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峡湾是冰川作用于山谷或河谷后,被海水淹没的“U”形谷。峡湾狭长深邃,状似山谷,延伸到海中。冰岛是世界上峡湾地貌较多的国家,共有109个峡湾。下图为冰岛位置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1)、峡湾地貌形成的地质作用过程是( )A、地壳上升—流水侵蚀—冰川刨蚀 B、冰川刨蚀—流水侵蚀—海水入侵 C、流水侵蚀—冰川刨蚀—海水入侵 D、流水侵蚀—地壳沉降—冰川刨蚀(2)、关于冰岛,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渔业资源丰富,渔业发达 B、位于板块交界处,地热资源丰富 C、纬度较高,观赏极光的理想地 D、农业发达,盛产粮食、蔬菜
-
2、下图为五个亚洲国家轮廓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位于东南亚的国家是( )A、①② B、③④ C、①⑤ D、④⑤(2)、国家②多火山、地震,主要原因是该国处于( )A、太平洋板块和亚欧板块消亡边界 B、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生长边界 C、太平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生长边界 D、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洋板块消亡边界
-
3、中老昆万铁路(下图)全长1035千米,其中隧道、桥梁总长达712千米。野象谷车站位于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景洪市,毗邻亚洲象自然保护区。该站点以桥代路,两端以隧道模式穿越山体。完成下面小题。(1)、中老昆万铁路建设中需克服的主要自然障碍是( )A、蚊虫众多 B、气候湿热 C、洪涝灾害多发 D、地质地貌复杂(2)、野象谷车站采用桥隧设计主要是为了( )A、避开地质灾害 B、预留生态廊道 C、缩短时空距离 D、方便居民出行(3)、该铁路通车运营可以( )
①促进沿线旅游业发展②加强沿线生态安全③加快老挝产业升级④促进中老两国经贸联系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
4、沙摩西岛是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多巴湖内的湖中岛,高跷屋是其传统民居,两头翘起而形似牛角,屋脚悬空,窗户宽大,如左图所示。2014年2月8日,中国南极泰山站正式建成开站。泰山站主体建筑设计成“飞碟”状,并且建在立桩上,建筑物位于风场下行区,每年都会有积雪,如右图所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根据高跷屋的特征,推断出沙摩西岛的气候特征是( )A、炎热干燥 B、高温多雨 C、寒冷干燥 D、温和多雨(2)、南极泰山站选择建在立桩上,主要是为了( )A、保温防潮 B、减少风阻吹走积雪 C、防猛兽侵袭 D、获得更多光照
-
5、读中亚天然气管道及我国西气东输二线工程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1)、中亚天然气管道是世界管道建设难度最高的工程之一,主要是因为管道沿线地区( )A、气候恶劣 B、冻土面积大 C、人口稀疏 D、城镇数量少(2)、图示天然气工程的建设将( )A、完全改变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 B、促进我国人口大规模西迁 C、缓解我国日益紧张的供气矛盾 D、改善管道沿线的生态环境
-
6、某国际化大都市(总人口约860万)人口增长主要来自国际移民,下表为某年该市人口构成统计表。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本国白种人
他国白种人
亚洲人
阿拉伯人
黑种人
混血人
其他
所占比重(%)
44.9
14.6
18.4
1.3
13.3
5
2.2
(1)、该国际化大都市最可能是( )A、东京 B、巴西利亚 C、伦敦 D、纽约(2)、该大都市所在国家的人口增长模式属于( )A、“高高高”模式 B、“低低低”模式 C、“高低高”模式 D、“低低高”模式 -
7、北京时间2023年2月6日9时17分,土耳其发生7.8级地震,震源深度为20km。此次地震以震中(37.15°N,36.95°E)为圆心,在300km半径内,共有33座大中城市。地震造成土耳其当地大量人员伤亡和大量房屋建筑倒塌。在当晚18时24分,土耳其又发生了一次7.8级地震。下图为2023年2月6日9时17分土耳其此次地震震中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造成此次土耳其地震危害较大的主要自然原因有( )
①建筑物抗震系数低②地震发生在晚上③地震震级高,余震多④临海,引发海啸灾害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2)、此次土耳其地震受灾地区的居民主要( )A、信仰基督教 B、是印第安人 C、为白色人种 D、服饰为白色长袍 -
8、2018年春节期间,小明一家人到一岛国进行了旅游,结合该岛国(面积为21.1平方千米)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
该岛位于( )
A、东半球 大西洋 B、东半球 太平洋 C、西半球 大西洋 D、西半球 太平洋 -
9、下图为四个大洲,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关于图中大洲的说法,正确的是( )A、A大洲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地势起伏大,中部低四周高 B、B大洲平均海拔最低,地形以平原为主, C、C大洲有“地球之肺”、桑巴、足球文化著名,西临太平洋,东临大西洋 D、D大洲地形单一,有“高原大陆”之称(2)、属于纵贯B、C两洲西部山系的山脉是( )A、阿尔卑斯山和落基山脉 B、落基山脉和安第斯山脉 C、喜马拉雅山脉和阿尔卑斯山脉 D、喜马拉雅山脉和安第斯山脉
-
10、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某中学地理学习小组在暑假期间赴甘肃进行考察,图甲示意祁连山北麓绿洲及周边地区。
(1)、依据大气受热原理,分析巴丹吉林沙漠地区气温日较差大的原因。(2)、干旱地区土壤的湿度一般由表层向深层逐渐增加,在特定条件下可能在浅层土壤出现“逆湿”现象。学生们在图甲所示采样点的某处无人干扰土地进行采样,测量土壤湿度随深度变化数据,并绘制连续两日不同深度土壤湿度变化图(图乙)。据图乙说出“逆湿”发生的主要时段及深度,并分析成因。
(3)、同学们发现坡地上“摆”着一个个圆滚滚的大西瓜(图丙)。当地人们为了适应气候条件,在耕作土壤表面铺设10~15cm的砂石,创造了“砂田”这一耕作方式。砂田作物产量较高,品质较好。说明采用“砂田”耕作方式对种植西瓜的好处。
-
11、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由于城镇化的影响而使城市气候呈现出所谓的“多岛效应”,即“热岛”“湿岛”“干岛”“雨岛”“混浊岛”……
材料二珠江三角洲某市区、郊区、近郊农村夏季午后气温变化示意图。
(1)、图中四条曲线能正确表示市区、郊区、近郊农村夏季午后气温变化的是;在这种午后气温现象作用下,如不考虑其他因素,市区与郊区近地面的风向是。(2)、在缓解城市热岛效应的讨论中,一高中生提出可在图中郊区居民区、公园区增加生态林面积,来改善市区大气质量差的问题。你认为此做法是否合理,并简要说明依据。(3)、结合生活经验和所学知识,从城市建设规划者角度,提出缓解城市热岛效应的其他建议。 -
12、北川河流域位于黄河上游半干旱区,蒸发(腾)总量较大。20世纪80年代至今,流域内年降水量相对平稳,大规模人工造林使流域植被覆盖率快速增加,在无其他人为干扰的情况下,流域年蒸发(腾)总量呈下降趋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植被覆盖率快速增加过程中,该流域( )A、河流径流年内波动变大 B、土壤含水量增多 C、地表径流汇流速度变快 D、地下水水位下降(2)、大规模造林后,该流域蒸发(腾)总量变小的主要原因是植被( )
①遮阳降温②减小风速③吸尘固沙④保持水土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13、读我国某年12月13日8时到12月15日8时寒潮蓝色预警天气实况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图中内蒙古自治区A附近大气的受力状况正确的是( )A、
B、
C、
D、
(2)、此次天气现象会( )A、提高农作物的抗寒能力 B、利于海上船只航行 C、带给北方狂风暴雨 D、减少病虫害发生几率 -
14、下面两图中,图甲表示的是“某滨海地区陆地和海洋表面气温日变化的曲线图”,图乙表示的是“该地区海陆之间气流的变化图”,完成下面小题。(1)、有关图甲描述正确的是( )A、曲线①表示的是海洋气温曲线,最高气温出现时间落后于曲线② B、曲线②表示的是海洋气温曲线,最高气温出现时间落后于曲线① C、曲线①所示日温差大的主要原因是昼夜长短所致 D、曲线②所示日温差小的主要原因是纬度差异所致(2)、由图甲推断,图乙中环流模式出现时间为( )A、18时~次日7时 B、8时~当日18时 C、16时~次日8时 D、0时~次日12时
-
15、地表反照率是地面反射的太阳辐射与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之比,反映了地面对太阳辐射的反射能力。地表反照率是影响地表能量收支的重要因子,主要受地表粗糙程度、土壤含水量以及太阳高度角等因素的影响。下图示意青藏高原某气象站站点地表反照率的季节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该站点夏季地表反照率最低,其主要原因是( )A、植被覆盖率高 B、土壤含水量低 C、太阳辐射量大 D、太阳高度角小(2)、地表反照率降低能够( )A、增加太阳辐射 B、降低大气辐射 C、降低大气逆辐射 D、增加地面辐射
-
16、2019年10月11日凌晨0时16分左右,一颗疑似陨石的物体坠落在吉林松原地区,发出极其耀眼的火光。专家表示,此次疑似陨石坠落现象为火流星现象,坠落的物体尚未找到。一般的流星在80-120千米的高空就燃烧尽,流星体质量较大,进入地球大气后来不及在高空燃尽而继续闯入稠密的低层大气。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一般流星现象发生在( )A、对流层 B、平流层 C、高层大气 D、臭氧层(2)、该事件说明,地球的大气圈能够( )A、保护地面上生物免受过强紫外线的伤害 B、提供地球上生物生长所必需的空气 C、保持地球表面适宜的温度,防止水分散失 D、减轻宇宙中小天体对地球表面的撞击(3)、人类生活在对流层底部,该层( )A、温度随高度的增加而增加 B、热量来源于地面 C、高中低纬厚度一样 D、适合高空飞行
-
17、温室大棚(左图)是利用透明覆盖材料和环境控制设备,影响大气的受热过程(右图),有利于作物生长发育的一种特殊设施。我国农民会依据时节和蔬菜不同生长阶段,在大棚表面再覆盖可伸缩的遮阳网,对小气候进行微调,以达到最佳的种植效果。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与室外相比,透明的温室大棚内( )A、①增强 B、②减弱 C、③增强 D、④减弱(2)、推测温室大棚使用遮阳网的主要时段在( )A、冬季正午 B、盛夏正午 C、春季清晨 D、秋季傍晚
-
18、下表为北半球年太阳总辐射量随纬度的分布表。可能总辐射:考虑了受大气削弱之后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有效总辐射:考虑了受大气和云的削弱之后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读表完成下列各题。
纬度
64°N
50°N
40°N
30°N
20°N
0°N
可能总辐射量(W/m2)
139.3
169. 6
196.4
216.3
228.2
248.1
有效总辐射量(W/m2)
54.4
71.7
98.2
120.8
132.7
108.8
(1)、影响可能总辐射量的主导因素是( )A、纬度 B、地形 C、大气环流 D、洋流(2)、赤道地区可能总辐射量和有效总辐射量差异较大,主要原因是( )A、云层厚,保温效应强,到达地面的可能总辐射量大 B、阴雨天气多,削弱作用强,到达地面的有效总辐射量小 C、臭氧含量多,吸收的紫外线多,到达地面的可能总辐射量大 D、大气透明度高,吸收太阳辐射多,到达地面的有效总辐射量小 -
19、下图为“我国局部地区主要河流及地壳等厚度线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图示地区的地壳厚度( )A、由西向东逐渐增厚 B、由北向南逐渐增厚 C、由东向西逐渐增厚 D、由南向北逐渐增厚(2)、根据地壳厚度及图中下关信息判断,图示M、N闭合曲线内两地区的地形可能分别是( )A、谷地、山地 B、山地、谷地 C、谷地、谷地 D、山地、平原
-
20、地球的平均半径约为6371千米,我国的钻探深度不断的加深。2019年2月19日,我国在塔里木盆地顺北油气田完成某钻井钻探,钻井深8588米,创亚洲陆上钻井最深纪录,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该钻井( )A、未穿透地壳 B、深达莫霍面 C、已穿透岩石圈 D、即将穿透地幔(2)、大陆科学钻探工程的实施,被称为“伸入地球内部的望远镜”,科学钻探可以( )A、直接观测地幔的物质组成 B、判断地核的物质组成 C、揭示整个地球内部构造 D、监测某些地震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