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深秋、初冬时节是大雾多发期。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深秋、初冬时节是大雾多发期,这其中的道理是( )A、昼夜温差较小,水汽易凝结 B、昼夜温差较小,水汽不易凝结 C、昼夜温差较大,水汽不易凝结 D、昼夜温差较大,水汽易凝结(2)、白天的大雾天气使空气能见度降低的主要原因是( )A、大雾削弱了地面辐射 B、大雾对太阳辐射具有反射作用 C、大雾改变了太阳辐射的波长 D、大雾增强了大气逆辐射
-
2、嫦娥六号探测器成功在月球正面着陆。嫦娥六号探测器不但要完成月壤采集工作,还要接受月球昼夜温度剧烈变化的考验。下图为地球和月球表面辐射过程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同为白天时,月球表面平均温度( )A、高于地球表面 B、低于地球表面 C、与地球表面相当 D、不确定(2)、夜晚月球表面温度远低于地球表面,主要因为缺少( )A、太阳辐射 B、月表辐射 C、大气辐射 D、大气逆辐射
-
3、根据下图和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1)、大棚中生产出来的蔬菜质量略逊于自然状态下生长的蔬菜,原因是大棚中( )A、光照太强 B、热量不足 C、日温差较小 D、年温差较小(2)、在冬季为了保温,菜农一般在傍晚往大棚内洒水,其原理是( )A、增强地面辐射 B、增强大气对地面辐射的反射 C、增强大气对地面辐射的吸收 D、增强地面保温
-
4、读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1)、日落时漫天红霞的成因是大气对太阳辐射的( )A、反射 B、折射 C、散射 D、吸收(2)、地面有新雪,会导致( )A、①减弱,④增强 B、②减弱,③增强 C、①增强,④减弱 D、③增强,④减弱
-
5、辐射逆温是低层大气因地面强烈辐射冷却导致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升高的现象。黄河源地区位于青藏高原腹地,平均海拔4000多米,冬季辐射逆温现象多发。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冬季易加强辐射逆温的地形是( )A、山峰 B、平原 C、谷地 D、丘陵(2)、黄河源地区辐射逆温常出现的时间和天气状况是( )A、日落前后,大风呼啸 B、正午时刻,雨雪交加 C、午夜时分,浓云密雾 D、日出之前,晴朗无风(3)、黄河源地区冬季辐射逆温多发是由于( )A、锋面气旋多 B、下沉气流盛行 C、准静止锋强 D、热力对流强盛
-
6、读干洁空气的主要成分(25千米以下)表,完成下面小题。
气体成分
体积分数(%)
质量分数(%)
氮(N2)
78.08
75.52
氧(O2)
20.94
23.15
氩(Ar)
0.93
1.28
二氧化碳(CO2)
0.03(变动)
0.05
(1)、地球大气称为“氮氧大气”是因为两者( )A、占干洁空气成分的99% B、占大气成分的99% C、是生命活动必不可少的物质 D、在其他天体上不存在(2)、对地面起到保温作用的是( )A、氮(N2) B、氧(O2) C、氩(Ar) D、二氧化碳(CO2)(3)、目前,导致二氧化碳变动的主要因素是( )①植树造林②大量燃烧矿物化石燃料③新能源公交车的逐渐普及④森林、草原开垦成农田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
7、下图为大气垂直分层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1)、关于图中各层大气说法正确的是( )A、a层集中大气主要的水汽和固体杂质 B、b层大气温度随海拔升高而降低 C、c层中的臭氧层是地球生命的保护伞 D、d层电离层能够反射无线电长波(2)、全球气候变暖的人为原因主要有( )
①工业发展,燃烧化石燃料②使用制冷剂,产生臭氧层空洞
③围湖造田,水域面积缩小④乱砍滥伐,导致森林面积减少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
8、探空气球主要是将探空仪器带到高空进行温度、压力、湿度、风速和风向等气象要素测量,据其可能探测到的现象,完成下面小题。(1)、探空气球由地面上升至35千米后返回,返回过程中,大气( )A、气温先增加后降低 B、先平流运动再对流运动 C、空气密度逐渐减小 D、能反射无线电短波通信(2)、探空气球在某一高度探测到水汽最集中,该高度所在大气层的特点( )A、该层厚度随纬度增加而增厚 B、有若干能反射无线短波的电离层 C、天气晴朗,利于飞机飞行 D、天气现象复杂多变
-
9、每次雷暴天气,都会造成上海浦东和虹桥机场大量航班延误或取消,完成下面小题。(1)、关于低层大气中水汽说法正确的是( )
①海洋上空含量低于陆地上空②城市中心含量高于周围郊区
③裸地上空含量低于森林上空④存在固、液、气三态的转化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2)、材料中涉及的雷暴天气现象所在大气层的厚度,在下列各地中最大的是( )A、上海 B、江苏 C、广东 D、北京(3)、大型飞机正常航行时所处的大气层( )A、存在能反射无线电波的电离层 B、存在对生物具有保护意义的臭氧层 C、主要组成成分是氮气、氧气和水汽 D、大气温度随着高度的增加而降低 -
10、地球气温的变化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太阳辐射、大气成分、云覆盖、地表反照率等。近年来,人类活动也对地球气温的变化产生了影响。下图示意全球年平均气温距平(与平均值的差)变化(含预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导致近年来地球气温变化的因素是( )A、太阳辐射 B、大气成分 C、云覆盖 D、地表反照率(2)、图示气温变化主要体现在地球大气层的( )A、对流层 B、平流层 C、高层大气 D、臭氧层(3)、下列措施有利于缓解地球气温上升的是( )A、推广使用无磷洗衣粉 B、使用网络购买商品 C、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 D、农田施用有机肥
-
11、被网友戏称为“晾衣架成精”的它,实则是我国首款以太阳能为动力的大型电动无人机——“启明星50”(如图)。为避免大气剧烈扰动,“启明星50”巡航高度保持在20000米以上。完成下面小题。(1)、“启明星50”起飞中遇云、雾时,位于大气中的( )A、对流层 B、平流层 C、软流层 D、高层大气(2)、“启明星50”巡航高度的确定,主要是考虑该大气层( )A、上部冷、下部热 B、水汽和杂质含量多 C、气流以平流为主 D、受民航飞行影响小
-
12、如果对流层大气出现“上热下冷(即随海拔上升,气温也上升)”现象时---逆温,空气对流运动减弱,不利于污染物的扩散。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1)、图中符合题中所示现象的大气层次是( )A、①+② B、② C、③ D、②+③(2)、下列措施能缓解城市雾霾现象的是( )A、外出戴口罩 B、多吃润肺食物 C、错时上下班 D、使用空气净化器(3)、逆温的影响有( )
①利于污染物的扩散②破坏臭氧层③抑制沙尘暴的发生④减轻山区农作物冻害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
13、我国某中学地理教师给地理社团成员布置模拟天文观测作业,给出以下条件。完成下面小题。
①春分日或秋分日,天气晴朗。
②月亮比太阳早6小时升起。
③太阳与月亮最大高度角相等。
(1)、这一天,下列现象可信的是( )A、日落时,月亮的亮面朝东 B、月出时,当地地方时为6点 C、日出时,月亮高度角最大 D、月落时,天空出现满天星星(2)、当天可见直立杆的月影范围最有可能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
14、2023年10月26日11时14分,搭载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七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约10分钟后,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航天员乘组状态良好,发射取得圆满成功。完成下面小题。(1)、当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时,下列城市中与北京处于同一日期的是( )A、伦敦(0°) B、旧金山(122°W) C、夏威夷(檀香山)(157、8°W) D、基多(7(1)3°W)(2)、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发射时,酒泉(40°N,98°E)发射塔与海南文昌(20°N,111°E)发射塔塔影朝向与当日沈阳市的日出方位为( )A、酒泉与文昌均朝正北,日出东北 B、酒泉朝西北,文昌朝正北,日出东南 C、酒泉与文昌均朝西北,日出东南 D、酒泉朝东北,文昌朝西北,日出东南
-
15、下图为“伦敦时间12月22日6:00,B地(30°N,90°E)垂直上方的俯视图”,图中的外圈为以B为中心的圆,此时C地太阳高度为0°。完成下面小题。(1)、此时与B地同日期的范围大致占了全球的( )A、1/4 B、1/2 C、2/3 D、3/4(2)、此时A、B的太阳高度差为( )A、23.5° B、36.5° C、47° D、53.5°
-
16、图是某区域地形地质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该区域地表出露的花岗岩可能形成于( )A、奥陶纪后,泥盆纪前 B、志留纪后,石炭纪前 C、泥盆纪后二叠纪前 D、二叠纪后,白垩纪前(2)、依据图中信息判断,A到B之间的地貌类型是( )A、向斜山 B、背斜山 C、向斜谷 D、背斜谷
-
17、中华震旦角石多产于我国三峡地区,是距今约4.5亿年的一种典型“标准化石”(又称“标志化石”,泛指能够或可能用以确定其产出地层时代或阐明其生活环境的化石,多用作区域地层对比的标志)。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中华震旦角石所在地层形成于( )A、前寒武纪 B、古生代 C、中生代 D、新生代(2)、中华震旦角石等“标准化石”所具有的特征应为( )A、形成化石的生物存在地质时代长 B、与其它化石特征相近不易识别 C、个体数量多且地理分布广 D、形成化石后难以长时期保存
-
18、2023年5月,浙江渔民在杭州湾滩涂发现素有“生物活化石”之称的中华鲎(hòu)(图1),其早在距今5亿年前就生活在地球上。图2为地质年代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鲎出现的地质年代是( )A、前寒武纪 B、古生代 C、中生代 D、新生代(2)、甲地质时期主要的生物特点是( )A、蕨类植物繁盛 B、鱼形动物崛起 C、哺乳动物繁盛 D、裸子植物盛行
-
19、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距今年代
1.4亿年 3.3亿年
植物界
被子植物
裸子植物
海生藻类
动物界
两栖动物
代
甲
乙
(1)、关于图中甲、乙两个地质年代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是古生代,乙是中生代 B、甲是中生代,乙是古生代 C、甲是古生代,乙是元古代 D、甲是新生代,乙是古生代(2)、乙的末期( )A、蕨类植物明显衰退 B、恐龙灭绝 C、被子植物繁盛 D、爬行动物繁盛 -
20、地球有悠久的过去,还有漫长的未来。生物的出现和进化只是其中的一小段,而人类的历史更是短暂的一瞬。据此回答下列小题。(1)、鱼类出现在( )A、元古代 B、早古生代 C、中生代中期 D、新生代中期(2)、含三叶虫化石的地层是( )A、古生代地层 B、元古宙地层 C、中生代地层 D、新生代地层(3)、盛极一时的恐龙突然从地球上销声匿迹的地质历史时期是( )A、古生代末期 B、中生代末期 C、古生代寒武纪 D、新生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