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下图为某区域地质剖面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岩石形成最晚的是( )A、甲 B、乙 C、页岩 D、石灰岩(2)、图中乙岩石最可能的是( )A、板岩 B、片麻岩 C、大理岩 D、玄武石(3)、导致图中甲处岩层顶部缺失的原因是( )A、背斜的底部岩性疏松被侵蚀而成 B、向斜的顶部岩性疏松被侵蚀而成 C、背斜的顶部岩性坚硬被侵蚀而成 D、背斜的顶部岩性疏松被侵蚀而成 -
2、冰壶运动因其趣味性逐渐被大众喜爱和关注。用于制造冰壶的岩石是岩浆在地下快速冷凝形成的,苏格兰克雷格岛(如下图)是2022年北京冬奥会冰壶所用石材的唯一产地。图2中戊表示沉积物,甲、乙、丙、丁代表岩浆与三大类岩石,①~⑤代表地质作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制造冰壶的岩石可能是及主要地质作用是( )A、丁① B、甲④ C、丁② D、乙③(2)、克雷格岛上该类岩石从形成到出露所经历的地质过程依次是( )A、岩浆侵入—地壳抬升—外力侵蚀 B、岩浆侵入—地壳抬升—外力堆积 C、岩浆喷出—地壳下沉—外力侵蚀 D、岩浆喷出—地壳下沉—外力堆积 -
3、2021年7月23日,人们期盼五年的东京奥运会终于开幕了,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于北京时间19:00对东京奥运会开幕式进行现场直播。东京奥运会闭幕式于8月8日结束。完成下面小题。(1)、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开始直播东京奥运会开幕式时( )A、维也纳(48°13'N,16°22'E)区时为22日14时 B、阿德莱德(34°52'S,138°30'E)区时为23日18时 C、利马(12°06'S,76°55'W)区时为23日6时 D、温哥华(49°13'N,123°06'W)区时为24日3时(2)、在东京奥运会举办期间( )A、东京昼长逐渐变长 B、罗马气候温和湿润 C、巴西高原草木茂盛 D、广州日出时间推迟
-
4、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墨西哥城位于墨西哥中南部高原,历史上曾四面环湖,随着城镇化和工业化的发展,湖泊逐渐干涸,并被城市占据。墨西哥城人口多,城市供水压力较大,目前约60%的水资源来自地下,在持续开采地下水的过程中,城市出现明显的地面沉降。近年来,由于降雨量偏低,气候长期高温干旱,墨西哥城缺水问题不断加剧,甚至出现持续数周的供水短缺问题。下图示意墨西哥城位置。
(1)、结合材料,分析墨西哥城形成的有利自然条件。(2)、从气候的角度,简述墨西哥城供水压力大的原因。(3)、从水的角度,分析地面沉降给墨西哥城带来的不利影响。 -
5、阿牙克库木湖位于青藏高原库木库里盆地,属高原内流咸水湖,有多条季节性河流流入,流域面积近20000km²。近20年来,该湖泊水位上升了7m,面积增加了83%,2023年面积达1141.67km²。图示意阿牙克库木湖多年平均降水量、蒸发量和气温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湖水位最高的月份是( )A、3月 B、6月 C、9月 D、12月(2)、近20年来,该湖收支量最大的是( )A、湖面降水量 B、入湖径流量 C、湖面蒸发量 D、湖水下渗量(3)、阿牙克库木湖为内流咸水湖,其盐分主要来自( )A、河水和地下水 B、地下水溶滤 C、湖泊蒸发结晶 D、湖底沉积物释放 -
6、厦门市的筼筜湖是全国美丽河湖优秀案例。筼筜湖水域面积1.7km2 , 曾经污染极为严重,通过生态浮床(植物种在浮于水面的床体上)等修复技术,从“鱼虾绝迹”蝶变为“白鹭伴舞”。图1是筼筜湖的位置示意图,图2是筼筜湖生态浮床景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筼筜湖曾经污染严重的主要原因是( )①接纳周边汇水,水质较差 ②水域较封闭,交换不充分
③全球气候变暖,蒸发加剧 ④水域面积小,自净能力弱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2)、海马齿是筼筜湖生态浮床所选择的植物之一,主要原因是( )A、浮力大 B、抗风浪 C、耐盐碱 D、生长慢 -
7、2022年立冬节气后,北京市迎来了一次大范围降水天气,11月12日最低气温7℃。读“2022年11月12日20:00海平面气压分布”,完成下面小题。
(1)、据图推断,北京此时( )A、气温一天中最低 B、吹偏北风 C、城市“热岛”最明显 D、易出现雾霾(2)、渤海海域出现六级以上大风区的原因是( )A、此时沿岸吹海风 B、海面结冰摩擦力更小 C、等压线较为密集 D、位于高压和低压之间 -
8、下左图是“北京怀柔区雁栖湖景观图”,下右图示意“雁栖湖与度假村之间近地面风向”。读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右图中能正确反映雁栖湖与度假村之间近地面风向的是(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2)、造成度假村近地面风向昼夜变化的原因是( )A、太阳辐射不同 B、人为原因差异 C、地势起伏不同 D、地表物质不同 -
9、兴凯湖属中俄界湖(图左),湖面平均海拔约70米,由大、小兴凯湖组成,两湖之间有沙岗隔开,松阿察河为其唯一的泄流通道。1942年,当地政府在小兴凯湖北侧的穆棱河上修建分洪水闸,穆棱河洪水期部分河水注入小兴凯湖。之后的一段时期内,兴凯湖水位相对稳定,但近年来水位明显上升,大兴凯湖尤为显著。图右为2020年在图左所示松阿察河a河段,沿湖水流出方向所作的河床剖面图。完成下面小题。
(1)、大、小兴凯湖的湖水多淹没沙岗,连通于每年( )A、2-3月 B、5-6月 C、8-9月 D、11-12月(2)、穆棱河部分河水注入后,兴凯湖在之后的一段时期内( )A、湖水含沙量增大 B、湖泊容积增加 C、年蒸发总量增大 D、渔业资源减产(3)、推测近年来兴凯湖水位明显上升的原因主要是( )A、穆棱河入湖水量增加 B、松阿察河泄流能力减弱 C、区域降水量有所增加 D、兴凯湖湖床淤积较严重 -
10、台风“苏拉”已于2023年9月2日下午1时50分前后在广东省阳江市海陵岛再次登陆,“苏拉”的六级风圈已经覆盖全茂名辖区。茂名晚报记者从茂名水文分局获悉,受“苏拉”外围云系影响,信宜市平塘河近6小时平均雨量达107mm,思贺河最近6小时平均雨量达108mm,降雨仍在持续。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与台风“苏拉”形成有关的天气系统是( )A、
B、
C、
D、
(2)、台风“苏拉”过境前后气压的变化正确的是( )A、
B、
C、
D、
-
11、2022年暑假期间,我国某中学地理实践小组到南美洲西海岸某地开展地理研学活动,下图示意该地区的土壤表面等高线(实线,单位:米)和基岩表面等高线(虚线,单位:米)分布。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四地中土壤厚度最薄的是( )A、乙 B、甲 C、丁 D、丙(2)、图中戊处的海拔可能是( )A、825米 B、819米 C、815米 D、814米 -
12、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某学校的地理学习小组在教师的指导下,去湖南山区开展了一次“土壤形成与地理环境关系”的野外实习,他们挖掘了一个土壤剖面,发现剖面呈均匀的土红色,腐殖质少,质地较黏重(孔隙度低、通透性差)。他们在实地考察的基础上绘制出下面的土壤与其他自然要素关系图(下图)。
(1)、该地理学习小组可以从哪些方面对土壤进行观察。(至少说出两个角度)(2)、推测该地的土壤类型名称是 , 该地的植被类型是。(3)、同学们还测得该土壤的有机质含量少,试从气候的角度分析其原因。(4)、针对该土壤特点,请你给出提高土壤肥力的建议。 -
13、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一位游客在日记中写道:这里的十二使徒岩(图1所示),仿如哨兵一样站立在陡峭的石灰岩悬崖之前,守卫着澳大利亚大陆。其实它们是海边一组十二块各自独立的岩石,其数量及形态恰巧酷似耶稣的十二使徒,因此就以圣经故事里的这“十二使徒”命名。这些宛如“十二使徒”的石柱群,是大自然造就出的“海岸雕塑”。年复一年,日复一日,随着岁月的洗礼,原来的“十二使徒”现在只余下八个。

材料二:图2所示为西藏雅鲁藏布江某段(自西南流向东北),该段河流所在河谷年降水量仅 140mm,冬春季多大风。
(1)、据下面短文,填写相关内容,完成对“十二使徒岩”形成过程的描述。“十二使徒岩”形成于海浪的作用。在过去的1000万到2000万年中,来自南部大洋的风暴和大风卷起巨浪,不断地侵蚀相对松软的石灰岩悬崖,并在其上形成了许多洞穴,这些洞穴不断被侵蚀变大,以致发展成海蚀 , 后来其顶部在海浪侵蚀下发生倒塌,形成 , 其外侧的岩石最终与海岸岩体分离形成“十二使徒岩”。
(2)、在图1中与图a比较,指出图 b 的明显变化:。其变化的自然原因是。(3)、结合材料推测,图2中PQ、QR两河谷中,流速较快的是。图示区域中的沙洲是(风力堆积/风力侵蚀/流水堆积/流水侵蚀)而形成的地貌。(4)、图2甲地沙丘形成过程:冬季河流水量小,裸露,提供充足沙源,在强烈的(风向)吹拂下,在河谷南岸堆积形成沙丘。沙丘南坡坡度较(陡/缓)。 -
14、阅读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图1为大洋表层年平均温度、盐度和密度随纬度变化示意图。
材料二:亚速海是东欧的一个陆间海,与黑海海峡相通,平均深度 8 米,最深处只有14米,是世界上最浅的海。亚速海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夏季气温高,冬季大范围封冻。亚速海盐度极低,但锡瓦什湾盐度超高,锡瓦什湾水深仅在0.5米~1.0米之间。图2为亚速海区域示意图。
(1)、图1中影响②曲线数值随纬度变化的因素是;③曲线代表的是海水的(温度/盐度/密度),最高值出现在海域。(2)、海水盐度对人类活动影响的实例主要有和。(3)、一般来说海水的密度随着纬度的增高而(增大/减小)。吃水深度指的是船舶在水中沉入水下的部分的垂直距离,一般来说纬度越高,吃水深度越(大或小)。(4)、与亚速海相比,简析锡瓦什湾盐度高的原因。 -
15、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穿堂风”也叫“过堂风”,是气象学中一种空气流动的现象,是流动于建筑物内部空间的风。我国许多地区民居设计都充分考虑了穿堂风。图1为“某地高空的等高面与等压面关系”示意图,图为“我国西南山区的传统民居穿堂风”示意图。

(1)图1中点A、B、④、⑤的气压最高的是________,气压最低的是________;图2中山林和石质地面分别对应图1中近地面的________、________。
(2)若图1中A处为陆地,B处为海洋,则该热力环流出现在________(白天/夜间)。
(3)图2中“穿堂风”的风向是________
(4)请在下图中画出夜晚时山林与石质路面之间的气流运动方向。

(5)当地居民发现,白天晴天时“穿堂风”的风力比阴天大得多,简析其原因。
-
16、当地时间2023年 2月6日4时17分,在土耳其发生7.8级地震,震源深度20千米,震中300公里范围内有33座大中城市;2月6日18时24分在土耳其再次发生7.8级地震,震源深度20千米。本次地震已经造成了约4.5万多人遇难,超过16万幢建筑在地震中倒塌或严重损坏,一百多万人无家可归。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1)、此次地震损失大的原因,正确的是( )
①两个7.8级大地震连续发生,地震强度大 ②地震发生区人口密集
③伴随有台风发生,搜救困难 ④经济落后,建筑防震等级低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2)、为了进一步了解灾情,部署灾后重建工作,下列做法可行的是( )A、利用遥感技术获取本次地震精确位置 B、利用全球卫星导航系统获取地震灾害影响范围 C、利用地理信息系统评估本次地震灾害损失 D、利用遥感技术加强对后期余震的监测预报(3)、关于地震灾害的避防说法正确的是( )①在室外应远离高层建筑
②地震发生时,若在单元楼上,应该乘电梯迅速到达一楼,跑到空旷区
③在车站等公共场所,切忌涌向出口,要保持镇静,就地避震
④一旦被掩埋,用尽全力的敲击能发出声响的物体,大声呼叫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④ D、①③ -
17、陕北延安至榆林间的森林草原区(如图1)黄土丘陵沟壑地貌发育,图2为该区自沟壑底部到丘陵顶部自然植被分布的典型剖面示意图。长期的坡面耕作打破了生态平衡。1999年以来,该区域实施了大规模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大范围坡耕地转为林草地,在植被覆盖率提高、水土流失减弱的同时,坡面林地土壤也出现了明显干燥化趋势,给林木正常生长带来潜在威胁。完成下面小题。

(1)、该区域谷底的中生乔木所属森林植被的特征是( )A、植物垂直结构复杂 B、树叶缩小为针状,抗旱抗寒 C、春季发叶,秋冬季落叶 D、森林常绿,革质叶片(2)、该区域坡面林地土壤干燥化过程是( )①大量吸取地下水,坡面地下水资源短缺
②林地稀疏,蒸发加剧,含蓄水源能力降低,土壤变干
③坡面含水率下降,林地退化
④植被覆盖率增加
A、②→④→①→③ B、④→③→①→② C、④→②→①→③ D、④→①→③→②(3)、关于该区域植被与环境关系描述正确的是( )A、山顶主要因气温高,蒸发量大,为灌木草原 B、坡面主要因坡度大,土层薄,为疏林草原 C、谷底主要因水土条件好,以中生乔木为主 D、光照差异导致谷底到山顶的植被分布差异 -
18、土壤淋溶层的厚度和淀积层所处的深度可反映当地气候的干湿状况。下图为甲、乙、丙三地的土壤剖面示意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1)、三地湿润程度由高到低排序正确的是( )A、甲>乙>丙 B、甲>丙>乙 C、乙>甲>丙 D、丙>乙>甲(2)、丙地最可能位于( )A、云贵高原 B、长江三角洲 C、东北平原 D、河西走廊 -
19、喀斯特洞穴系统的烟囱效应(如图所示)是指由于洞内外空气的温度差使气流从温度高的区域流向温度低的区域的现象。这种现象在我国南方喀斯特地区较北方明显,它为喀斯特地区的地-气交换增加了一个通道,对碳循环具有重要的影响。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喀斯特洞穴内常见的堆积地貌有( )①峰林②石钟乳③石笋④溶沟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2)、我国南方喀斯特地区洞内的二氧化碳浓度( )A、夏季低、冬季高 B、夏季低、冬季低 C、夏季高、冬季高 D、夏季高、冬季低(3)、南方喀斯特地区的烟囱效应较北方明显的原因包括( )①南方喀斯特地区太阳辐射强,光合作用强②南方喀斯特地区土壤深厚,利于地表水下渗
③南方喀斯特地区碳酸盐岩分布广④南方喀斯特地区高温多雨,溶蚀作用强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
20、下图为南美洲及其附近海域表层海水等温线分布图(等温线数值M1>M2>M3>M4)。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甲、乙所示海域两支洋流的大致流向及性质分别为( )A、甲处洋流自南向北,寒流;乙处洋流自北向南,暖流 B、甲处洋流自北向南,寒流;乙处洋流自南向北,暖流 C、甲处洋流自南向北,暖流;乙处洋流自北向南,寒流 D、甲处洋流自北向南,暖流;乙处洋流自北向南,寒流(2)、下列关于图中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A、甲处洋流减慢海洋污染物的净化速度 B、乙处洋流加快南北往来轮船航行速度 C、甲处洋流促进高低纬度间热量交换 D、乙处洋流不利于海洋污染物的扩散(3)、图中甲乙丙丁四处海域,海水盐度最高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