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2025 年 7 月 19 日上午,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下称雅江水电站)开工仪式在西藏自治区林芝市举行。雅江水电工程主要采取截弯取直、梯级开发、隧洞引水、低坝调节的开发方式,总投资约1.2万亿元。该工程电力以外送消纳为主,兼顾西藏本地自用需求。完成下面小题。

    (1)、影响雅江水电站选址的主导因素是(     )
    A、地形 B、地质 C、径流 D、交通
    (2)、与传统高坝电站相比,雅江电站开发方式的突出优势是(     )

    ①生态影响小     ②建设周期短   ③发电效率高     ④调峰能力强

    A、①③ B、①② C、②③ D、③④
    (3)、雅江水电站建设对该区域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是(     )
    A、保障国家能源安全 B、改善流域航运条件 C、促进基础设施建设 D、推动农业规模发展
  • 2、数字游民是指依托互联网和数字技术,通过远程工作获得收入,在全球范围内自由选择生活地点的人群,其中青年占比高。完成下面小题。
    (1)、青年数字游民选择安居地的主要区位条件是(     )
    A、工业基础雄厚 B、商业贸易便利 C、生活成本较低 D、科研人才集聚
    (2)、大量数字游民的涌入对所在城市产生的主要影响有(     )

    ①增加当地生活成本 ②刺激高端制造业发展 ③优化城市人才结构 ④缓解劳动力短缺问题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3、下表为2024年我国不同运输方式的货运量及周转量数据。完成下面小题。

    运输方式

    货运量(亿吨)

    货运周转量(亿吨公里)

    418.8

    76847.5

    98.1

    141422.9

    51.7

    35861.9

    0.08982

    353.9

    管道

    9.5

    7461.9

    注:货运周转量等于货运量与运输距离的乘积

    (1)、甲、乙、丙、丁四种运输方式分别对应(     )
    A、公路 铁路 水运 航空 B、铁路 公路 航空 水运 C、公路 水运 铁路 航空 D、航空 公路 水运 铁路
    (2)、下列对四种运输方式叙述正确的是(     )
    A、甲运输灵活性好,适合短途运输,货运运输量最大 B、乙运输连续性好,适合长途运输,货运周转量最大 C、丙总能耗低,适合运输大宗货物,货运周转量较大 D、丁建设受地形制约大,不适于长途运输,货运量小
  • 4、宁夏沿黄城市带位于宁夏东北部,地处西北干旱区,是宁夏经济发展核心区。下图为宁夏沿黄城市带白天和夜间城区与郊区地表温差值,其中ΔT1曲线表示白天郊区减去城区的地表温差,ΔT2曲线表示夜间城区减去郊区的地表温差。完成下面小题。

    (1)、据图推测该地区地表温度日较差最大的是(     )
    A、夏秋郊区 B、冬春城市 C、冬春郊区 D、夏秋城市
    (2)、对该地区白天城郊地表温度差异影响最大的因素是(     )
    A、太阳辐射 B、硬化路面 C、人为热排放 D、植被覆盖率
  • 5、下图为天山北麓古尔班通古特沙漠某剖面示意图。山前倾斜平原土层深厚,地下水资源丰富, 是人类活动主要分布地区,但近年来土地退化严重。完成下面小题。

    (1)、近年来山前倾斜平原土地退化的原因,叙述正确的是(     )
    A、植被覆盖率下降,裸露地增多 B、地形坡度渐陡,耕作难度加大 C、降水季节变化大,水资源不足 D、土壤颗粒变细,风力侵蚀增强
    (2)、以下关于山前倾斜平原上、中、下不同部位农业开发,叙述正确的是(     )
    A、上部地表多砾石,透水性能好,适合种植业发展 B、中部土壤发育好,地下水埋藏浅,适合农业开垦 C、下部地形平坦开阔,土壤较肥沃,适合农业开发 D、山体坡度大,发展立体农业,增加农业生产效益
  • 6、碳酸参与下的岩石风化对流域碳循环影响显著,在全球气候变化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漾弓江 属于长江流域金沙江水系,发源于丽江玉龙雪山南麓,图 1 为漾弓江流域图。图 2 为漾弓江流域某水文站 1980-2019 年月均径流变化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选项中影响该流域碳汇的是(     )

    ①多断裂破碎带,岩溶发育显著     ②全球气候变暖,石灰岩反应快

    ③农业规模扩大,光合作用增强    ④植被覆盖度高,呼吸作用强烈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从 1980 年至 2019 年,漾弓江某水文站月径流量最大值出现时间的变化趋势及原因推测正确的是(     )
    A、提前   季风异常,降水变率大 B、延后   雪线升高,消融期推迟 C、提前   全球变暖,消融期提前 D、延后   湿地增加,丰水期延后
  • 7、孟加拉湾海水受季风影响,流向季节变化显著。研究显示,孟加拉湾海水盐度变化深受阿拉伯海高盐度海水入侵影响,下图示意孟加拉湾某季节表层盐度 (‰) 和海流分布。完成下面小题。

       

    (1)、阿拉伯海高盐度海水补给孟加拉湾最多的时段是(     )
    A、12 月-次年 2 月 B、3 月-5 月 C、6 月-8 月 D、9 月-11 月
    (2)、图示虚线框内区域海水向南运动的主导因素是(     )
    A、东北季风 B、地球自转 C、西南季风 D、海陆轮廓
  • 8、下图为某地地质剖面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变质岩形成时期(     )
    A、海生无脊椎动物繁盛 B、空中出现始祖鸟 C、形成了现代地貌的格局 D、蕨类植物繁盛
    (2)、乙地花岗岩形成后,甲地以东、以南地区经历的地质过程正确的是(     )
    A、岩浆侵入——变质作用——风化侵蚀——沉积作用——岩浆喷发——沉积作用 B、岩浆侵入——变质作用——岩浆侵入——抬升侵蚀——岩浆喷发——风化侵蚀 C、风化侵蚀——沉积作用——抬升侵蚀——沉积作用——岩浆喷发——沉积作用 D、沉积作用——岩浆侵入——变质作用——抬升侵蚀——岩浆喷发——风化侵蚀
  • 9、       北京时间2025年7月30日7点24分,俄罗斯堪察加半岛某地发生8.8级地震,震源深度为20.7km,下图为地震区域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此次地震(     )
    A、震中位置附近为海岭 B、震源位于岩石圈内 C、引发风暴潮波及日本 D、震中地处欧亚板块
    (2)、甲、乙、丙、丁四地表层海水性质比较,正确的是(     )
    A、海水盐度:甲>丙 B、海水温度:甲>乙 C、海水密度:丙<丁 D、海水盐度:乙>丁
  • 10、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鄂尔多斯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基地,也是我国生态脆弱地区之一。近年来,鄂尔多斯市着力打造风电、光伏、绿色氢能(由水电解而成)和储能产业链,以新能源发电带动新能源汽车等装备制造发展,构建“风光氢储车”产业集群,促进其经济发展。下图为鄂尔多斯区域图。

    (1)、简述图示区域降水的空间分布特点及其成因。
    (2)、简析鄂尔多斯高原地区生态脆弱的主要自然地理背景。
    (3)、分析鄂尔多斯高原地区风能和太阳能资源丰富的主要原因。
  • 11、2025年6月18日,浙江某中学(28°N,119°E)地理学习小组在校园内开展太阳方位观测活动。下图1为某小组成员绘制的当日日落时太阳位置示意图,下图2为某小组成员当日记录的日出、日落时刻(北京时间),其中日出时刻记录的数据由于失误被墨水覆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记录表中的日出时刻,为(     )
    A、5:00 B、5:08 C、5:12 D、5:16
    (2)、从该日起之后10天,校园中(     )
    A、正午旗杆在教学楼上的投影先变短后变长 B、正午时刻教学楼影子逐渐变长 C、日落光线与教学楼的夹角θ先变大后变小 D、日落方位逐渐从西北转向西南
  • 12、2024年某日一飞机从大兴机场(39°30'N,116°25'E)起飞并向东飞行,升空后机长观察到太阳从左前方的地平线升起,后逐渐向右前方移动。飞机飞行13小时后到达目的地。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日最可能为(     )
    A、3月9日 B、6月13日 C、9月25日 D、12月6日
    (2)、与大兴机场该日昼长相比,该日机长经历的昼长(     )
    A、相同 B、更长 C、更短 D、无法判断
  • 13、我国某中学用立杆测影的方法开展测量太阳高度角的地理实践活动。左图为“该小组分别在二至日北京时间13:25测得的日影示意图”,右图为“学校平面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实践过程中,为测量太阳高度,除旗杆、指南针、纸、笔以外,还需必备的材料是(     )
    A、圆规 B、量角器 C、相机 D、卷尺
    (2)、若测得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角为H,则该中学的纬度是(     )
    A、90°-H B、H-23°26' C、90°-H+23°26' D、H+23°26'
    (3)、冬至日自日出到日落该校旗杆杆影指向的变化是(     )
    A、从教学楼移向篮球场 B、从篮球场移向教学楼 C、从文化长廊移向学生宿舍 D、从学生宿舍移向文化长廊
  • 14、某游客利用年假到山西大同(40°N,113°E)游览云冈石窟。进景区时,他在东西走向的大道上拍了张照片,此时图中大道左侧高大石柱的影子朝向右略偏后方(即偏向该游客拍摄时所在的方位),目测石柱影长不到石柱高度的一半(tan64°≈2)。下图为“游客拍摄的照片”。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游客拍摄照片时的朝向(     )
    A、正东 B、正西 C、正南 D、正北
    (2)、该游客进入景区的时间更接近当地的(     )
    A、9时 B、11时 C、13时 D、15时
    (3)、该游客的年假最有可能安排在(     )
    A、谷雨期间 B、小暑期间 C、寒露期间 D、小雪期间
  • 15、10月中旬,拉萨市(29°N,91°E)某中学学生开展校园地理实践活动,下图为“北京时间13时56分拍摄的校园照片”,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日拉萨正午太阳高度角约为(     )
    A、37° B、45° C、53° D、61°
    (2)、该中学学生开展实践活动时,下列自然现象最可能观察到的是(     )
    A、晨昏蒙影影长较短 B、北极星在地平线附近 C、午后多对流雨天气 D、校园内树木纷纷落叶
  • 16、图甲为我国南方某地大棚草莓景观,图乙为我国华北地区覆盖的地膜景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与南方不同,我国华北地区在春播时通过进行地膜覆盖提高地温,其主要原理是(     )
    A、增强了太阳辐射的反射 B、减少了大气逆辐射 C、减少了地面辐射的散失 D、增强了对太阳辐射的吸收
    (2)、白色地膜透光率较高,而草莓地垄多用黑色地膜覆盖,其优势在于(     )
    A、减少水分蒸发 B、减轻病虫危害 C、增加土壤肥力 D、抑制杂草生长
  • 17、下图为“某地区地质平面图”,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该地区形成的地质过程,先后顺序组合正确的是(     )
    A、沉积作用——断层——岩浆活动——水平挤压——沉积作用 B、沉积作用——水平挤压——岩浆活动——断层——沉积作用 C、沉积作用——水平挤压——断层——岩浆活动——沉积作用 D、沉积作用——水平挤压——断层——沉积作用
    (2)、下列关于①②③界面的描述,正确的是(     )
    A、①西侧的岩层相对上升 B、②附近可见古猿人化石 C、③附近未发生侵蚀作用 D、③处附近沉积从未间断
  • 18、地质图上,构造等高线是指某一岩层顶部海拔相同点的连线。下图为南半球某区域的白垩纪岩层构造等高线和地形等高线分布图,地形等高线的等高距为60米,山峰最高点海拔为681米,甲、乙、丙和丁为地表的四个地点。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图中681米的山峰的成因是(     )
    A、向斜成山 B、背斜成山 C、向斜成谷,后两翼被侵蚀成山 D、背斜成谷,后两翼被侵蚀成山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地坡面径流流向东北 B、乙处地下岩层具有良好的储油构造 C、丙地的最高海拔可能为320m D、丁处地下岩层的埋藏深度最小
  • 19、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冰前湖,即与冰川末端直接接触的冰川湖。青藏高原东南部的喜马拉雅山脉和念青唐古拉山脉是冰前湖的集中分布区。研究表明,冰川与冰前湖之间存在强烈的相互作用:冰川的进退直接影响冰前湖的形成与演化;而冰前湖的存在和扩张,加速母冰川的退缩。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冰前湖的快速扩张使其稳定性降低,溃决风险加剧。冰湖溃决往往不是单一灾害的终点,而是一系列链式灾害的起点,尤其是近年多发的泥石流,对下游地区构成严重威胁。图左为青藏高原冰前湖集中分布区示意图,图右为冰前湖与冰川相互作用模式示意图。

    (1)、结合材料与图,描述终碛垄作围堰的冰前湖的形成过程。
    (2)、结合图右,阐释冰前湖的扩张如何加速母冰川退缩。
    (3)、在全球变暖背景下,试分析冰川崩解、冰湖溃决并演变为泥石流的过程。
  • 20、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塔克拉玛干沙漠是中国最大的沙漠,也是世界第二大流动沙漠。近年来,中国在此建设了全长约500公里的“零碳公路”(沙漠公路绿化工程),通过光伏发电、滴灌技术种植防护林带,实现公路运营的“零碳排放”。该工程有效抵御了风沙侵袭,保障了边疆地区交通畅通,并为沙漠生态治理提供了范例。下图左为塔克拉玛干沙漠公路示意图,图右为塔克拉玛干沙漠公路景观图。

    (1)、说明“零碳公路”采用“防护林带+滴灌技术”治理风沙的原理。
    (2)、指出塔克拉玛干沙漠发展光伏发电的自然优势。
    (3)、从国家安全角度,简述该“零碳公路”建设的意义。
上一页 2 3 4 5 6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