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以“长江之歌文明之旅”为主题的湖北省武汉市园博园长江文明馆全方位、多视角、立体化地展现了水孕育人类,人类创造文明,展示生态长江、文化长江和经济长江。作为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部分展厅也成为人们了解和研究地球历史的重要科研基地。下图为长江馆内展出的在长江流域发掘的恐龙化石,据此完成以下小题。
(1)、恐龙繁盛时期,主要代表植物是( )A、裸子植物 B、被子植物 C、蕨类植物 D、藻菌(2)、关于生命的演化顺序,下列排序正确的是( )A、鱼类→始祖鸟→恐龙→哺乳动物 B、鱼类→两栖类动物→恐龙→始祖鸟 C、鱼类→三叶虫→恐龙→始祖鸟 D、鱼类→两栖类动物→三叶虫→始祖鸟 -
2、气球作为探空的工具已经被广泛使用,如下图所示,一探空气球由地面上升至100千米处,据其可能探测到的现象,完成下面小题。
(1)、探空气球记录的随高度升高气温变化的规律可能是( )A、递减→递减→递减→递增 B、递减→递减→递增→递增 C、递增→递减→递增→递减 D、递减→递增→递减→递增(2)、探空气球探测到水汽集中的层次是( )A、对流层 B、平流层 C、高层大气 D、臭氧层 -
3、“日照金山”是指在太阳高度低、光照很弱的晴天,太阳光近似垂直照射雪山,出现的山体一面金光灿灿、蔚为壮观的景象。贡嘎山(如图)位于四川省西部,是大雪山的主峰,常年冰雪覆盖。某游客于10月1日清晨拍摄到贡嘎山日照金山的景象。完成下面小题。
(1)、拍摄该日照金山照片时镜头朝向( )A、偏南方向 B、偏北方向 C、偏东方向 D、偏西方向(2)、不考虑天气因素,下一次在同一时刻同一位置拍摄日照金山的日期为( )A、3月13日 B、4月9日 C、6月10日 D、8月5日 -
4、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科学研究证实黄土高原上覆盖的黄土来自我国西北及蒙古、中亚等戈壁沙漠地区。黄土高原是世界上黄土分布最广、厚度最大和黄土地貌最为典型的地区。
材料二:图1为某处黄土高原景观照片,图2示意黄土高原地区黄土颗粒粒径分布。图3为黄土高原常见的黄土地貌景观。

(1)、结合图例在空白方框内画出盛行风向。概括黄土高原地区黄土颗粒粒径分布规律是 , 这反映黄土高原是在作用下形成的。(2)、图3中三种黄土地貌演变的先后顺序为(填序号)。(3)、图1反映了黄土高原的地表形态,这是在作用下形成的,该地表形态易诱发、等地质灾害。 -
5、日照时数是指一天内太阳光线直接照射地面的时间。下图为我国某区域夏季、冬季日照时数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甲、乙、丙、丁四地中夏季日照时数最大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2)、该区域夏季日照时数较冬季长,主要影响因素是( )A、纬度 B、昼长 C、风速 D、海拔(3)、与甲地相比,丙地发展光伏发电的主要优势是( )A、晴朗天数多 B、太阳能资源丰富 C、空气湿度小 D、距消费市场近 -
6、下图为小明同学绘制的地球内部圈层示意图,他把地球“切成了一块西瓜的形状放在盘子上”。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小明绘制的示意图存在部分错误,这些错误有( )①地核内部结构划分②两个分界面的标注③岩石圈的范围④深度的数字标注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2)、下列有关地球内部圈层的叙述,正确的是( )A、陆地地壳厚度与地形存在相关性 B、软流层的上界即为莫霍面 C、下地幔为熔融态,属于液态 D、地核因压力极大形成固态金属球 -
7、地质构造线是指区域性构造在地面上的延伸线(如岩层层面与水平面交线的延伸方向),下图为某区域地质平面图,该地质区域形成初期以沉积作用为主,图中辉绿岩为岩浆岩体。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区域地质构造和断层的主要延伸方向为( )A、背斜;西北—东南 B、背斜;西南—东北 C、向斜;西北—东南 D、向斜;西南—东北(2)、下列关于该区域地质事件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地质构造可以打井找水 B、辉绿岩体侵入受断层限制 C、花岗岩体侵入早于辉绿岩 D、S地层可寻哺乳动物化石(3)、下列选项能表示甲处地质构造形成顺序的是( )A、固结成岩—变质作用—岩浆侵入—构造运动—外力侵蚀 B、固结成岩—岩浆侵入—变质作用—构造运动—外力侵蚀 C、沉积作用—岩浆侵入—外力侵蚀—岩浆侵入—变质作用 D、构造运动—岩浆侵入—变质作用—固结成岩—外力侵蚀 -
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山地冰川系统孕育着独特的生物群落,由耐寒性微生物占主导,发挥着重要的生态作用,如参与碳固定与释放、地球水循环、地表形态塑造等。近年来,全球山地冰川发生着显著的变化,影响着地球各外部圈层。下图示意山地冰川生态系统。
(1)、指出生物群落在山地冰川生存面临的挑战。(2)、简述山地冰川对地球外部三个圈层的影响。(3)、判断今后全球山地冰川面积变化趋势,并说明其对地球环境的长期影响。 -
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早期,广西境内右江断裂带受亚欧板块与印度板块影响形成盆地。后随着造山运动及高原的隆起,盆地经历多次抬升,逐渐形成多级河流阶地,同时构造运动将百色盆地与布兵盆地分开,形成了如今两个盆地的格局。研究发现,右江断裂带所在区域有湖相沉积物出露。下图示意布兵盆地地质构造。
(1)、简述右江断裂带所在区域湖相沉积物形成及出露的过程。(2)、T4阶地分布海拔高、分布零散,简析成因。(3)、推测百色盆地与步兵盆地分开的原因。 -
10、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海陆位置、地形地势的影响下,北美地区冬季受不同性质的气团影响,常形成不同类型的天气系统。下图示意某年1月某日某时刻北美局部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分布,此时旧金山附近有锋面形成,匹兹堡附近最易形成暴雪天气。
(1)、判断旧金山附近锋面性质,并说明理由。(2)、受图示天气系统影响,推测渥太华将要经历的天气变化情况。(3)、指出匹兹堡附近最易形成暴雪天气的条件。 -
11、海底浊流是沿着水下斜坡,携带大量泥砂的高密度、高流速的一种偶发性流体。当浊流从高速流进入低速流时,流体部分动能转化为位能,液面明显升高形成水跃。根据浊流颗粒物大小,可将浊流分为甲、乙两种沉积模式,如下图所示。浊流可导致海底地貌发生变化并对人类海底活动产生破坏。例如,1929年北大西洋纽芬兰岛南部大陆坡一次突发浊流折断了海底电缆,带来巨大损失。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与乙模式相比,甲模式的海床沉积物( )A、易被浊流搬运至更远距离 B、平均粒径更大 C、垂向变化表现为上粗下细 D、层理结构明显(2)、浊流对海底地貌及岩石形成的影响主要表现为( )A、流速下降时,泥沙沉积形成岛弧链 B、流速下降时,泥沙沉积形成大理岩 C、流速增强时,剧烈冲刷形成深海沟 D、流速增强时,冲刷形成海底峡谷(3)、推测导致1929年纽芬兰岛南部大陆坡突发浊流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风暴潮 B、海浪侵蚀 C、海底地震 D、火山喷发 -
12、研究表明,石笋中δ¹3C的含量与其洞穴所在区域地表植被生物生产力呈负相关,据此可推测当地的气温、降水等气候环境特征及变化。画廊溶洞位于山东半岛南部沂水县内,内部发育众多石笋。洞内石笋DXHL3(编号)的生长时间约为23.2~18.8ka(千年),形成期间其δ¹3C值的变化表现出显著的千年波动特征,如下图所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在画廊溶洞内常见的地貌有( )A、石帘、溶沟 B、石柱、洼地 C、石幔、石钟乳 D、峰丛、洼地(2)、画廊溶洞内的石笋( )A、由流水溶蚀形成 B、由顶部向下发育 C、为上大下小锥体 D、岩石属于沉积岩(3)、石笋DXHL3形成过程中,影响山东半岛的夏季风强度变化及气候特征最可能是( )A、在23.2~22ka期间,夏季风减弱,气候冷干 B、在22~21ka期间,夏季风增强,气候冷湿 C、在21~19ka期间,夏季风增强,气候暖湿 D、在19~18.8ka期间,夏季风减弱,气候暖干 -
13、近年来,我国各地高温热浪事件频发。研究发现,城市热岛效应一定程度上会加剧城市高温热浪强度。下图示意某年8月16日安徽省合肥市区一次高温热浪过程热岛强度(指城市中心区平均气温与周围郊区平均气温的差值)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促使此次合肥市区高温热浪形成的条件有( )①大气对流强②气压梯度小③受高压控制④受暖锋控制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2)、该日合肥市区热岛效应对高温热浪强度加剧最明显的是( )A、蜀山区 B、瑶海区 C、庐阳区 D、包河区(3)、与A区域相比,B区域( )A、绿化面积较大 B、多高大建筑物 C、开发建设较早 D、距离市中心近 -
14、2024年7月,我国某科研团队沿某路线对南美洲东部海岸线进行为期15天的考察,途中依次记录了甲、乙、丙、丁、戊五地的昼长与夜长差值(均为绝对值),结果如下表所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地点
甲地
乙地
丙地
丁地
戊地
昼长与夜长差值
1小时52分钟
0小时
1小时50分钟
3小时16分钟
6小时10分钟
(1)、据表推测,甲、丙两地( )A、与0°经线垂直距离相同 B、可能位于同一条纬线 C、甲地的昼长远小于丙地 D、地球自转线速度相似(2)、考察记录当日,丁地日出时的地方时为( )A、6:49 B、7:05 C、7:36 D、8:30(3)、该科研团队考察期间( )A、考察的路线为自南向北 B、戊地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增大 C、丙地日落时间越来越早 D、丁地正值雨季,道路多泥泞 -
15、牛轭湖是在平原地区流淌的河流,随着流水对河岸的冲刷与侵蚀,河流愈来愈弯曲,最后导致河流自然截弯取直,河水由取直部位径直流去,原来弯曲的河道被废弃,形成湖泊。因这种湖泊的形状恰似牛奶,故称之为牛轭湖。其形成过程如下图所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牛轭湖形成的地理过程正确排序为( )A、④③②① B、②④③① C、④②①③ D、①②③④(2)、下列关于牛轭湖及其所在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水质较好 B、湖水较深 C、地形以平原为主 D、由流水沉积形成 -
16、2023年诺贝尔奖评选结果于10月2日至9日陆续宣布。下图为诺贝尔奖提名的一位作者的优秀文学作品中故事发生的场景地一洞庭湖,完成下面小题。
(1)、洞庭湖景观图反映出的地球圈层个数是( )A、2个 B、3个 C、4个 D、5个(2)、洞庭湖景观图反映出的圈层中,具有连续而不规则特点的是( )A、生物圈 B、大气圈 C、岩石圈 D、水圈 -
17、下图示意甘肃省年太阳辐射量(单位:MJ/m²)分布。完成下面小题。
(1)、甘肃省年太阳辐射量的分布特征为( )A、西北多,东南少 B、东南多,西北少 C、中部多,南北少 D、南北多,中部少(2)、相较于天水市,酒泉市太阳能丰富,主要原因是酒泉市( )A、海拔较低 B、气候干旱 C、地处中纬 D、荒漠广布(3)、太阳辐射与人类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下列现象与太阳辐射无关的是( )A、清明时节烟雨蒙蒙 B、横断山区树木葱郁 C、天然温泉池热气腾腾 D、西湖岸边凉风习习 -
18、林隙表示森林群落内一株及以上优势树种由于自然或人为因素干扰发生死亡,最终在林冠层形成的不连续空间。林隙包括冠空隙和扩展林隙两个部分。林隙的大小会对林隙内物种更新的种类、数量及分布产生重要影响。读冠层林隙和扩展林隙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影响不同林隙树种更新密度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光照 B、水分 C、土壤 D、热量(2)、林隙在改变物种组成、改善森林结构和提升系统功能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这体现了自然环境的( )A、供给服务 B、调节服务 C、文化服务 D、支撑服务 -
19、下图示意雪峰山中段某区域地质构造剖面。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岩层形成时间最早的是( )A、a B、i C、j D、k(2)、在图示区域进行的人类活动合理的是( )A、沿①②线规划地下隧道穿过点 B、在③④⑤处重点勘探油气资源 C、否决在⑥位置建蓄水库的方案 D、在k岩层搜寻化石,研究古环境 -
20、当冷暖气团相遇时,暖湿空气缓慢移动到原来被冷空气占据处,经冷却凝结成雾,这种雾被称为“锋面雾”。下图示意某地正在发生的一天气系统,M和N为两低压槽位置,①②③④四地中,有一地正在经历“锋面雾”天气。完成下面小题。
(1)、判断该天气系统气流水平运动状态是( )A、逆时针辐合 B、逆时针辐散 C、顺时针辐合 D、顺时针辐散(2)、图中最可能正在经历“锋面雾”的地区为( )A、① B、② C、③ D、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