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北京时间2020年5月24日。希腊克里特岛附近海域发生5.2级地震。震源深度20千米,如图为震中所在区域图,●为震中。读图回答下面小题。(1)、本次地震的震源位于( )A、地壳 B、上地幔 C、下地幔 D、软流层(2)、本次地震发生时,地震波在传播过程中经过莫霍面时波速变化是( )A、纵波、横波波速均变小 B、纵波波速变大、横波波速变小 C、纵波、横波波速均变大 D、纵波波速变小、横波波速变大
-
2、2021年我国能源局印发了《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关于报送整县(市、区)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十点方案的通知》,要求做到分布式光伏“宜建尽建”“与应接尽接”。全国掀起整县光伏试点推进浪潮。图为皖南某村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该地各月光伏发电度数结算差异较大,发电量最低的月份是( )A、3月 B、6月 C、9月 D、12月(2)、与集中式光伏发电相比,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 )A、占地面积小 B、发电效率高 C、受天气影响小 D、环境污染小
-
3、2020年7月23日,中国“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升空,成功进入预定轨道;2021年2月到达火星附近;2021年5月15日“天问一号”着陆巡视器成功着陆于火星乌托邦平原南部预选着陆区。“天问一号”一次完成“环绕、着陆、巡视”三大目标,中国成为世界上首次探索火星即完成软着陆任务的国家。下表为地球、火星相关数据。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质量
体积
大气密度
与日平均距离
大气成分
公转周期
自转周期
表面均温
地球
1
1
1.00
149.6
N2\O2
1年
23时56分
15℃
A火星
0.01
0.15
0.01
227.9
CO2
1.9年
24时37分
-23℃
注:质量、体积和大气密度都以地球为1。与日平均距离单位:百万千米。
(1)、下列各选项中属于天体的为( )A、发射场上的“天问一号” B、升空后的“天问一号” C、进入预定轨道的“天问一号” D、着陆于火星的“天问一号”巡视器(2)、火星与地球的物理特征、运动特征有异同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火星有稳定的液态水 B、火星昼夜温差大 C、火星季节更替频繁 D、火星大气层厚度大 -
4、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乌伦古湖是第四纪晚期形成的凹陷湖,发源于阿尔泰山的乌伦古河流入其中,为该湖主要水源,湖形似三角形,南北宽约30千米,东西长35千米。据卫星遥感显示,2016年乌伦古湖水域面积为288.56平方公里,比2005 年同期缩小了10.07平方公里,并且仍然呈缩小态势。下图为乌伦古湖地理位置示意图。
(1)、乌伦古湖湖水参与循环,理由是。(2)、乌伦古河水位季节变化大,解释其原因。(3)、推测未来乌伦古湖的盐度变化并说明理由。 -
5、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城市热岛强度指城区与郊区气温的差值。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研究我国东部某滨海城市的热岛强度变化。下图为同学们根据数据绘制的该城市多年平均和某次冬季强降雪后热岛强度变化图。
(1)、据图,说出该城市7时、17时城区与郊区之间风的异同。(2)、图中显示,冬季强降雪后城市热岛强度较多年平均整体加强,分析其可能原因。(3)、据了解该城市同时受日周期海陆风的影响,且某时段的风向有助于降低城市热岛强度。在下图绘制该时段海陆间热力环流示意图,并解释其有助于降低城市热岛强度的原因。 -
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某年8月,小越和小天两位同学从广州出发开启了暑假游学之旅。
材料一:小越飞往甘肃,开启了“西北”之旅,图1为旅游线路图。旅行过程中,沿线主要的自然景观:图2为A处鸣沙山和月牙泉景观图,图3为B地区常见地貌景观图,图4为D处张掖丹霞地貌景观图。
(1)、形成图1中A处鸣沙山景观的外力作用是 , 该外力作用在我国(干旱或湿润)区多见。(2)、按照成因,D处张掖丹霞的岩石类型属于 , 判断依据是岩层有明显的构造。(3)、B地区常见图中的堆积地貌名称为 , 其分布位置一般是位于。(4)、材料二:小天来到我国南方某海岛,该海岛是著名度假胜地。通过查找资料了解到,海岛面积约26km2,岛上海岸地貌类型多样,且南、北地貌差异明显。近年来,岛上缺水问题日益严重。图5示意该海岛概况,图6示意1956-2014年该岛出现大于50cm风暴潮的季节分布,图7示意该岛月平均风速变化。形成图5中岛屿南部海崖地貌的主要外力作用是;根据物质迁移原理,推测图5中沿岸流的方向是以自向为主。
(5)、近年来,该岛西南部的沙滩受侵蚀严重,推测其受侵蚀最严重的季节为。原因是。(6)、结合材料二,分析该岛淡水资源短缺的主要原因并提出合理建议。(写两点) -
7、小明到我国南方某喀斯特地貌风景区旅游(下图),他从游客服务中心出发,先车后沿小径参观了当地著名的溶洞景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游客服务中心与溶洞之间的相对高度约为( )A、60—100米 B、60—120米 C、80—100米 D、80—120米(2)、小明在溶洞内可观察到( )A、残丘 B、峰林 C、石柱 D、孤峰
-
8、某学校学生到野外进行研学旅行,他们发现某地有基座相连的成片山峰,山峰环绕着洼地,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图示地貌类型是( )A、雅丹地貌 B、风沙地貌 C、火山地貌 D、喀斯特地貌(2)、该地最可能位于( )A、甘肃省 B、江苏省 C、山西省 D、贵州省
-
9、潮汐发电利用了海水涨落的水位差,水位差最大时潮汐现象最明显。读“潮汐电站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1)、若H表示潮汐发生时大坝两侧的水位差,H在一个月内达到最大的日期可能是农历( )A、初八 B、十六 C、二十一 D、二十五(2)、我国沿海某地利用潮汐发电,一天可以发电( )A、1次 B、2次 C、3次 D、4次
-
10、暑假期间,小明到海边旅游,发现海滩上有大量原本生活在较深海底贝类的贝壳,同时看到远处海水总是在不停的起伏变化,近岸地区海水起伏变化更加明显。
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1)、小明看到的海水起伏变化的现象属于( )A、波浪 B、海啸 C、潮汐 D、洋流(2)、下列海水运动的形式中,对人类破坏性最大的是( )A、风浪 B、海啸 C、潮汐 D、洋流 -
11、图为全球年降水量、海洋表面平均温度、盐度随纬度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图中三条曲线对应正确的是( )A、a—海洋表面平均温度、b—海洋表面平均盐度、c—年降水量 B、a—海洋表面平均盐度、b—海洋表面平均温度、c—年降水量 C、a—海洋表面平均温度、b—年降水量、c—海洋表面平均盐度 D、a—年降水量、b—海洋表面平均温度、c—海洋表面平均盐度(2)、a曲线值从副热带海域向极地海域逐渐降低的主要原因是( )A、陆地径流增加 B、降水增多 C、水温下降 D、海洋面积增加(3)、60°N附近的表层海水( )A、温度低、盐度低、密度大 B、温度低、盐度高、密度大 C、温度高、盐度低、密度小 D、温度高、盐度高、密度大(4)、通常海水的盐度越高,腐蚀性越强。下列海域对船舶腐蚀最强的是( )A、墨西哥湾 B、东海 C、地中海 D、红海
-
12、上海市建设“雨水银行”,在雨季过滤并储蓄雨水,非雨季将净化后的雨水用于浇灌绿地。读“雨水利用过程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雨水银行”在雨季过滤并储蓄雨水过程中,影响的水循环环节主要是( )A、大气降水 B、水汽输送 C、植物蒸腾 D、地表径流(2)、上海市建设“雨水银行”,可以( )
①减少内涝发生②缓解用水紧张③提高江河水位④加剧热岛效应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13、有专家提出水循环可分为自然循环和社会循环两大类,下图为某城市水循环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图中①②③⑦分别表示( )A、地表径流、地下径流、蒸发、人工降水 B、地表径流、跨流域调水、蒸发、人工降水 C、地下径流、地表径流、管道输水、跨流域调水 D、跨流域调水、地表径流、管道输水、人工降水(2)、关于人类对城市水循环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用透水材料改造水泥路面,可以增加⑤ B、大量开采地下水,可以增加④ C、污水回收利用,可以增加② D、城市绿地建设,可以减少⑥
-
14、下图表示某时刻亚洲部分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图示时刻,上海的风向是( )A、西南风 B、西北风 C、东南风 D、东北风
-
15、下面甲图为蔬菜大棚景观照片,乙图为地球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图中数字代表某种辐射。读图完成下题。
图示照片拍摄的季节,农民一般会给大棚覆盖黑色尼龙网,而不是我们常见的白色塑料薄膜或者玻璃大棚。照片拍摄的时间以及这样做的目的分别是( )
A、7~8月,削弱①以减少农作物水分蒸腾 B、10~11月,阻挡②以防止夜间温度过低 C、12~次年1月,增加③以提高土壤的温度 D、6~7月,增强④以降低白天大气的温度 -
16、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城市热岛强度=城区气温-郊区气温,某地理兴趣小组对我国某滨海城市进行相关研究,下图示意该城市多年平均热岛强度和某次冬季强降雪后热岛强度的变化。
(1)、该城市多年平均热岛强度最小的时候多出现在(白天/夜晚),此时城区与郊区之间的近地面风向是从(城市/郊区)吹向(城市/郊区),形成此风的直接原因是力。(2)、分析白天海风对城市热岛强度大小的影响。(3)、图中显示,冬季强降雪后城市热岛强度加大,请解释原因。 -
17、如图所示,电炉通电一段时间之后,根据纸片A、B的偏动情况可以模拟热力环流。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在电炉通电一段时间后,两纸条的偏动方向是( )A、A、B都向左偏 B、A向左偏、B向右偏 C、A、B都向右偏 D、A向右偏、B向左偏(2)、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为( )
①近地面空气受热不均
②同一水平面上产生气压差异
③形成大气的水平运动
④形成大气的上升或下沉运动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④—②—①—③ D、①—④—②—③ -
18、读“北半球1月份某地等压线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甲乙丙丁四地,风力最大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2)、图中甲地吹( )A、东南风 B、西北风 C、西南风 D、东北风
-
19、地面冷热不均,使同一水平面的气压产生差异,从而形成了风。右图示意某地的等压线分布,图中箭头表示该地风向及受力情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图中代表风向的箭头是( )A、甲 B、乙 C、丙 D、丁(2)、该地位于( )A、北半球高空 B、北半球近地面 C、南半球高空 D、南半球近地面
-
20、在对流层大气中,地面因辐射而失去热量,近地面大气冷却强烈,高空大气冷却较慢,气温从地面开始向上递增,称为辐射逆温。下图示意一次辐射逆温的发生—发展—消亡过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辐射逆温多发生在( )A、冬季晴朗的夜晚 B、冬季多云的夜晚 C、夏季晴朗的白天 D、夏季多云的白天(2)、能反映此次辐射逆温过程中日出前气温状况的是( )A、图a B、图b C、图c D、图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