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据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北京时间2024年1月3日7时58分在台湾花莲县海域发生7.3级地震(北纬23.81度,东经121.74度),震源深度12公里,震中距离花莲县约23公里,此时一架飞机正从北京飞往花莲。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推测此次北京到花莲飞行中( )A、乘客在东南方向看到日出 B、最短飞行距离大约为1800公里 C、起飞时右排乘客被阳光直接照射 D、最佳飞行方向为东北向西南(2)、与此次地震震中附近板块边界类型相似的是( )
A、A B、B C、C D、D(3)、下列四图中,与流经震中附近海域洋流相符的是( )A、
B、
C、
D、
-
2、定向越野运动是指运动员利用地图和指北针到访地图上所指示的各个点标,以最短时间按顺序到达所有点标并到终点者为胜。某中学组织郊区定向越野活动,下图为比赛用地图。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A桥处的河流流向( )A、自西北向东南 B、自西南向东北 C、自东南向西北 D、自东北向西南(2)、关于图中各点标路段的说法正确的是( )A、1—2路段全程上坡 B、3标点处可看见6标点处 C、3—4路段实际路线长度短于240米 D、4、5标点处海拔可能相同 -
3、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世界电力史上最复杂、最具建设挑战性的高原输变电工程藏中联网工程,是世界上海拔最高、海拔跨度最大、自然条件最复杂的输变电工程,是落实西部大开发战略,优化能源资源配置,服务西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工程。相对于水电建设,联网工程建设周期短。该工程的建设实现青藏联网工程和川藏联网工程的互联,西藏电网电压等级将从220千伏升级至500千伏。藏中地区是西藏人口最为集中、经济最为繁荣的地区(拉萨、日喀则、山南、林芝和那曲),建设藏中电网工程,可有效解决藏中缺电问题。工程线路建设中,有的路段采用高跨越、绕行和铁塔高低腿等手段,平均海拔提升了800~1000米;有的路段线路建设到陡峭山巅上或绕行无人段,使线路长度增加了几十米,加大了该工程的难度。
(1)、藏中地区水能资源丰富,却面临缺电问题,试分析原因。(2)、线路建设应减少建设的难度,而藏中联网工程却加大了难度。分析这样做的原因。(3)、简述藏中联网工程建设对藏中地区产业发展的有利影响。 -
4、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西辽河流域地处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面积约13万平方千米,平均降水量375毫米。随着人口的增长和农牧业的发展,其环境问题日益严重。
材料一“西辽河流域示意图”
材料二“1995-2005年西辽河流域各土地利用类型数量的变化示意图”

(1)、从自然环境整体性的角度,说明大兴安岭对西辽河流域自然环境特征的影响。(2)、指出西辽河流域不同地域适宜发展的主要农业类型。(3)、推测西辽河流域农牧业分界线的空间变化特征,简析农业生产过程中可能引发的环境问题。 -
5、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澳大利亚位于南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大陆内部形成热带沙漠气候,干旱区面积广。下图为澳大利亚大陆及附近地区某年某日海平面等压线(单位:hPa)分布图及珀斯气候资料图。


材料二:南美洲西岸形成了狭长的热带沙漠气候,所跨纬度很广,甚至延伸至赤道。下图为南美洲热带沙漠气候分布示意图。
(1)、说出材料一所示季节达尔文港的盛行风,并从气压带、风带移动的角度说明其形成原因。(2)、说出珀斯气候类型,并说明该季节珀斯气候特征及形成原因。(3)、比较热带沙漠气候在澳大利亚和南美洲分布特点差异,并分析热带沙漠气候在南美洲分布特点的原因。 -
6、2010年,富士康于郑州投资的科技园区正式开启,助力郑州成为全球最大的iPhone组装生产基地。2023年富士康于郑州的产业链着手撤离转至印度。但印度工人服从性差,生产的产品合格率仅为三四成;而印度政府部门有时还会处罚这些来印投资企业。与此同时,郑州及时调整发展战略,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其新能源汽车的产量由2022年的6.98万辆提升至2023年的31.6万辆,预计至2025年可达150万辆。最新资讯表明,富士康于印度投资一年之际,竞转而打算回流至河南。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印度成为富士康投资的新重点区域,因为印度相对于中国( )A、原料丰富 B、市场广阔 C、劳动力价格低 D、设施完善(2)、最新资讯表明,富士康于印度投资一年之际,竞转而打算回流至河南。因为印度( )
①国内市场饱和 ②产品良品率低 ③投资环境堪忧 ④工作效率低下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3)、富士康此次回归若要规划新业务范畴,则与郑州合作投资的项目可能是( )A、燃油汽车 B、芯片研发 C、手机业务 D、电池组装 -
7、2023年11月我国华北某地经历了一次剧烈的天气变化,下图为该地某个气象站的气象数据。完成下面小题。
(1)、导致该次天气剧烈变化的天气系统是( )A、暖锋 B、冷锋 C、准静止锋 D、台风(2)、乙时段,该地可能会出现的天气现象有( )A、偏南风转东南风 B、风速由大变小 C、气温持续上升 D、空气污染加重 -
8、挪威北角(71°N,25°40'E)位于挪威北部的马格尔岛北端,以极昼现象著称,2024年暑假广东某中学的研学团队专程来此地观赏极昼奇观。下图为某研学同学拍摄的北角午夜的太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时刻,太阳位于( )A、正南方向 B、正北方向 C、东南方向 D、西北方向(2)、该同学拍摄此照片时与广东处在同一天的范围约为全球的( )A、5/12 B、1/2 C、7/12 D、3/4 -
9、洪都拉斯全境四分之三以上为山地和高原,森林覆盖率达50%。帕图卡河(下图)上游富水能,下游可通航。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帕图卡河上游支流众多,主要原因是( )A、降水丰富,多水源补给 B、地处山区,多分水岭 C、南高北低,多短小河流 D、地势低洼,流水汇聚(2)、帕图卡河的水文特点是( )A、汛期短,河水暴涨暴落 B、径流量大,季节变化小 C、水流急,携带泥沙较多 D、独流入海,形成地上河 -
10、下图示意地球表面大气受热过程。完成下面小题。
(1)、近地面大气增温的直接热源是( )A、① B、② C、③ D、④(2)、全球一致倡导低碳经济和低碳生活。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可以使( )A、①增强 B、②减弱 C、③减弱 D、④减弱 -
11、2024年10月23日,日本御岳火山再次喷发,喷出的火山灰烟柱直冲云霄,高达1500米(左图)。右图为“某学生绘制的地球内部圈层结构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御岳火山喷出的火山灰主要来自右图中的( )A、①圈层 B、②圈层 C、③圈层 D、④圈层(2)、关于右图叙述正确的是( )A、①圈层呈液态 B、纵波在②圈层内无法传播 C、b界面为莫霍面 D、横波进入③圈层后速度减慢(3)、喷出的火山灰在地球圈层中迁移,最先影响的是( )A、水圈 B、大气圈 C、岩石圈 D、生物圈 -
12、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平江图》是传世最早的苏州城市地图(图1)。苏州古城建设既利用原有的自然河道,又开凿建设了许多新的河道,并在城墙上建设了八对水陆并列的城门,装有闸门。城内“水陆并行、河街相邻”,古城水巷呈棋盘格局,四通八达。两千多年来,河水极少漫街。
材料二 苏州正在积极开展海绵城市建设。海绵城市指的是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海绵城市建设有多种模式,图2示意海绵城市建设的两种模式。
(1)、苏州属气候类型,夏季有的气候特征,但古城极少水漫街道,其主要原因是在城市选址与建设时充分考虑到了、等自然因素。(2)、苏州古城建设时设置的水城门可以调节水循环的环节,从而起到作用。(3)、简述建设海绵城市的主要作用。 -
13、如图示意北半球某地某日近地面气压形势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若甲、乙两地间气压差异是由热力原因引起,则甲地近地面空气因而;乙地近地面空气因而。(2)、逆风奔跑有利于风筝起飞,在丙地放风筝时奔跑方向是。理由是丙处力方向自西北向东南;在和共同作用下,北半球风向向偏转。(3)、风筝断线后会在空中继续顺风漂移,丁处风筝漂移的速度(快、慢)于丙处。判断依据:丁处 , 更大,更大。 -
14、图1是我国部分地区年太阳辐射总量分布图,图2是四川盆地地形简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年太阳辐射总量值最大的城市是 , 最小的城市是(2)、拉萨的昼夜温差(大于、小于)重庆。因为拉萨地处 , 海拔高,空气;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作用弱,气温相对较高;晚上大气对地面的作用弱,气温相对较低。(3)、结合气候、地形和大气热力环流知识,分析重庆一带山谷地区多夜雨的原因。 -
15、图1是“湖州南太湖某度假村景观图”,图2示意“太湖与度假村之间近地面风向”。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2中能正确反映太湖与度假村之间近地面风向的是(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2)、造成度假村近地面风向昼夜变化的原因是( )A、太阳辐射不同 B、人为原因 C、地势起伏不同 D、地表物质不同 -
16、目前西藏军区海拔4500米以上哨所全部建成“阳光保暖房”(图1),住上这种新式营房后,官兵再也不用“四季穿棉袄”了。图2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以前官兵“四季穿棉袄”的原因是( )A、多晴朗天气,②较强 B、海拔高,水汽少,①较弱 C、海拔高,空气稀薄,④较弱 D、纬度高,风力大,③损失多(2)、下列地理现象与“阳光保暖房”原理一致的是( )A、冬天长沙开暖空调 B、汽车尾灯采用红色灯光 C、日落后的天空仍然明亮 D、深秋多云的夜晚不易霜冻 -
17、2024年9月14日。在重庆沙坪坝区高空气象观测站。一只1600克探空气球携带CYDT—1型臭氧探空传感器平稳升上天空,用于准确获取臭氧在大气中的垂直分布特征及其变化趋势。如图为“大气垂直分层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探空气球从地面上升到30千米处,所经历的温度变化是( )A、一直升高 B、先降温后升温 C、一直降低 D、先升温后降温(2)、假设在下列各地同时释放探空气球,并以同样的速度上升,最先测得平流层数据的是( )A、海口(20°N) B、广州(23°N) C、上海(30°N) D、北京(40°N)(3)、图中①、②、③、④各层( )A、①是对流层,臭氧吸收紫外线 B、②是平流层,二氧化碳吸收红外线 C、③是高层大气,云雨雾雪等天气现象 D、④有电离层,对无线电通信有重要作用 -
18、桫椤,现存唯一的木本蕨类植物,被众多国家列为一级保护的濒危植物(见下图)。它是与恐龙同时代繁盛的植物,科学界称它为研究古生物和地球演变的“活化石”。在宜宾高县胜天镇的红岩山景区内,分布着我国西南地区最大的原始桫椤海,因10万余株桫椤树汇聚丛生,连片成海而得名。有专家观点认为,该景区环境适宜桫椤树繁衍生息,成为了桫椤的“避难所”。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桫椤繁盛时期,地球上( )A、被子植物高度繁盛 B、爬行动物极度盛行 C、金属矿藏大量形成 D、联合古陆汇聚形成(2)、推测桫椤繁盛时期生长地的气候特点是( )A、温暖潮湿 B、温暖干燥 C、寒冷潮湿 D、寒冷干燥(3)、桫椤繁盛时期大量形成的矿物是( )A、金矿 B、石油 C、天然气 D、煤矿 -
19、叠层石中记录了地球早期的生命之一的蓝细菌(最早的光合放氧菌)生活的“足迹”。蓝细菌在生长过程中能黏附海水中细小的沉积物,当沉积物增多时,蓝细菌需要移动到表层寻找光源进行代谢。这样,沉积物一层一层地堆积形成叠层石。图1为2016年在陵兰岛发现的叠层石(年龄约37亿年),图2为地质年代表。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该叠层石的发现,使科学家对生命起源的研究可追溯到( )A、冥古宙 B、太古宙 C、寒武纪 D、二叠纪(2)、研究显示,距今25亿年为蓝细菌繁盛时期。由此推测,此后地球的( )A、海洋更加广阔 B、陆地普遍抬升 C、温度逐渐升高 D、大气变得富氧(3)、按由老到新的年代顺序,下列排序正确的是( )A、三叶虫—鱼类—恐龙 B、蕨类植物—被子植物—裸子植物 C、新生代—中生代—古生代 D、哺乳动物—爬行动物—两栖动物 -
20、北京时间2024年10月11日凌晨,太阳抛射出大量日冕物质,引发了特大地磁暴,导致地球空间环境产生一系列剧烈变化。如图为10月11日地磁活动水平与往日数据的对比(Kp指数数值越大,对应的地磁活动越强)。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本次特大地磁暴表明( )A、太阳活动较强 B、太阳辐射过强 C、太阳活动周期变长 D、太阳活动周期缩短(2)、特大地磁暴对地球的影响最可能是( )①气温急剧升高②信鸽迷失方向③极光遍布全球④供电出现故障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