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2024年9月7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白露,下表示意二十四节气排列顺序,完成下面小题。
立春
雨水
惊蛰
春分
清明
谷雨
立夏
小满
芒种
夏至
小暑
大暑
立秋
处暑
白露
秋分
寒露
霜降
立冬
小雪
大雪
冬至
小寒
大寒
(1)、白露节气前后各一个月,地球公转速度的变化是( )A、越来越快 B、越来越慢 C、先快后慢 D、先慢后快(2)、与白露节气昼长大致相同的节气是( )A、芒种 B、惊蛰 C、清明 D、寒露 -
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欧洲是世界上最大的客车市场之一。匈牙利经济发达,是我国“一带一路”倡议的积极参与国。汽车工业是匈牙利的支柱产业,中匈联合开发的纯电动客车“新巴客”,由中国Z公司负责设计整车、制造车身、提供核心系统,已在欧洲市场崭露头角。下图示意匈牙利地理位置。
(1)、简述欧洲客车需求量大的原因。(2)、分析匈牙利作为Z公司“新巴客”合作对象的有利条件。(3)、说明大规模生产和推广“新巴客”客车对匈牙利产生的积极意义。 -
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2020年,勐海普洱茶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被认定为第三批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勐海县地处横断山系纵谷区南段,是驰名中外的普洱茶主产区,拥有迄今世界上保存面积最大、品种最多的古茶山,有“中国西部最美茶乡”等诸多美誉。当地多选择海拔1000米左右,坡度25°以下,土壤pH值4.5-6.5之间,土层深厚的区域,沿等高线修筑梯田,种植茶树,并在茶园上方与山林交界处设置隔离沟,在茶园的山顶建立蓄水池。下图示意勐海县地理位置。
(1)、简述勐海县适宜茶树生长的自然条件。(2)、说明梯田、隔离沟、蓄水池等工程在茶园中的作用。(3)、请为勐海县进一步推进茶产业发展提出合理建议。 -
4、下图为某地地质构造剖面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①②两处地质构造分别是( )A、背斜、背斜 B、背斜、向斜 C、向斜、背斜 D、向斜、向斜(2)、温泉③④水温差异明显,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大气降水 B、岩层类型 C、出露海拔 D、水源深度 -
5、2015-2017年,我国部分城市经济增速(△GDP%)与碳排放增速(△CO2%)之间呈现出一定的关系(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从可持续发展原则看,下列城市中碳排放与经济发展协调程度最高的是( )A、武汉 B、乌鲁木齐 C、沈阳 D、深圳(2)、与乌鲁木齐相比,成都市( )A、经济增速较高 B、碳排放增速较低 C、经济增速较低 D、碳排放增速较高(3)、为推动城市经济绿色低碳发展,可采取的主要措施有( )①控制GDP增长②优化资源配置③提高能源强度值④研发节能减排技术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
6、我国县级行政区有市辖区、近郊区、县级市和县域四种类型。随着城市化不断推进,部分县级行政区出现人口收缩(人口流失乃至局部空心化)现象。下图为我国城市人口收缩型县级行政区数量统计。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四类县级行政区收缩差异形成的主要原因是不同区域的( )A、经济水平发展差异 B、人口数量增长不均 C、生态环境质量不同 D、文化教育发展失衡(2)、人口显著收缩的县级行政区将会出现( )A、城市化水平下降 B、人口出生率减小 C、老龄化比例降低 D、劳动年龄人口增加(3)、辽宁省鞍山市是显著的人口收缩型城市,为应对人口收缩问题该市可采取的合理措施是( )A、大量引进人才 B、拓展城区面积 C、优化产业结构 D、提升农业占比 -
7、河湟地区位于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的过渡地带,村落布局常依山就势,呈现出带状、团状和阶梯状等空间形态。下图为当地某山谷示意图,图中甲山坡为传统村落分布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影响图示山谷民居坡向选择的主要原因是( )A、防潮与取水 B、防寒与取水 C、采光与防寒 D、采光与防洪(2)、该地多数民居采用合院式布局,其主要目的是( )A、减少强光照射 B、抵御冬季严寒 C、避免洪水威胁 D、减轻地质灾害(3)、推测Ⅰ、Ⅱ、Ⅲ区域内村落的空间形态分别为( )A、团状、带状、阶梯状 B、带状、阶梯状、团状 C、团状、阶梯状、带状 D、阶梯状、团状、带状 -
8、下图为北半球中纬度某地某日5次观测到的近地面气温垂直分布示意图,当日天气晴朗。完成下面小题。
(1)、由图中信息可分析出,大气较稳定的是( )A、8时、12时 B、12时、15时 C、5时、20时 D、5时、15时(2)、在上述时刻,大气较稳定的原因是( )A、气温随高度上升而递减 B、气温随高度上升而递增 C、随着高度上升气温保持不变 D、天气晴朗,盛行下沉气流(3)、图中最有利于近地面雾霾大气污染物扩散的是( )A、5时、20时 B、5时、8时 C、5时、15时 D、12时、15时 -
9、焚风是山区特有的、因空气作绝热下沉运动导致温度升高湿度降低的一种地方性风。研究人员在图示区域设A、B两处气象观测点进行焚风观测(图1)。图2为某年1月28日在A观测点获取的气象数据。B观测点在当日地方时14:00左右出现一个锋面。完成下面小题。

(1)、该地导致焚风现象出现的大气环流是( )A、东北风 B、东南风 C、西北风 D、西南风(2)、该日A观测点开始出现焚风的地方时约为( )A、6点 B、7点 C、18点 D、20点(3)、推测B处15:30以后的锋面类型及移动方向( )A、暖锋东南 B、冷锋西北 C、暖锋西北 D、冷锋东南 -
10、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猕猴桃喜温暖湿润,半荫环境,主要分布在北纬18~34度的广大地区,年平均气温约11.3~16.9℃。喜土层深厚、肥沃疏松、保水排水良好、腐殖质含量高的砂质土壤。
楼观镇周一村地处中国道教圣地,秦岭山脉北麓大陵山脚下,位于陕西关中旅游环山107公路两侧,自然环境优越,是猕猴桃优质生产区。
近年来,该村不断加大对种植大户、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冷链物流、网店、农业公司的培育力度,形成了集种植、储藏、加工、销售为一体的全产业链,猕猴桃产业已经成为全村的支柱性产业。当地通过创新“合作社+公司+农户”模式,把一家一户小生产联合起来,实施统一管理标准、统一技术指导、统一包装销售,助力村民走上增收致富的道路。2021年3月,周至猕猴桃入选中欧地理标志互认清单,是西安唯一入选的农产品。下图为周至县楼观镇地形图。
(1)、分析周一村发展猕猴桃生产基地的天然优势条件。(2)、说明周一村采用“合作社+公司+农户”的发展模式对农户带来的益处。(3)、请从优化猕猴桃全产业链的角度,对周一村未来猕猴桃产业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 -
11、北川新县城道路网规划布局以优先满足可达性为基本前提,采用“窄路密网”设计,以增加低碳出行。图为两种不同城市路网过街距离示意图(单位/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与“窄路密网”相比,“宽路疏网”设计容易出现( )①机动车出行率增加②公共交通覆盖率高
③路口的等候时间长④实际通行流量减小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2)、“窄路密网”符合低碳出行,主要是因为( )①机动车道和人行道共用②路口通行效率较高
③路口信号灯的数量减少④步行出行机率增加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
12、冰间湖是指在冬季当外界环境达到结冰条件时,仍有较长时间保持无冰或仅被薄冰覆盖的冰间开阔水域。冰间湖对海-气热量交换、海水盐度及海洋生态系统等均有重要影响。图为北极地区大陆架冰间湖的形成机制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北极地区大陆架冰间湖形成的原因是( )A、陆岸区域温度高于水域 B、极地东风的吹拂 C、水域盐度低于四周海域 D、盛行西风的吹拂(2)、与冰雪表面相比,冰间湖能使极地区域近地面大气( )A、热量和水分增加 B、热量增加,水分减少 C、热量和水分减少 D、热量减少,水分增加 -
13、巴音河发源于祁连山脉野牛脊山南麓。注入可鲁克湖,是柴达木盆地的第四大内流河。蓄集峡水利枢纽是全国172项节水供水工程,也是巴音河干流调蓄工程和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的重点水源工程。主体工程于2016年3月开始建设,2023年7月3台机组全部投产发电。下图示意巴音河流域。完成下面小题。
(1)、青海省在巴音河流域内部水资源开发利用中的关键是要做到( )A、民生优先和生态滞后 B、协作开发和综合利用 C、截流发电和能源安全 D、调沙减淤和防洪减灾(2)、蓄集峡水利枢纽工程开发任务以( )A、城镇生活和工业供水为主 B、防洪发电和农田灌溉为主 C、水产养殖和内河航运为主 D、生态保护和发展旅游为主 -
14、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印度尼西亚的沙哇伦多是十九世纪末因荷兰人开采煤炭而兴起的一座城市,吸引了印度尼西亚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人口迁入。随着该地区煤炭资源枯竭,城市发展陷入困境。为摆脱困境,该城市依托煤炭开采的遗产发展旅游业,逐渐成为印度尼西亚著名的采矿文化旅游城市。如图示意沙哇伦多城市发展生命周期。
(1)、说明“煤炭开采”在该城市不同发展阶段的作用。(2)、该城市选择采矿文化旅游作为城市转型发展的方向,试分析其独特条件。(3)、指出该城市成功转型为采矿文化旅游城市所带来的好处。 -
15、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湿地包括湖泊、沼泽、河流等类型。甲区域曾是里海的一部分,现为淡水湿地,有狭窄水道与里海相连。该湿地流域位于伊朗北部,年均降水量超过1000毫米。据预测,21世纪60年代该湿地将全部变为沼泽。如图示意该湿地位置及湿地流域的土地利用状况。
(1)、简述甲区域演变为淡水湿地的过程。(2)、推测从现在到21世纪60年代,该湿地类型结构的变化及主要原因。(3)、为减缓该湿地变成沼泽的速度,请提出可行的措施。 -
1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四川贡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青藏高原东缘,野生动植物丰富,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中华斑羚和中华鬣羚是近缘物种,主要栖息地为针叶林和针阔混交林,在贡嘎山和秦岭均有分布。两物种日活动高峰都出现在清晨和傍晚,但中华鬣羚的活动早高峰早于中华斑羚,晚高峰晚于中华斑羚,且夜间活动强度高于中华斑羚。如图示意两物种在贡嘎山自然保护区主要栖息地的分布。
(1)、两物种主要栖息地空间分布重叠程度较高且能共存,试分析其原因。(2)、与中华斑羚相比,中华鬣羚环境适应能力更强,请从其活动时间和空间的角度给出依据。(3)、判断中华斑羚主要栖息地在贡嘎山与秦岭分布的海拔高低,并分析原因。(4)、请从降低人类活动强度的角度,提出加强该保护区两物种保护的合理建议。 -
17、美国西南部某河源的小型谷地,气候较干旱。该地品尼松生长缓慢,分枝点低,雨水下渗为其生长提供水源,外力作用会影响其生长状态。1905年后该地降水增多。如图示意谷底的品尼松生长演变过程,以及相应的年轮增长距平值。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甲、乙两时期谷底品尼松的生长状态和影响其生长的外力作用,推断正确的是( )A、甲时期生长较慢沉积为主 B、甲时期生长较快侵蚀为主 C、乙时期生长较快沉积为主 D、乙时期生长较慢侵蚀为主(2)、在谷底冲沟附近,有部分品尼松树干下半部原有枝条消失,最可能是因为( )A、常受干热风影响 B、土壤养分流失 C、曾被沉积物掩埋 D、遭受低温冻害(3)、在乙时期,谷坡的品尼松年轮增长距平值与谷底的相反,可能原因是谷坡( )A、降水增加改善了水分条件 B、坡面有利于阳光照射 C、地下水位上升加剧盐碱化 D、被侵蚀导致根系裸露 -
18、某大都市城市用地紧缺,道路与居民区距离较近,交通排放颗粒物对居民区有一定的影响,绿化植被可减轻此影响。在该都市采样监测发现,不同植被类型对颗粒物的拦截效果不同。如左图示意采样监测区基本情况。右图显示道路中心、自行车道、人行道与道路中心的颗粒物浓度的比值。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理想的采样监测天气是( )A、晴朗微风 B、逆温天气 C、阴雨少光 D、风向多变(2)、与自行车道相比,关于人行道上积累最明显的颗粒物及其对应的植被类型,判断正确的是( )A、细颗粒茂密植被 B、粗颗粒茂密植被 C、细颗粒稀疏植被 D、粗颗粒稀疏植被(3)、在优先考虑降低颗粒物对居民区影响的同时,为尽量减少其对行人的影响,该都市从人行道到居民区绿化植被配置合理的是( )A、从稀疏到茂密 B、从茂密到稀疏 C、均用稀疏植被 D、均用茂密植被 -
19、山西省新绛县西庄村附近盛产青石,自宋代以来形成了以石雕加工为主的传统手工业。为保持行业的家族垄断优势,当地主要采取子承父业的技艺传承方式。近年来,在政府扶持下,西庄村规划建设了石雕工业园。如图示意农耕时代西庄村石雕生产的空间次序。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西庄村形成图示空间次序,是因为( )A、地形地势 B、河流分布 C、生产流程 D、宗族关系(2)、“精雕”选择在以厅堂为中心的院落中进行,主要是为了( )A、石材堆放 B、陈列展览 C、技艺保密 D、交流合作(3)、该村石雕生产由分散的家庭作坊集聚到工业园,有利于( )①形成合理的功能分区 ②融合生产和生活空间
③限制生态空间的扩张 ④营造良好的人居环境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20、某学者以2010年常住人口为基础,在不考虑城乡人口迁移的条件下,测算出2020年我国乡村各年龄段常住人口数量。下图示意2020年我国乡村常住人口的测算结果与统计结果。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测算人口数量与统计人口数量差异最显著的年龄段及该年龄段两者数量差异形成的原因( )A、15~21岁人口自然增长慢 B、36~42岁人口自然增长慢 C、15~21岁人口净流出量高 D、36~42岁人口净流出量高(2)、图示统计人口的年龄结构可能会给乡村振兴带来的影响是( )①阻碍农民增收 ②造成生态破坏 ③导致乡愁淡化 ④增加耕地撂荒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