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科学家预测,未来人类可能从地球迁移到相邻的“第二行星家园”(如下图所示)。“第二行星家园”自转周期与地球相近,质量约为地球的十分之一,有大气层。完成下面小题。

    (1)、“第二行星家园”(     )

    ①地内行星②地外行星③类地行星④远日行星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2)、未来人类可能从地球迁移到相邻的“第二行星家园”,其原因主要是“第二行星家园”与地球相比(     )
    A、大气厚度相当 B、自转周期接近 C、表层温度适宜 D、公转方向一致
  • 2、地球上的极光是太阳风被磁场捕获,轰击大气层,使大气电离产生的发光现象。金星是我们观测到的除日、月之外的最亮天体,金星大气层比地球大气层浓密。完成下面小题。
    (1)、金星上没有极光现象,其最合理的解释是(     )
    A、距太阳远 B、没有磁场 C、夜短昼长 D、大气稀薄
    (2)、金星是除太阳、月球之外能看到的最亮天体,其原因是金星(     )

    ①自身能发光②距离地球近③有明亮的光环④反射太阳光强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 3、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于北京时间2024年4月25日20时59分在我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升空后飞船与距地面高约390km的天宫实验室对接,航天员乘组在空间站驻留科考约6个月,飞船于10月25日返回东风着落场。完成下面小题。
    (1)、与天宫实验室对接时,飞船位于大气垂直分层中的(     )
    A、对流层 B、平流层 C、逆温层 D、高层大气
    (2)、飞船返回到距地面50km高度起,穿越地球大气层的气温变化为(     )
    A、上升→下降→上升 B、上升→下降 C、下降→上升→下降 D、下降→上升
    (3)、飞船返回时,利用北斗导航系统可(     )
    A、规划飞船返回路线 B、传输航天科考信息 C、获取飞船着落地点 D、评估航天科考成果
  • 4、阅读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植被,指地球表面某一地区所覆盖的植物群落。依植物群落类型可划分为森林植被、草原植被、荒漠植被等。下图为南迦巴瓦峰垂直分布的植被群。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位于喜马拉雅山东端的南迦巴瓦峰海拔7782米、相对高度近7000米,成为我国最全的植被垂直地带性分布区,被许多生物学家誉为“植被类型的天然博物馆”“山地生物资源的基因库”。

    结合实例,论述南迦巴瓦峰植被分布所体现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 5、

    阅读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牙买加是世界著名旅游胜地。主要有美丽的沙滩、舒适的气候、多样的地形、丰富的地貌和泉水等旅游资源。家住北京的小王同学,利用今年的假期时间跟父母一起来到该国旅游了10天。图(a)为牙买加位置和地形图、图(b)为曼德维尔气候图、图(c)为中西部地区石灰岩地貌示意图。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b),描述曼德维尔的主要气候特征。

    牙买加意为“泉水之岛”,尤其在石灰岩广布的中西部地区,有大量的温泉分布。温泉是泉水的一种,是从地下自然涌出的,泉口温度显著高于当地年平均气温的地下天然水。

    (2)分析该国中西部多温泉的原因。

    在牙买加旅游的10天中,小王同学感到自然环境的体验感跟北京相差甚远。

    (3)推测小王来到牙买加度假的时间,并从两地体验感差异的角度说明理由。

  • 6、

    阅读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北京市某高中组织学生到青海湖进行研学考察。图(a)为考察区域示意图,图(b)为某同学撰写的考察报告。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任务一调查湖水来源

    青海湖位于青海省东北部,湖区面积达4583平方公里,是我国最大的湖泊。

    (1)说出该湖泊主要的补给水源。

    任务二判断湖泊类型

    按照湖水含盐量高低,可将湖泊分为咸水湖和淡水湖。

    (2)判断该湖泊的类型并说明主要依据。

    任务三分析湖鱼作用

    (3)从自然环境整体性角度,分析裸鲤在维持青海湖流域“草—湖—鱼—鸟”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 7、

    阅读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第13号台风“贝碧嘉”于2024年9月16日凌晨由台风级加强为强台风级,中央气象台发布台风红色预警。“贝碧嘉”中心经过的附近海域或地区风力可达12—14级、阵风15—16级;大部分地区降水可达100~190毫米,属于大暴雨级别。“贝碧嘉”是75年以来登陆上海的最强台风。图(a)和图(b)分别为不同时间亚洲局部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a)绘制天气系统示意图,解释狂风暴雨的形成原因。

    (2)据图(a)和(b),分析台风的变化。

    台风“贝碧嘉”造成房屋受损、树木倒伏、道路积水、交通中断、航班取消等影响。现代化信息技术在防灾、减灾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3)简述现代信息技术在本次台风灾害中的应用。

  • 8、阅读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某文化广场(37°,105°E)上的十二生肖石像均匀排列成圆形,生肖鼠位于正北方向。家住附近的小李同学利用两个周日在圆中心竖立同一根细杆,以观察太阳日视运动变化。图示意小李同学在日出、日落、正午时刻观测的两天杆影长度。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说出第一周周日日出方向最接近的生肖。
    (2)、根据两个周日的观测,分析该地的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3)、当北京时间为12时,绘制该地第一周周日杆影的位置。
  • 9、依据相关标准,关键海区的海表温度距平连续3个月高于0.5℃时,即进入厄尔尼诺状态,若连续3个月海表温度距平低于-0.5℃时,即进入拉尼娜状态。下图示意2019年1月至2024年3月关键海区的海表温度距平数据。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时段,温度距平反映出的主要状态是(     )
    A、拉尼娜 B、厄尔尼诺 C、正常 D、不好判断
    (2)、按照相关标准,2023年下半年可能(     )
    A、澳大利亚山火概率增加 B、西北太平洋台风较常年偏多 C、智利地震发生次数减少 D、秘鲁沿岸降水量较常年偏少
    (3)、与2023年下半年的地理现象相关的还有(     )
    A、赤道低压带增强 B、副热带高压带不变 C、东北信风增强 D、东南信风减弱
  • 10、下图示意亚平宁半岛和日德兰半岛的位置。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两半岛均丰富的清洁能源是(     )
    A、太阳能 B、地热能 C、风能 D、水能
    (2)、与亚平宁半岛相比,日德兰半岛(     )
    A、以温带气候为主,河流冰期长 B、河流流量变化大,航运价值低 C、沿岸有寒流流经,海雾频率高 D、蒸发量小,周边海水的盐度低
  • 11、图(a)为北京市通州区2024年9月28日—11月27日连续两个月的气温预报图,图(b)为该地2024年10月12日、13日连续两天的天气状况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导致该地区连续两个月的气温呈波动式降低的主要因素是(     )

    ①太阳直射点位置②纬度位置③海陆位置④天气系统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与10月12日相比,10月13日(     )

    ①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强②白天云的反射作用弱

    ③夜晚大气吸收的地面辐射多④夜晚大气逆辐射减弱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12、北京市某中学组织学生到浙江省雁荡山进行野外考察,图为考察区域的等高线地形及景观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     )
    A、河流流向先向西再分别转向西北、西南 B、道路多沿半山腰分布,以利于徒步行走 C、考察点①②间的直线距离约2.1千米 D、南北纬度差约为2°,东西经度差约为4°
    (2)、考察点③名为“剪刀峰”(图中景观),其主要地貌特征是(     )
    A、如剪张开,直指高天 B、高山深谷,跌宕起伏 C、地势平坦,规模宏大 D、风力侵蚀,地表破碎
    (3)、考察组同学绘制了从百岗尖到仰天斗沿线的地形剖面图,其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 13、图为某地的地质剖面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在石灰岩中发现了大量的三叶虫化石,可推测(     )
    A、①岩石一定形成于新生代环境 B、②岩石中可能有裸子植物化石 C、③岩石形成于温暖的海洋环境 D、④岩石中可能发掘出恐龙化石
    (2)、该地区地貌形成经历的主要地质过程是(     )
    A、风力沉积——挤压断裂——岩浆侵入——地壳下沉——堆积、侵蚀再堆积 B、流水沉积——挤压断裂——地壳下沉——岩浆侵入——堆积、侵蚀再堆积 C、风力沉积——岩浆侵入——挤压断裂——地壳抬升——侵蚀、堆积再侵蚀 D、流水沉积——挤压断裂——岩浆侵入——地壳抬升——侵蚀、堆积再侵蚀
  • 14、我国某中学以探秘棕包为主题,开展跨学科学习系列活动。表为活动方案略图,图为不同地区的景观。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发展历史

    内涵解读

    是什么?棕包是棕树上长出的未露头开放的花穗,它是当地人们餐桌上的美味佳肴;棕包还是利用棕树皮所含纤维编制的各种包,它是一种独有的传统特色手工艺品。

    哪里来?两类棕包均是棕树的产品。棕树喜温暖、潮湿环境,树叶常绿,花期5月,果期11月。树皮所含纤维具有拉力强、耐摩擦、耐水湿的特点,可多次剥落。

    内涵解读

    功能探究

    创艺制作

    未来规划

    (1)、棕包的原产地最可能是(     )

    A、 B、 C、 D、
    (2)、吃新鲜棕包的最佳节气可能是(     )
    A、立春 B、立夏 C、芒种 D、立冬
    (3)、果实生长期,该校同学可以观察的现象是(     )
    A、太阳辐射强度先减弱后增强 B、路灯开启时长先减短后增长 C、日落方位先向南移后向北移 D、河流的径流量先减小后增大
  • 15、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风蚀坑是由风蚀作用在原有的沙质沉积物上形成的碟、杯、槽形的凹地,风蚀所搬运的风成沙堆积于邻近地段,亦属于风蚀坑的一部分。草原风蚀坑是草原景观破碎化并转变为沙地的临界标志。某科研团队对内蒙古某风蚀坑调查发现,该风蚀坑底部植被恢复速率高于积沙区。图1为该风蚀坑等高线分布示意图,图2为该风蚀坑表面沉积物粒径变化及剖面示意图。

    (1)、指出该风蚀坑形成期的主导风向,并说明理由。
    (2)、简述该风蚀坑的形成过程。
    (3)、分析该风蚀坑底部植被恢复速率高于积沙区的原因。
  • 1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伊比利亚半岛是欧洲第二大半岛,气候类型复杂多样,海岸平直,多高原、山地,西部和西南部有低地,中部为梅塞塔高原。如图示意伊比利亚半岛位置和部分地理事物分布。

    (1)、指出伊比利亚半岛南北两端的气候类型和气候特征。
    (2)、比较里斯本和马德里气候特点的差异并说明原因。
    (3)、西班牙被称为“欧洲的菜篮子”,从气候角度分析其原因。
  • 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甲河与乙河发源于某山地两侧,某研学小组对两河流进行了调研观测,观测过程中发现两河之间的分水岭及甲河流经地区岩石松散易碎。如图为该研学小组绘制的两河河源段测量点水位高程及等高线分布示意图。

    (1)、描述图示区域地形特征。
    (2)、分别说出图示甲河两侧和N处等高线的数值。
    (3)、如果两条河流会发生袭夺,请判断袭夺关系,并说明理由。
  • 18、乌兰乌拉湖(图1)地处乌兰乌拉断裂带附近,是世界海拔最高的大型湖泊之一。流域内年均降水量200毫米左右,冰川分布面积小,冻土广布,古地震事件多发。研究表明,近年来乌兰乌拉湖水量持续增长,流域内气候呈现暖干化趋势。图2示意2000—2018年乌兰乌拉湖水量逐年累计变化。完成下面小题。

    (1)、乌兰乌拉湖属于(     )

    ①淡水湖②咸水湖③构造湖④火口湖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2)、2000—2018年,乌兰乌拉湖水量增长最快的年份是(     )
    A、2002年 B、2010年 C、2012年 D、2018年
    (3)、推测乌兰乌拉湖新增水量中占比最大的类型最可能是(     )
    A、湖面降水 B、冰川融水 C、冻土融水 D、积雪融水
  • 19、如图示意2024年5月某天气系统过境期间河北邢台地区近地面与高空风向垂直运动及降水量变化。完成下面小题。

    (1)、该天气系统属于(     )
    A、暖锋 B、冷锋 C、气旋 D、反气旋
    (2)、推测该地形成降水的主要原因是(     )
    A、暖湿气团受热剧烈抬升 B、东北风抬升暖湿气团 C、东北风带来较充足水汽 D、暖湿气团沿山坡爬升
    (3)、推测该地未来几天的天气变化情况为(     )
    A、气温升高,出现阴雨 B、气温降低,出现阴天 C、气温降低,气压升高 D、气温升高,天气转晴
  • 20、如图示意我国华北某地区不同地质时期形成的地层在地表出露情况,其中寒武—二叠纪出露地层为沉积岩,侏罗纪出露地层为喷出岩。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沉积间断面产生的原因是(     )
    A、抬升侵蚀 B、水平挤压 C、下降沉积 D、水平张裂
    (2)、图中花岗岩(     )
    A、切穿了向斜核部 B、切穿了背斜核部 C、晚于侏罗纪形成 D、早于二叠纪形成
上一页 235 236 237 238 239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