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夜光发展指数(NLDI)是依据夜间灯光数据和人口密度数据构建的人类发展指标,其数值接近0表示区域发展水平较高,接近1表示区域发展水平较低。图为“2000年和2019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各地市夜间灯光发展指数统计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2000年—2019年,新疆各地社会发展趋势呈现( )A、均衡化 B、差异化 C、城乡同步化 D、乡村停滞化(2)、2000年,克拉玛依市NLDI较低的原因是( )A、生态环境恶劣 B、城市化起步晚 C、工业起步早 D、农业基础好(3)、新疆新型城镇化发展蓝图应( )A、鼓励在大城市居住 B、加速城乡融合发展 C、加大乡村夜灯的亮度 D、引导人口向北疆迁移
-
2、经济社会发展是引起城市快速扩张的重要原因,积极的保护有利于生态格局的优化和生态环境改善。济南南部山区是济南市泉水的直接补给区和水源地。图为“1980-2020年济南南部山区各土地利用类型面积统计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各土地利用类型变化最为剧烈的时期发生在( )A、1980-1995 B、2005-2010 C、2010-2015 D、2015-2020(2)、济南南部山区耕地面积变化的主要原因在于( )A、种植成本上升 B、市场需求减小 C、气候变暖 D、土地征用(3)、近年来,济南南部山区生态改善主要得益于( )A、山地地形 B、地下水源 C、政策规划 D、经济发展
-
3、港口已成为沿海发展中国家实现经济起飞的重要战略资源,港口城市则是拥有战略资源的战略空间。全球化背景下,港城空间关系经历港—城共生、港—城空间集聚、港口外迁与城市裂变、港—城双向网络发展等阶段。图为“港—城空间系统演化模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与图中港—城空间系统演化阶段对应正确的是( )A、a-港—城空间集聚 B、b-港口外迁与城市裂变 C、c港—城共生 D、d-港—城双向网络发展(2)、b阶段,临港产业最可能聚焦( )A、服装加工业 B、滨海旅游业 C、船舶制造业 D、现代金融业
-
4、坦噶尼喀湖位于非洲东部大裂谷地区,是非洲第二大湖,湖水上下层温度差异显著。受湖水上涌影响,表层湖水营养物质有季节变化。渔业是周边国家居民的主要经济活动,约有100万人靠捕鱼为生。图为“坦噶尼喀湖位置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坦噶尼喀湖上下层水温差异显著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水深 B、降水量 C、纬度 D、蒸发量(2)、坦噶尼喀湖渔业捕捞的旺季一般在( )A、2-5月 B、12-1月 C、5-9月 D、9-11月
-
5、对流风暴中的冷气流在低空扩散,与暖湿空气交汇引发地面强风的前缘称为“阵风锋”。图为2021年4月30日长江三角洲地区某时“海平面气压及阵风锋南移路径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此时,阵风锋位于( )A、a B、b C、c D、d(2)、阵风锋南移说明其( )A、北侧冷气流强大 B、南侧暖气流强大 C、北侧地形阻碍大 D、南侧台风势力大(3)、阵风锋经过杭州湾时,移速( )A、减小 B、增大 C、先变快再变慢 D、先变慢再变快
-
6、看惯日出日落,想拍海上月出,对天气要求极高。图为上海市(31.2°N,121.5°E)某摄影师北京时间2024年7月21日在浦东南汇嘴拍摄的“海上生明月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该图可能摄于北京时间( )A、5:20 B、7:20 C、17:20 D、19:20(2)、此时,明月位于南汇嘴( )A、东北 B、东南 C、西南 D、西北(3)、该日,上海的昼长约( )A、10小时 B、12小时 C、14小时 D、16小时
-
7、距今5500万~4200万年的喜马拉雅运动使青藏高原全部成陆。青藏高原地区喀斯特地貌发育较为普遍,不同高程下喀斯特地貌类型、发育特征均存在明显差异。下图为“青藏高原不同高程喀斯特地貌形态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青藏高原地区的喀斯特地貌最早发育于( )A、新生代 B、中生代 C、石炭纪 D、寒武纪(2)、青藏高原地区的晚年期喀斯特地貌多位于( )A、低海拔 B、中海拔 C、高海拔 D、极高海拔(3)、高海拔区的喀斯特地貌,受到的主要外力作用表现为( )A、风化剥蚀 B、风力侵蚀 C、流水溶蚀 D、重力崩塌
-
8、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智利是首个与我国签署自由贸易协定的南美洲国家,并于2019年与我国签署共建“一带一路”谅解备忘录。
从S市和M市中任选一地,说明该地的气候特征,并分析成因。
-
9、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伏牛山是秦岭向东延伸的一条重要山脉(下图),矿产资源丰富,植被覆盖良好。其南坡河流两岸有多级阶地,上游有众多瀑布。
分析伏牛山南坡瀑布众多的自然原因。
-
10、几内亚湾是非洲最大的海湾,沿岸有10余个国家。下图示意几内亚湾西部沿岸部分地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左图示意地区环境特征描述正确的是( )A、总体降水量大,且分布均匀 B、地势东高西低,平原为主 C、植被覆盖率高,季相变化小 D、冬半年主要受东北信风控制(2)、图中R城市比Q降水多,其原因是R处( )
①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
②地形抬升多地形雨
③沿岸有暖流增温增湿的作用
④受来自海洋的东南信风影响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
11、读气温曲线和年降水量柱状图,关于下图气候类型的判断,正确的是( )A、甲是温带海洋性气候 B、乙是热带草原气候 C、丙是温带大陆性气候 D、丁是温带季风气候
-
12、下图为某地喀斯特地貌发育区的岩层分布示意图。在该地地下河沉积物中,发现有大熊猫、剑齿象等哺乳动物骨骼化石。完成下面小题。
最有可能发育大型溶洞的位置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
13、图(a)为某日08时海平面气压分布图(单位:百帕),图(b)显示④地24小时内风的变化。读图,锋通过④地的时间可能为( )A、上午 B、下午 C、傍晚 D、中午
-
14、暖湿空气经过较冷下垫面时,近地面大气中的水汽凝结形成平流雾。2013年3月19日,我国某省长江以北区域出现了一次较强的平流雾过程。0时起,长江北岸开始起雾,雾区范围逐渐扩大,下图示意不同时刻的雾区北界。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平流雾发生之前,图示区域经历过一次天气系统过境,该天气系统最可能是( )A、暖锋 B、冷锋 C、热低压 D、热高压(2)、19日11时,该省长江以北区域平流雾大部消散,推测原因可能为当地( )
①大气逆辐射增强②近地面风向改变③地面温度上升④进行了人工影响天气作业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
15、太湖石又名窟窿石、假山石(图1),是由石灰岩遭到长时间侵蚀后慢慢形成的一种玲珑剔透的观赏石头,因产于江苏太湖地区而得名。浮石(图2)在火山口附近可以见到一种,布满气孔,质量轻,能在水中漂起。图3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甲、乙、丙、丁、戊代表岩浆、三大类岩石、沉积物,数字序号代表各种地质作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图中太湖石与浮石分别对应图3中( )A、甲、丁 B、乙、戊 C、乙、丙 D、丙、戊(2)、形成浮石所受的地质作用主要是( )A、① B、② C、⑥ D、⑨
-
16、武夷山是我国重要的茶叶产地。茶农多将茶树种植在山坡,一方面是山谷风引起的云雾能够减少日照,提升茶叶品质,同时又能防止山谷风引起的低温冻害损伤茶树。山谷风引起低温冻害时近地面气压状况是( )A、
B、
C、
D、
-
17、下图为2023年7月30日大气运动形势图,据图完成下面小题。(1)、图中太行山以东地区暴雨如注,其主要原因是到达该地的气流( )
①受山体阻挡影响②与东南信风叠加③受地面增温影响④带来海洋的大量水汽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2)、据图可推理( )A、江淮地区正值晴天 B、台风卡努正向东移动 C、黄海海域风浪较小 D、辽宁省南部昼夜温差小 -
18、下图中曲线示意自然带的分界线。2020年4月20日,某科考队从甲地出发,沿此线开展为期两个月的自然科学考察活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假如该科考队乘飞机从甲地飞往乙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地日出东北,日落西南 B、最短航线的方向是先东北后东南 C、乙地昼长与夜长之差比北京小 D、乙地考察期间正午物影越来越长
-
19、廊桥又称风雨桥,因在桥上加盖廊屋而得名“廊桥”。木拱廊桥所用建桥木料是当地采伐的树木经一段时间自然晾干后的木材,主要分布于闽浙边界山区。清乾隆年间建于下图甲处的古廊桥,建成不久即毁于山洪,数年后,下图乙处重建并保留至今。下图示意闽浙山区某地地形及廊桥景观。完成下面小题。(1)、以下廊屋的作用与当地自然环境对应准确的是( )A、保温—冬冷夏热 B、防洪—洪涝多发 C、避雨—降水丰富 D、挡风—冬季风强(2)、甲处古廊桥当年被山洪冲毁的自然原因是( )
①连续性强降水②河道弯曲且窄③材料未经晾干④廊桥逐渐老化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
20、在我国横断山脉中的甘孜藏族自治州河谷两岸分布着大量外墙为白色的方形碉房,因此被称为“白藏房”。白藏房属于典型的土木结构房屋,当地农民以木柱为支撑,墙体则是用附近山坡上的白垩土粉碎后加水搅拌成黏土,夯筑后干燥而成。外墙向内倾斜,内墙垂直,形成上窄下宽的梯形墙体。结合材料完成下面小题。(1)、横断山脉中的白藏房村落空间分布形态多呈( )A、团块状 B、条带状 C、方块状 D、扇状(2)、白藏房多在河谷地带建造,主要原因可能是( )
①便于就地取土 ②光照更充足
③地震更少 ④热量更充足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