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2024年4月,位于新疆塔里木盆地深地塔科1井钻深突破万米,刷新亚洲最深直井记录。万米深地油气钻探是全球油气勘探领域的“超级工程”,已成为衡量工程技术与装备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之一。下图为“深地塔科1井景观”和“地球圈层结构局部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2的甲层(     )
    A、位于莫霍面上部 B、地震波在其中传播速度较稳定 C、陆地相对比较薄 D、由地壳和上地幔顶部岩石构成
    (2)、深地塔科1井万米钻深(     )
    A、能够钻透地壳 B、越向下岩层密度越大 C、可到达软流层 D、底层岩层呈现液体状
  • 2、青藏高原路基修筑改变了地面的性状,目前已推广在路基边坡使用遮阳板以保护边坡的稳定。完成下面小题。

    (1)、遮阳板对大气受热过程的主要影响是(     )
    A、增强地面辐射 B、增强大气逆辐射 C、减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 D、减弱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2)、遮阳板对路基边坡的主要作用是(     )
    A、减少热量散失 B、减少冻土消融 C、阻挡风沙入侵 D、阻止动物进入
  • 3、下图为国庆期间某地理爱好者在新疆某地旅游时拍摄的地貌景观图。完成下面小题。

    (1)、该地貌特征是(     )
    A、顶部平坦、发育众多溶沟 B、上部较宽、下部明显窄小 C、蜂窝形态、发育众多裂隙 D、挺拔高耸、表面较为光滑
    (2)、该地貌属于(     )
    A、风积地貌 B、冰积地貌 C、风蚀地貌 D、冰蚀地貌
  • 4、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某区域近年来出现地温升高、地磁场异常、喷气孔活动加强,喷出的气体中硫质增多等现象,一地质勘探小姐赴该地实地考察,认为该区域发生某种地质灾害的几率大增。该小组实地考察后,结合该地地质资料绘制了如图所示。

    (1)、推测该区域地质灾害发生几率大增的地质灾害类型,并说明理由。
    (2)、考察发现,甲处存在一湖泊,简述其形成过程。
    (3)、丙地貌是由于岩层受断层影响而形成的地质地貌,请阐释该地质地貌的形成过程。
  • 5、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2020年12月9日,青海格尔木至新疆库尔勒铁路(简称格库铁路)实现全线贯通运营,乌鲁木齐和拉萨之间最近的铁路通道就此形成。

    材料二:左图为塔克拉玛干沙漠景观图,右图示意格库铁路线路。

    (1)、分析格库铁路花土沟—米兰段建设难度大的自然原因。
    (2)、根据材料二,判断塔克拉玛干沙漠的盛行风向并说明理由。
  • 6、毛乌素沙漠东南边缘的无定河流域某段地处半干旱区与半湿润区过渡带,河流两岸均有沙漠分布,风水交互作用对沙漠、河流特征的影响季节差异显著。下图为“毛乌素沙漠东南边缘的无定河流域某段位置示意图”,结合已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1)、与北岸沙漠比,推测南岸沙漠(     )
    A、厚度大,粒径细 B、厚度大,粒径粗 C、厚度小,粒径细 D、厚度小,粒径粗
    (2)、南岸沙漠面积增长速率存在季节差异,增长速率最快的季节最可能是(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 7、关洲河段位于长江中游,关洲岛将这一河段分为南北两条汊流。某地理科研团队研究发现,1万年以来关洲岛地层沉积物颗粒从下部到上部呈现细—粗—细的分布,分别对应了该河段河道变迁的三个阶段。下图为当前关洲河段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根据关洲岛地层沉积物颗粒分布特征,关洲河段三个阶段的流速变化为(     )
    A、先变快再变慢 B、持续变快 C、先变慢再变快 D、持续变慢
    (2)、有专家认为,关洲岛未来将向北移动,其理由可能是(     )
    A、北汊流流速快,长江北岸北移 B、北汊流流速慢,关洲岛北岸北移 C、南汊流流速快,长江南岸南移 D、南汊流流速慢,关洲岛南岸南移
  • 8、下图示意五台山北麓河流附近发育的断层崖及陡坎前的冲积锥发育过程。断层崖及坎前地表过程不受周围环境的干扰或周围环境的干扰较弱。图中a、b、c分别代表三个不同时期的地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五台山北麓崖—坎—锥地貌的演变过程是(     )
    A、甲—乙—丙 B、甲—丙—乙 C、丙—甲—乙 D、乙—甲—丙
    (2)、推测五台山北麓崖—坎—锥地貌经历的地质作用主要有(     )
    A、流水沉积、流水侵蚀、地壳运动 B、流水沉积、流水侵蚀、风力堆积 C、冰川作用、流水沉积、地壳运动 D、流水沉积、地壳运动、风力堆积
  • 9、雨花石、昆石和太湖石并称为“江苏三大名石”。下图为江苏三大名石示意图和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昆石和太湖石分别属于上右图中的哪一类岩石(     )
    A、①和③ B、①和② C、③和① D、②和④
    (2)、图中由①到②的箭头代表的地质作用为(     )
    A、冷却凝固 B、变质作用 C、外力作用 D、熔化
  • 10、2024年1月28日,中国与泰国签署互持普通护照人员签证协定,协定将于3月1日正式生效。某旅游团计划于北京时间2024年3月2日8:55从北京出发,乘坐飞机(飞行时间3小时5分钟)前往曼谷,于当地时间2024年3月8日14:35从曼谷返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泰国首都曼谷(100°31'E,13°45'N)位于中国首都北京(116°20'E,39°59'N)的(     )
    A、西北方向 B、东北方向 C、西南方向 D、东南方向
    (2)、该旅游团落地曼谷时,与曼谷处于同一日期的范围约占全球的(     )
    A、2/3 B、1/3 C、3/4 D、1/4
  • 11、下图为“贵州坝陵河大桥航拍日落景观图(左)和坝陵河大桥的走向示意图(右)”。读图,结合已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1)、该景观可能拍摄于(     )
    A、2月1日 B、4月1日 C、6月1日 D、8月1日
    (2)、不考虑天气,一年中相同视角下的相同景观能出现(     )
    A、1次 B、2次 C、3次 D、4次
  • 12、林奈是瑞典著名的植物学家,他在植物研究中观察到一些植物花的开闭具有波动性。他把46种具有波动习性的植物分为三组:一组是大气花;一组是热带花,它们花的开闭随光照的长短而变化:还有一组花是定时开放与闭合,不受昼夜长短的影响。如下图所示,林奈将第三组的花栽培在花盆里,然后按开花的早晚顺序摆在自己的书桌上(约59.9°N,17.6°E),成为富有自然情趣的“花钟”。结合已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1)、北京的“午时花”刚盛开时(夏季正午开花),林奈书桌上正在开花的是(     )
    A、野蔷薇 B、芍药花 C、鹅肠菜 D、半枝莲
    (2)、蟹爪兰是一种短日照花卉(短日照花卉每天需要12个小时以内的日照,经过一段时间解耦就能现蕾开花),花期最为适宜的日照时长是8-10小时。如果北京引种该花卉,自然状态下,下列节气中最可能欣赏到花开的是(     )
    A、春分 B、夏至 C、大暑 D、小雪
  • 13、2024年10月18日凌晨1时21分,位于日本九州鹿儿岛的樱岛南岳火山口再次出现爆炸性喷发现象,喷发出的烟柱达到惊人的4000米之高(下图)。如图示意地球内部圈层结构,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从火山口喷发出的炽热岩浆一般来源于(     )
    A、①圈层 B、②圈层 C、③圈层 D、④圈层
    (2)、火山口喷发出的火山灰物质在地球圈层中迁移的顺序是(     )
    A、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 B、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 C、水圈、生物圈→大气圈→岩石圈 D、水圈、生物圈→岩石圈→大气圈
    (3)、关于地球内部圈层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圈层是由金属组成的坚硬外壳 B、②圈层横波不能通过,纵波速度慢 C、岩石圈包括①圈层全部和②顶部 D、④圈层的温度、压力和密度都较小
  • 14、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始新世时期(距今5780万年—3660万年),贵州落脚河流域为平缓的盆地,碳酸岩区长期被地表水和地下水缓慢塑造。中新世时期(距今2300万年—533万年),山地抬升,地貌快速演化,形成特殊的深切型喀斯特地貌(如图)。随着流水溶蚀的持续,水中溶解了较多的钙离子,水对碳酸钙等可溶物质的溶蚀能力会下降。研究表明,两侧非碳酸岩区对碳酸岩区峡谷地貌发育具有促进作用。目前,深切河谷边坡仍在持续崩塌。

    (1)、说明落脚河喀斯特深切峡谷地貌的形成过程。
    (2)、分析两侧非碳酸岩区对碳酸岩区峡谷地貌发育的作用。
    (3)、你认为边坡崩塌会导致谷地拓宽还是缩窄?请表明你的观点并简述理由。
  • 15、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重视粮草兼顾的发展格局,减少饲料粮的消耗,利用优质饲草替代饲料粮,大力发展草业,对于实现节粮增效、保障食物安全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燕麦具有喜凉、喜干燥的气候、喜阳光,不耐高温,耐贫瘠,耐盐碱,需水较少等生长特性。作为我国主推的重要粮食与饲料兼用作物,燕麦的籽粒可作为主粮和功能性食品,在保障粮食安全中发挥重要作用。

    将粮食安全与燕麦产业紧密结合,可以优化耕地种植结构,提高耕地产出率,并可提升对全域资源的开发利用效率,加快构建多元化食物保障体系。下图示意中国燕麦主要生产区。

    (1)、简述我国燕麦生产区的空间分布特征。
    (2)、许多学者认为,燕麦是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要牧草。试对此做出合理的解释。
    (3)、针对我国燕麦产业的发展现状,以保障我国粮食安全为目标,提出合理化建议。
  • 1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枣庄市位于山东省南部,作为煤炭资源型城市,由于长期的资源依赖,枣庄产业结构极不合理。随着煤炭资源的日益枯竭,枣庄的发展陷入了动能不足的困境。2009年,枣庄市被正式列入国家第二批资源枯竭城市名单,成为资源衰退型城市之一。近年来,枣庄积极探索破局之路,即将完成从“煤城”到“绿城’’的华丽转变。目前,枣庄市有大量的空置土地、房屋。左图示意1980-2020年枣庄市原煤产量统计,右图示意2000-2020年枣庄市户籍人口与常住人口变化。

    (1)、描述1980-2020年枣庄市原煤产量的变化趋势,并简述2018年以来枣庄市常住人口不断减少的原因。
    (2)、请为盘活枣庄市社会经济提出合理性建议。
  • 17、东亚夏季风强度具有明显的年际变化,夏季风每年到达的最北位置都有所不同。我国把这些具有明显年际和年代际的“最北位置”所呈现的带状波动区域称为夏季风边缘摆动区。下图示意东亚夏季风边缘摆动区(阴影部分)。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我国东亚夏季风边缘摆动区(     )
    A、是永久性固定不变的 B、仅分布于我国“三北”地区 C、具有明显的过渡特征 D、气候季节性和年际变化较小
    (2)、我国东亚夏季风边缘摆动区划分的主要依据是(     )
    A、降水 B、气温 C、昼长 D、风带
    (3)、若东亚夏季风在我国快速到达最北位置且滞留月余,则最可能说明当年夏季(     )
    A、副热带高压完全消失 B、长江流域旱灾加重 C、东南信风带位置偏南 D、北方海陆温差变大
  • 18、乡村人口流向城市工作是我国城镇化进程中的典型现象,但不同人口购房或租房的地点存在差异,甚至存在“工作城市—家乡城镇—老家农村”三栖模式,子女留在家乡城镇或老家农村。下图示意四类城—乡流动家庭的居住模式。完成下面小题。

    (1)、购房安居地与就业谋生地空间分离主要体现在(     )
    A、流入地购房型 B、流入地租房型 C、城—乡分布型 D、城—镇分布型
    (2)、城市流入人口在超大城市的购房比例远低于其他等级城市,主要取决于超大城市的(     )
    A、收入水平 B、住房成本 C、环境品质 D、社会保障
    (3)、“工作城市一家乡城镇一老家农村”三栖模式可能会导致(     )

    ①较高等级城市就业压力增大②较高等级城市房产炒作加剧③较低等级城镇经济风险加大④较低等级城镇生态环境恶化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19、海洋渔业是中国现代农业和海洋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海洋渔业产业结构逐步优化,海水养殖业已成为其优势产业。尽管政府已经针对海洋渔业资源出台了一系列养护政策,但由于受人口增长、养殖污染、工程建设、过度捕捞等方面的影响,海洋渔业资源仍呈现出持续衰退的趋势,海洋渔业发展面临着严峻挑战,可持续发展问题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下图示意2013-2022年山东省海洋渔业资源利用情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据图推测,2013-2022年,山东省海洋渔业(     )
    A、养殖产量持续下降 B、现代化水平总体较高 C、资源利用率波动下降 D、机动渔船数量增加
    (2)、研究发现,2013-2022年山东省人均海水产品产量呈下降趋势,其主要原因有(     )

    ①消费偏好改变②产业冲击③国家禁渔政策的实施④人口数量增加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3)、为改善海洋渔业和渔民民生,政府最应该(     )
    A、健全转产服务体系,加强渔民专业技能培训 B、建立养殖容量管控机制,调整养殖布局 C、加强水域生态环境监测,建立严密监控网络 D、抓好海洋伏季休渔管理,延长休渔时间
  • 20、下图为某地区地质构造示意图,数字序号代表不同岩层。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不正确的是(     )
    A、断层①形成时间晚于岩层② B、形成③④的内力作用不相同 C、⑤形成时间早于岩层① D、岩层⑥形成时间早于断层①
    (2)、下列有关图中地质构造对生产实践的意义,正确的是(     )
    A、a地地质构造具有良好的储水条件 B、b地的花岗岩可用作优质石材 C、c地适宜建坝蓄水,开发河流水能 D、d地有丰富的地下水可供开发
上一页 239 240 241 242 243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