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下图为某地区地质构造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图中(     )
    A、断层①形成时间早于地层② B、形成③④的内力作用相同 C、岩层⑥断裂之后相对下降 D、⑤受到挤压后隆起形成山地
    (2)、关于图中a、b、c、d四处说法正确的是(     )
    A、d处地貌由风力侵蚀作用形成 B、c处有河流流经,适宜建坝蓄水 C、b处的岩石致密坚硬 D、a地质构造具有良好储油气条件
  • 2、读北半球某区域近地面等压线(单位:hPa)分布图,图中气压差异与冷热差异有关,据此回答问题。

    (1)、图1中①代表 , 它的特征是
    (2)、图1中③代表 , ③与风向的关系是。此图表示的地区在(南或北)半球。
    (3)、图2中A、B、C、D四个箭头能正确表示当地风向的是
    (4)、图2中①地比②地气压 , ①地比②地气温
    (5)、图2中①②两地相比,气流上升的是
    (6)、图2中A、C两处相比,处风力较大,原因是
  • 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草方格沙障是一种防风固沙、涵养水源的治沙方式。图1为我国西北地区局部示意图,图2为宁夏沙坡头草方格沙障示意图。

    (1)、图2中图例X表示的地貌是 , 属于地貌,该地区的主导风向为
    (2)、图1贺兰山以西区域除图2所示地貌外,还存在许多风成地貌。试举三例。
    (3)、该地区采取草方格沙障的意义是?
  • 4、读“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和“大气垂直分层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甲中①表示(填名称),②表示(填名称)。
    (2)、深秋晴朗的夜晚多霜冻是因为图甲中的(填序号)减少。
    (3)、晴朗的白天昼夜温差 , 原因是
    (4)、图乙中正确表示大气层气温垂直变化的曲线是(填图乙中序号)。Ⅱ层大气以运动为主,该层存在层,能吸收 , 是地球生命的“保护伞”。
  • 5、读图北半球某地牛轭湖形成过程及景观图,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左图中牛轭湖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是外力作用 B、形成的先后顺序为①-②-③ C、该景观常见于河流上游山区河段 D、②阶段流速最慢
    (2)、河流自然截弯取直后最不可能发生的现象是(     )
    A、河流流速加快 B、洪水灾害减轻 C、增加航运距离 D、泥沙淤积减少
  • 6、不同河段流水作用形成不同的地貌景观。图为“我国某河流示意图”, 下列在乙处所做的河流剖面示意图,正确的是(     )

    A、 B、 C、 D、
  • 7、下图为不同地貌景观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地貌①②③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依次是(     )
    A、风力堆积、风力侵蚀、流水侵蚀 B、流水侵蚀、海浪堆积、冰川侵蚀 C、风力侵蚀、海浪侵蚀、流水堆积 D、流水溶蚀、海浪堆积、流水堆积
    (2)、能形成角峰、刃脊、U形谷的现代冰川(     )
    A、在低纬度地区没有分布 B、主要分布在两极地区和中低纬度高山地区 C、在非洲没有分布 D、只在北极地区大面积分布
  • 8、《徐霞客游记》中记载,“洞门南向,正跨涧上。洞口垂石缤纷,中有一柱,自下属上,若擎之而起,洞内上下分二层”。下图为洞穴剖面示意图。据此党成万面小题。

    (1)、徐霞客游记中记载的地貌形态主要有(     )
    A、石芽、漏斗、落水洞 B、石柱、石钟乳、石笋 C、天生桥、石林、洼地 D、溶洞、地下河、峰丛
    (2)、形成该地貌景观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
    A、风力作用 B、冰川作用 C、流水作用 D、海浪作用
    (3)、形成图示①地貌景观的岩石(     )
    A、遇水可溶性较差 B、在我国贵州分布面积较少 C、由温度变化所致的矿物沉淀形成 D、与峰林地貌岩石类型不同
  • 9、如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图中序号表示正确的是(     )

    A、①为太阳辐射 B、②为大气辐射 C、③为地面反射 D、④为云层吸收
  • 10、区域是人们在地球表面按照一定的目的和标准划定的空间单元,某些区域界线有明显的地理标志物。2023年11月9日,某岛西南部24小时内发生了1400多次地震,科学家预测这些地震可能诱发火山爆发,进而形成“阳伞效应”导致全球气温降低。图为该岛某地理分区示意图。火山爆发导致“阳伞效应”,是因为(     )

    A、大气对太阳辐射吸收减少 B、地面反射太阳辐射增强 C、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减少 D、大气对地面的保温减弱
  • 11、我国某科研团队于2020年8月至10月在青藏高原东南部的达古冰川冰面上开展实验,将白色纺织材料覆盖在500m2的冰川上,与无覆盖的同面积冰川对比。实验期间,两块冰川消融速率都在降低,而有纺织材料覆盖的冰川消融速率更慢。据此,纺织材料覆盖减缓了冰川消融,其直接原因是(     )
    A、减弱大气逆辐射 B、反射太阳辐射 C、减弱地面辐射 D、降低了大气辐射
  • 12、中国第13次北冰洋科学考察队大气环境组的科考队员们放飞的气象探空气球,携带无线电探空仪上升至三万米高空,获取了大气层相关数据,用于分析和研究。读图“大气垂直分层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此次气象探空气球上升至最大高度时所处的大气层(     )
    A、存在若干电离层,反射无线电波 B、气流运动较平稳,利于航空飞行 C、水汽杂质含量高,天气现象多变 D、臭氧的含量最高,大气密度最小
    (2)、探空气球上升过程中所经过的大气层的特点是(     )
    A、丙层处于高度电离状态,可以反射无线电波 B、丙层含有臭氧层,可以吸收红外线保护地球 C、丁层水汽和杂质较多,雨雪等天气现象多发 D、丁层气温随高度升高而递减,对流运动很少
  • 13、日前,相关科研人员在广东省新丰县发现了国家二级保护植物桫椤,桫椤在中生代侏罗纪时期达到繁盛,对水热条件要求较高。科学界称它为研究古生物和地球演变的“活化石”。完成下面小题。
    (1)、推测桫椤繁盛时期生长地的气候特点是(     )
    A、温暖潮湿 B、温暖干燥 C、寒冷潮湿 D、寒冷干燥
    (2)、桫锣繁盛时期大量形成的矿物是(
    A、铁矿 B、石油 C、金矿 D、煤矿
    (3)、桫锣繁盛时期,地球上的主要动物是(     )
    A、无脊椎动物 B、鱼类动物 C、两栖动物 D、爬行动物
  • 14、不同地质年代地层中含有不同的生物化石。不同地质年代的沉积岩含有不同生命现象的信息。根据地层及其化石的有关知识,可知(     )

    ①任何地层都含有生物化石②化石的特点与环境关系密切

    ③生物总是从低级向高级进化④生物总是从复杂向简单演化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 15、关于地球圈层的叙述,正确的是人(     )
    A、地球外部圈层包括岩石圈、水圈、大气圈和生物圈 B、岩石圈包括地壳和上地幔顶部 C、横波和纵波经过软流层时,会完全消失 D、水圈是由地球上最活跃的圈层
  • 16、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2023年08月06日02时33分59秒在山东德州市平原县(东经116.34度,北纬37.16度)发生5.5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如图示意地球圈层结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A为横波,B为纵波

    ②A能通过固体、液体和气体传播,B只能通过液体传播

    ③A和B传到N时,波速突然下降

    ④岩石圈包括C层与D层顶部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17、度门中学生助手地理兴趣小组发现,太阳黑子的多少和大小是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在一个太阳活动周期中,太阳黑子数量最大年被称为太阳活动峰年。如图示意2019~2030年的太阳活动周期中太阳黑子数的变化。剧烈的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可能有(     )

    A、低纬普遍出现极光 B、地球磁场完全消失 C、卫星导航信号被扰乱 D、大气成分的组成发生剧变
  • 18、如图中,黑点表示小行星。与地球相比,天体②没有生命存在的根本原因是(     )

    ①没有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和液态水②没有坚硬的地表③距日较近,表面温度较高④体积和质量很小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①③
  • 19、所谓冲日,是指地外行星(太阳系内轨道在地球外的行星)运行到与太阳、地球形成一条直线的状态。如图示意木星冲日时太阳、地球、木星的位置。图示包含的自然天体系统层级有(     )

    A、1级 B、2级 C、3级 D、4级
  • 20、地球自形成到现在,经历了漫长的演化过程。请将以下动植物出现的时期与其对应的地质年代进行连线

    植物                                          代                                动物

    1苹果                           ①古生代                    A恐龙

    2大羽羊齿                 ②中生代                  B三叶虫

    3银杏                           ③新生代                  C剑齿象

    123

上一页 3 4 5 6 7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