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木薯喜热、抗贫瘠,对温度反应较敏感,生长初期对水分需求较大,是非洲主要的粮食作物。我国木薯种植有近200年历史,集中分布于广西、海南等地,是世界最大的木薯进口国,一部分进口自尼日利亚。尼日利亚是全球最大的木薯生产与出口国,因品种和技术落后,该国木薯单产低、产品加工水平有限。2024年,中国某科研院所与尼日利亚开展木薯产业合作,推广机械化设备、绿色栽培技术,带动该国木薯产业发展。下图为尼日利亚各行政区2001~2010年平均木薯产量分布图。
(1)、简述尼日利亚木薯的分布特征。(2)、与广西、海南相比,分析尼日利亚主产区木薯种植的有利气候条件。(3)、说明中尼开展木薯产业合作对尼日利亚国家安全的意义。 -
2、在营养盐水平较高的海域,大量藻类聚集会形成藻华,其暴发会危害海洋生态。2003~2020年间,全球藻华频发,洋流附近的藻华频率增加最多,但在北美洲低纬西海岸海域藻华呈减弱趋势。下图为该海区海水表层温度和洋流强度变化趋势图。完成下面小题。
(1)、该海区洋流类型为( )①寒流 ②暖流 ③补偿流 ④密度流
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②④(2)、北美西海岸藻华减弱,主要是因为( )A、沿岸工业发达,污染排放增加 B、洋流强度减弱,营养供应减少 C、全球气候变暖,海水温度上升 D、海面风速增强,海水扰动加大 -
3、那曲观测站位于藏北高原那曲河谷,海拔4509m。下表为该站2019年7月28~31日地表辐射收支平均值(单位:W/m2),其中,夜间地表净辐射为夜间大气逆辐射与夜间地面辐射的差值。完成下面小题。
日期
白天地面接收短波辐射
白天地面反射短波辐射
夜间地表净辐射
28日
273.7
51.9
5.3
29日
426.5
71.9
2.3
30日
545.4
100.6
-1.3
31日
715.3
133.4
5.7
(1)、观察期内,该地白天( )A、28日天气晴朗无云 B、29日白天大气透明度最高 C、30日地面反射率最低 D、31日地面吸收太阳辐射最多(2)、该河谷30日夜间地表净辐射较低的主要原因是( )A、植被覆盖率低 B、太阳辐射强 C、焚风效应增强 D、冷空气下沉 -
4、黄河下游按河流特征可分为三段,其中小浪底到高村段为游荡性河流,高村到艾山段为过渡性河流,艾山到利津段为弯曲性河流。下图为1952~2021年黄河下游各地多年累计冲淤量统计图。完成下面小题。
(1)、1952~2021年黄河下游河床整体( )A、上淤下冲 B、上冲下淤 C、淤积为主 D、冲刷为主(2)、高村以上河段淤积量较大的原因包括( )①河道开阔水流分散 ②小浪底放水冲沙少 ③上游植被覆盖提高 ④河段主道摆动频繁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
5、2024年8月,我国科学家基于对嫦娥五号月壤研究,提出月壤制水的方法。通过太阳能加热蕴含在月壤中的大量氢和铁氧化物,生成水和单质铁(2H+FeO→H2O+Fe)。下图示意月球的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月球自转、公转周期相同)。完成下面小题。
(1)、月壤制水的生产过程( )A、清洁无污染 B、技术要求低 C、原料可再生 D、资金投入少(2)、若在嫦娥五号月球着陆点(43.1°N,51.8°W)建设月壤制水工厂,该工厂( )①设备容易被大气氧化 ②需要特殊的太阳能储存设备
③可以连续生产约15天 ④接收的太阳辐射季节变化大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
6、位于云南沾益的大竹菁天坑是一个深度为123.6米的喀斯特退化天坑,其坑壁底部存在大量崩塌物形成的倒石坡。调查发现,该天坑南侧形成了坑底为草本、边缘为灌丛-森林过渡带、坑坡为森林的植被分异格局(如图所示)。完成下面小题。
(1)、天坑底部形成草本—灌丛—森林的植被分异格局体现了( )A、纬度地带性 B、经度地带性 C、垂直地带性 D、非地带性(2)、南侧倒石坡形成森林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光照条件 B、热量差异 C、土壤水分 D、地形坡度 -
7、大气低纬环流又称为哈德雷环流。近几十年来,受温室气体排放增加等原因,哈德雷环流有变宽的趋势,但其强度变化没有明显规律。下图反映1979~2016年哈德雷环流南北半球4个季节的变宽幅度。完成下面小题。
(1)、近40年来,哈德雷环流( )A、两个半球夏秋季显著变宽 B、整体南半球变宽幅度更大 C、受海陆分布差异导致扩宽 D、强度必随宽度变宽而增强(2)、哈德雷环流变宽,将直接导致( )A、副热带干旱区面积扩大 B、中纬度地区降水增加 C、两极地区变得更加温暖 D、温室气体排放量升高 -
8、蓝色碳汇是指海洋生物吸收和储存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的过程和活动。贻贝是海洋贝类的一员,主要以浮游藻类、原生动物及浮游生物碎片等为食。浙江省枸杞岛盛产优质贻贝,被称为“中国贻贝之乡”,其养殖过程对蓝色碳汇具有重要作用。下图示意枸杞岛位置。完成下面小题。
(1)、枸杞岛生产优质贻贝的自然条件包括( )①营养物质丰富 ②水域面积广阔 ③水质条件较好 ④水温高繁殖快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2)、贻贝在蓝色碳汇中所发挥的主要作用是( )A、借助光合作用吸收碳 B、直接合成二氧化碳 C、滤食浮游植物储存碳 D、通过排泄物分解碳 -
9、2024年7月21日至31日,第46届世界遗产大会在印度新德里举行,北京中轴线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它是全球第一个以数字技术全过程参与申报的世界遗产,通过使用高清照扫、地理信息技术等手段,我国申遗团队把这条古老的城市轴线及其历史文化复刻得栩栩如生。完成下面小题。(1)、本届世界遗产大会举办期间,北京( )A、昼渐长夜渐短 B、正午日影渐长 C、日出东南方位 D、昼长短于新德里(2)、申遗团队无法通过地理信息技术实现( )A、绘制旅游地图 B、航拍轴线走向 C、定点古迹位置 D、测定建筑年代
-
1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雅鲁藏布江及其支流拉萨河下游流域的河谷地区常年以西风和西南风为主,风沙化较为严重,且主要为就地起沙。
材料二 左图为拉萨河流域图,右图为流域气候统计图。
(1)、描述图示地区沙丘分布特征。(2)、结合材料推测,一年内该流域风沙活动较显著的月份(范围)为 , 并分析沙丘成因。(3)、拉萨城市空间形态呈状,从地形角度分析其形成和发展的有利条件。(4)、结合地形和大气运动角度,分析拉萨夏季多夜雨的原因 -
11、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以下问题
材料一 天坑是由于地质原因形成的特大型漏斗状结构、口径和深度都不小于100米或者容积超过100万立方米的喀斯特地貌。它必须具备地质—地貌—水文为一体特定的、系统的条件与环境。
材料二 广西是我国喀斯特地貌主要分布区域之一,省内喀斯特地貌分布区约占总面积的37.8%,由于拥有丰富的地下河系统,因此孕育着许多天坑资源,被誉为“世界天坑地貌博物馆”。
材料三 图1为广西地形图;图2为天坑形成过程示意图。
(1)、描述广西的地形特征。(2)、根据天坑形成过程示意图,试从水循环的角度描述天坑的形成过程。(3)、广西泥石流灾害多发,分析其多发的自然原因,并说出防御泥石流对山区公路产生危害的主要工程措施。 -
12、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新西兰位于太平洋西南部,西隔塔斯曼海与澳大利亚相望,由南北两岛组成,地形格局受板块边界影响大,以山地为主,山地冰川广布。如图示意新西兰南北两岛的地理位置和范围。

材料二 新西兰首都惠灵顿位于北岛的西南端,城市依山而建,向西与南岛隔海相望,一年大部分时间风力强劲,是世界上平均风速最大的城市,素有“风城”之称。
(1)、新西兰位于火山地震带,附近存在走向的板块(消亡/生长)边界。(2)、新西兰气候类型以气候为主,南阿尔卑斯山的降水量东坡(多于/少于)西坡。(3)、从地理位置的角度分析惠灵顿风力强劲的原因。(4)、新西兰南岛西南部海岸线非常曲折,请从外力作用的角度分析其原因。 -
13、2024年9月23日我国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在校尝试使用杆影法完成正午太阳高度角的测量,下表展示的是该小组测定的数据。完成下面小题。
测量时间(北京时间)
杆长cm
杆影长度cm
11:45
60
30.40
11:48
30.35
11:51
30.30
11:54
30.21
11:57
30.80
12:00
31.00
12:03
31.30
12:06
31.40
12:09
31.50
(1)、记录表中12:00的测量时刻,杆影朝向为( )A、东南方向 B、正北方向 C、正南方向 D、东北方向(2)、该学校的地理位置更靠近( )A、北京 B、成都 C、青岛 D、上海 -
14、我国沿海某区域某时段经历了一次大范围的浓雾天气,如图示意该区域0时(雾过程初期)近地面主要气象要素的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与图中天气系统有关的天气现象是( )A、梅雨 B、寒潮 C、伏旱 D、台风(2)、长江南岸此时锋前增温明显的原因是( )A、暖空气受阻堆积 B、天气晴朗光照强 C、下垫面水体面积大 D、海洋暖湿气流增温(3)、形成此次浓雾天气的原因不包括( )A、偏东风风速较小 B、地表温度高对流强 C、暖湿空气水汽足 D、锋面逆温的存在 -
15、光伏面板的最佳倾斜角度与正午太阳位置紧密相关,山东某农光互补发电项目(35.9°N,116°E)采用平单轴自动跟踪支架,与传统固定式支架相比,发电系统效率提升10%以上。跟踪式光伏支架能自动追踪每日正午太阳光线,使光伏面板与正午太阳光线保持垂直。下图是呈南北方向调整下的单轴式太阳能光伏支架的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该项目光伏面板一年内调整旋转的最大幅度为( )A、12.4° B、23.5° C、47° D、59.4°(2)、该项目光伏面板发电效率最高时,全球处于新的一天占比约为( )A、1/3 B、1/2 C、2/3 D、3/4 -
16、有研究发现秦皇岛和渤海之间存在明显的海陆风日变化,已知秦皇岛位于渤海西北岸,如图展示的是2018-2020年6月两个不同时刻秦皇岛的风向频率玫瑰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时刻为11时,以偏北风为主 B、b时刻为11时,以偏南风为主 C、a时刻为23时,以偏南风为主 D、b时刻为23时,以偏北风为主(2)、与冬季相比,推测夏季该地区海风持续时间( )A、不确定 B、较短 C、相同 D、较长 -
17、已知a、b、c、d四地分属四种不同气候类型,如图为四地气候数据统计图。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图中四地气候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A、a地气候1月平均气温高于0C,夏季少雨 B、b地气候1月降水量大于100mm,夏季少雨 C、c地气候年均温高于20℃,全年少雨 D、d地气候气温年较差小,全年温和湿润(2)、关于图中四地位置及气候的成因,正确的是( )A、a和c两地气候受单一气压带风带控制形成 B、b和c两地位于北半球大陆西岸 C、b和d两地气候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 D、c和d两地位于中纬度地区 -
18、西班牙南部某地有甲乙两处沙质海岸,R河从甲海岸注入地中海,两海岸附近的浪高及沙滩沉积物颗粒差异较大,如图示意该地甲乙两处海岸。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关于甲乙海岸的描述,正确的是( )A、甲海岸的陆地轮廓更为封闭 B、甲海岸与盛行风向接近垂直 C、乙海岸附近的波浪能更丰富 D、乙海岸附近的海水盐度更低(2)、据图推测甲、乙两处海岸沉积物颗粒大小及成因,组合最合理的是( )A、甲>乙,甲处海水侵蚀作用强 B、甲>乙,甲处风力侵蚀作用弱 C、甲<乙,乙处海水堆积作用强 D、甲<乙,乙处流水堆积作用弱 -
19、下表中所列的是6月22日的甲、乙、丙、丁四地白昼时间。
甲地
乙地
丙地
丁地
白昼时间
5小时35分
9小时10分
11小时35分
13小时57分
四地按纬度从高到低顺序排列的是( )
A、甲乙丙丁 B、丙丁乙甲 C、丁丙乙甲 D、甲乙丁丙 -
20、下列景观成因相同的是( )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