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美国国家科学院预言:2022年的某一天,美国南部的一些城市,在五彩斑斓的极光光幕之后,电网会突然变得闪烁不定,灯光在瞬时明亮后将会停电,一分半钟之后,这个大停电运及整个东部地区,而这是因为太阳打了一个强烈的“喷嚏”。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材料所述的太阳打了强烈的“喷嚏”可能是( )A、太阳耀斑爆发 B、太阳爆炸 C、太阳辐射增强 D、太阳辐射减弱(2)、该“喷嚏”产生的明显影响不包括( )A、短波通讯中断 B、产生极光 C、指南针失灵 D、地球公转速度变慢(3)、关于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潮汐现象是由于太阳活动引起的 B、与天气和气候无关 C、太阳活动剧烈时,会发生磁暴、极光现象 D、耀斑爆发时,对地面无线短波通讯有利
-
2、太阳能光热电站(下图)通过数以十万计的反光板聚焦太阳能,给高塔顶端的锅炉加热,产生蒸汽,驱动发电机发电。据此完成下列小题。(1)、我国下列地区中,资源条件最适宜建太阳能光热电站的是( )A、东南丘陵 B、山东半岛 C、黄土高原 D、柴达木盆地(2)、太阳能光热电站可能会( )A、提高作物产量 B、提升地表温度 C、误伤途经飞鸟 D、干扰飞机电子导航
-
3、2021年5月15日,中国“祝融号”火星车成功着陆火星。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祝融号”火星车着陆火星,表明其已离开( )A、可观测宇宙 B、银河系 C、太阳系 D、地月系(2)、与地球相比,火星上不存在高级智慧生命的原因可能有( )
①没有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②没有昼夜更替现象③火星表面温度高④没有液态水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
4、好的酱油产地,需要气候湿暖、光照充足,才能让黄豆充分发酵,使酱油更香醇;水和食盐资源也很重要,加上充足的黄豆供应,才能酿出好酱油。下图为我国酿造酱油的三大主要产区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三大产区均主要位于( )A、西北地区 B、北方地区 C、南方地区 D、青藏地区(2)、与甲产区相比,丙产区生产酱油的有利自然条件有( )
①海盐资源丰富②海洋运输便利③靠近大豆产地④光照充足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①④ -
5、《中国国家地理》曾推出“慢步中国”专辑,其中一条路线为“走胡线”(“胡线”即“胡焕庸线”:黑河—腾冲)。如图示意“走胡线”路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图示“胡焕庸线”是我国的( )A、半湿润区与半干旱区分界线 B、人口稠密区与稀疏区分界线 C、种植业区与畜牧业区分界线 D、外流区与内流区分界线(2)、体验者沿“走胡线”旅行,感受大美中国多样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以下描述可信的是( )A、东北段:林草交汇之地 B、山西段:太行山两侧是成片的稻田 C、陕西段:层叠的梯田间水满田畴 D、西南段:黄土中错落着特色的窑洞
-
6、河谷演化过程中,受坡度、地下水位、地表组成物质等因素的影响,植被会发生地方性分异,各地貌位置的植被处于向地带性植被(与气候相适应的稳定性植被)演替的不同阶段。如图示意暖温带湿润季风气候区某河谷地貌形态。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图中现存植被最接近地带性植被的地貌位置是( )A、甲 B、乙 C、丙 D、丁(2)、如果流域整体构造抬升,最早演替为地带性植被的是( )A、河漫滩草甸 B、洪积扇灌丛 C、沟谷沼泽林 D、分水岭疏林
-
7、峡湾是冰川U形谷后期被海水淹没而形成的槽形谷。极地气候峡湾几乎常被海冰或冰川覆盖。而温带气候峡湾全年几乎没有海冰覆盖。如图示意在北半球发育极地气候峡湾的甲地和发育温带气候峡湾的乙地位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与甲地对比,温带气候峡湾在乙地发育的主要原因是乙地( )A、冬季白昼的时长更长 B、受到了暖流增温影响 C、经历了更强的构造运动 D、海平面上升的幅度更大(2)、研究发现,极地气候峡湾沉积物中有机碳的累积速率往往较温带气候峡湾低,主要是因为极地气候峡湾区( )
①植被覆盖度更低 ②入海的径流更少 ③海水的盐度更低 ④波浪的动力更小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8、有效辐射为下垫面向上长波辐射与大气逆辐射的差值。如图表示2003—2012年云南省西双版纳热带季雨林林冠层向上长波辐射(L↑)及其上大气逆辐射(L↓)的月平均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与7—9月相比,2—4月西双版纳热带季雨林林冠层之上的大气逆辐射值较低,主要是因为2—4月期间( )A、降水较多 B、云雾较少 C、地表植被覆盖度较低 D、正午太阳高度角较大(2)、根据有效辐射变化可知,一年中该地热带季雨林的林冠层( )A、表面的温度保持恒定 B、热量主要来自大气层 C、各月都是其上表层大气的冷源 D、夏季对大气加热效果小于冬季
-
9、以“长江之歌文明之旅”为主题的湖北省武汉市园博园长江文明馆全方位、多视角、立体化地展现了水孕育人类,人类创造文明,展示生态长江、文化长江和经济长江。作为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部分展厅也成为人们了解和研究地球历史的重要科研基地。下图为长江馆内展出的在长江流域发掘的恐龙化石,据此完成以下小题。(1)、恐龙繁盛时期,主要代表植物是( )A、裸子植物 B、被子植物 C、蕨类植物 D、藻菌(2)、关于生命的演化顺序,下列排序正确的是( )A、鱼类→始祖鸟→恐龙→哺乳动物 B、鱼类→两栖类动物→恐龙→始祖鸟 C、鱼类→三叶虫→恐龙→始祖鸟 D、鱼类→两栖类动物→三叶虫→始祖鸟
-
10、气球作为探空的工具已经被广泛使用,如下图所示,一探空气球由地面上升至100千米处,据其可能探测到的现象,完成下面小题。(1)、探空气球记录的随高度升高气温变化的规律可能是( )A、递减→递减→递减→递增 B、递减→递减→递增→递增 C、递增→递减→递增→递减 D、递减→递增→递减→递增(2)、探空气球探测到水汽集中的层次是( )A、对流层 B、平流层 C、高层大气 D、臭氧层
-
11、“日照金山”是指在太阳高度低、光照很弱的晴天,太阳光近似垂直照射雪山,出现的山体一面金光灿灿、蔚为壮观的景象。贡嘎山(如图)位于四川省西部,是大雪山的主峰,常年冰雪覆盖。某游客于10月1日清晨拍摄到贡嘎山日照金山的景象。完成下面小题。(1)、拍摄该日照金山照片时镜头朝向( )A、偏南方向 B、偏北方向 C、偏东方向 D、偏西方向(2)、不考虑天气因素,下一次在同一时刻同一位置拍摄日照金山的日期为( )A、3月13日 B、4月9日 C、6月10日 D、8月5日
-
12、日照时数是指一天内太阳光线直接照射地面的时间。下图为我国某区域夏季、冬季日照时数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甲、乙、丙、丁四地中夏季日照时数最大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2)、该区域夏季日照时数较冬季长,主要影响因素是( )A、纬度 B、昼长 C、风速 D、海拔(3)、与甲地相比,丙地发展光伏发电的主要优势是( )A、晴朗天数多 B、太阳能资源丰富 C、空气湿度小 D、距消费市场近
-
13、下图为小明同学绘制的地球内部圈层示意图,他把地球“切成了一块西瓜的形状放在盘子上”。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小明绘制的示意图存在部分错误,这些错误有( )
①地核内部结构划分②两个分界面的标注③岩石圈的范围④深度的数字标注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2)、下列有关地球内部圈层的叙述,正确的是( )A、陆地地壳厚度与地形存在相关性 B、软流层的上界即为莫霍面 C、下地幔为熔融态,属于液态 D、地核因压力极大形成固态金属球 -
14、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山地冰川系统孕育着独特的生物群落,由耐寒性微生物占主导,发挥着重要的生态作用,如参与碳固定与释放、地球水循环、地表形态塑造等。近年来,全球山地冰川发生着显著的变化,影响着地球各外部圈层。下图示意山地冰川生态系统。
(1)、指出生物群落在山地冰川生存面临的挑战。(2)、简述山地冰川对地球外部三个圈层的影响。(3)、判断今后全球山地冰川面积变化趋势,并说明其对地球环境的长期影响。 -
15、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早期,广西境内右江断裂带受亚欧板块与印度板块影响形成盆地。后随着造山运动及高原的隆起,盆地经历多次抬升,逐渐形成多级河流阶地,同时构造运动将百色盆地与布兵盆地分开,形成了如今两个盆地的格局。研究发现,右江断裂带所在区域有湖相沉积物出露。下图示意布兵盆地地质构造。
(1)、简述右江断裂带所在区域湖相沉积物形成及出露的过程。(2)、T4阶地分布海拔高、分布零散,简析成因。(3)、推测百色盆地与步兵盆地分开的原因。 -
1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海陆位置、地形地势的影响下,北美地区冬季受不同性质的气团影响,常形成不同类型的天气系统。下图示意某年1月某日某时刻北美局部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分布,此时旧金山附近有锋面形成,匹兹堡附近最易形成暴雪天气。
(1)、判断旧金山附近锋面性质,并说明理由。(2)、受图示天气系统影响,推测渥太华将要经历的天气变化情况。(3)、指出匹兹堡附近最易形成暴雪天气的条件。 -
17、海底浊流是沿着水下斜坡,携带大量泥砂的高密度、高流速的一种偶发性流体。当浊流从高速流进入低速流时,流体部分动能转化为位能,液面明显升高形成水跃。根据浊流颗粒物大小,可将浊流分为甲、乙两种沉积模式,如下图所示。浊流可导致海底地貌发生变化并对人类海底活动产生破坏。例如,1929年北大西洋纽芬兰岛南部大陆坡一次突发浊流折断了海底电缆,带来巨大损失。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与乙模式相比,甲模式的海床沉积物( )A、易被浊流搬运至更远距离 B、平均粒径更大 C、垂向变化表现为上粗下细 D、层理结构明显(2)、浊流对海底地貌及岩石形成的影响主要表现为( )A、流速下降时,泥沙沉积形成岛弧链 B、流速下降时,泥沙沉积形成大理岩 C、流速增强时,剧烈冲刷形成深海沟 D、流速增强时,冲刷形成海底峡谷(3)、推测导致1929年纽芬兰岛南部大陆坡突发浊流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风暴潮 B、海浪侵蚀 C、海底地震 D、火山喷发
-
18、研究表明,石笋中δ¹3C的含量与其洞穴所在区域地表植被生物生产力呈负相关,据此可推测当地的气温、降水等气候环境特征及变化。画廊溶洞位于山东半岛南部沂水县内,内部发育众多石笋。洞内石笋DXHL3(编号)的生长时间约为23.2~18.8ka(千年),形成期间其δ¹3C值的变化表现出显著的千年波动特征,如下图所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在画廊溶洞内常见的地貌有( )A、石帘、溶沟 B、石柱、洼地 C、石幔、石钟乳 D、峰丛、洼地(2)、画廊溶洞内的石笋( )A、由流水溶蚀形成 B、由顶部向下发育 C、为上大下小锥体 D、岩石属于沉积岩(3)、石笋DXHL3形成过程中,影响山东半岛的夏季风强度变化及气候特征最可能是( )A、在23.2~22ka期间,夏季风减弱,气候冷干 B、在22~21ka期间,夏季风增强,气候冷湿 C、在21~19ka期间,夏季风增强,气候暖湿 D、在19~18.8ka期间,夏季风减弱,气候暖干
-
19、近年来,我国各地高温热浪事件频发。研究发现,城市热岛效应一定程度上会加剧城市高温热浪强度。下图示意某年8月16日安徽省合肥市区一次高温热浪过程热岛强度(指城市中心区平均气温与周围郊区平均气温的差值)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促使此次合肥市区高温热浪形成的条件有( )
①大气对流强②气压梯度小③受高压控制④受暖锋控制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2)、该日合肥市区热岛效应对高温热浪强度加剧最明显的是( )A、蜀山区 B、瑶海区 C、庐阳区 D、包河区(3)、与A区域相比,B区域( )A、绿化面积较大 B、多高大建筑物 C、开发建设较早 D、距离市中心近 -
20、2024年7月,我国某科研团队沿某路线对南美洲东部海岸线进行为期15天的考察,途中依次记录了甲、乙、丙、丁、戊五地的昼长与夜长差值(均为绝对值),结果如下表所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地点
甲地
乙地
丙地
丁地
戊地
昼长与夜长差值
1小时52分钟
0小时
1小时50分钟
3小时16分钟
6小时10分钟
(1)、据表推测,甲、丙两地( )A、与0°经线垂直距离相同 B、可能位于同一条纬线 C、甲地的昼长远小于丙地 D、地球自转线速度相似(2)、考察记录当日,丁地日出时的地方时为( )A、6:49 B、7:05 C、7:36 D、8:30(3)、该科研团队考察期间( )A、考察的路线为自南向北 B、戊地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增大 C、丙地日落时间越来越早 D、丁地正值雨季,道路多泥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