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为了更好地理解地质构造图,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对相关图形进行绘制,下图为该小组所绘制的某地地质构造图(a)与剖面图(b)。完成下面小题。

    (1)、该地的构造地貌为(     )
    A、背斜山 B、向斜山 C、背斜谷 D、向斜谷
    (2)、关于该地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山谷呈南北走向 B、岩层的界限与等高面平行 C、P、A可以通视 D、CD地质剖面与AB不同
  • 2、2024年第14号台风“普拉桑”于9月19日至22日先后登陆浙江、上海等地。遇到陆地冷空气后,被迫转向东部海域并复活升级,直扑韩国、日本,形成上千公里的暴雨带。下图为“普拉桑”的部分路径图。完成下面小题。

    (1)、对台风“普拉桑”的监测需要运用的主要地理信息技术是(     )
    A、BDS B、RS C、GIS D、VR
    (2)、推测“普拉桑”被迫转向东部海域并复活升级的原因不包括(     )
    A、陆地冷空气南下阻挡 B、副热带高压减弱南退 C、海洋提供充足的水汽 D、受陆地高大山脉阻挡
  • 3、亚速海平均深度约8米,海水盐度仅为9~11‰,南部通过刻赤海峡与黑海连通。受盐度差异影响,亚速海与黑海的海水密度不同。近几十年来,亚速海盐度发生变化。下图示意亚速海及其周边区域。完成下面小题。

    (1)、一艘装满粮食的货轮由亚速海经刻赤海峡进入黑海时,其航行状况是(     )

    ①顺流航行②逆流航行③船只吃水深度变深④船只吃水深度变浅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关于亚速海盐度变化趋势及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变小   全球变暖,冰雪融水增多 B、变小   地壳抬升,海域深度增加 C、变大   用水增多,入海径流减少 D、变大   高压影响,夏季降水减少
  • 4、为响应国家加快推进快递包装绿色转型的要求,某物流企业通过光伏仓储、智能装箱、新能源运输、旧物回收四个环节,让快递纸箱真正实现绿色低碳之旅。下表为该物流企业四个环节绿色减碳情况。完成下面小题。

    仓储环节

    装箱环节

    运输环节

    回收环节

    措施

    光伏供电(交叉分拣、自动集包)

    智能包装(精准切箱、瘦身胶带)

    新能源物流车替代燃油车

    二次寄件、纸浆制成作业本

    单个包裹减少的二氧化碳当量

    约65克

    约40克

    约70克

    约37克

    (1)、快递纸箱的低碳之旅直接缓解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
    A、资源短缺 B、生态破坏 C、能耗降低 D、环境污染
    (2)、促使快递行业实现绿色转型的主要因素是(     )
    A、国家政策 B、科学技术 C、消费市场 D、环境保护
  • 5、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绿色屋顶作为海绵城市建设的重要措施之一,在我国许多城市建设中得到了推广和应用。某研究小组为研究在相同降水量的情况下,不同屋顶对屋顶径流的调控效益而设计了如下实验(如左图、右图)。

            

    (1)、分别指出图中溢流口、排水孔和导流槽的流水量代表的径流量。
    (2)、与左图相比,右图从排水孔中流出的水量更(大/小),大塑料壶的进水速度更(快/慢)。
    (3)、研究发现,与左图相比,右图中雨量筒总水量较(大/小),试说明原因
  • 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巴丹吉林沙漠位于我国内蒙古地区,是中国第二大流动沙漠,中部有密集的高大沙山。由于蕴含较为丰富的地下水资源,该沙漠中分布有上百个湖泊。每到中午时分,湖泊附近会形成一种特殊的风,当地人称之为“太阳风”。下图为“太阳风”示意图。

    (1)、指出“太阳风”吹拂方向并说明理由。
    (2)、补充“太阳风”形成时的热力环流图,并在括号内填相应的下垫面(沙漠/湖泊)。

    (3)、简述夏季在巴丹吉林沙漠旅行中,需要注意和防范的事项。
  • 7、下图示意我国部分海区某年2月份洋流与表层海水等温线分布,甲、乙、丙、丁为该海域的四个不同区域,四地中一地分布有我国最大的渔场,①②③④为该海域2月份所存在的海流。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属于寒流的是(     )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2)、图示海域(     )
    A、表层海水温度向东南递增 B、近岸海域海水温度最高 C、近岸海水温度季节变化小 D、近岸海域海水盐度最高
    (3)、甲、乙、丙、丁四地中,分布有我国最大的渔场的是(     )
    A、 B、 C、 D、
  • 8、研究表明,孟加拉湾南部关键海域存在一明显的季节性冷舌,受夏季西南季风和陆地阻挡影响,夏季关键海域底层海水上泛作用明显。下图为孟加拉湾南部关键海域海水等温线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关键海域海水等温线a的数值为(     )
    A、26℃ B、27℃ C、28℃ D、29℃
    (2)、与周边海域相比,夏季关键海域的海水密度(     )
    A、较小 B、较大 C、一致 D、稳定性较差
    (3)、夏季关键海域底层海水上泛,有利于(     )
    A、海水淡化 B、海洋运输 C、鱼类聚集 D、深海探险
  • 9、下图为世界某区域某时等压线示意图,图中a、b、c、d表示甲处空气分子受力情况或运动方向。已知地转偏向力与物体运动速度和物体所在纬度均呈正相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图表示的是(     )
    A、南半球高空气压分布 B、北半球高空气压分布 C、南半球近地面气压分布 D、北半球近地面气压分布
    (2)、能影响风速大小的作用力是(     )
    A、a和d B、a和c C、b和c D、b和d
    (3)、若图示气压形势出现在较高纬度地区,则(     )
    A、b与c夹角增大 B、b与c夹角减小 C、a与c夹角增大 D、a与c夹角减小
  • 10、2024年8月,科研团队在陕西汉中发现保存完整度较高的大熊猫化石(如图),初步判断该化石形成年代距今20万年至距今1万年。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大熊猫生活的地质年代为(     )
    A、古生代早期 B、古生代晚期 C、中生代 D、新生代
    (2)、此大熊猫化石所在地层中还可能出现(     )
    A、原始鱼类化石 B、恐龙化石 C、古人类化石 D、三叶虫化石
  • 11、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库布齐沙漠气候干旱,多大风,曾经黄沙肆虐,植树成活卓低。当地因地制宜采用草方格沙障(用麦草、稀草、芦苇等材料在沙漠中扎成方格形状)等措施,使植树成活率大大提高,治沙效果明显。如今,库布齐沙漠植被覆盖率从1998年的5%上升到2023年的65%,被联合国视作治沙样本向全球推广。图1示意库布齐沙漠位置。图2示意库布齐沙漠分布及公路两侧草方格沙障景观。

    (1)、从水循环角度分析库布齐沙漠早期植树成活率低的原因。
    (2)、调查发现穿越库布齐沙漠的公路两侧植树带植被生长较好,请说明原因。
  • 12、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热岛强度是指中心城区与郊区气温差值,单位为摄氏度,数值越大,热岛强度越大,甘肃省兰州市位于黄河河谷之中,周围群山环抱,城市小气候受热岛效应和山谷风影响显著。下图(图1)为兰州市某日热岛强度变化统计图。

    (1)、该日兰州市城市热岛强度白天比夜晚
    (2)、兰州市某高中地理兴趣小组沿南北方向绘制了T时刻谷地附近大气的等压面示意图(如图2)。在该时刻的局地环流影响下,谷地中央垂直方向上为气流,风从 (山谷/山顶)吹向 (山谷/山顶)。
    (3)、兰州地处河谷,山谷风受热岛强度影响显著。具体体现为____(填选项)。
    A、谷风增强,山风减弱 B、谷风减弱,山风增强 C、谷风减弱,山风减弱 D、谷风增强,山风增强
    (4)、白天,城市热岛效应使得谷地气温 (加大/减小)了山地与同高度谷地上空的温差;夜晚,城市热岛效应则(加大/减小)了山地与同高度谷地上空的温差。
  • 1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青藏高原是世界屋脊,雪山连绵,冰川广布,下图为中国地壳厚度等值线分布图(单位:千米)。

    材料二:据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2023年8月4日11时5分,在青海海西州唐古拉地区(33,140°N,92,06°E)发生4,2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预警系统在此次地震发生前已成功预警。完成下面小题。

    (1)、结合材料一,沿北纬30°纬线地壳厚度分布特点为 , 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2)、青藏高原是我国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得益于该地区海拔高,空气稀薄,对太阳辐射的作用小。大量使用该资源可有效减少二氧化碳等气体排放,有利于缓解全球变暖。
    (3)、近代以来青藏高原冰川消融速度加快。有学者认为,冰川面积减小使得下垫面对太阳辐射的作用下降,地表吸收太阳辐射量(增加/减少),地面辐射增强,使大气温度进一步
    (4)、此次青海地震的震源位于(填地球内部圈层结构)。为探测莫霍面的情况,在青海海西州唐古拉地区和上海同时进行了地震波测定,与青海海西州唐古拉地区相比,上海从莫霍面传至地表用时较 (长/短),原因是上海附近地壳较
  • 14、我国云南大理自古有下关风,上关花,苍山雪,洱海月,“风花雪月”四大美景。左图示意大理相关位置分布,右图为洱海附近甲乙两个观测站东西方向风向风速日变化图(风速正负值代表不同的风向)。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下关镇以风力大而著名,造成该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①狭管效应②湖陆风③山谷风④城市风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据图判断,理论上乙观测站白天和夜晚的风向是(     )
    A、白天东北风,夜晚西南风 B、白天东南风,夜晚西北风 C、白天西南风,夜晚东北风 D、白天西北风,夜晚东南风
    (3)、关于甲乙两观测站风向风速比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白天风向甲乙相同,风速甲>乙;夜晚风向甲乙相反,风速甲<乙 B、白天风向甲乙相反,风速甲>乙;夜晚风向甲乙相同,风速甲<乙 C、白天风向甲乙相同,风速甲>乙;夜晚风向甲乙相反,风速甲>乙 D、白天风向甲乙相反,风速甲>乙;夜晚风向甲乙相同,风速甲>乙
  • 15、每年迁徙至北极地区的鸟类产生的鸟粪被微生物分解后会释放约4万吨的氨,氨与海水浪花喷洒出的硫酸盐及水分子混合后,形成大量悬浮在北极上空的尘埃颗粒。图1示意北极地区海鸟。图2为大气受热过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月份鸟粪对北极地区影响最明显的是(     )
    A、1月 B、4月 C、7月 D、10月
    (2)、鸟粪对北极地区大气受热过程的影响是(     )
    A、①增强 B、②减弱 C、③不变 D、④增强
  • 16、2024年9月5日,位于日本鹿儿岛县的御岳火山连续喷发,喷出的火山灰(即岩浆或熔岩在上升过程中遇到冷空气迅速冷却,形成细小的颗粒)烟柱直冲云霄,高达1500米(如图1所示),图2示意某学生绘制的地球内部图层结构。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御岳火山喷发的火山灰主要来源于图2中的(     )
    A、①圈层 B、②圈层 C、③圈层 D、④图层
    (2)、下列关于图2中各圈层及界面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①圈层呈液态 B、②圈层中纵波消失 C、b界面为莫霍面 D、③圈层中横波消失
  • 17、2024年5月,巴西南部频遭暴雨、泥石流和洪水侵袭,却意外带来一项重要发现:巴西古生物学家在洪水过后发现一具“保存非常完好”的恐龙化石。初步研究发现,这具恐龙化石“接近完整”,属于艾雷拉龙科。艾雷拉龙生活在距今约2.5亿至2亿年的三叠纪时期,是最古老的恐龙之一。图为艾雷拉龙部分化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艾雷拉龙生活的环境森林茂密,高大的树木可能是(     )
    A、绿藻植物 B、蕨类植物 C、裸子植物 D、被子植物
    (2)、艾雷拉龙化石的发现,说明当时(     )

    ①巴西南部气候温暖湿润   ②亚马孙热带雨林面积辽阔

    ③南极大陆正值大冰期   ④南美洲大陆基本形成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 18、草原“天眼”——明安图射电频谱日像仪(见图)是国际新一代太阳射电望远镜,坐落于内蒙古锡林郭勒草原深处,由100面抛物面天线组成,这些天线接收太阳射电辐射,而后经仪器分析解读,呈现出直观影像。草原“天眼”提升了我国对太阳活动和空间天气事件的研究和预报能力。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我国建设草原“天眼”的主要目的最可能是(     )
    A、确定太阳辐射的波长范围 B、探究日食活动的发生机理 C、研究太阳活动的大致周期 D、降低剧烈太阳活动的影响
    (2)、草原“天眼”接收的射电辐射主要来自太阳的(     )
    A、光球层、色球层 B、光球层、日冕层 C、色球层、日冕层 D、内部
  • 19、2024年9—10月,紫金山-阿特拉斯彗星到达近日点附近,从距离太阳仅120万公里的地方经过,进入最佳观测期。该彗星是由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近地天体望远镜发现的第8颗彗星。彗星虽然数量众多,但亮度极低,很难被观测到。下图1为天体系统关系图,图2为无人机拍摄到的紫金山—阿特拉斯彗星照片。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属于天体的是(     )

    ①位于近日点的紫金山—阿特拉斯彗星     ②中秋节时的月亮

    ③陈列在紫金山天文台的陨石                  ④拍摄彗星的无人机

    A、①③ B、①② C、②④ D、③④
    (2)、彗星大部分时间亮度极低的原因是(     )
    A、距离太阳较远,反射光较弱 B、体积太小,自身发出的光较弱 C、位于太阳系,距离太阳较近,受太阳光干扰 D、运行速度较快,光线不稳定
  • 20、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拉萨市地处青藏高原的拉萨河谷,为满足市民生活需求,拉萨市大力发展蔬菜种植业。但受低温冻害影响大,产量较低。近年来,当地大力发展大棚种植,在山东寿光技术员指导下,当地农民通过向温室增施二氧化碳、洒水等多种措施来改善蔬菜生长的条件,取得明显成效。下图为当地蔬菜大棚示意图。

    (1)、寿光技术员到拉萨后感觉该地昼夜温差比较大,运用大气受热过程原理解释其原因。
    (2)、为改善蔬菜生长条件,技术员指导当地农民采取了多种应对措施。请选择其中之一,分析该措施的合理性。

    措施一:向大棚中增施二氧化碳气体来促进蔬菜的生长。

    措施二:冬季午后向大棚内洒水以减轻蔬菜受冻害影响。

上一页 191 192 193 194 195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