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云南省的地形以山地高原为主,地貌景观独特。近年来,云南省人口向省内大中城市集聚的趋势增强。图1为云南省区域略图,图2为云南某石林景观图。


材料二:云南省森林火灾多发。统计显示,林火发生后的火烧迹地更易发生泥石流灾害。
(1)、石林所对应的地貌为喀斯特地貌,是(填“岩石类型”)受流水作用而形成。(2)、与东部相比,云南省西部地区的人口密度较 , 其分布主要受(填“自然因素”)影响。从社会经济角度,简述云南省内人口向省内大中城市集聚的原因。(3)、从水循环角度看,林火会造成植被部分或完全烧毁,对(填“水循环环节”)的截留作用减弱,(填“水循环环节”)减少,短期内使地表径流量(填“增加”或“减少”)、流速(填“变快”或“变慢”),导致火烧迹地泥石流多发。 -
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贺兰山的东麓分布有多处冲积扇,其土壤质地普遍较粗。研究表明,植被覆盖率高低对表层土壤的含水量及土壤温度有较大影响。
材料二:腾格里沙漠周边地区生态环境脆弱,近年来当地积极推进大规模的生态修复工程,成效显著。图1为贺兰山周边区域略图,图2为腾格里沙漠周边地区“四带一体生态防护体系”示意图。

(1)、贺兰山中段东西两侧山麓的植被差异明显,东侧以为主,西侧以为主,产生这种差异的主要因素是。(2)、贺兰山东麓的土壤主要受(填“成土因素”)的影响,质地普遍较粗、保水性能较。随着生态修复工程推进,该地下渗量(填“增加”或“减少”),表层土壤含水量(填“上升”或“下降”)。(3)、腾格里沙漠在推进“四带一体防护体系”生态工程时,种植了大批适宜当地自然环境的植被,这些植被的叶片常具有等特征。与树枝活沙障相比,高立式沙障的优点是 , 并结合图2推测当地的主导风向为。 -
3、2010-2020年是我国老龄化增长最快的10年,期间部分地区出现了“人口老龄化城乡倒置”现象(即城镇经济发展水平高于农村,但老年人口占比却比农村低)。完成下面小题。(1)、我国部分地区出现“人口老龄化城乡倒置”现象的主要原因为( )A、农村老年人口平均寿命较长 B、城镇中就业机会多收入高 C、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量迁出 D、城镇人口的生育意愿低下(2)、为缓解老龄化过快带来的不利影响,农村地区较为可行的措施有( )A、支持小微企业和自主创业 B、发展人工智能和高科技 C、鼓励和促进区域人口流动 D、完善农村养老保障制度
-
4、嘉陵江因河水中含沙量大,形成了众多江心洲。青居江心洲位于嘉陵江青居曲流弯道处,沙洲北侧正对青居水电站发电尾水排放口。水电站运行以来,青居江心洲面积发生变化。下图为青居江心洲及周边区域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青居江心洲的面积变化规律及其原因组合正确的是( )A、变小 到达江心洲的泥沙量减少 B、变大 江心洲所在河道不断变宽 C、变小 江心洲北侧侵蚀作用加强 D、变大 江心洲所在河道流量变大(2)、关于青居曲流的凸岸和凹岸,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河流凹岸,水流速度较慢 B、河流凹岸,适合建设码头 C、河流凸岸,流速快水位高 D、河流凸岸,堆积作用明显 -
5、新疆艾丁湖是典型的干旱区内陆湖泊,水源补给主要依靠地表径流和地下水。2013年以来,该流域推行退地及高效节水灌溉等措施,湖泊面积有所增加。下图为艾丁湖流域水循环环节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甲、乙代表的水循环环节分别是( )A、蒸腾 B、下渗 C、地表径流 D、地下径流(2)、艾丁湖湖泊面积增加对当地水循环的影响为( )A、下渗量减少 B、入海径流量减少 C、蒸发量增加 D、水循环速度加快 -
6、湖陆风是沿湖地区特有的一种地方性热力环流现象,巢湖与周边区域的湖陆风现象明显。下图为巢湖沿岸某气象站的风速日变化曲线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关于甲、乙两时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时刻,湖泊区域为高压 B、甲时刻,湖岸处易形成降水 C、乙时刻,陆风开始转湖风 D、乙时刻,湖陆温度差异最大(2)、随着巢湖周边城市建成区面积不断扩大,湖陆风的变化趋势为( )A、湖风、陆风都增强 B、陆风增强,陆风减弱 C、湖风、陆风都减弱 D、湖风增强,陆风减弱 -
7、茅尾海国家级海洋公园位于钦州市茅尾海海域,拥有原生状态的红树林和盐沼等典型海洋生态系统。近年来,该海域水体富营养化现象较为明显。下图为茅尾海国家海洋公园范围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推测茅尾海国家海洋公园资源利用主要集中在( )A、海洋生物资源 海洋矿产资源 B、海洋空间资源 海洋矿产资源 C、海洋生物资源 海洋空间资源 D、海洋能源资源 海洋生物资源(2)、造成茅尾海国家海洋公园水体富营养化的原因有( )① 沿海地区工农业废水排放② 近岸海水养殖区废水排放
③ 入海口附近采砂船抽砂作业④ 入海河流上游水利工程建设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
8、黄绵土是由黄土经直接耕作而成的一种土壤,因土质疏松、软绵而得名。研究表明,秸秆覆盖能使黄绵土的有机质含量上升。下图为我国三大自然区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四个地区中属于黄绵土主要分布区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2)、关于四地自然状态下形成的典型土壤特征描述中,正确的是( )A、甲一土壤表层疏松,通气透水性好 B、乙一腐殖质含量高,土壤质地黏重 C、丙—土壤侵蚀较轻,土层深且肥沃 D、丁—微生物分解快,土壤成熟度高(3)、秸秆覆盖能使黄绵土有机质含量上升的主要原因为( )① 表土侵蚀减弱 ② 土壤温度升高 ③ 有机质来源增多 ④ 微生物分解减弱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
9、桢楠是特产于我国亚热带季风气候区的一种高大乔木,通常生长在土层深厚的中性或微酸性土壤上,因其木材价格昂贵,许多地区积极尝试引种。下图为桢楠的叶片和果实景观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特征描述中,与桢楠吻合的是( )A、常绿不落叶 B、季相变化大 C、多革质叶片 D、常有板状根(2)、决定桢楠在我国东北地区能否引种成功的主要因素是( )A、气候 B、土壤 C、地形 D、水源 -
10、2024年10月15日(农历九月十三)凌晨,出现了月掩土星的天文奇观,这种天文现象的物理原理与日全食相似。完成下面小题。(1)、月球和土星所属的天体类型分别是( )A、卫星 卫星 B、卫星 行星 C、行星 行星 D、行星 卫星(2)、当天,月球和土星在示意图中所处的位置分别为( )
A、① 甲 B、② 乙 C、③ 甲 D、④ 乙(3)、该日傍晚,可观测到的月相是( )A、
B、
C、
D、
-
11、甲烷被公认为是仅次于二氧化碳的温室气体,我国借助3S技术精准监测各地区的甲烷浓度分布状况,以便更有效地实现甲烷减排。下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获取大气中甲烷浓度状况并绘制其浓度专题地图所需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GIS RS B、RS RS C、RS GIS D、GIS GIS(2)、甲烷浓度升高带来的影响有( )A、①减弱 B、②增强 C、③减弱 D、④增强 -
12、地磁暴是由太阳表面活动引起的地球磁场全球性剧烈扰动的一种现象,可用地磁指数(Dst)来表示,其数值大小与黑子数量呈负相关。下图示意1957-2023年期间Dst指数的变化统计。完成下面小题。
(1)、易引发地磁暴的太阳活动及其发生圈层组合正确的是( )A、黑子 光球层 B、耀斑 光球层 C、日珥 色球层 D、太阳风 日冕层(2)、根据材料判断,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 )A、1960年太阳黑子数最少 B、1965年激烈天气最多发 C、1991年农业倾向于歉收 D、2009年极光现象频次低 -
13、巴西东北部沿海地区的“千湖沙漠”是由一系列新月形沙丘组成的沙丘链,其沙源主要来自入海河流带来的泥沙。下图为该沙丘链景观图。完成下面小题。
(1)、“千湖沙漠”沙丘链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A、流水沉积 B、风力沉积 C、冰川沉积 D、海浪沉积(2)、关于沙丘甲侧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迎风侧 坡度较缓 B、背风侧 坡度较缓 C、迎风侧 坡度较陡 D、背风侧 坡度较陡 -
14、太行山东麓是我国重要的光伏基地,春季该地区常遭受沙尘天气侵扰,此时光伏发电量明显下降。下图为太行山东麓月平均太阳总辐射年内变化图。完成下面小题。
(1)、影响该地区太阳总辐射年内变化的主要因素有( )① 纬度高低 ② 天气状况 ③ 海拔高度 ④ 昼夜长短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2)、沙尘天气会使当地光伏发电量下降的原因是( )A、大气削弱增强 B、太阳辐射减少 C、地面吸收增强 D、大气辐射减少 -
15、2024年11月4日,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酒泉(100°E,40°N)着陆,返回舱进入大气层时速度达数千米每秒,在离地面约10000米的高度打开降落伞减速。完成下面小题。(1)、返回舱打开降落伞时最有可能处在( )A、对流层 B、平流层 C、臭氧层 D、高层大气(2)、返回舱从打开降落伞到着陆的过程中( )A、气温先升后降 B、气温上升 C、气压下降 D、气压先降后升
-
16、2024年10月,印度尼西亚境内多座火山连续喷发,大量岩浆、火山灰喷出。下图为地球内部圈层划分与地震波传播速度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印尼火山所喷发的岩浆来源于( )A、①圈层 B、②圈层 C、③圈层 D、④圈层(2)、下列关于a、b界面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a界面以上圈层厚度不均 B、a界面以下物质为液态 C、在b界面处纵波速度为0 D、b界面以下物质为固态 -
17、地层是具有时间顺序的层状岩石,沉积地层中埋藏的化石具有明显的地质环境指向性。下图为我国南方某低山区的地层结构图。完成下面小题。
(1)、该地早期所处的地理环境为( )A、沼泽 B、海洋 C、草原 D、森林(2)、丁地层形成时期,地球上( )A、蕨类植物出现 B、哺乳动物繁盛 C、裸子植物繁生 D、原始鱼类灭绝 -
18、为了解释坡度变化对河流地貌发育的影响,有人设计了理想化天平实验装置(下图),用于演示河流沉积作用和侵蚀作用过程,天平横杆上的刻度表示河流坡降与泥沙粒度的大小。以下为实验的部分过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实验第一步,水桶往右平移,指针向左偏转,示意河流( )A、坡降增大 B、泥沙粒度减小 C、流量增大 D、沉积量增大(2)、实验第二步,为使天平保持平衡,秤盘往左平移,示意河流( )A、水动力增大 B、侵蚀作用增强 C、流速增大 D、泥沙粒度增大 -
19、南极冰盖(不包括冰架)面积占全球陆地总面积的8.3%,冰储量约3.0×107km3 , 平均厚度约2100m(下图)。虽然冰盖表面气温很低,但冰盖底部温度相对较高,底部会融化,形成冰下湖泊。地球上大多数冰山来源于南极冰川,南极洲周围大洋冰山的总量约20万座。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图所示冰下湖泊的说法,正确的是( )A、湖水参与海陆间水循环 B、湖水盐度高于周围海洋 C、湖泊中渔业资源丰富 D、湖泊热量来源于太阳辐射(2)、关于南极洲周围大洋冰山的说法,正确的是( )A、冰山融化导致海平面上升明显 B、冰山融化改变了西风漂流的流向 C、冰山周围海水可形成上升流 D、冰山运动方向受极地东北风影响 -
20、4月下旬某日,华北地区某市经历了一次锋面天气过程,气象小组利用该市近地面到3千米高空风场图(下图),研究该天气系统。完成下面小题。
(1)、经研究,绘制出的不同时刻锋面高度位置图与实际相符的是( )A、
B、
C、
D、
(2)、上图所示时段,该市最有可能经历的天气过程是( )A、疾风骤雨气压升高 B、阴雨绵绵气温升高 C、云淡风轻气温降低 D、浓云密布气压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