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图(a)为雪峰山及周边区域示意图,图(b)为雪峰山东坡与西坡不同高度的气温、降水量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与西坡相比,说明同海拔东坡气温、降水特点及依据。
    (2)、雪峰山国家森林公园前身是20世纪50年代的雪峰山国有林场,森林覆盖率由林场初期的不足20%提高 到现今的90%以上。

    指出该地主要森林植被类型,简述森林覆盖率提高的影响因素。

    (3)、雪峰山以西地区传统民居体现了多民族特色。

    概述该地区民居具有多民族特色的地理条件。

  • 2、下图为哥斯达黎加地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概括该国铁路分布的特点。
    (2)、近年来,哥斯达黎加利用自身优势,积极发展水产品加工业,并参加中国主办的水产品开发利用方面的培 训,提升生产水平。 

    阐明该国发展水产品加工业的条件。

  • 3、某校学生赴易水流域进行野外实习。图(a)为易水流域局部示意图,图(b)为旱情监测系统的相关模块。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任务一 考察流域水土保持

    同学们从水土保持科教馆获取在相同降雨条件下,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土壤流失量数据,如表所示。

    土地利用类型

    林地

    坡耕地

    裸地

    土壤流失量/t·hm2

    2.2

    60.1

    27.4

    在林地与坡耕地中任选其一,说明其与裸地的水土流失差异及原因。

    (2)、任务二 调研资源利用状况

    同学们前往大龙华乡新型建材集中区调研。该区是易县打造的京津冀绿色建材产业基地之一,利用本地丰 富的石灰岩资源,高温煅烧水泥,生产水泥制品等。 

    列举当地发展绿色水泥产业应采取的主要措施。

    (3)、任务三 设计旱情监测方案 

    同学们来到安格庄水库管理站,探究水库灌溉功能,设计基于遥感技术的旱情监测方案。 

    结合图(b),绘制灌溉区旱情监测系统结构框图,归纳遥感技术的优势。

  • 4、下图分别表示某地四类主体功能区所提供产品的价值构成比例。图中序号代表重点生态功能区的是( )

    A、 B、 C、 D、
  • 5、2024 年 9月《长江经济带—长江流域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发布。下图为该规划范围的局部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图示区域规划范围大于长江流域范围,主要考虑到( ) 
    A、保持县域范围的完整 B、利于三江源生态建设 C、确保水运航道的畅通 D、反映地貌的形态特征
    (2)、大渡河流域丹巴至泸定一带生态修复的重点是( ) 
    A、退湖还耕与盐碱防治 B、农田保护与虫害根治 C、水源涵养与矿山修复 D、黑土治理与沙化防控
  • 6、每年4月中旬至5月初,瑞典的驼鹿开始从森林向草场迁徙。下图示意驼鹿迁徙的大致方向。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驼鹿迁徙( ) 
    A、时段正值降水骤减月份 B、范围在极地高气压带区域 C、沿途地势大致由低到高 D、直接受北大西洋暖流控制
    (2)、研究显示,近年来驼鹿迁徙开始时间有所提前,最可能是由于( ) 
    A、海水盐度增加 B、气候变暖 C、土壤肥力下降 D、草场退化
  • 7、下图为某古生代和中生代地层的地质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图中( ) 
    A、①岩层中发现三叶虫化石 B、②岩层由变质作用形成 C、②岩层曾受到过外力侵蚀 D、③岩层晚于①岩层形成
    (2)、据图判断( ) 
    A、断层形成早于古生代 B、背斜的形成早于侵蚀面 C、油气藏分布在泥岩中 D、岩层最深处已达上地幔
  • 8、下图为北京时间2025年5月18日08时亚洲局部地区海平面气压分布图。据图推断,当日(   )

    A、甲地气流辐合上升,大气逆辐射强 B、乙地受东北风影响,海面波浪滔天 C、丙地受冷气团控制,气温持续降低 D、丁地准静止锋停滞,天空浓雾弥漫
  • 9、下图为某村景观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该村适宜发展( ) 
    A、养殖业 B、交通运输业 C、纺织业 D、商贸服务业
    (2)、近年来,该村积极在林地中种植蘑菇、木耳,能够( ) 
    A、预防泥石流的发生 B、提高资源环境承载力 C、增加乔木植物种类 D、改变山地垂直地带性
  • 10、2025 年 4月开始,北京引入新疆阿勒泰(47.83°N,88.14°E)、哈密(42.83°N,93.52°E)等地的光伏绿电。 据此,回答第下面小题。 
    (1)、该月,( ) 
    A、北京正午影长逐渐变长 B、哈密日落时间逐渐提前 C、阿勒泰日出方向为东南 D、北京比阿勒泰白昼更短
    (2)、绿电进京( ) 
    A、增加新疆能源类型 B、提升新疆用电需求 C、延迟北京用电高峰 D、助力北京低碳发展
  • 11、中医药是中华文明瑰宝。“十四五”期间,我国加强中医药文化研究和建设,国际交流不断深化,服务贸 易积极发展。北京某校开展“跟着节气识草药”跨学科主题学习。下图为某同学手绘的金银花名片。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按名片所示用途,该同学建议家人饮用金银花茶最适宜的节气是(    ) 
    A、立春 B、惊蛰 C、芒种 D、白露
    (2)、通过技术研发,某地将金银花种植海拔提升至2500米。该地位于(   ) 
    A、云贵高原 B、山东丘陵 C、东南丘陵 D、大兴安岭
    (3)、金银花产品远销海外,主要得益于(   )  

    ①中医文化传播 

    ②食用观赏价值 

    ③国家政策支持 

    ④种植成本低廉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12、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图1虚线所示区域是南极洲土壤类型多、成土条件好的区域。该区年均温约-2℃,年降水量200~1000mm;地衣、苔鲜等低等植物散布,企鹅、黑背鸥等动物栖息在海岸区。区内不同类型土壤有机质含量差异大,其中部分区域土壤冻融扰动明显,导致土壤有机质在垂直迁移过程中呈现出独特的分布特征。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区内土壤性状、成土过程也相应发生变化。图2示意该区某典型土壤有机质含量垂直分布。

    (1)、指出该区土壤有机质的主要来源。
    (2)、据图2,归纳该类十壤有机质含量垂直变化特点并分析原因。
    (3)、运用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原理,说明全球气候变化对该区土壤形成与演化的影响。
  • 13、阅读文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近年来,我国青藏高原地区围绕国家能源安全战略,依托独特的自然条件,推动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积极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但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该地区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面临着设备损耗快、电网稳定性差、生态保护压力大等诸多挑战。为此,需要采取有针对性的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措施,以保障青藏高原地区能源开发利用的高质量发展。

    (1)、简述青藏高原地区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的资源优势。
    (2)、从白然环境角度,分析青藏高原地区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面临诸多挑战的原因。
    (3)、提出提升青藏高原地区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水平的主要措施。
  • 14、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澳大利亚悉尼的人口从东部沿海中心区沿交通线向西扩散,奠定了悉尼都市区的基本框架,之后人口又出现回流。随着都市区的发展,空间发展不均衡加剧。为应对由此带来的问题,悉尼都市区规划于2018年发布。该规划围绕不同核心,布局差异化产业,完善各层级中心间的快速交通联系,将悉尼都市区重塑为由东城、中城、西城三个特色各异、相互联系的城市组成的多中心都市区。规划通过合理安排居住区、增加住宅和公共服务设施供给、恢复与保护生态系统等措施,提升都市区的宜居性。图示意都市区规划的空间布局。

    (1)、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悉尼城市中心区人口向西扩散,试推测原因。
    (2)、分析西城建设成为悉尼都市区新中心的有利条件。
    (3)、说明该规划措施对提升悉尼都市区宜居性的作用。
  • 15、在长江上游川江段,散布着大小不一、形态各异、数量众多的江心岛。根据地貌差异可将江心岛分为山地型和平坝型两类,其中山地型地形起伏较大,平坝型地势较为平坦。岛上以传统农耕为主,在长期渐进式演化过程中,形成了“山-水-林-田-居”于一体的岛屿聚落环境体系。图示意川江段江心岛路网与聚落空间关系的结构模式。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山地型江心岛路网与聚落空间关系结构模式为(    )
    A、带状延伸型 B、环状延伸型 C、十字环绕型 D、自由树枝型
    (2)、符合平坝型江心岛聚落空间组织特点的是(    )

    ①沟谷湾田,依坡筑舍

    ②密林沃野,集中聚居

    ③丘麓片田,择缓而居

    ④环林围田,逐路而居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3)、川江段江心岛适应当地自然环境形成了差异化的聚落布局模式,其特征包括( )

    ①小规模散布,形态自由

    ②集中连片,布局紧凑

    ③放射状蔓延,多轴推进

    ④组团聚居,错落有致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16、西北太平洋某珊瑚岛礁属热带季风气候,呈长条形,沙堤环绕,植被繁茂。该岛沙嘴区受盛行风主导呈季节性变化,亦受波浪和潮汐作用。此外,极端风暴事件也会对沙嘴区造成重要影响。移动固沙障根据需要灵活布设。图示意2022年10月~2023年10月该岛沙嘴区的岸线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受冬季风影响,该岛沙嘴区冲淤特点是(    )
    A、北侧、南侧皆以侵蚀为主 B、北侧淤积为主,南侧侵蚀为主 C、北侧、南侧皆以淤积为主 D、北侧侵蚀为主,南侧淤积为主
    (2)、极端风暴事件对该岛沙嘴区的影响,主要表现为(    )
    A、植被受损,岸线向海扩张 B、表层海水流速减弱,淤积加剧 C、风浪增强,岸线侵蚀加剧 D、表层海水流向转变,淤积加剧
    (3)、2022年10月~2023年10月该沙嘴区的岸线变化表明(    )

    ①沙嘴区受季风影响呈季节性冲淤交替

    ②沙嘴向西延伸的凸出部分基本无变化

    ③冬季时移动固沙障应主要布设于北侧

    ④冬季时移动固沙障应主要布设于南侧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17、某观测小组在当地以星空观测为主题,开展地理研学活动,在准备的星空图上标识了不同季节太阳的位置(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小组开展星空观测时,为取得好的效果,需要考虑的主要因素是(    )

    ①天气

    ②纬度

    ③经度

    ④高度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观测发现,某夜晚23:54天琴座位于天顶附近,则第2天出现在同一位置的时刻是(    )
    A、23:50 B、23:54 C、23:56 D、23:58
    (3)、图所示太阳视运动方向和周期是(    )

    ①自东向西

    ②自西向东

    ③1恒星年

    ④1回归年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18、近年来,杭州市余杭区依托良渚文化和运河文化,发挥数字经济先发优势,通过“文化+科技”融合的模式,以数字文化产业为主导,大力推动相关产业的发展。2024年,该区文化产业产值占杭州市的一半以上。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余杭区数字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的突出优势是( )

    ①运河沟通南北,信息通达性高

    ②文化资源丰富,政策支持得力

    ③传统产业发达,劳动力较充足

    ④数字技术先进,人才储备雄厚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文化+科技”模式对余杭区产业发展的主要影响是(    )
    A、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延伸产业链价值链 B、优化产业空间布局,重工业向郊区转移 C、持续加大产业投入,推进产业均衡发展 D、提升交通建设水平,扩大物流辐射范围
    (3)、为促进余杭区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应优先采取的措施是(    )

    ①大力开发未利用土地建设文化园区

    ②引入高校资源培养复合型文化人才

    ③健全文化科技融合的创新激励机制

    ④放宽文化企业准入标准以扩大规模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19、走进北京通州航天育种基地,色泽鲜艳的“太空樱桃”“太空番茄”引人注目,形态各异的“太空南瓜”“太空辣椒”令人大开眼界。基地依托种业科技园区,与众多企业共同构建了“育-繁-推”一体化的现代育种产业链,不仅把高品质的粮食、果蔬端上了百姓餐桌,更攻克了一批种源“卡脖子”技术,有力保障了国家粮食安全。图示意该基地在北京市的位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基地位于通州而非北京其他地区,主要是因为通州(    )
    A、交通运输便利 B、育种基础雄厚 C、气候条件优越 D、土地资源充足
    (2)、太空种子对农作物品质的提升(    )
    A、打破了农业生产地域性 B、增强了农产品市场竞争力 C、弱化了农业生产季节性 D、保障了农产品的稳定供应
    (3)、航天育种对农业发展的核心驱动表现在( )
    A、扩大农业生产规模 B、减少农业劳动力投入 C、推动农业科技创新 D、促进农业生产专业化
  • 20、读局部海域洋流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洋流及其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洋流增加沿岸降水 B、②洋流加快航行速度 C、甲海域夏季多发海雾 D、乙海域形成著名渔场
    (2)、下图为海水等温线分布示意图(a>b),能正确表示丙海域表层海水等温线分布的是(     )
    A、 B、 C、 D、
上一页 52 53 54 55 56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