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白浆土是吉林和黑龙江两省的主要耕作土壤之一,多发有在年平均气温为-1.6~3.5℃,积温为1900~2800℃,年降水量为500~900mm,微度倾斜的岗地地区。白浆土腐殖质层厚度较小,一般在20cm左右,黏化淀积层厚度可达120-160cm(如图)。其结构“上轻下黏”,当地农民说它“雨后水汪汪,干时硬邦邦”,非常不利于农作物的生长。在长期的生产实戏中,当地人民探索出了“垄作大豆”等方法改良白浆土地产低的状况,效果明显。下图为白浆土土层结构和垄作大豆的示意图。
(1)、从土层结构角度,分析白浆土“雨后水汪汪,干时硬邦邦”的原因。(2)、说明“垄作大豆”法对提高地温、提高抗涝、增加土壤肥力的作用。 -
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锡瓦什湖位于克里米亚半岛的东端,与亚速海以阿拉巴特岬(属于沙坝)为界,通过北部一条狭窄的水道与亚速海相连。下图为锡瓦什湖地理位置。
(1)、指出阿拉巴特岬所属地貌类型及判断依据。(2)、简述阿拉巴特岬的形成过程(3)、分别指出阿拉巴特岬形成后对锡瓦什湖盐度、湖西岸地貌及湖面积、水深的影响。 -
3、土壤有机碳是通过微生物作用所形成的腐殖质、动植物残体和微生物体的合称。新疆绿洲普惠农场未开垦地开垦为农田后,农田土壤有机碳含量增加。下图示意普惠农场农田土壤有机碳随垦殖年限的变化。完成下面小题。(1)、农田土壤有机碳的主要来源于( )A、矿物质 B、生物体 C、土壤水 D、腐殖质(2)、未开垦地开垦为农田后土壤有机碳含量增加的原因是开垦后( )
①改变了土壤理化性状②地上地下生物量增多③实施了秸杆还田措施④土壤中二氧化碳增多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4、香椿(芽),原产于中国,分布于长江南北的广泛地区,生于山地杂木林或疏林中。香椿树的嫩芽可做成各种菜肴,被称为“树上蔬菜”。依托于地理信息技术,在规模化经营香椿产区,农民首先可定期获得香椿(芽)长势的影像资料,再经过分析,获得最佳的收获时节,这一过程中,依次使用的技术是( )A、RS、GNSS B、GNSS、GIS C、GIS、GNSS D、RS、GIS
-
5、齿稃草耐旱、耐高温能力极差,为新疆北部伊犁、塔城及准噶尔盆地周围的荒漠和草原上常见的短命植物。短命植物又称短营养期植物、短期生植物。一年生短命植物在气温和水分条件合适时,在短短的2个月左右时间里迅速完成生命周期,随后整个植株或地上部分干枯死亡。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齿稃草为适应当地自然环境而具有的特征为( )A、叶片厚 B、植株高 C、根须细 D、花期长(2)、相比新疆南部,新疆北部短命植物物种多样性丰富的主要原因是( )A、水分较多 B、热量较高 C、温差较大 D、风力较大
-
6、2023年8月某日,正在黄土高原进行研学的某小组拍摄了一张瀑布的照片,并发现附近的山坡上有正在打造的大型集中式光伏发电站。下图为该地等高线图。完成下面小题。(1)、山峰与乙地的最小高差可能为( )A、688米 B、588米 C、488米 D、388米(2)、关于该区域事物描述正确的是( )A、此季节瀑布水流速度缓慢 B、光伏电站最可能布置在甲山坡 C、山峰可以与丙处互相通视 D、丁处适宜建设大坝,发展渔业
-
7、绿色屋顶作为海绵城市建设的重要措施之一,在许多国家和地区的城市建设中得到推广应用。某研究小组为研究不同降雨条件下植被对绿色屋顶径流的调控效益而设计了如下实验(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该实验设计排水孔主要是为了模拟测量以下哪个环节的水量( )A、蒸发 B、降水 C、地表径流 D、地下径流(2)、若在实验中增大植被覆盖率,则会出现的结果是( )A、塑料桶中收集到的雨水更多 B、导流槽中雨水汇集的速度会更慢 C、植被蒸腾损耗的水量会更少 D、导流槽中径流峰值出现时刻提前(3)、若将绿色屋顶广泛应用于城市中,则会( )A、减少城区的蒸腾量 B、加剧城区大气污染 C、缓解城市热岛效应 D、增加洪涝发生概率
-
8、内蒙古巴丹吉林沙漠中有数百个碧蓝澄澈的湖泊。夏季晴朗的午后,湖边常会刮起一种被当地居民称为“太阳风”的风。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该地的“太阳风”( )A、从湖泊吹向陆地,性质较湿润 B、从湖泊吹向陆地,性质较干燥 C、从陆地吹向湖泊,性质较湿润 D、从陆地吹向湖泊,性质较干燥(2)、如图,示意某日陆面和湖面气温的日变化。该日,“太阳风”消失的时间大致是( )A、7时前后 B、12时前后 C、18时前后 D、21时前后(3)、如图所示为湖泊沿岸某气象站测得的风频玫瑰图(风频玫瑰图是根据某一地区多年平均统计的各个风向和风速的百分数值,并按一定比例绘制)。该气象站位于( )A、甲地附近 B、乙地附近 C、丙地附近 D、丁地附近
-
9、下图为“四地景观图”。完成下面小题。
关于四地景观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甲—山高谷深,植被丰富 B、乙—雨林茂密,千沟万壑 C、丙—地形平坦,红壤广布 D、丁—地表崎岖,雪山连绵 -
10、位于加拿大东南部的芬迪湾,被认为是世界上潮差最大的海区,潮汐发电潜力巨大。芬迪湾长约250千米,宽约92千米,湾口向内收缩。下图示意芬迪湾海区位置和轮廓。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芬迪湾潮差巨大的主要形成条件包括( )
①天体引潮力作用 ②潮汐电站的修建 ③呈喇叭状的海湾形态 ④结冰期短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2)、与水电站相比,潮汐电站的主要优势是( )A、可再生,污染小 B、分布广,易开发 C、无库区,淹没少 D、储量大,更稳定 -
11、下图为太平洋洋流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1)、一艘顺着d洋流航行的轮船,航行过程中经历的地理现象正确的是( )A、轮船的吃水深度越来越小 B、海水的盐度越来越小 C、比相反航向更耗燃料 D、众多渔船正忙于作业(2)、洋流会使流经海域的等温线发生变化,能正确表示c洋流的是( )A、
B、
C、
D、
-
12、绿色屋顶作为海绵城市建设的重要措施之一,在许多国家和地区的城市建设中得到推广应用。某研究小组为研究不同降雨条件下植被对绿色屋顶径流的调控效益而设计了如下实验(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该实验设计排水孔主要是为了模拟测量以下哪个环节的水量( )A、蒸发 B、降水 C、地表径流 D、地下径流(2)、若在实验中增大植被覆盖率,则会出现的结果是( )A、塑料桶中收集到的雨水更多 B、导流槽中雨水汇集的速度会更慢 C、植被蒸腾损耗的水量会更少 D、导流槽中径流峰值出现时刻提前(3)、若将绿色屋顶广泛应用于城市中,则会( )A、减少城区的蒸腾量 B、加剧城区大气污染 C、缓解城市热岛效应 D、增加洪涝发生概率
-
13、内蒙古巴丹吉林沙漠中有数百个碧蓝澄澈的湖泊。夏季晴朗的午后,湖边常会刮起一种被当地居民称为“太阳风”的风。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该地的“太阳风”( )A、从湖泊吹向陆地,性质较湿润 B、从湖泊吹向陆地,性质较干燥 C、从陆地吹向湖泊,性质较湿润 D、从陆地吹向湖泊,性质较干燥(2)、如图,示意某日陆面和湖面气温的日变化。该日,“太阳风”消失的时间大致是( )A、7时前后 B、12时前后 C、18时前后 D、21时前后(3)、如图所示为湖泊沿岸某气象站测得的风频玫瑰图(风频玫瑰图是根据某一地区多年平均统计的各个风向和风速的百分数值,并按一定比例绘制)。该气象站位于( )A、甲地附近 B、乙地附近 C、丙地附近 D、丁地附近
-
14、下图为“四地景观图”。完成下面小题。
关于四地景观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甲—山高谷深,植被丰富 B、乙—雨林茂密,千沟万壑 C、丙—地形平坦,红壤广布 D、丁—地表崎岖,雪山连绵 -
15、图片示意M市2021年12月19~21日气温和降水量的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与19日相比,20日M市( )A、白天太阳辐射较强 B、白天地面辐射较弱 C、夜晚地面辐射较强 D、夜晚大气逆辐射较弱(2)、影响19~21日M市气温日较差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太阳辐射 B、地表覆被 C、天气状况 D、纬度位置
-
16、2019年1月8日,搭载“月面微型生态圈”的嫦娥四号成功登陆月面,培育出第一株棉花嫩芽,但相隔不久又枯萎凋零。“月面微型生态圈”是一个由特殊铝合金材料制成的圆柱形“罐子”,“罐子”里面有棉花种子、蚕卵、土壤、水、空气及科研设备等。着陆月面后,控制系统向土壤中放水,9天后进入月夜期。图为“月面微型生态圈”工作原理。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月面微型生态圈”与地球生命存在的条件相比( )A、空气足、水分足 B、重力大、辐射弱 C、重力小、辐射强 D、土层厚、肥力强(2)、棉花嫩芽最终未能存活,其原因最可能是( )A、夜间温度太低 B、土壤条件不适宜 C、水分条件不足 D、紫外线辐射较弱
-
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5年我国“海马”号深海追拉潜水器在南海琼东南海域发现了海底巨型活动性“冷泉”。冷泉区域喷涌的流体中甲烷(CH4)含量高达99.5%,并伴有大量的天然气水合物等。天然气水合物是由甲烷和水分子在低温、高压环境下形成的类冰状固态物质。海底的天然气或天然气水合物分解释放的甲烷沿着构造面或沉积物裂隙向上运移和排放形成冷泉渗漏区。甲烷是一种非常强的温室气体,且天然气水合物进入大气中的甲烷量及甲烷的氧化作用均与水体温度有关。下图是海底甲烷的释放和运移路径图。
(1)、分析海底甲烷的释放加剧海水酸化的原因。(2)、极地冻土区也是天然气水合物的主要分布区。试分析海底甲烷的释放会加剧极地冻土区融化的原因。(3)、论述海底甲烷的释放对海洋生物的影响。 -
18、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高山区雪线(终年积雪下限)以上常有冰川发育。有学者研究表明,受构造运动、气候变化、水汽供应等因素影响,末次冰期日本海周边山地开始形成雪线(下图),古冰川广泛发育,但发育规模差异显著。末次冰期最盛期,东亚地区冬季风增强、夏季风减弱,日本海周边山地雪线升高,古冰川面积缩小。日本海周边山地只在末次冰期出现古冰川,而没有更早冰期的冰川遗迹和现代冰川。
(1)、飞骅山是末次冰期日本海周边最早出现冰川的山地,试说明其原因。(2)、从水汽供应角度分析末次冰期最盛期日本海周边山地冰川面积缩小的原因。(3)、日本海周边山地冰川只出现在末次冰期,对此现象作出合理解释。 -
19、为了研究太阳视运动特点,三位中学生于同一天在北温带的甲、乙、丙三地分别观测了太阳高度的变化情况,并绘制了太阳高度曲线图(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图中甲、乙、丙三地的方位关系排序依次是( )A、自东北向西南 B、自西北向东南 C、自东南向西北 D、自西南向东北(2)、若此日为夏至日,天气为晴天,根据该图信息可推测( )A、三地正午太阳高度越高,昼越长 B、甲地正午时旧的一天约占一半 C、乙地冬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为18° D、丙地日落位置为西偏南
-
20、煤矸石山由煤炭开采废弃的煤矸石堆积而成,堆积高度一般约为60m左右。某科研团队在考察辽宁省阜新市某废弃矿区煤矸石山时发现,该煤矸石山植被演替经历了一年生草本阶段、多年生草本阶段、灌草阶段、灌木阶段、灌木与乔木混合阶段,且南、北坡因水分差异导致植被演替的速度差异明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影响该煤矸石山植被演替的主导因素是( )A、热量 B、水分 C、土壤 D、光照(2)、该煤矸石山南、北坡植被演替速度的差异及原因( )A、南坡速度较快,热量比北坡好 B、南坡速度较慢,蒸发比北坡强 C、北坡速度较快,降水较南坡少 D、北坡速度较慢,光照较南坡弱(3)、如果自然环境稳定且无人类活动干扰,该煤矸石山植被的变化趋势为( )A、草本植物和乔木植物物种都趋向于增多 B、草本植物物种增多,乔木植物物种减少 C、落叶阔叶乔木物种减少,常绿阔叶乔木物种增加 D、落叶阔叶乔木物种增加,植被群落逐渐趋于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