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在我国,寒潮主要发生在(冬或夏)半年。
    (2)、在我国,受寒潮影响较小的地形区是(     )
    A、青藏高原 B、内蒙古高原 C、东北平原 D、华北平原
    (3)、一个发展成熟的台风,由三部分组成,最强烈的降水产生在(序号),无风、少云、干暖出现在(序号)。
    (4)、影响我国的台风主要来源于 , 台风灾害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多发于季节。
    (5)、简述寒潮的主要危害
  • 2、地理信息系统中不同类型的地理空间信息储存在不同的图层上,叠加不同的图层可以分析不同要素间的相互关系。下图示意某专题研究建立的地理信息系统图层。据图完成下面小题。

    (1)、该专题可能是研究(     )
    A、城市建设 B、旱涝灾害 C、寒潮灾害 D、地震灾害
    (2)、如果图示地区位于我国西南地区,为研究当地主要自然灾害及灾情状况,应增加的图层是(     )

    ①大气污染②地形、地质③人口密度④民族构成

    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 3、我国东北黑土区是世界三大黑土带之一,占世界黑土面积的12%,广阔肥沃的黑土地成就了东北大粮仓。近些年来,由于人类不合理利用,黑土土层变薄,肥力下降。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我国东北地区黑土肥沃的原因是(     )
    A、深居内陆,降水少 B、冬季寒冷,利于有机质积累 C、河网密布,微生物分解快 D、种植历史悠久,改良水平高
    (2)、影响黑土形成、变化的最活跃因素是(     )
    A、气候 B、成土母质 C、生物 D、海拔
    (3)、黑土肥力下降主要是因为人类破坏了(     )
    A、有机层和腐殖质层 B、腐殖质层和淋溶层 C、淀积层和母岩层 D、淋溶层和淀积层
  • 4、贵州省喀斯特地貌分布比重位列全国第一,下图示意贵州省某地地质剖面。完成下面小题。

    (1)、根据石灰岩的溶蚀程度,该地峰林、峰丛、孤峰演变顺序依次为(     )
    A、孤峰—峰丛—峰林 B、峰丛—峰林—孤峰 C、孤峰—峰林—峰丛 D、峰丛—孤峰—峰林
    (2)、喀斯特地貌对当地人们生产生活产生的影响有(     )

    ①土壤肥沃,种植业发展水平高②地表水资源丰富,取水便利

    ③地貌景观独特,旅游资源丰富④地势起伏大,交通建设困难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 5、下图为“8月大西洋表层海水温度、盐度、密度随纬度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曲线①②③分别表示(     )
    A、密度、温度、盐度 B、盐度、温度、密度 C、温度、密度、盐度 D、盐度、密度、温度
    (2)、关于8月大西洋表层海水性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密度从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 B、盐度从副热带向南北两侧递减 C、温度从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增 D、密度大小主要受盐度的影响
  • 6、“乍起闷雷疑作雨,忽看倒海欲浮山。万人退却如兵溃,浊浪高于阅景坛。”这是一句描写钱塘江大潮的诗句,钱塘江大潮号称“天下第一大潮”。下图为杭州湾至钱塘江口位置示意图(图a)和日、地、月三者运动示意图(图b)。完成下面小题。

    (1)、图b中,甲、乙、丙、丁表示月球绕地球运动的位置,当钱塘江出现大潮时,月球位于(     )
    A、甲、乙位置 B、乙、丁位置 C、丁、丙位置 D、甲、丙位置
    (2)、若仅考虑潮差因素,图a中四个潮水站最不适合建潮汐发电站的是(     )
    A、七堡 B、盐官 C、澉浦 D、乍浦
  • 7、位于柴达木盆地西北部有一处比新疆魔鬼城面积更大,阵势更让人震撼的雅丹地貌,它就是——俄博梁雅丹地貌群。俄博梁分布着大面积的雅丹地貌,因为气候极为干旱而被称为“地球上最像火星的地方”。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雅丹地貌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我国的雅丹地貌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区②地貌走向与风向垂直

    ③区域内地表物质较松散④地貌区内生物多样性丰富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同学们考察雅丹地貌时,应规避的风险主要有(     )

    ①缺水②风沙③山洪④低温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 8、大气受热状况会影响天气,天气变化反过来会影响大气受热过程。图1为宁德市连续两天的天气预报图,图2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近地面大气主要的根本热源是(     )
    A、 B、 C、 D、
    (2)、与11月6日相比,11月7日昼夜温差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①增强④减弱 B、①减弱④增强 C、②增强③增强 D、②增强④减弱
    (3)、我国北方农民盛夏时给大棚覆盖黑色尼龙网,其目的是(     )
    A、吸收太阳辐射,提高棚内的温度 B、削弱太阳辐射,减少作物的蒸腾 C、增强地面辐射,提高农作物产量 D、阻止地面辐射,防止夜间的低温
  • 9、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生物及其对应的地质时代正确的是(     )
    A、珊瑚—古生代 B、海绵—中生代 C、藻类—新生代 D、三叶虫—古生代
    (2)、图示生物是(     )
    A、海生无脊椎动物 B、海生脊椎动物 C、两栖类 D、爬行类动物
    (3)、古生代某一时期,地球陆地上遍布着大面积的“森林”。构成“森林”的植物大部分是(     )
    A、海生藻类 B、裸子植物 C、被子植物 D、蕨类植物
  • 10、阅读漫画,回答下面小题。

    (1)、若下图为该船舶的航行线路图,此时,该船到达的海域是(     )

    A、 B、 C、 D、
    (2)、若船舶的载重量不变,吃水最深的海域是(     )
    A、 B、 C、 D、
    (3)、整个航程中,海洋表层温度最低的海域是(     )
    A、 B、 C、 D、
  • 11、读太阳大气层结构图,完成下面小题。

    (1)、太阳的大气层结构由内向外依次是(     )
    A、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 B、日冕层、色球层、光球层 C、光球层、日冕层、色球层 D、色球层、光球层、日冕层
    (2)、在耀斑强盛的时期,下列现象与其相关的是(     )

    ①信鸽迷失方向②大气中二氧化碳增加,温室效应加剧

    ③扰乱电离层,影响无线电长波通信④地球极端天气现象增加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 12、2020年11月24日,我国成功发射了“嫦娥五号”探测器,开启了中国首次地外天体采样之旅。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嫦娥五号”发射过程中依次穿过的地球大气层是(     )
    A、平流层、对流层、高层大气 B、对流层、高层大气、平流层 C、高层大气、平流层、对流层 D、对流层、平流层、高层大气
    (2)、日常生活中的雨、雪等天气现象,都发生在(     )
    A、对流层 B、平流层 C、高层大气 D、宇宙空间
  • 13、北京时间2022年9月14日9时39分在台湾台东县海域发生5.1级地震,震源深度16千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地震发生后,正在台湾岛附近海域航行轮船上的人感受到的震动是(     )
    A、先水平晃动,后上下颠簸 B、先上下颠簸,后水平晃动 C、有水平晃动,无上下颠簸 D、有上下颠簸,无水平晃动
    (2)、关于地球内外圈层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地震波中横波不能通过软流层 B、生物圈是地球特有的圈层 C、组成物质密度最大的是岩石圈 D、水圈在空间分布上不连续
  • 14、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近年来,各项经济建设对耕地的占用与破坏问题突出,且耕地非粮化种植行为凸显。我国目前耕地非粮化率约为27%,且有明显的地区差异,其中西南地区耕地非粮化率高达46%。成都平原耕地非粮化面积与非粮耕地化率同步增加,2019年其耕地非粮化率为52.28%,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保障面临较大压力。下图示意2019年成都平原34个区县耕地非粮化率空间分布及2000—2019年该区域耕地非粮化率增量。

    (1)、概括2000—2019年成都平原区县耕地非粮化率增量的空间分布特征。
    (2)、分析成都平原耕地非粮化率远高于西南地区和全国平均水平的原因。
    (3)、请从粮食安全角度,为成都平原耕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出合理化建议。
  • 15、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溶解态有机质(DOM)是湖泊沉积物的重要成分,组成特征受内源(水生植物)和外源(周边输入)影响。库里泡(图1)位于松嫩平原,湖区周围多耕地,其入湖河流——安肇新河是大庆市城镇生活工业纳污水体。冬春季微生物活性低,有利于腐殖化程度高的有机质累积,5月春汛时积累的有机质大部分被积雪融水带入库里泡。图2示意库里泡5月与8月入口(S1)和中心(S2)两个采样点表层沉积物DOM各来源贡献率。

    (1)、分别描述库里泡入口和中心表层沉积物DOM的来源特点。
    (2)、与5月相比,分析8月湖中心表层沉积物DOM来源中挺水植物占比较高的原因。
    (3)、基于表层沉积物DOM来源,为改善库里泡水质提出治理措施。
  • 1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兰坪铅锌矿是世界著名铅锌矿产区,同时也是滇西北地区最大的矿区,开采历史悠久。从群采时期起,兰坪铅锌矿经历了40多年的开发与利用,对环境造成了综合性的破坏,这种破坏包含了矿区环境景观的所有元素,其岩石圈、水圈、大气圈、生物圈均遭到了剧烈的扰动。在兰坪铅锌矿区的开采过程中,由挖矿和堆矿形成的人工地貌主要有三种类型:一是下凹的露天采矿坑,二是凸出地表、开矿形成的台层状地貌,三是在矿产开发过程中自发形成的矿山交通路径肌理。

    (1)、简述兰坪铅锌矿的开采对岩石圈的影响。
    (2)、台层状地貌是铅锌矿区遗留肌理的最主要形式,简述其形成原因及特点。
    (3)、指出台层状地貌面临的地质灾害和环境问题,并提出合理的整治措施。
  • 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伏尔加河和乌拉尔河是里海的主要水量来源,伏尔加河和乌拉尔河春季平均径流量占年径流量的比重均超过50%。里海的水位7月最高,2月最低。卡拉博加兹戈尔湾(图中甲湖)是里海东部的一个潟湖。它被一条长约100 km、最窄不到1 km的沙石洲与里海主体分隔开,沙洲中部有一狭窄水道与里海相通。湾内的水量随里海的季节性变化而变化,含盐量高达35%,是普通海水的10倍,是里海的近30倍。这里一直是苏联食用盐的重要来源。为减缓里海水位下降,1980年苏联政府修建堤坝将海湾和里海隔开.引发一系列问题。该堤坝现已被拆殷,里海湖水重新注入卡拉博加兹戈尔湾。

    (1)说明伏尔加河春季径流量占年径流量的比重高的原因。

    (2)说出卡拉博加兹戈尔湾水位的季节变化特点。

    (3)从水循环的角度,分析卡拉博加兹戈尔湾含盐量高的自然原因。

    (4)简述修建堤坝将卡拉博加兹戈尔湾和里海隔开引发的问题。

  • 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随着北极冰层不断融化,未来俄罗斯北冰洋航线(图1)商业化通航成为可能。该航线沿途港口发展潜力和开发价值日益受到关注。但是,航线上的冰山、狂风、大雾(系暖湿空气平流到较冷的下垫面冷却而成)等自然因素对航行安全构成一定的威胁。下图2示意从地理位置、经济腹地、自然条件、运营状况等方面评估该航线部分港口发展潜力的结果。

    (1)描述俄罗斯北冰洋航线沿途港口发展潜力的分布特征。

    (2)从地理位置角度分析影响摩尔曼斯克港和普罗维杰尼亚港发展潜力的相同原因。

    (3)指出图1中海雾问题最严重的航段并分析原因。

  • 19、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在高纬度地区或高海拔地区,湖泊在冬季随着气温降低而自表面向下逐渐封冻。这时,如果湖泊底部有微生物分解生物体产生的甲烷,且冰封的速度快过湖底气泡冲向水面的速度,就会产生一种自然界的奇观——气体会被“冻”在湖面的冰层中,形成形态各异的冰冻气泡(如右图)。在目前已知的冰泡湖中,加拿大亚伯拉罕湖(如左图)的“冰泡”景观非常典型,是气候、风速、湖中水草生长情况、湖水清澈度等条件共同造就的产物。此外大风还扮演了自然界“清道夫”的角色,“清扫”湖面和天空,使“冰泡”景观更加惊艳。每年冬季亚伯拉罕湖“冰泡”景观吸引了大量摄影爱好者前去观赏拍摄。

     

    (1)、简述亚伯拉罕湖大坝的建造对亚伯拉罕湖水文特征的影响。
    (2)、简述亚伯拉罕湖区的气温特征对“冰泡”景观形成的作用。
    (3)、说明冬季亚伯拉罕湖“冰泡”景观易于观赏拍摄的原因。
  • 20、为了探究热力环流的形成,天津市某中学高一学生设计了如下实验,请根据实验内容和所学知识,回答下列各题。

    材料一:实验过程:在一个比较大的相对封闭的透明玻璃柜内,分别放置一个电炉和一大碗冰块,在玻璃柜顶面中部的内壁贴一张下垂纸片M,在玻璃柜底面中部的内壁贴一张竖立纸片N(图中甲)。电炉通电一段时间后,观察纸片M、N的偏动情况。

    (1)在电炉通电一段时间后纸片N向:(左或右)偏,甲图中冰块对应乙图中的(填字母)。

    (2)乙图A、B、C、D四点中气压最高的是 , 气温最高的是

    (3)将下列各环节序号,按热力环流形成过程的先后顺序为

    ①地面冷热不均②空气发生水平运动③空气垂直运动引起同一水平面气压的差异④同一水平面产生气压差异,形成水平气压梯度力

上一页 11 12 13 14 15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