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在塔克拉玛干沙漠,科研团队研究了沙垄间地上新月形沙丘密度的空间变化。他们布置了11个均匀分布的观测样地,如图,收集了风速和沙源供给的数据表。研究发现,沙垄走向与盛行风向一致。当沙丘迎风坡侵蚀大于背风坡堆积时,沙丘密度减小;反之则增大。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观测样带编号
地貌部位
沙源供给状况
风速变化
1、2
沙垄背风坡基部
好
风速减小
3.4
垄间地近沙垄背风侧
5、6、7
垄间地中部
差
风速增大
8.9
垄间地近沙垄迎风侧
10、11
沙垄迎风坡基部
较好
风速减小
(1)、研究区的盛行风向是( )A、东北风 B、东南风 C、西南风 D、西北风(2)、符合观测样地1到11新月形沙丘密度空间变化特征是( )A、甲 B、乙 C、丙 D、丁 -
2、2024年7月24日,台风“格美”在我国台湾省东部盘旋走出逆时针转圈路径,于25日0时前后在台湾省宜兰县沿海登陆,25日19时50分前后,在福建省莆田市沿海二次登陆。下图为北京时间2024年7月20日~27日每日20时台风“格美”中心所在位置及气压数值。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7月23日至26日台风“格美”势力强弱的变化趋势( )A、持续增强 B、持续减弱 C、先增强后减弱 D、先减弱后增强(2)、24日台风“格美”在台湾省东部走出逆时针转圈路径的主要影响因素( )A、地形 B、副热带高压 C、洋流 D、季风环流
-
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若尔盖沼泽湿地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对全球气候和环境变化具有极端的敏感性。若尔盖沼泽是青藏高原在隆升过程中,一个相对断陷下沉的低凹地,四周群山环抱。受近代新构造运动和气候变化的影响,沼泽已趋于自然疏干。下图为若尔盖沼泽地分布图。
材料二:白河是黄河的一级支流,蜿蜒曲折,河床起伏小且宽浅,自然状态下河湾迁移频繁。某科研团队于某年夏季在白河中游某段进行河湾迁移调查,发现河湾凸岸湾顶处为面积较大的砾石边滩,上覆砾石和少量淤泥,从凸岸内侧(西南方)到外侧(东北方)依次发育了湿生植被,草本植被和灌木植被三种不同的植被种群,呈条带状环绕凸岸(右图),不同的植被种群彤成于河湾迁移的不同时期。
(1)、结合材料分析若尔盖沼泽已趋于自然疏干的原因。(2)、随着右图中地区河湾不断迁移,推测右图中湿生植被区域植被种群的演替情况并说明原因。(3)、说明若尔盖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国家公园建设对于维护区域生态安全的意义。 -
4、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大豆、玉米是我国重要的大宗油料、粮食、饲料作物,常年需求大豆1.1亿吨、玉米3.3亿吨,以净作生产方式满足国内消费需求,需用近15亿亩耕地,但依靠大幅度增加净作面积提高大豆、玉米自给率难度较大。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改变单一作物种植为高低作物搭配间作,以黄淮种植区为例,采取“两行玉米+四行大豆”的间作模式,通过缩短玉米间距的方式,来达到“玉米不减产,大豆额外赚”的目的,是传统间套种技术的创新发展。2022年起全国16个省份将推广该模式1500万亩以上。图a为大豆玉米复合带状种植示意图,b为净作玉米种植示意图,c为黄淮海某大豆玉米复合种植区大豆机械收割的景象。
材料二:我国目前仍需大量进口大豆,为保证粮食安全,除进口美洲大豆外,向俄罗斯进口大豆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美洲是大豆传统的主产区和出口地,俄罗斯大豆种植依靠独特的自然条件,采用了粗放式种植的管理方式。近年来,俄罗斯大豆种植面积和产量大幅度增长。下图示意俄罗斯大豆主产区分布。
(1)、相较传统的单一种植,试分析黄淮种植区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的优势。(2)、结合材料分析俄罗斯大豆采用粗放式种植管理的合理性。(3)、从粮食安全角度,简述近年来我国从俄罗斯进口大豆数量不断增加的原因。 -
5、防洪与供水对水库水位的要求往往存在矛盾,汛期水库的低水位运行会导致洪水不能得到有效利用。丹江口水库水利调度部门通过优化调度丹江口和上游安康等水电站的出库、入库水量,适当提高丹江口水库汛期水位。下图示意2019年8月丹江口水库与安康水库优化调度过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丹江口水库优化调度应优先确保( )A、发电 B、航运 C、旅游 D、防洪(2)、在18—19日优化调度过程中( )A、丹江口水库发电量增加,安康水库发电量降低 B、丹江口水库发电量降低,安康水库发电量增加 C、丹江口水库和安康水库发电量均增加 D、丹江口水库和安康水库发电量均降低(3)、丹江口水库优化调度可以( )A、提高防洪能力 B、减轻水库淤积 C、增加北调水量 D、提高供水水质
-
6、翠华山国家地质公园位于秦岭北麓,是秦岭地区构造运动最剧烈、山崩地质灾害最为发育的地区之一。图左示意翠华山天池景区地质遗迹平面分布,图右为天池景区崩塌遗迹某沿线地质剖面图。完成下面小题。(1)、图右所示剖面别对应图左中的( )A、①②沿线 B、②③沿线 C、③④沿线 D、①④沿线(2)、该地质公园内崩塌遗迹和泥石流沉积形成的先后顺序是( )A、崩塌遗迹Ⅱ、山崩遗迹Ⅰ、崩塌遗迹Ⅲ、泥石流沉积 B、泥石流沉积、崩塌遗迹Ⅲ、山崩遗迹Ⅰ、崩塌遗迹Ⅱ C、崩塌遗迹Ⅲ、山崩遗迹Ⅰ、泥石流沉积、崩塌遗迹Ⅱ D、山崩遗迹Ⅰ、泥石流沉积、崩塌遗迹Ⅱ、崩塌遗迹Ⅲ(3)、按成因划分,图中天池属于( )A、构造湖 B、冰碛湖 C、火山湖 D、堰塞湖
-
7、下图示意某日X市太阳高度变化。子夜太阳高度=(当地纬度+太阳直线点纬度)-90°。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X市最可能是( )A、北京(40°N,116°E) B、首尔(37°33'N,126°58'E) C、蒙得维的亚(34°53'S,56°11'W) D、济南(36°40'N,117°E)(2)、该日X市( )A、昼长较新加坡短 B、8:00时所处日期较纽约(74°W)早一日 C、正午日影达一年中最短 D、日出方位逐渐偏北
-
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山西省新绛县西庄村坐落在吕梁山麓,附近盛产青石,五代后周时期此处就有了村庄,宋代以来形成了以石雕加工为主的传统手工业。为保持行业的家族垄断优势,当地主要采取子承父业的技艺传承方式。近年来,在政府扶持下,西庄村规划建设了石雕工业园。
材料二 2024年中国石雕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在福建惠安举行。近年来,福建惠安石雕加工发展迅速,市场份额逐渐加大。
材料三 农耕时代西庄村石雕生产的空间次序分布图
(1)、根据材料,分析西庄村石雕加工发展的优势条件。(2)、从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的角度,简述该村石雕生产集聚到工业园的意义。(3)、请为福建惠州石雕工业高质量发展出谋划策。 -
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长江流域的降水主要受夏季风控制,从海陆位置和大气环流看,影响上游和中下游的季风环流不同。从流域东部输出的水汽相对集中在冬春季节,主要受近地面和高空不同气流影响。
材料二 图1为长江流域四个方位水汽输入和输出占比。图2为长江流域年内各季水汽输入和输出数量对比关系。
材料三 台风“康妮”于2024年11月1日登陆台湾省台东县成功镇沿海,并在穿过台湾岛后继续影响浙江、上海、江苏等地,导致这些地区出现强风雨天气。
(1)、简述长江流域水汽输送的时空特点。(2)、比较说明夏季长江流域上游与中下游水汽输入途径的差异。(3)、长江流域每年水汽净输入量较大,但季节性缺水仍然存在,试从水循环角度提出应对措施。 -
10、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7年2月20~22日青海地区经历来自新疆北部地区的一次强冷空气过程,该冷空气受祁连山脉的影响分为东、西两路,两路冷空气在青海湖附近形成青海湖锢囚锋。下图示意21日20时青海湖锢囚锋位置。
(1)、绘制A-B沿线的天气系统垂直剖面图,并简述该天气系统过境时降水特征。(2)、描述该天气系统的形成过程(3)、用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简析青海湖对促成暴雪天气的作用(4)、说明降雪对当地土壤的有利影响 -
11、湖南省永顺县双凤村是一个典型的土家族村塞,地处武陵山区腹地,村塞中一条小溪蜿蜒流淌,潺潺水声伴随着弯弯青石板路和依山而建的土家转角吊脚楼,勾勒出一幅土家山塞的美丽画卷,被誉为中国“土家第一村”,图1示意双凤村的建筑分布,图2示意在建的转角吊脚楼。完成下面小题。(1)、双凤村传统民居的空间分布特点是( )A、沿等高线分布 B、沿公路分布 C、围绕公共建筑分布 D、沿溪流分布(2)、关于双凤村传统民居的设计,说法正确的是( )
①吊脚设计,适应潮湿环境②竹木结构,便于就地取材
③转角设计,充分利用空间④依山而建,追求视觉美观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12、生态系统服务是指人类直接或间接从生态系统及其生态过程中获取的产品或者服务,包括供给(食品和原材料)、调节(水文调节、气候调节和气体调节)、支持(土壤形成、废物处理和生物多样性)和文化(娱乐、文化和旅游)。土地利用变化改变了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并影响到生态系统服务。下表为“2000-2015年某河流域不同土地类型面积变化及生态服务价值变化数据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耕地
林地
草地
水体
城镇
面积变化(hm2)
-57425
-14715
140
-7483
79398
生态服务价值变化(108元a-1)
-15.70
-40.12
0.18
-48.66
2.27
注:负号表示减少
(1)、城镇用地中对气候调节起正面影响的是( )A、住宅用地 B、交通用地 C、工业用地 D、绿化用地(2)、为增加该流域生态服务价值,最应该保护和恢复( )A、草地 B、水体 C、林地 D、耕地 -
13、柬埔寨虽是临海国家,但其港口较少,且港口周围多为山地,加之陆运基建比较薄弱,运输问题便成了它们一大难题。2024年8月,中国和柬埔寨合作的一项宏大的工程——柬埔寨崇德富南运河开建。读该运河规划位置示意图,完成下列小题(1)、下列关于湄公河发展内河航运的条件叙述正确的是( )A、受气候影响,径流量小 B、经济较落后,航运需求量小 C、下游地势平坦,流速慢,不利于航运 D、航运设施不完善,航运开发的难度大(2)、柬埔寨是农业的天选之国,其优势区位条件( )
①气候终年高温,热量充足 ②东、北、西三面地势较高,中部平原面积比重大
③夏季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 ④水源充足土壤肥沃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3)、中国和柬埔寨合作修建德崇富南运河项目的意义叙述不正确的( )A、缩短了物流运输距离,减少了对陆路运输的依赖 B、降低了物流成本,提升了运输效率,对整个南亚的物流格局产生深远影响 C、推动沿岸城镇的发展,有可能形成新的经济走廊 D、白马港和金边港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提升港口的吞吐能力和辐射范围。 -
14、虹吸效应是中心城市从周边地区集聚生产要素和经济活动,而扩散效应反之。下图为“城市群中心城市空间溢出效应的时间演变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时间演变到t2时,中心城市与外围城市间发展关系表述正确的是( )A、中心城市的首位度下降 B、外围城市与中心城市之间的差距缩小 C、城市基础设施完善,环境质量改善 D、外围城市与中心城市之间要素流动减弱(2)、下列城市群中,最有可能已经趋向于Ⅲ阶段的是( )A、京津冀城市群 B、成渝城市群 C、北部湾城市群 D、辽中南城市群(3)、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处于Ⅲ阶段的城市群战略重心是( )A、加大科技投入培育新兴产业 B、合理布局城市功能分区 C、改善区域生态环境质量 D、增强外围空间承接能力
-
15、美国西南部某河源的小型谷地,气候较干旱。该地品尼松生长缓慢,分枝点低,雨水下渗为其生长提供水源,外力作用会影响其生长状态。1905年后该地降水增多。如图示意谷底的品尼松生长演变过程,以及相应的年轮增长距平值。(1)、关于甲、乙两时期谷底品尼松的生长状态和影响其生长的外力作用,推断正确的是( )A、甲时期生长较慢侵蚀为主 B、甲时期生长较快沉积为主 C、乙时期生长较快侵蚀为主 D、乙时期生长较慢沉积为主(2)、在乙时期,谷坡的品尼松年轮增长距平值与谷底的相反,可能原因是谷坡( )A、地下水位上升加剧盐碱化 B、被侵蚀导致根系裸露 C、坡面有利于阳光照射 D、降水增加改善了水分条件
-
16、读天山垂直自然带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1)、图中A自然带主要分布在北坡,南坡缺失的原因( )A、热量 B、水分 C、坡度 D、土壤(2)、图中,天山夏季优质草场主要分布在( )A、① B、② C、③ D、④(3)、北坡山麓荒漠形成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A、水资源利用不合理,干旱加剧 B、冬季寒冷多大风,蒸发旺盛 C、终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影响,降水稀少 D、深居内陆,海洋水汽难以到达
-
17、下图为某地喀斯特地貌发育区的岩层分布示意图。在该地地下河沉积物中,发现有大熊猫、剑齿象等哺乳动物骨骼化石。完成下面小题。(1)、在该地地下河沉积物中,发现有大熊猫、剑齿象等哺乳动物骨骼化石来自( )A、古生代砂页岩 B、古生代石灰岩 C、中生代砂砾岩 D、新生代沉积物(2)、根据岩层分布推测该地的地理环境演变说法正确的是( )A、一直是温暖的海洋 B、地壳运动先下沉后抬升 C、地壳一直抬升 D、先暖湿后变冷干(3)、地下溶洞洞顶崩塌形成天坑,天坑中堆积的物质特征,最可能是( )A、沉积层理清晰 B、砾石大小混杂 C、颗粒形状规整 D、物质分选良好
-
18、2024年4月中旬,常年炎热干燥的波斯湾附近出现多个雷暴雨团,形成暴雨带,迪拜24小时内降水量超过160毫米,约为多年平均降水量的2倍。此类极端天气过程的形成与中纬度西风带的南移波动有关。下图示意暴雨时该区域500百帕高度气压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图中M地500百帕高度的风向为( )A、西北风 B、东南风 C、西南风 D、北风(2)、此次极端天气过程的形成原因,最可能是因为( )
①西风带异常波动 ②暖湿气流形成强对流天气 ③冷暖气流相遇 ④地形阻挡气流抬升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
19、小明乘船到F岛进行5天的旅游。下船后,小明发现太阳当空,周围的人却“没有”影子,他记录了当时的时间为北京时间10月25日6:20。当地时间下午,小明从F岛乘船去往某岛屿观光,途中发现游船甲板中心处旗杆的影子多数时间指向船尾。如图示意F岛及其周边区域。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F岛的位置可能是( )A、9°S,15°E B、20°S,155°W C、9°S,155°W D、20°S,15°E(2)、当地时间下午,小明去往的岛屿最可能是( )A、甲岛 B、乙岛 C、丙岛 D、丁岛
-
20、下图是某地的地质剖面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说出M地的地质构造类型并说明其形成原因。(2)、简述N地地貌的形成过程。(3)、在图中M和P处,若开挖一条隧道应选择哪处并说明缘由(4)、简述O地花岗岩球状地貌景观的形成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