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我国某校地理兴趣小组于某日北京时间12:30在学校附近拍下了一张“白墙树影”的照片(下图),此时树干影子刚好与东西向白墙垂直。1小时后该小组再次来到此地进行观察。完成下面小题。

    (1)、该学校最可能位于(     )
    A、云南昆明 B、山西太原 C、西藏拉萨 D、吉林长春
    (2)、该小组发现,第二次观察到的墙面树影较第一次的(     )
    A、西移且按逆时针方向转动 B、变短且按顺时针方向转动 C、东移且按顺时针方向转动 D、变长且按逆时针方向转动
  • 2、下图为某同学绘制的某地沿东西方向的地质剖面图,对于图中解释或者叙述合理的是(     )

    A、图中甲山地的成因是外力的差异侵蚀作用 B、图中地质构造的形成主要是因为南北方向的挤压作用 C、通常乙处地质构造的中心部分岩层比两侧岩层老 D、丙处地下岩层利于油气的汇集
  • 3、下图为北京时间2024年7月20日--27日每日20时台风“格美”中心所在位置及气压数值。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台风“格美”(     )
    A、生成于东北太平洋热带洋面 B、经历了先增强后减弱的过程 C、自南向北移动速度越来越慢 D、气流呈逆时针方向辐散上升
    (2)、受台风“格美”影响(     )

    ①华东、华南地区高温天气得到缓解②福建沿海居民提前避险防护

    ③川渝地区可能出现大面积洪涝灾害④台湾及附近海域会发生海啸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 4、图中①②③④代表的地理事物依次是(     )

    A、沉积岩、变质岩、岩浆、岩浆岩 B、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岩浆 C、岩浆岩、岩浆、变质岩、沉积岩 D、岩浆、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
  • 5、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南极半岛位于南极大陆西部,是南极大陆最大、向北伸入海洋最远的半岛,北隔德雷克海峡与南美洲相望,南接崎岖的山地和冰雪高原。该半岛是南极大陆植被覆盖率最高的地区,以苔藓、地衣等低等植物为主。苔藓和漆姑草属于南极常见的植被类型,漆姑草属于垫状植物,小枝紧密簇生结构,表面呈现半球形或球形。图1示意南极半岛位置,图2示意漆姑草景观。

    (1)、分析南极半岛植被覆盖率在南极大陆最高的原因。
    (2)、说明漆姑草的形态特征对南极环境的适应性。
    (3)、简述南极半岛大面积的植被生长对当地自然环境的有利影响。
  • 6、下图为非洲自然带分布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a自然带南北方向延伸主要是受(     )
    A、加那利寒流的影响 B、本格拉寒流的影响 C、副热带高压的影响 D、赤道低压的影响
    (2)、图示a、b、c、d四自然带的出现,属于非地带性现象的是(     )
    A、a B、b C、c D、d
  • 7、地处内蒙古自治区西部沙漠地区的巴彦浩特镇,东临贺兰山,蒸发量近3000mm,年降水量约150mm。该地区内沙漠中的低洼地发育了面积小、深度小的众多湖泊,冬季易结冰。如图示意该地区湖泊总面积的年内变化。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该地区湖泊水体补给的主要形式是(     )
    A、地下水补给 B、河流水补给 C、大气降水补给 D、冰川融水补给
    (2)、导致4月湖泊面积比7月大的原因有(     )

    ①气温较低,蒸发量小       ②湖泊结冰       ③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量大       ④大风天气多

    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3)、5——7月,该地区湖泊数量先增加,后减少。其数量先增加的原因是(     )
    A、湖泊面积扩大,大湖泊分裂成多个小湖泊 B、河流和地下水补给量增多,湖泊面积扩大 C、湖泊面积缩小,大湖泊分裂成多个小湖泊 D、缺少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湖泊面积缩小
  • 8、冷流雪指当冷空气南下时,海(湖)面上方的暖湿空气升至一定高度,凝结成雪花,形成降雪。下图示意冷流雪的多发区域以及冬季盛行风向。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与冷流雪的形成原理最为相似的是(     )
    A、 B、 C、 D、
    (2)、图中冷流雪发生频次和强度较高的是(     )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3)、冬季,我国最可能出现冷流雪的区域是(     )
    A、云贵高原 B、山东半岛 C、大兴安岭 D、四川盆地
  • 9、图为北印度洋区域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当甲地时间为2024年11月14日5时,处于11月14日的范围约占全球的(     )
    A、3/4 B、1/2 C、5/12 D、7/12
    (2)、图中盐度最高的海域是(     )
    A、 B、 C、 D、
    (3)、若图中晨昏线为昏线,乙地该月的盛行风向及成因分别是(     )
    A、西南风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B、西南风 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 C、东北风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D、东北风 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
  • 10、2024年9月17日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图为地球公转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中秋节时,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最可能为(     )
    A、 B、 C、 D、
    (2)、中秋节后一个月内,广州市的昼长(     )
    A、先变长,后变短 B、先变短,后变长 C、逐渐变长 D、逐渐变短
  • 11、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纳木错流域位于青藏高原东南部,地处夏季风影响的边缘区,冬半年盛行西风,流域内名平均积雪日数受地形及局地环流等因素的影响存在明显的空间差异。纳木错站积雪观测资料显示,冬半年的积雪期为当年10月至次年3月,积雪深度随时间变化明显。图1为纳木错流域示意图,图2为纳木错站2007—2011年平均积雪深度与气候参数对比图。

    (1)、在图中找出年平均积雪日数最大的区域,并在相应框内填涂阴影,说明理由。
    (2)、阐述纳木错站积雪深度年内变化形成双峰曲线的原因。
  • 1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武川县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部、阴山北麓,武川县正在全力开发清洁能源,积极引进风能、太阳能光伏项目及配套风机装备制造、零部件生产加工企业,实现风、光、水电项目的良性互动发展,形成“风光互补、输蓄一体”的首府清洁能源基地。全县辖区面积4885平方千米,可供新能源开发面积约2300平方千米。截止到2022年,全县已建风、光、水电站14座,其中风电场11座,光伏电站2座,呼和浩特抽水蓄能电站1座。下图示意武川县位置。

    (1)、分析武川县建设风能场、太阳能光伏电站的有利区位条件。
    (2)、简述武川县建立“风光互补、输蓄一体”能源开发体系的重要性。
    (3)、阐释武川县清洁能源开发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
  • 13、山西省陶寺古观象台始建于公元前2100年,由13根沿圆弧分布的夯土柱组成,柱间形成12道竖缝。古人站在观测点以竖缝为参照,通过观测日出方位来确定节气,安排农事。考古队在原址复制模型(见图),研究发现一年中的日出方位介于Ⅰ缝和XI缝之间呈有规律的移动。完成下面小题。

    (1)、每年10月上旬,冬小麦开始播种,可能观测到日出于(     )
    A、Ⅰ缝 B、Ⅲ缝 C、V缝 D、Ⅶ缝
    (2)、某日日出于Ⅰ缝,该日日落时观测者的影子朝向(     )
    A、东北方向 B、西北方向 C、东南方向 D、西南方向
  • 14、坦噶尼喀湖(图左)是世界第二深的湖泊,旱季(8~10月)风向稳定、风力强劲。该湖与大气之间的热量传输主要通过传导对流和潜热输送。图右示意1995年6月~1996年6月坦噶尼喀湖△T(即湖水温度减湖区气温的差)的变化。完成下面小题。

    (1)、推测与北美五大湖的雨季相比,坦噶尼喀湖的雨季潜热输送多,主要是因为(     )
    A、传导对流弱 B、湖泊面积大 C、湖水温度高于气温 D、湖面湿度高于陆面
    (2)、与图示其他时段相比,8~10月坦噶尼喀湖△T较小,主要是因为该时段(     )
    A、湖面长波辐射强 B、大气保温作用强 C、湖面潜热输送少 D、底层冷湖水上泛
  • 15、台风遇到山地后,降水强度和范围会发生一定变化。下图示意某次台风在我国福建省登陆后遇武夷山,在爬坡、下坡以及平行于山脉移动时的情景。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台风在我国福建省登陆后遇武夷山降水强度增加,其主要原因是山地(     )
    A、气温低,利于水汽凝结 B、空气湿度大,提供水汽 C、抬升气流,上升强度大 D、阻挡台风,滞留时间长
    (2)、台风最大降雨区出现在台风中心的(     )
    A、①左侧 B、②后方 C、③前方 D、④右侧
  • 16、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纳米布沙漠是最古老、最干燥的沙漠之一,年降水量不足10毫米,沿岸多由海洋吹向陆地的风。研究发现,纳米布沙漠的沙子主要来源于奥兰治河上游山区富含铁元素的岩石。下图示意奥兰治河流域及其部分气象站点资料。

    (1)、简述奥兰治河②以下河段径流量时空变化特征及原因。
    (2)、分析纳米布沙漠空间分布特点。
    (3)、从大气环流角度,分析纳米布沙漠西部沿海出现“倒沙入海”奇景的原因。
  • 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上帝的荒野”“众神的领地”,这是人们对澳大利亚北部的卡卡杜国家公园的美称。作为该国最大的国家公园,那里保存着罕见的澳大利亚原始生态系统,生物种类丰富多样,有着难以计数的独特的动植物种群。卡卡杜国家公国内地势高低不平,分为几个不同地区:由沙滩和丛林构成的海潮区;雨季时变成沼泽的水涝平原区;小山和石峰耸立的低地区;古老的高原区。该地的年平均气温为34℃,年降水量为1100~1500mm,有界限分明的干季和湿季。全年90%以上的降水集中在每年的10月到次年的3月。每年4月到9月是干季,很少有降水,土地非常干旱。

    材料二   图1为卡卡杜国家公园位置示意图,图2为公园某处河流景观图。

    (1)、试指出卡卡杜国家公园的气候类型,并从气候的角度分析该地雨季洪水的形成原因。
    (2)、试分析卡卡杜国家公园生物种类繁多的原因。
  • 18、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地中海沿岸国家盛产大理石,大理石主要由古地中海中沉积的石灰岩变质而形成。意大利有“大理石王国”之称,大理石资源丰富、质地优良、分布广泛,开采历史悠久,开采加工技术先进,出口量约占国际市场总贸易量的一半。大理石开采主要有露采(露天开采)和洞采(循着矿脉挖洞追踪开采)两种方式。与露采相比,洞采综合开采成本较低,且对地表植被破坏较少,但仍有很多地区不采取洞采。如图为意大利地理位置和大理石分布以及开采示意图。

    (1)、说明地中海沿岸地区大理石矿藏形成的地质过程。
    (2)、从大气环流的角度分析意大利夏季气候对露采的不利影响。
    (3)、简析仍有很多地区不采取洞采的原因。
  • 19、R河发源于祁连山,最终注入沙漠地区的L湖。该流域年均降水量较小,夏季径流量日变化大。下图示意R河流域位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R河流域的主要补给水源是(     )

    ①山地降水   ②冰雪融水   ③湖泊水   ④地下水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21世纪以来,R河流域汛期明显提前。其主要原因是(     )
    A、厄尔尼诺影响 B、全球变暖 C、上游植被减少 D、山地降水增加
  • 20、受“热穹顶”的影响,2021年6月底,一向冬不冷夏不热的美国西北部与加拿大西南部不约而同地遭遇了极端高温天气,部分地区出现49℃的历史最高温。下左图示意“热穹顶”的形成原理,下右图示意北关受“热穹顶”影响范围。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从形成原理看,与“热穹顶”最为相似的气压带是(     )
    A、赤道低气压带 B、副热带高气压带 C、副极地低气压带 D、极地高气压带
    (2)、受“热穹顶”影响的区域易形成极端高温的原因是(     )

    ①太阳高度大②气流下沉增温③气流受热抬升④冷空气受排斥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上一页 63 64 65 66 67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