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图1示意甲、乙两河的部分流域。约7万年前,该区域发生了河流袭夺。图2示意乙河阶地研究区的阶地剖面模式。

    (1)、用虚线“----”在图1中画出甲河流域与乙河流域之间的分水线(分水岭最高点的连线)。
    (2)、根据图2信息,指出在B阶地的形成过程中,河流下切最深处的拔河高度,并说明判断依据。
    (3)、图3为图1中M处的地质剖面示意图,其中古土壤的物质组成继承了下层河流沉积物的成分。从外力作用变化的角度,说明图3中基岩以上各层的形成过程。

  • 2、秦岭位于关中平原和汉江谷地之间,对水汽拦截作用显著,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图1示意秦岭四地年降水量,图2示意秦岭四地月平均降水量。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时段中,秦岭对水汽拦截作用最显著的是(     )
    A、6月 B、7月 C、8月 D、9月
    (2)、与洋县相比,眉县8月平均降水量较为丰富,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A、植被生长 B、副高位置 C、台风频发 D、植被丰富
    (3)、水汽较多会因潜热输送大量热量,从而影响气温垂直递减率。秦岭拦截导致南坡水汽较多的月份,垂直递减率的关系正确的是(     )
    A、南坡<北坡 B、南坡>北坡 C、南坡=北坡 D、无法判断
  • 3、2024年5月20日,小明通过手机APP查询得知,当地4时40分日出、19时日落(均为北京时间),并拍摄了该日当地的日出景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小明拍摄日出照片时,小锐所在城市也正值日出,该城市可能位于小明所在城市的(     )
    A、东南 B、东北 C、正北 D、正西
    (2)、如果想在同一位置重拍该日出景观,至少需要等待(     )
    A、30天 B、45天 C、60天 D、75天
  • 4、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城市混合层是指靠近城市下垫面的一部分大气层。夜晚,郊区由于地面辐射冷却,在近地面形成逆温层。当郊区空气移动到城市上空时,由于城市的热岛效应,使来自郊区的下层空气被加热,靠近地面的逆温层被破坏,从而形成城市混合层,其上部仍维持逆温现象。下图示意城市热岛混合层形成。

    (1)、简述城市热岛效应对逆温层和城市混合层的作用。
    (2)、在区域静风条件下,推测一天中城市混合层高度最低的时段,并说明理由。
  • 5、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面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挑战,中国提出将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30·60”目标。全球碳中和为氢能产业发展创造了重大机遇,氢能逐步成为能源技术革命和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

    2023年6月全球首次海上风电海水直接电解制氢技术在我国福建兴化湾海上风电场获得成功,验证其抗恶劣海洋环境干扰的能力。下图分别为福建兴化湾地理位置图和氢能产业链图。

          

    (1)、说明世界各国都重视发展氢能产业的原因。
    (2)、分析绿氢逐渐成为未来氢能主要来源的原因。
    (3)、指出未来我国大力发展海上风电海水制氢的意义。
  • 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00年5月,宁波首台乘用车整车下线。此后20年间,宁波大力引进了某知名汽车品牌等整车生产线,同时结合自身具有优势的模具产业,宁波发展成为重要的汽车零部件与整车生产基地。近年来,宁波逐渐形成以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汽车、汽车关键零部件为核心的汽车产业集群。2023年,宁波入选国家首批公共领域车辆全面电动化先行区试点城市,推动自动驾驶、充电桩等新技术、新基础设施的发展与应用。下图示意宁波汽车企业空间分布。

    (1)、说明宁波北仑区汽车企业数量较多的地理位置优势。
    (2)、分析宁波入选国家首批公共领域车辆全面电动化先行区试点城市的有利条件。
    (3)、说明入选国家首批公共领域车辆全面电动化先行区试点城市对宁波汽车产业的促进作用。
  • 7、冰点,是指水的凝固点,即水由液态变为固态的温度。在标准大气压下温度0℃为纯水的冰点。流冰是指随水流动的浮冰。冬末春初,鄂霍次克海北部的浮冰,会在海流和季风的作用下,来到日本北海道东北部沿岸,形成著名的流冰旅游景观。受自然条件影响,前来观景的游客并不能总是看到理想中流冰蔓延大海的景观。下图为颚霍次克海位置及周边环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鄂霍次克海冬季北部较南部多浮冰主要是因为北部(     )
    A、海洋性气候更突出 B、深层海水盐度低 C、近陆海域冰点高 D、暖流影响大
    (2)、在北海道东北部沿岸,游客不是每次都能看到流冰蔓延大海的场景,其原因可能是(     )

    ①洋流不稳定,导致海冰被带至近岸的不确定性②冬季风不稳定,冬季海冰规模不确定③有的年份出现暖冬现象,流冰规模萎缩④该海域盐度变化大,海冰规模不稳定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8、北上台风通常指进入中国华北和东北地区或在北方近海北上的热带气旋,是造成中国北部地区以及黄渤海沿海诸省大范围洪涝、强风和风暴潮灾害的重要天气系统。如图示意北上台风路径分类(a登陆转向路径;b登陆消散路径;c未登陆转向路径;d未登陆消散路径)。完成下面小题。

    (1)、西北太平洋热带洋面成为北上台风发源地的根本原因是(     )
    A、存在暖池效应 B、海水垂直运动强 C、地处寒暖流交汇处 D、常年受信风带控制
    (2)、影响北上台风路径的主要气压中心是(     )
    A、印度低压 B、夏威夷高压 C、冰岛低压 D、西伯利亚高压
    (3)、推测北上后强度相对较大的台风路径类型是(     )
    A、登陆转向路径 B、登陆消散路径 C、未登陆转向路径 D、未登陆消散路径
  • 9、河狸被誉为动物界的建筑大师,经常利用树枝、石块、砂土和水生植物等材料在河流中修建结构坚固的水坝。这种独特的行为不仅令人惊叹,还对水域生态系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我国新疆地区的蒙新河狸仅分布在乌伦古河流域,而相邻的额尔齐斯河流域没有分布。结合图完成下面小题。

    (1)、海狸水坝建成后,对水域生态系统产生的影响是(     )
    A、上游生物多样性减少 B、上游湿地面积增大 C、下游水质变差 D、下游旱季水量增大
    (2)、与乌伦古河流域相比,额尔齐斯河流域无蒙新海狸分布,试推测主要原因是(     )
    A、河水较深 B、水量较少 C、流速较慢 D、水温较低
  • 10、雅鲁藏布江支流年楚河发源于喜马拉雅山脉中段北麓,该河上游地区自古有“西藏粮仓”之称。下图为“年楚河上游年内降水量、流量、气温统计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年楚河上游流量高峰时节的主要补给方式是(     )

    ①大气降水②地下水③冰雪融水④湖泊水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4~5月年楚河上游流量全年最小的主要原因是(     )
    A、冰雪融水补给少 B、西南季风影响弱 C、农田灌溉用水多 D、河面结冰未融化
  • 11、华西秋雨是我国华西地区秋季多雨的特殊天气现象,主要出现在四川、重庆、渭河流域、汉江流域、贵州等地,并大约以32°N为界分为北区和南区。下表示意2022年华西秋雨天气相关指数特征,括号内为多年平均状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区域

    开始时间

    结束时间

    持续时间/天

    秋雨量/mm

    北区

    8月25日(9月12日)

    10月31日(10月11日)

    67(29)

    186.2(126.4)

    南区

    9月20日(9月9日)

    10月31日(11月2日)

    41(54)

    168.5(189.5)

    总体

    8月25日(9月2日)

    10月31日(11月3日)

    67(62)

    173.9(198.5)

    (1)、2022年华西秋雨南区(     )
    A、开始时间较常年早 B、结束时间较北区晚 C、持续时间较北区短 D、秋雨量较多年平均水平多
    (2)、与南区相比,2022年华西秋雨期间北区降水量偏多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
    A、副热带高压异常偏弱、偏东、偏南 B、副热带高压异常偏强、偏西、偏北 C、副热带高压异常偏弱、偏西、偏南 D、副热带高压异常偏强、偏东、偏北
  • 12、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甘肃省天水市地处黄土高原丘陵区,属于大陆性气候,年均降水量526.1mm,降水变幅大,年内分配不均,5~10月降水占全年的83.5%。桥子沟流域(左图)包括自然条件相似的东沟和西沟两个小流域,自1957开始对比流域建设,东沟为人工林地恢复流域,主要植物种有刺槐、樱桃、山杏等乔木和小乔木植物。西沟为自然草地恢复流域,主要植物种有冰草、车前草、白蒿等草本和半灌木植物。现已在两流域形成各自独特的植被体系,对水土流失防治有启示作用。

    材料二:黄土高原丘陵区不同植被恢复方式下土壤水分特征有差异,研究表明西沟和东沟土壤含水量随坡向的变化均遵循阴坡>半阴坡>半阳坡,以刺槐林地为主的流域不同坡向之间含水量差异较小,以荒草地为主的流域受坡向影响较大。右图表示0~100cm土壤含水量与平均降水量的关系。

    (1)、从水循环角度,解释桥子沟流域气候干燥的原因。
    (2)、指出5~9月桥子东沟和西沟土壤含水量的差异,分析植被对东沟土壤含水量的影响。
    (3)、研究表明极端强降雨过后,植被成为影响土壤水分的决定因子。说明在该区域利用不同植被治理水土流失带来的启示。
  • 1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植被和土壤是自然环境的“镜子”,垂直自然带的划分通常以植被或土壤为主导标志。托木尔峰位于我国新疆天山山脉的西端,山地垂直自然带谱较为完整,但南北坡垂直自然带分布差异明显。下图示意天山托木尔峰南北坡垂直自然带谱分布。

    (1)、指出托木尔峰山地垂直自然带谱较为完整的判断依据。
    (2)、比较托木尔峰海拔2000米左右南北坡土壤有机质含量的高低,并分析其原因。
    (3)、归纳托木尔峰上、下部南北坡垂直自然带空间分布的差异,并对此作出合理解释。
  • 14、海洋温差能是表层与深层海水之间水温差形成的热能。我国目前正努力研究海洋温差能热电转换技术——它以表层海水作为热机系统的高温源,以深层海水作为低温源,形成热力循环系统,驱动发电机发电。下图示意利用海洋温差能发电流程。完成下面小题。

    (1)、表层海水与深层海水存在温度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太阳辐射 B、海水盐度 C、海洋生物量 D、海水密度
    (2)、开发海洋温差能对海洋生物的影响较小的是(     )
    A、进水口卷吸 B、大量挤占海洋生物生存空间 C、噪声干扰 D、管道内化学剂泄露污染环境
  • 15、下图为全球不同纬度多年平均水量平衡(降水量减去实际蒸发量)曲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影响①、②两海区数值较低的大气环流为(     )
    A、盛行西风 B、赤道低气压带 C、西南季风 D、副热带高气压带
    (2)、低纬地区海洋与陆地的数值之差,说明该区域(     )
    A、盈余的水汽主要通过盛行西风输往中纬 B、盈余的水汽主要通过上升运动形成降水 C、亏欠的水汽主要通过信风带从中纬带来 D、亏欠的水汽主要通过上升运动形成降水
  • 16、下图为某海域表层海水年平均温度示意图,该海域有大型洋流生成。完成下面小题。

    (1)、该海域形成的洋流可能是(     )

    ①千岛寒流②西风漂流③南赤道暖流④日本暖流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受洋流影响,该海域附近(     )
    A、气候炎热干燥 B、常年温暖湿润 C、渔业资源丰富 D、常年盛行西风
  • 17、南爪哇流地处爪哇岛南岸,流向以自西北流向东南为主,每年6-8月反向。春季和秋季赤道附近印度洋西部水温偏低,东部水温偏高,通过海﹣气相互作用影响近地面风向,对南爪哇流具有较大影响。如图示意南爪哇流的位置。完成下面小题。

    (1)、6-8月,南爪哇流流向的季节变化主要取决于(     )
    A、水温季节变化 B、气压带、风带移动 C、入海径流规模 D、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2)、南爪哇流在春季和秋季最强,主要是因为(     )
    A、赤道低压带位置适中 B、印度洋赤道近地面西风助力 C、季风正处于转换季节 D、受入海径流干扰最小
    (3)、6-8月,南爪哇流流经地区沿岸的表层水域(     )
    A、水面高度上升 B、水温升高 C、营养物质增加 D、盐度不变
  • 18、终碛堤是在冰川末端逐渐堆积起来的弧状堆积堤坝,在冰川侵蚀的谷地经常分布着多条终碛堤,标志着冰川的变化。下图为某谷地的冰川终碛堤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该谷地的走向最可能是(     )
    A、东—西 B、东北—西南 C、南—北 D、西北—东南
    (2)、关于两终碛堤形成时间和冰川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比乙早   冰川持续性扩张 B、甲比乙晚   冰川间歇性消退 C、甲比乙早   冰川间歇性扩张 D、甲比乙晚   冰川持续性消退
  • 19、下图示意某日X市太阳高度变化。子夜太阳高度=(当地纬度+太阳直线点纬度)-90°。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X市最可能是(     )
    A、北京(40°N,116°E) B、首尔(37°33'N,126°58'E) C、济南(36°40'N,117°E) D、蒙得维的亚(34°53'S,56°11'W)
    (2)、该日X市(     )
    A、8:00时所处日期较纽约(74°W)早一日 B、昼长较新加坡短 C、正午日影达一年中最短 D、地球公转速度变慢
  • 20、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5年7月19日上午,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开工仪式在西藏自治区林芝市举行。与传统高坝蓄水不同,该工程主要采取“截弯取直、隧洞引水”的开发方式,通过隧道将江水从派乡地区引到背崩乡地区,工程共建设5座梯级电站,总投资约1.2万亿元。工程电力以外送消纳为主,兼顾西藏本地自用需求。下图为该工程位置及剖面构想示意图。

    (1)、简述该工程采用“截弯取直、隧洞引水”开发方式的优势。
    (2)、分析该工程电力规划以外送消纳为主,兼顾西藏本地自用的原因。
上一页 11 12 13 14 15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