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读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下列关于世界降水量分布的说法,错误的是( )A、赤道附近地区降水多,极地地区降水少 B、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比西岸降水多 C、中纬度地区,内陆地区比沿海地区降水少 D、世界各地降水量差别不大(2)、图中D地的气候类型是( )A、热带草原气候 B、温带季风气候 C、热带雨林气候 D、温带大陆性气候
-
2、读图“北半球气压带、风带示意图”和“两种气候①、②气温曲线降水柱状图”,完成下面小题。(1)、与②气候的形成密切相关的是( )A、A B、E C、G D、H(2)、造成①气候夏季降水特征的是( )A、A B、B C、E D、G
-
3、世界优质牧场广泛分布在气候湿润的温带地区,多汁牧草生长喜温喜湿。读气温曲线和年降水量柱状图,完成下面小题。(1)、关于上图气候类型的判断,正确的是( )A、甲是温带海洋性气候 B、乙是热带草原气候 C、丙是温带大陆性气候 D、丁是温带季风气候(2)、甲年均气温远高于丁,主要影响因素是(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地形地势 D、人类活动(3)、为了生产品质奶,牧场最好选择在( )A、甲气候分布区 B、乙气候分布区 C、丙气候分布区 D、丁气候分布区
-
4、下图为甲、乙、丙三地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甲、乙、丙三地的气候类型分别是( )A、地中海气候、热带雨林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 B、温带海洋性气候、地中海气候、热带雨林气候 C、热带雨林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地中海气候 D、热带雨林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2)、澳大利亚和马来西亚两国都有热带雨林气候分布,其中( )A、澳大利亚热带雨林气候分布比马来西亚广 B、澳大利亚热带雨林气候的成因是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 C、马来西亚热带雨林气候的形成与山地迎风坡有关 D、马来西亚热带雨林气候的成因是纬度低、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影响
-
5、下图为南美洲局部地区1月等温线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1)、图中M地气温可能是( )A、22℃ B、26℃ C、16℃ D、15℃(2)、导致甲、乙两地气温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海陆分布 B、纬度位置 C、大气环流 D、地形(3)、此季节,圣地亚哥与布宜诺斯艾利斯降水量差异较大,原因是圣地亚哥( )A、受西风带控制 B、位于西风的迎风坡 C、受暖流影响大 D、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
-
6、下图为世界部分地区三圈环流示意图,图中箭头表示气流的运动方向。完成下面小题。(1)、一般情况下,受三圈环流影响,降水较多的地区有( )A、①③④ B、①③⑤ C、①⑤⑥ D、④⑤⑥(2)、受③⑤交替控制形成的气候及其景观特征为( )A、热带草原气候;喀斯特地貌分布广 B、地中海气候;植被多常绿硬叶林 C、热带沙漠气候;土壤有机质含量高 D、亚热带季风气候;河流流量大
-
7、在一定的大气环流背景下,暖空气流到冷海面时,海—气相互作用形成海雾。下表示意某年6月4日至9日青岛海域天气情况。完成下面小题。
时间
4日
6日至7日
8日23:00
9日19:00前
9日19:00—22:00
海雾
开始出现
最强
开始减轻
轻雾
加重
能见度
小于2000米
170米
大于2000米
大于8000米
3900~4400米
(1)、这次青岛海雾形成的大气环流背景是( )A、蒙古高压和盛行西风 B、夏威夷高压和盛行西风 C、蒙古高压和极地东风 D、夏威夷高压和极地东风(2)、青岛海域4日盛行风向最可能是( )A、偏南风 B、偏北风 C、偏东风 D、偏西风 -
8、2022年12月4日,印度尼西亚爪哇岛东部塞梅鲁火山喷发,大量黑色火山灰喷发到1 500米高空。下图为塞梅鲁火山喷发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下列关于塞梅鲁火山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处欧亚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地带 B、位于板块张裂处,岩浆活动引起火山喷发 C、火山灰总体飘向东南方向 D、火山口附近形成了厚厚的花岗岩(2)、火山喷发后,在短期内爪哇岛东部气温下降,主要原因是( )A、地面辐射增强 B、大气反射太阳辐射增强 C、大气辐射增强 D、大气吸收地面辐射减弱
-
9、下图为世界部分地区三圈环流示意图,箭头表示气流的运动方向。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下列关于图中各序号的说法,正确的是( )A、①③的形成原因为热力作用 B、受④及地形影响,中美洲东部有热带雨林分布 C、③⑥影响下多阴雨天气 D、受⑤及沿岸寒流影响,伦敦终年温和湿润(2)、推测气流②风向的变化过程( )A、西风--偏西风--西北风--北风 B、北风--偏北风--东北风--东风 C、东风--偏东风--东南风--南风 D、南风--偏南风--西南风--西风
-
10、图示意近地面气压带风带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图中气压带名称为( )A、赤道低气压带 B、副热带高气压带 C、极地高气压带 D、副极地低气压带(2)、常年受图中气压带控制形成的气候类型是( )A、热带沙漠气候 B、热带草原气候 C、热带雨林气候 D、热带季风气候
-
11、下图为以极点为中心的部分气压带、风带投影图,阴影部分为气压带。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图示所示情况发生的节气可能是( )A、春分日前后 B、夏至日前后 C、秋分日前后 D、冬至日前后(2)、下图中四组箭头,能正确表示D处风带风向的是( )A、
B、
C、
D、
-
12、南亚是世界古文明发祥地之一。下面三幅图为南亚风向及气候资料图,完成下面小题。(1)、图1表示的盛行风和气候特点分别是( )A、西北季风 旱季 B、东北季风 旱季 C、东南季风 雨季 D、西南季风 雨季(2)、图3降水最多的月份与盛行风向是( )A、1月东北风 B、4月西南风 C、7月西南风 D、10月东北风
-
13、下图为某日南半球部分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图中①②③代表气压带或风带。读图,回答下面小题。(1)、气压带和风带季节移动的根本原因是( )A、四季变化 B、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C、海陆分布 D、太阳辐射的纬度分布(2)、该日,北半球正处于(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
14、厦门中山公园始建于1927年,因纪念孙中山先生而取名,公园经历过多件历史事件,2022年当地对公园的绿化等进行了升级改造。当前,不仅有大量当地居民在此休闲,而且还有部分外地游客前往参观。下图示意厦门市部分公园位置及中山公园的范围。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厦门中山公园选址的主要原因是( )A、地理位置优越 B、土地租金较低 C、地铁经过附近 D、公园设施完善(2)、当前,厦门中山公园生态功能最显著的是( )A、抵御城市内涝 B、缓解热岛效应 C、提供休闲空间 D、增加物种数量(3)、中山公园吸引外地游客前往参观的优势主要是( )A、修建时间较早 B、文化底蕴深厚 C、自然风光秀丽 D、建筑风格独特
-
15、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海冰阻隔了海-气之间的热量和动量交换,冰层越厚,冰层抗风能力越强,移动距离越小。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北极夏季气旋活动增多。研究显示,夏季气旋增多与北极冬季海冰厚度变薄之间有着紧密的关系。
北极西北航道是指从北大西洋经加拿大北极群岛进入北冰洋,再进入太平洋的航道,它是连接大西洋和太平洋的捷径,目前,夏季6-8月份可通航。夏季北极气旋登陆期间不同风向对西北航道的浪高影响不同,图示意北极西北航道、夏季海冰覆盖范围及北极气旋登陆期间风频图。
(1)、说明夏季北极气旋增多与冬季海冰变薄之间的关系。(2)、分析夏季北极气旋登陆期间,风向(偏南风/偏北风)对西北航道风浪大小的不同影响并说明原因 -
16、荒野地是无永久性人类居住和人类活动的地区。它是由原生栖息地和物种组成的足够大的生态功能区。图示意我国2020年荒野地的主要分布省份。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以下不能作为识别荒野地的依据是( )A、土地利用方式 B、植被分布类型 C、夜间灯光强度 D、交通路线密度(2)、根据现状判断人口可居住空间的集聚度最高的省级行政区是( )A、新疆 B、西藏 C、青海 D、内蒙古
-
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潜热是指海水蒸发吸收的热量或水汽凝结释放的热量。海-气相互作用常通过潜热、长波辐射等方式进行热量交换,并通过大气环流和大洋环流调节不同纬度间的水热状况,进而影响气候与生态系统。下图示意北半球夏季大气潜热释放对局地气温变化的贡献(注:垂直方向为非等高比例)。
(1)、指出北半球夏季大气潜热释放高度的纬度变化特点。(2)、分析50°N-60°N纬度带大气潜热释放高度比赤道地区低的主要原因。(3)、阐述赤道低纬度地区、极地高纬度地区夏季大气潜热释放量与气流垂直运动的差异,并说明理由。 -
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幕府山横贯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北端和栖霞区西端,是一座位于长江南岸的丘陵,西起上元门,东至燕子矶,长约5.8km,宽约800m,主峰高190m,是南京城区内最古老的山。下图示意幕府山主峰地质构造剖面。
(1)、从宙、代和纪的角度,说明图中幕府山形成所经历的地质年代。(2)、指出图中幕府山主峰地质构造的基本形态,并说明依据。(3)、推测图中幕府山主峰形成的基本地质过程。 -
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马来西亚东海岸铁路(简称马东铁路),全长665km,东起哥打巴鲁,西至巴生港,横穿马来半岛,连接太平洋和印度洋,纵贯马来西亚南北,被视为连通马来西亚东西海岸的“陆上桥梁”。马东铁路由中国某建设公司承建,开发耗时5-6年,预计于2027年初启用。下图示意马东铁路线路。
(1)、说明马东铁路建设工期长的主要自然原因。(2)、简述马来西亚规划升级现存铁路的主要目的。(3)、说出马东铁路被视为连通马来西亚东西海岸“陆上桥梁”的理由。 -
20、重庆奉节小寨天坑是世界上最大的喀斯特天坑,底部有崩塌物形成的堆积体和由流水溶蚀形成的暗河,堆积体上生长有小乔木、灌木、附生等植物。下图示意重庆奉节小寨天坑剖面。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重庆奉节小寨天坑的形成,说明自然环境整体性的基础是自然环境要素间的( )A、相互独立和相互分割 B、相互替代和相互合并 C、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 D、物质单一和能量单一(2)、重庆奉节小寨天坑底部堆积体上生长有植物,得益于天坑的自然环境具有( )A、汇集和存储的蓄水功能 B、合成有机物的生产功能 C、良好而有效的调节功能 D、发挥有机界的减灾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