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位于新西兰南岛的亚伯塔斯曼国家公园内,有一处非常奇特的自然景观,其形态像一个惟妙惟肖的从中间剖开的苹果,被称为“分裂苹果岩”。苹果岩是一个巨大的球形花岗岩石。左图为分裂苹果岩景观图,右图为岩石圈物质循环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地苹果岩的岩石类型及其成因,与右图对应正确的是( )A、C—④ B、A—① C、D—⑤ D、B—②(2)、分裂苹果岩的形成过程,最合理的是( )A、地壳抬升→剥蚀出露→球状风化→岩体断裂 B、地壳抬升→剥蚀出露→岩体断裂→球状风化 C、地壳下沉→剥蚀出露→水平挤压→岩体断裂 D、地壳下沉→剥蚀出露→水平拉张→岩体断裂 -
2、火山泥石流又称“火山泥流”,当火山口为冰雪掩埋或蓄有水,火山喷发时因冰雪融化或积水溢出,一些物质与水混合便形成一种致命的泥石流。堪察加半岛是世界上最著名的火山群之一,半岛东部的克柳切夫火山海拔4835米,为半岛最高峰,有冰川发育,该火山平均每10年喷发一次,是火山泥石流高发地区,且火山泥石流规模大、破坏性强。下图示意堪察加半岛克柳切夫火山附近地形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不是克柳切夫火山群火山泥石流物质来源的是( )A、河流携带的沉积物 B、风化碎屑物 C、火山灰碎屑物 D、冰碛物(2)、与我国西南山区的暴雨泥石流相比,图示区域火山喷发引起的泥石流( )①温度较高②运动速度慢③碎屑物颗粒较大④气体较多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广西位于我国的西南部,日照充足,但由于广西地形复杂,太阳能资源空间分布差异较大。下图为广西年太阳辐射总量分布图和广西地形图。

(l)描述广西年太阳辐射总量的空间分布特征。
(2)从纬度因素分析甲、乙两地年太阳辐射总量差异的原因。
(3)推断丙地的数值范围,并分析丙地太阳辐射量与周围存在差异的原因。
(4)说明广西大力推广利用太阳能资源的理由。
-
4、图示为我国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说出图中AB线所示的地形部位名称,并简要说明判断依据。(2)、一组老人在①②两条徒步登山线路中,选择②线路登山。说出选择的理由,并估算②线路的相对高度和水平距离。(3)、描述图示区域的地势特征。(4)、概括图中东南部公路的分布特征并分析成因。 -
5、数字乡村是指依托网络化、信息化和数字化,将涵盖乡村基础设施、农村经济、特色产业、人口卫生、文化教育、基层组织等多个方面的信息数据资源进行有效融合,建立的覆盖省、市、县、乡、村的信息网络平台。2020年,数字乡村建设取得初步进展,农业机械将实现自主作业——无人农场、猪场、鸡场、渔场成为现实,农业的集约化水平大幅度提高;远程视频监控系统对农村生态系统脆弱区和敏感区实施重点监测,发现并解译了部分农村生态系统的疑似扰动图斑;网上办公、网络监督得以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加快向乡村延伸。下图示意数字乡村结构框架,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数字乡村大脑中的地理信息技术最可能是( )A、遥感技术 B、卫星导航系统 C、地理信息系统 D、5G网络技术(2)、在对某山区生态系统脆弱区和敏感区的监测中,卫星影像发现疑似扰动图斑,为准确解译图斑信息,下列措施合理且高效的是( )A、利用无人机抵近观测 B、通过卫星导航系统定位 C、调查员前往现场考察 D、专业人士分析遥感图像(3)、某乡政府利用“数字乡村系统”推进了该乡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秸秆综合利用、农膜回收行动等,进而实现农业的清洁化生产。该工作主要体现了“数字乡村系统”的( )A、智慧流通 B、智慧分析 C、智慧监管 D、智慧决策 -
6、在图幅大小相同、比例尺不同的两幅地图中,同一个城市可分别用点状和面状两种符号表示。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关于图a、图b两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图a中的比例尺比图b大
②图a反映的区域范围比图b小
③图a中的S市城区面积比图b大
④图a图b两图中的铁路长度相等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2)、图a比例尺扩大1倍,所示面积不变,则( )A、图幅缩小1/2 B、图幅扩大2倍 C、图幅扩大3倍 D、图幅扩大4倍 -
7、读以北极为中心的经纬网示意图,若一架从B地飞往C地,沿最近路线的飞行,其飞行方向是:
A、沿纬线向正东 B、沿纬线向正南 C、先向东北飞行,然后向东南飞行 D、沿经线先飞到北极再沿经线飞到C处 -
8、甲、乙两地夜晚北极星的仰角同为60°,甲、乙两地经度如下图所示。结合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甲地位于乙地的( )A、东方 B、西方 C、西北方向 D、东南方向(2)、甲、乙两地的最短地面距离大约是( )A、20000千米 B、15000千米 C、10000千米 D、5000千米 -
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贝塞卡湖是位于东非大裂谷带上的构造湖,水位季节变化大,与阿瓦什河相隔低矮的分水岭。1960年,在阿瓦什河上游修筑水库(位于图中河流南端上游42千米处)调节下游的径流量;1964年,区域内开辟了三处甘蔗种植园,在阿瓦什河上建泵站抽水漫灌。1976年以来,当地气候未发生显著变化,但贝塞卡湖年均水位持续上升。为减轻贝塞卡湖水位上升对人类活动的不利影响,2000年后在湖区东北部修建了多座泵站,抽水排入阿瓦什河。下图示意贝塞卡湖流域的水系和种植园分布。
(1)、分析贝塞卡湖水位持续快速上升的原因。(2)、简述贝塞卡湖水位季节变化大对人类活动的不利影响。(3)、分析贝塞卡湖排水泵站选址湖区东北部的优点。 -
10、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中亚五国地理位置独特,在自然环境、经济发展方面具有高度的共同性。中亚地区水资源缺乏,分布极不平衡,塔吉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两国拥有的地表水资源超过整个中亚地区的2/3。下图为中亚地形图。
(1)、分析吉尔吉斯斯坦水资源较为丰富的原因。(2)、中亚地区与欧洲西部纬度相当,但冬季气候特征却有明显差异。相较于欧洲西部,请说出中亚冬季气候特征,并分析其形成原因。(3)、乌兹别克斯坦盛产棉花,素有“白金之国”的美誉。分析该国大面积种植棉花对生态环境带来的不利影响。 -
11、大自然具有神秘的力量,常会造出一些令人叹为观止的地貌景观。覆有大小石块的孤立冰柱,状似蘑菇,称为冰蘑菇,下图是冰蘑菇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冰蘑菇可能出现的地区,下列推测最合理的是( )①雪线以上附近地区②昆仑山
③雪线以下附近地区④武夷山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2)、下列关于冰蘑菇形成原因的分析,正确的是( )①较小体积的岩块覆盖在冰川上,容易形成
②较大体积的岩块覆盖在冰川上,容易形成
③岩块经冰川搬运至冰柱上形成冰蘑菇
④岩块覆盖在冰川上造成差别消融形成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12、在低纬信风吹拂下,太平洋表层赤道暖流一路向西,一部分洋流可以通过印度尼西亚群岛间的海道进入印度洋,称为印尼贯穿流。印尼贯穿流是连接热带太平洋和印度洋的重要通道。下图为印尼群岛局部区域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与加里曼丹岛相比,帝汶岛( )A、附近海域表层海水密度大 B、昼夜变化幅度小 C、附近海域多季风洋流 D、正午太阳高度大(2)、印尼贯穿流受海一气相互作用影响,其输送量有明显的年际变化,表现在( )A、赤道低压带北移时增加 B、地球公转速度快时减少 C、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时增加 D、拉尼娜现象发生时达最大(3)、印尼贯穿流对图示区域的影响是( )A、使望加锡海峡逐渐拓宽 B、使弗洛勒斯海盐度降低 C、松巴岛生物量不断增加 D、是南印度洋的热源之一 -
13、浙江宁波的甬城不用化肥、不用农药、不用除草剂、不用生长激素的“四不用”农场利用人工蓄水池进行蓄水,通过引水渠流入蔬菜园进行灌溉,再流经养鸭的水禽区和养鸡区,含有鸡鸭粪便的水最后进入鱼塘,作为鱼的饲料。鱼塘的水通过过滤池净化后,又重新用来灌溉,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水循环过程。下图为“四不用”农场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四不用”农场能够建立物尽其用的生态链,利用的是水循环具有的( )A、物质迁移功能 B、固、液、气三态的转化功能 C、能量交换功能 D、联系地球外部圈层功能(2)、“四不用”农场禽蛋鱼菜的循环生产模式改造的是水循环中的( )A、降水环节 B、蒸发环节 C、径流环节 D、下渗环节 -
14、两图为北京时间2022年1月30日20时(a)和1月31日8时(b)亚洲局部地区海平面气压分布图(单位:百帕)。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2022年1月30日20时( )A、北京地区银装素裹,雾霾消散 B、山西东北部冷锋过境,气温下降 C、青海地区受高压控制,气流上升 D、山东沿海受台风影响,风高浪大(2)、2022年1月30日20时至次日8时( )A、甲地风向由偏东转为偏南 B、乙地风力显著增强 C、丙地经历了一次暴雨过程 D、丁地天气由阴转晴 -
15、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西江是珠江的最大支流,自古以来就是岭南地区的水运交通要道,其中羚羊峡河段水流湍急,且流经松软的砂岩分布区。羚羊峡段下游的西江中心有广东省最大的江心岛一砚洲岛(如下图所示),该岛形成以来,一直向北移动,岛上作物种植季节性强,且缺水严重。
(1)、简述砚洲岛形成的地质过程。.(2)、结合砚洲岛岸线形状,分析该岛向北移动的原因。(3)、指出砚洲岛适合作物种植的季节(冬季或夏季)并说明其原因,以及作物种植缺水严重的原因。 -
1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我国太阳能资源在近40年来,不论是在总辐射量、年日照时数还是在年有效日照天数上都存在着明显的减少,只是在减少幅度上存在着差异。不少学者对变化原因也进行了一定范围内的分析,总结前人研究结果,在太阳能资源变化上,我国东部与西部的主导因素并非一致。东部地区主要是人文原因,西部地区主要是自然原因。
下图为我国多年平均太阳辐射总量(单位:亿焦耳/平方米)图。
(1)、描述图中曲线L东部和西南部走向的特点,并分析其形成原因。(2)、简述图中甲地年太阳辐射总量比乙地大的主要原因。(3)、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别分析我国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近几十年来太阳辐射量减少的原因。 -
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通常把大气中二氧化碳减少的过程称为“汇效应’’,大气中二氧化碳增多的过程称为“源效应”,海洋碳库和地质碳库是参与大气碳循环的两个重要部分。海洋碳汇主要包括生物固碳、溶解固碳和物理化学固碳。
材料二:北极地区是全球碳循环研究的热点区域。近年来,全球变暖已经对北极地区的大气、地形、水圈、生物和土壤等产生了深刻影响,不仅改变了北极地区的碳循环过程,同时导致了自然环境的变化。全球变暖对北极地区的汇效应和源效应是一把双刃剑。图示分别为北极地区局部和北极海冰变化趋势。
材料三:北极地区是全球变化响应最敏感的区域,北极地区地袁气温的增暖速度是全球平均的2-3倍,称之为北极放大效应。研究表明这与下垫面、大气热力作用及海气相互作用等因素密切相关。

(1)、结合碳循环原理,说明全球变暖对北极地区的源效应的影响。(2)、说明入海径流量增大对北冰洋海水性质可能产生的影响。(3)、从海—气相互作用和大气受热过程角度,分析北极放大效应的原因。 -
18、如图为11月7日部分地区海平面天气形势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判断图示锋线处锋面的类型,并说明理由。
(2)比较此时北京与长沙空气质量的差异,并分析其主要原因。
(3)简述未来几天长江中下游地区天气的变化特征。
-
19、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南缘处在风、水两种外力作用的交汇区域,该区域近5000年以来沉积环境变迁主要受气候干湿变化的影响。漫洪沉积指携带沉积物的流水从冲积扇河床末端漫出,流速和水深骤减,携带的沉积物沉积。图左示意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及周边地区,图右示意采样点的沉积环境变迁。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推测某次漫洪沉积形成的地层剖面示意图是( )
A、A B、B C、C D、D(2)、漫滩湿地沉积时期( )
①沙漠南缘南移②沙漠南缘北移③风力沉积为主④流水沉积为主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3)、推测距今4900—3300年环境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副热带高气压带位置( )A、偏北,西风影响增强 B、偏南,西风影响增强 C、偏北,西风影响减弱 D、偏南,西风影响减弱 -
20、一位去巴厘岛的游客在游记中写道:在乌布行走,常能看到随山势修筑的层层稻田,错落有致……走着走着,便会毫无预兆地遭遇一场阵雨,于是便在路旁的亭子里停下来听雨赏雨,看到路边石缝中“吱吱”地冒热气……下图为巴厘岛水系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乌布随山势修筑层层稻田,有利于缓解( )A、耕地缺水 B、农业污染 C、土地沙化 D、水土流失(2)、在乌布遭遇毫无预兆的一场阵雨的成因最有可能是( )A、东北信风控制 B、台风活动频繁 C、西南季风强盛 D、对流活动强烈(3)、路边石缝中“吱吱”地冒热气,其主要原因可能是( )A、纬度低,太阳辐射强,光照充足 B、沿岸有暖流经过,增温作用明显 C、位于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 D、以平原为主,海拔低,气温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