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津巴布韦位于非洲南部,长期以来一直依赖传统化石燃料发电,能源成本高昂且电力供应不稳定。中国某企业助力其发展光伏(太阳能)发电,并协助该国在马斯温戈省建设了一个“光伏+储能+柴油发电站”的能源系统。下图示意马斯温戈多年平均各月气温和降水量。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5-9月该能源系统光伏发电量大,主要原因是此时段(     )
    A、风力弱 B、气温高 C、温差小 D、降水少
    (2)、与津巴布韦传统发电方式相比,该能源系统的主要优点是(     )

    ①发电成本低②占地面积小③供电更稳定④技术要求低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与光伏电站的能源来源相同的是(     )
    A、煤炭、石油 B、潮汐、煤炭 C、地热、潮汐 D、风能、地热
  • 2、2022年10月9日,意大利斯特龙博利火山喷发,现场喷出滚滚浓烟,大量熔岩流出(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喷发出来的火山灰物质在地球圈层中迁移的顺序是(     )
    A、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 B、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 C、水圈、生物圈→大气圈→岩石圈 D、水圈、生物圈→岩石圈→大气圈
    (2)、图中包含的各圈层(     )
    A、有明确的界面 B、不断地进行着物质和能量的交换 C、独立发展变化 D、物质运动的能量均来自太阳辐射
  • 3、在横断山区东北部,高山峡谷纵横交错,大小河流贯穿其间。嘉绒藏人是这里的主体族群,他们在半山(指山麓到山顶之间的山坡,海拔通常在2500—3000m)地带耕种、居住,在高山草甸放牧牦牛(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嘉绒藏人多在半山地带聚居,是因为半山地带(     )
    A、利于机械化耕作 B、热量条件充足 C、空气质量优良 D、受洪水威胁较少
    (2)、嘉绒藏人聚居区的交通线路(     )
    A、沿山脊方向延伸 B、密度较其他区域大 C、多迂回曲折前进 D、以挂壁的方式修建
  • 4、晾晒指数是根据温度、风速、天气状况的预报对晾晒的影响情况,对人们进行晾晒活动的适宜程度进行分级,从而指导人们适时安排晾晒衣物等家庭用品或农作物、药材等。晾晒指数分为5级,级数越低,气象条件对人们进行晾晒活动越有利。读“2018年3月6日17时某区域地面天气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①②③④四地,晾晒指数最低的是(     )
    A、 B、 C、 D、
    (2)、图示虚线范围内该天气形势下最可能出现的气象灾害是(     )
    A、冰雹 B、暴雨 C、沙尘暴 D、龙卷风
  • 5、革香河流域位于云南省东北部,为典型的岩溶山区,其发源于沾益区马雄山北麓,流域内地质环境条件脆弱,缺水少土,石漠化严重。下图示意革香河流域某地地质剖面,其中落水洞是地表水流入地下的通道,表面形态与漏斗相似,是地表及地下岩溶地貌的过渡类型。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岩层(     )
    A、均为沉积岩 B、都有层理构造 C、多经历变质作用 D、多具有可溶性
    (2)、研究发现,图示钻孔打井的位置选择非常合理,其主要原因是(     )

    ①位于背斜顶部,地下水源储量大②位于向斜槽部,地下水充足

    ③峰林地貌发育,地表水下渗量大④钻孔选址处地势较低,成井后地下水可自流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图中落水洞底部未来最可能连通(     )
    A、地下河 B、天坑崖顶 C、地表峰丛 D、峡湾海岸
  • 6、某岩石,因盛产于云南省大理县而得名,其主要矿物为重结晶的方解石、白云石。该岩石颜色纯净时为白色,含杂质时则呈现各种杂色,具有美丽的条纹,是主要的建筑装饰石材及雕刻石料。图1示意该岩石样品,图2示意岩石圈物质循环。完成下面小题。

    (1)、该岩石最可能属于图中的(     )
    A、 B、 C、 D、
    (2)、促成图中丙或丁转化成该类岩石需经历的地质作用是(     )
    A、a B、b C、c D、d
    (3)、物理风化作用会导致该岩石(     )
    A、逐渐破碎 B、性质改变 C、搬离原地 D、固结增强
  • 7、马拉维湖位于非洲东南部,是非洲第三大湖泊,总面积约3.08万平方千米。该湖及周围地区多雾。图1示意马拉维湖地理位置,图2为该国a地降水资料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马拉维湖地区(     )

    ①全年气温较高②全年气温较低③降水季节变化小④降水季节变化大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2)、影响该国a、b两地年降水量与雨季长短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盛行西风带、副热带高气压带 B、赤道低气压带、信风带 C、副极地低气压带、盛行西风带 D、副热带高气压带、信风带
    (3)、推测该国多大雾的季节及依据是(     )
    A、冬半年,受东南信风带控制 B、冬半年,天气晴朗,蒸发不旺盛 C、夏半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 D、夏半年,水汽沿中西部山地爬升
  • 8、由于大气三圈环流的存在,全球地表形成多个气压带和风带。这些气压带和风带随着季节南北移动,从而影响各地的天气和气候。下图示意世界某月南太平洋气压(单位:hPa)分布形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从南半球大气活动中心的位置判断此时大致是(     )
    A、南半球夏季 B、北半球冬季 C、7月前后 D、1月前后
    (2)、甲大气活动中心的成因是(     )
    A、地面上升气流 B、高空下沉气流 C、海陆热力差异 D、海面冷水降温
  • 9、某区域曾多次发生过地质事件,地层轻微褶皱。下图为某地地质剖面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区域下列岩层形成时间最晚的是(     )
    A、砾岩 B、页岩2 C、侵入岩 D、玄武岩
    (2)、与b处岩石相比,a处岩石(     )
    A、结晶良好 B、颜色浅 C、硬度更高 D、多气孔
    (3)、影响M处河谷发育的主要因素是(     )
    A、岩性、断层 B、地势、断层 C、地势、火山 D、岩性、褶皱
  • 10、读某地质作用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的地质作用为(     )
    A、岩浆活动 B、变质作用 C、地壳运动 D、外力作用
    (2)、图示地质作用最可能形成(     )
    A、喜马拉雅山脉 B、海沟 C、华北平原 D、四川盆地
  • 1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雷暴是伴有雷击和闪电的局地对流性天气,常伴有强烈的阵雨或暴雨,有时伴有冰雹和龙卷风。雷暴的形成通常要具备3个基本条件,即不稳定的大气层结、充沛的水汽和足够的抬升触发机制。洪泽湖是中国第四大淡水湖,其周边地区是雷暴多发地区之一。下图为某年6月8日洪泽湖周边的地面气温和风的分布。

    (1)、比较图中锋面西段与东段的移动速度并说明理由。
    (2)、图中天气系统会触发洪泽湖西北侧形成雷暴天气,试分析其原因。
    (3)、洪泽湖周边在夏季夜间常发生雷暴天气并在4时-6时达到最强。试描述其形成发展过程。
  • 12、某地年降水量约480毫米,仅有冷暖两季,冷季平均气温约-10℃,暖季平均气温约10℃,植被以灌丛为主。灌丛在生长季表现为碳汇,在非生长季表现为碳源。下图示意该地灌丛生长季月平均二氧化碳通量(正值表示生态系统向大气释放二氧化碳),平均二氧化碳通量由光合固碳和呼吸作用共同决定。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地光合固碳速率最快的月份是(     )
    A、6月 B、7月 C、8月 D、9月
    (2)、影响灌丛生长季生态系统二氧化碳通量的变化的最主要因素是(     )
    A、热量 B、光照 C、水分 D、风速
  • 13、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天山石林位于天山山脉西段,是迄今为止国内发现的海拔最高、分布最广的砾岩石林景观区(下图)。该地石林节理发育,经长期的地质变迁和独特气候环境演变,逐渐形成了千姿百态的造型。研究表明,天山石林岩层由砾岩、黄土、亚粘土沉积而成,且富含海生生物化石。石林东侧是尤尔都斯盆地,开都河从尤尔都斯盆地穿过,流域内季节性冻土广泛分布,河床底层存在永久性冻土。

    (1)、指出天山石林与云南路南石林的岩石和地貌类型的差异。
    (2)、请从地质作用的角度,分析天山石林的形成过程。
    (3)、分析冻土对开都河中下游曲流形成的作用。
  • 14、兴凯湖属中俄界湖(图左),湖面平均海拔约70米,由大、小兴凯湖组成,两湖之间有沙岗隔开,松阿察河为其唯一的泄流通道。1942年,当地政府在小兴凯湖北侧的穆棱河上修建分洪水闸,穆棱河洪水期部分河水注入小兴凯湖。之后的一段时期内,兴凯湖水位相对稳定,但近年来水位明显上升,大兴凯湖尤为显著。图右为2020年在图左所示松阿察河a河段,沿湖水流出方向所作的河床剖面图。完成下面小题。

    (1)、穆棱河部分河水注入后,兴凯湖在之后的一段时期内(     )
    A、湖水含沙量增大 B、湖泊容积增加 C、年蒸发总量增大 D、渔业资源减产
    (2)、推测近年来兴凯湖水位明显上升的原因主要是(     )
    A、穆棱河入湖水量增加 B、松阿察河泄流能力减弱 C、区域降水量有所增加 D、兴凯湖湖床淤积较严重
  • 15、“工赋链主”是上海以工业互联网赋能实体经济,推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升级选出的示范标杆企业。每家“链主”企业须带动培育20—30家“链上”企业。上海Z纺织企业推出的工业互联网平台,通过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帮助企业上云上平台,服务8000多家中小纺织企业,链接全国至少60万台织机,覆盖纱线、织布、印染等环节,可根据订单变化实现产能协作。完成下面小题。
    (1)、“工赋链主”企业的主要特征是(     )

    ①品牌影响力大②产业链完整③协同能力强④劳动力投入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工赋链主”主要带动链上相关企业(     )
    A、提高生产效率 B、提高产品质量 C、降低运输成本 D、缩短生产工序
  • 1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目前,我国为全球最大的不锈钢消费市场,2022年我国不锈钢产量为3197.5万吨。铬是生产不锈钢的重要原料。地球上含铬元素的矿物极少,常产于蛇绿岩中。

    西藏自治区山南市曲松县罗布萨铬铁矿是我国目前储量最大的铬铁矿区。全球铬矿资源主要分布在南非、哈萨克斯坦、印度等国家,南非是我国铬铁矿石进口的重要来源地。图1为罗布萨铬铁矿分布区地质简图,图2为2006—2019年我国铬铁矿进口示意图。

    (1)、描述罗布萨铬铁矿资源的分布特征。
    (2)、从产业链的角度分析我国铬铁矿资源供应安全风险高的原因。
    (3)、从国家安全的角度提出保障我国铬铁矿资源安全的措施。
  • 17、阅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马拉开波盆地位于委内瑞拉西北部,四周山地环绕,盆地中心是南美洲最为湿热的马拉开波湖湖区。湖区大部分高温多雨,年平均降水量1500毫米以上。湖区有7000多口油井,炼油工业发达,湖区周边城市因此迅速发展。马拉开波湖原本仅通过一条狭窄的水道同加勒比海连接,湖水北咸南淡。为了发展湖内的采油业,50多年前人们开始将连接外海的水道拓宽、挖深。

    材料二马拉开波湖简图

    (1)从地理位置和地形的角度分析湖区“热”的原因。

    (2)从气压带和风带角度分析马拉开波湖区冬夏半年降水都较多的原因。

    (3)推测20世纪60年代以来马拉开波湖湖水水质的变化并分析其原因。

  • 18、“里程焦虑”一直是新能源汽车面临的困扰。2023年基于“5G+自动驾驶”的高功率动态无线内充电道路在长春研发成功。该路面通过磁场传输电能,在汽车行驶过程中可实时无线充电,“里程不再焦虑”。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与充电桩有线充电相比,道路无线充电(     )
    A、节省了投资成本 B、实现了低碳出行 C、减化了充电程序 D、缩短了充电时间
    (2)、目前,无线充电道路更适合建设在(     )
    A、老城区 B、卫星城 C、中心城市 D、新城区
  • 19、黄河上游两岸常有海拔不同的多级平坦面分布。这些平坦面是在区域地壳运动和气候变化的共同作用下,河流下切侵蚀而形成的。黄河流经青藏高原东部的若尔盖盆地,在出口处仅形成了一级平坦面。图示意该河段的单侧断面及典型沉积剖面。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卵石层中的鹅卵石分选性较好、磨圆度较高,反映了这些物质在形成时期(     )
    A、受到的风力侵蚀作用 B、受到的物理风化作用弱 C、经过长时间的冰川磨蚀 D、经过长距离的流水搬运
    (2)、根据典型沉积剖面特征,可推知与距今5000~4250年相比,距今4250~4000年该地可能出现的情形有(     )

    ①区域地壳抬升 ②区域地壳下沉 ③区域气候变湿 ④区域气候变干

    A、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3)、此处仅形成一级平坦面,反映了该平坦面形成后(     )
    A、黄河水位基本稳定 B、区域地壳相对抬升 C、黄河下切侵蚀减弱 D、区域气候干湿交替
  • 20、阅读材料,回答下面问题

    材料一天鹅洲长江故道(牛轭湖)位于江汉平原,因为长江干流河道在平原上摆荡,侧蚀强烈,河流自然裁弯取直后形成。天鹅洲故道原有连接通道与长江连通,1998年后修建沿江大堤后,仅汛期长江水才会通过连接通道流入故道,天鹅洲故道已被列入中国重要湿地名录,这块湿地已建有天鹅洲白鳍豚国家级保护区和麋鹿国家级保护区。下图为天鹅洲故道简示图和牛轭湖形成过程示意图。

    材料二研究表明:河流流量大,流速快,携带的物质粒径大,沉积速率慢,当河流流速慢时,携带的物质粒径小,沉积速率快速增加。下表是天鹅洲故道湖底沉积物特征随深度变化情况。

    沉积年代

    沉积物深度

    沉积物颗粒

    沉积速率

    阶段四(1972~2012年)

    0~26cm

    0.63cm/a

    阶段三(1959~1971年)

    26~52cm

    极细

    2.17cm/a

    阶段二(1936~1958年)

    53~70cm

    自下而上,由粗到细

    0.77cm/a

    阶段一(1916~1935年)

    71~85cm

    0.74cm/a

    (1)、根据材料一,说明天鹅洲长江故道(牛轭湖)的形成过程。
    (2)、根据材料二描述天鹅洲故道湖底沉积物和河水流速的变化特点,并由此推断天鹅洲故道完成裁弯取直大致年份。
上一页 295 296 297 298 299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