在北移过程中受其东侧副热带高压的西“挤压”,北京市尤其是西部山区出现了灾害性特大暴雨天气。下图示意7月20号北京市气象台发布的降水量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下图中能够正确示意副热带高压的是(     )
    A、 B、 C、 D、
    (2)、台风“卡努”(     )
    A、生成西北太平洋热带洋面 B、气流呈顺时针方向旋转 C、移动路径受控于西风漂流 D、自南向北穿过赤道地区
    (3)、7月20号北京市西部降水量明显大于东部的原因最可能是(     )
    A、植被状况差异 B、河川径流差异 C、地形地势差异 D、局地环流差异
  • 12、假定各个气压带的宽度为10个纬度。下图为某日气压带和风带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日为(     )
    A、春分日 B、夏至日 C、秋分日 D、冬至日
    (2)、图中甲地盛行(     )
    A、东南风 B、西北风 C、西南风 D、东北风
    (3)、图示季节,最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
    A、内蒙古高原北风吹雪 B、地中海沿岸碧海晴空 C、北印度洋洋流向西流 D、长江流域处于枯水期
  • 13、山东邹城是典型的煤炭资源型城市,受采煤影响多地出现连片的采煤沉陷区,后来形成了面积大小不等的塌陷水域。下图示意邹城采煤沉陷区的新生湿地景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邹城采煤沉陷区塌陷水域的主要补给类型是(     )

    ①雨水②季节性积雪融水③地下水④冰川融水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2)、改善邹城采煤沉陷区生态环境的最合理措施是(     )
    A、区外采土回填复耕,大力发展特色农业 B、依托现有塌陷水域,开挖鱼塘发展渔业 C、据采煤塌陷区特点,打造湿地生态系统 D、围蔽起来自然演化,缓慢恢复生态环境
  • 14、叶尼塞河是俄罗斯水量最大的河流,流经西伯利亚向北注入北冰洋。下图示意1966~2005年叶尼塞河流域气温、降水量、积雪覆盖面积与入海径流量多年月平均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叶尼塞河的主要补给类型是(     )
    A、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 B、降水补给 C、高山冰雪融水补给 D、地下水补给
    (2)、叶尼塞河冬季流量小但水位高的原因是(     )
    A、流水沉积河床抬高 B、地壳抬升河床抬高 C、河流结冰形成冰塞 D、水库放水水位升高
  • 15、青藏铁路(西宁至拉萨)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2023年7月1日起,时速160千米的复兴号动车组开始在西宁至格尔木段正式运营,青藏铁路进入“动车时代”。下图示意青藏铁路线路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与拉萨相比,西宁(     )
    A、日出早,白昼长 B、正午太阳高度角小 C、海拔高,日照强 D、大气逆辐射弱
    (2)、复兴号动车组开始运营当天(     )
    A、西宁地方时18:00日落 B、广州正午太阳高度全年最大 C、哈尔滨昼长比北京更长 D、武汉日出时日影朝东北方向
  • 16、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气候变化是全球异常天气和气候事件频发的大背景,是人类社会面临的共同挑战。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大国,于2020年9月正式提出“双碳”战略,即在2030年之前实现“碳达峰”,在2060年之前实现“碳中和”,为落实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通过的《巴黎协定》,在本世纪末将全球平均气温上升幅度控制在2摄氏度以内,并将全球气温上升控制在前工业化时期水平之上1.5摄氏度以内,做出应有贡献。

    (1)、结合大气受热过程原理,简述人类活动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的过程。
    (2)、列举全球变暖产生的危害。
    (3)、请为我国实现碳减排目标提出合理化建议。
  • 17、下图为某河流不同河段河床横断面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A河段河流地貌表现为“V”形谷,其形成的主要原因是该河段(     )
    A、地势落差大,河流侵蚀作用强 B、受风力侵蚀作用明显 C、河床土质疏松,容易被侵蚀 D、降雨集中,地表径流带来泥沙堆积
    (2)、关于河流地貌的形成和分布,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在B—C河段,容易形成曲流 B、在B—C河段,越靠近上游,堆积物的颗粒越小 C、河流中下游都会形成冲积平原 D、冲积扇形成在干支流交汇处
  • 18、就整个地球大气来说,受热能量的根本来源是太阳辐射,太阳辐射能被大气接收和转化的过程十分复杂,其加热大气的过程大致可以用下图表示。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①——以长波辐射为主 B、②——阴天辐射能力比晴天强 C、③——是近地面大气的直接热源 D、④——多云的夜晚辐射能力减弱
    (2)、多云的天气昼夜温差较小,主要是因为(     )
    A、②增强,③减弱 B、②减弱,③增强 C、③增强,④减弱 D、②减弱,④增强
  • 19、下图为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可以看到瀑布景观的地点是(     )
    A、 B、①②③ C、③④ D、
    (2)、该地区要建一座水库,大坝宜建在(     )
    A、①处 B、②处 C、③处 D、④处
    (3)、②处陡崖崖顶海拔最小值和陡崖高度最大可能为
    A、89米、80米 B、90米、79米 C、109米、60米 D、110米、59米
  • 20、下图为某地等高线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题。

    上图中①②两聚落之间的剖面图可能是(     )

    A、 B、 C、 D、
上一页 28 29 30 31 32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