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如图为“某日某时刻晨昏线位置以及部分城市的时间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综合考虑距离及成本因素,某航班执飞从北京到巴尔的摩的航向一般是( )A、先向东北,后向东南,且比大圆航线略偏南 B、先向东北,后向东南,且比大圆航线略偏北 C、先向西北,后向西南,且比大圆航线略偏南 D、先向西北,后向西南,且比大圆航线略偏北(2)、该日,爱丁堡的日出、日落时间最可能是( )A、上午7:20、下午4:49 B、上午6:27、下午5:33 C、上午8:24、下午3:41 D、上午5:34、下午6:22(3)、经过13小时,利马(12°S,77°W)地物影子的朝向为( )A、西北 B、东南 C、西南 D、东北 -
2、黄土及其下覆的砂岩构成陕北黄土高原多样地貌景观的物质基础。图1为“陕北沟谷型丹霞地貌景观”,图2为“黄土区落水洞形成过程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沟谷型丹霞地貌的营力过程是( )A、地壳下沉→黄土沉积→流水侵蚀→砂岩沉积→流水侵蚀 B、砂岩沉积→流水侵蚀→黄土沉积→地壳抬升→风力侵蚀 C、砂岩沉积→流水侵蚀→黄土沉积→地壳抬升→流水侵蚀 D、地壳抬升→流水侵蚀→砂岩沉积→黄土沉积→风力侵蚀(2)、图示黄土落水洞中“洞道”形成的关键因素是( )A、地势较高下蚀剧烈 B、黄土垂直节理发育 C、降水充沛水流充足 D、上下岩层性质差异 -
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涠洲岛是我国北部湾地区最大的岛屿,陆地面积24.98km2 , 多年平均年降雨量1373mm,其生态环境优美、旅游资源丰富,2023年上岛游客人数超过213.49万人。溷洲岛作为一个孤立岛屿,岛上供水主要取用地下水,水资源短缺一直是涠洲岛发展的瓶颈,旅游旺季生活用水常出现停水、限供现象,严重制约了旅游业的发展。目前,人们建立了“核心+连接”构成的网络化空间湿地保护系统(下图),形成了联系海洋—海岸带—湿地—农田的多维度动态保护系统,不但保护了涠洲岛生态多样性,也加强了水资源的保护。
(1)、分析涠洲岛水资源短缺的原因。(2)、说明涠洲岛大量采用地下水供水可能引发的生态问题。(3)、指出规划“核心+连接”网络化空间湿地保护系统主要利用的地理信息技术,并指出此系统对涠洲岛水资源保护的意义。 -
4、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数千万年前,撒哈拉沙漠是古地中海的一部分,后来演变为内陆盆地,直到6000年前开始干涸,只给人类留下了少数绿洲、盐湖。埃尔杰里德盐湖(下图)就是撒哈拉沙漠里最大的盐湖,位于突尼斯南部,总面积约9000平方公里,但年降水量仅100毫米,没有固定河流补充水源,炎热夏季几乎完全干涸,只有降雨后才会出现15~20厘米深的水层,属于典型的盐湖。在公元8—16世纪时期,一条跨越撒哈拉沙漠的“食盐之路”足以与亚欧间“丝路”匹敌。
(1)、指出埃尔杰里德盐湖的降水季节,并说明此季节降水特点及原因。(2)、推测埃尔杰里德盐湖地质演变过程。(3)、分析埃尔杰里德盐湖盛产食盐的原因。 -
5、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城市群是在特定地域范围内具有相当数量的不同性质、类型和规模的城市,以一个或两个特大城市为核心,借助现代化的运输网、信息网发生紧密联系而共同构成的城市“集合体”,现已经成为城市参与竞争的重要平台。研究表明,城市群的空间演变是一个区域从不相互关联、孤立发展,逐步演变为彼此联系、发展不均衡,再到区域相对均衡的过程,其往往经历雏形期、成长期、形成期和成熟期四个阶段。目前,有专家结合呼包鄂榆城市群发展趋势提出“小集中、大分散”的空间发展模式。下图为我国西北地区呼包鄂榆城市群空间结构演变示意图。
(1)、归纳呼包鄂榆城市群演变特征。(2)、指出呼包鄂榆城市群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3)、阐述专家结合呼包鄂榆城市群的发展趋势提出“小集中、大分散”空间发展模式的原因。 -
6、植物通过蒸腾失水来维持其叶片温度相对的稳定性,一旦遇到外界胁迫(如干旱)的影响,为维持正常生长,植物将叶片关闭气孔以减少蒸腾及与外界的能量交换,冠层温度(植物不同高度叶片、枝干等器官表面温度的平均值)随之升高。下图示意我国某地多年干季及雨季橡胶林冠层温度和大气温度日变化特征。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表示干季橡胶林冠层温度曲线是( )A、① B、② C、③ D、④(2)、与雨季相比,干季橡胶林冠层( )A、水汽含量增加 B、最高气温较高 C、大风天气增多 D、冠气温差较大(3)、该橡胶林最可能在( )A、云南省 B、海南省 C、福建省 D、台湾省 -
7、据统计,1964—2022年期间,智利共发生火灾约27万次,平均每年4500余次。2024年智利发生一系列森林火灾,超过1.3万公顷土地受到影响,其中瓦尔帕莱索大区受灾最为严重,火灾扩展迅猛且难以控制。直至一周后,火势才逐渐减弱并控制。下图为智利瓦尔帕莱索区等高线地形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瓦尔帕莱索大区森林山火多发生在( )A、3—5月 B、6—8月 C、9—11月 D、12月—次年2月(2)、瓦尔帕莱索大区受灾最为严重的原因有( )①枯枝落叶多②地表径流少③干燥的土壤④湿热的天气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8、亚喀斯特是发育在不纯碳酸盐岩及碳酸盐岩与非碳酸盐岩央层之上的一种过渡地貌形态、是介于典型喀斯特与非喀斯特之间的一种过渡形态,这种过渡形态特征不同于典型喀斯特地区。它作为贵州等地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生态环境较为脆弱及敏感的区域。下图为贵州省安顺市关岭县不同喀斯特地貌类型空间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亚喀斯特形态特征不同于典型喀斯特地区,原因在于二者( )A、气候状况不同 B、地质状况不同 C、水文状况不同 D、植被状况不同(2)、在相同条件下,关岭县不同喀斯特地貌类型土壤侵蚀表现为( )A、非喀斯特区>纯喀斯特区>亚喀斯特区 B、非喀斯特区>亚喀斯特区>纯喀斯特区 C、纯喀斯特区>亚喀斯特区>非喀斯特区 D、亚喀斯特区>纯喀斯特区>非喀斯特区(3)、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关岭县对亚喀斯特地区应当( )A、开垦农田种植作物 B、扩展工矿生产空间 C、优化生产生活方式 D、侧重发展第三产业 -
9、津晋冀氢能回形走廊(下图)的具体路线为:武安华丰——天津荣程——天津港——山西美锦钢铁——清徐华盛化工——武安太行钢铁,连接了天津、山西和河北三地,沿途设有多个加氢站,整个走廊长度超过1600公里,形成了一条高效、绿色、清洁的运输通道。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津晋冀氢能回形走廊上的主要运输方式为( )A、管道 B、铁路 C、航空 D、公路(2)、津晋冀氢能回形走廊的建立,可以( )A、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B、促进相关产业发展 C、消除大气环境问题 D、实现物流配货循环 -
10、基于“以货补客”的发展思路,南凭高速铁路开展高铁快运业务,通过与南宁“米”字形高速铁路网络链接,开通跨线列车与全国主要城市实现连通。2021年,南凭高速铁路辐射吸引区快递业务量(各城市快递每年累计完成量)完成6.22亿件。广西规划表明,未来的南凭高速铁路将与友谊关口岸能够实现联动,加强中国与东盟国家的贸易往来。下图示意南凭高速铁路发送货物运输组织模式。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南凭高速铁路开展高铁快运业务,原因在于( )A、提高快递运输效率 B、完善快递物流环节 C、增加高铁运营收入 D、扩展高铁运输范围(2)、南凭高铁快运物流的货物特征为( )A、时效敏感 B、批量较大 C、笨重固体 D、恒温易碎(3)、广西西南部与越南接壤,通过南凭高铁快运业务,主要由越南运往中国的物品是( )A、森林产品 B、钢铁机械 C、热带水果 D、建筑材料 -
11、富硒茶中硒元素的含量远高于一般茶品,具有一般茶叶无法媲美的特种保健功效。一些不法商贩利用硒元素炒制四川茶、汉中茶等方法制备伪劣“富硒茶”产品日益增多,使人们不能准确辨别。目前,专家已经研究出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富硒茶质量安全追溯体系(下图),其以富硒茶作为溯源对象,各环节上传全程数据,形成去中心化、不可篡改和无法伪造时间戳的完整证据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富硒茶产区集中于我国汉江流域上游、大巴山北麓,主要得益于当地( )A、适宜的气候 B、独特的土壤 C、清洁的水源 D、平坦的地形(2)、不需要向富硒茶区块链中上传数据的人员是( )A、采摘者 B、加工者 C、运输者 D、消费者(3)、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富硒茶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大大提高了产品质量安全,其原因在于数据( )A、方便溯源 B、保密性好 C、上传及时 D、来源广泛 -
1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美国西南部某河源的小型谷地,气候较干旱。该地品尼松生长缓慢,分枝点低,雨水下渗为其生长提供水源,地表一定深度以下存在含水量极少的干土层。外力作用会影响其生长状态。1905年后该地降水增多。如图1示意谷底的品尼松生长演变过程,以及相应的年轮增长距平值。图2为谷坡上的松树照片。

(1)、据图说明甲时期品尼松生长状态并分析原因?(2)、乙时期,谷坡的品尼松年轮增长距平值与谷底的相反,试从外力作用的角度分别说明原因? -
1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暖池是多年平均海表温度在28℃以上的暖海区,受大气环流和洋流影响,西太平洋赤道附近形成了全球面积最大、水位最高的区域,被称为西太平洋暖池。距今5百万年前到距今2万年前的末次冰盛期,受地壳运动影响,印尼海道逐渐关闭(位置和宽度的变化),导致西太平洋暖池及附近海区洋流的重组和洋流流向的变化,改变了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物质与能量的输送。印尼海道和印尼贯穿流的演化也促使了澳大利亚西北部气候变冷干。下图示意印尼海道位置及印尼贯穿流演化路径。

(1)、从大气环流、洋流和地壳运动的角度,分析西太平洋暖池的形成和发展过程。(2)、从海一气相互作用角度,解释印尼贯穿流的演化促进澳大利亚西北部气候变冷干的原因。 -
14、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平流雾指暖湿空气平流到较冷的下垫面上形成的雾,越南沿海及附近地区在1~4月常常出现持续时间较长的平流雾,伴随濛濛细雨的天气,也叫“克拉香天气”。图1、图2、示意克拉香天气出现时候的风向和胡志明市多年平均气候资料图。

(1)、根据材料,分析胡志明市最热月出现在4月的成因。(2)、根据材料,比较胡志明市和河内出现的“克拉香天气”的几率,并说明理由。 -
15、多年冻土发育的高原或平原地区,大大小小的热融塌陷湖星罗棋布。图示意热融湖演化过程中的碳循环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乙阶段,多年冻土层中热融湖演化加速的主导因素是其( )A、厚度 B、岩性 C、植被 D、水体(2)、热融湖由“碳排放”转折成为“碳汇”的阶段是( )A、甲→乙 B、乙→丙 C、丙→丁 D、丁→甲 -
16、西江是珠江的最大支流,自古以来就是岭南地区的水运交通要道,西江中心有广东省最大的江心岛——砚洲岛(如图所示),该岛形成以来,一直向北移动。羚羊峡两岸江面附近岩石上,有众多船篙插入岩石形成的扎孔。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砚洲岛向北移动说明本河段( )A、砚洲岛南侧堆积,北侧侵蚀 B、砚洲岛南侧侵蚀,北侧堆积 C、西江北岸堆积,南岸侵蚀 D、河道宽度变大,流速变快(2)、羚羊峡两岸江面附近岩石上船篙扎孔的方向和原因是( )A、扎孔向上游 流速快 B、扎孔向上游 流速慢 C、扎孔向下游 河道窄 D、扎孔向下游 流速快 -
17、新石器时代以后,今洞庭湖地区一直在沉降。先秦汉晋时期,该地区为河网交错、局部有小湖分布的平原地貌景观。东晋、南朝之际,在该地区迅速形成大湖景观。研究表明,宋代以来,长江含沙量持续增加;洞庭湖洪水特征逐渐由以“春季涨水”为主转变为以“夏秋连涨”为主。下图示意先秦汉晋时期该地区水系。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与新石器时代相比,汉代该地区( )A、遗址位置偏东,原因是靠近洞庭湖 B、遗址位置偏西,原因是地势更低平 C、遗址数量更少,原因是城市规模较大 D、遗址数量更少,原因是陆地面积较少(2)、宋代以来洞庭湖洪水特征的变化的原因,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宋代以前洞庭湖补给主要来源于长江干流,进入雨季较晚 B、宋代以前洞庭湖面积更大,调节能力强,洪水期时间短 C、宋代以后洞庭湖补给源为上游支流,补给区进入雨季较早 D、宋代以后本地区长江干流河床抬升,洞庭湖排水不畅,洪水期延长 -
18、地质图上,构造等高线是指某一岩层顶部海拔相同点的连线。图示意南半球某区域的白垩纪岩层构造等高线和地形等高线,地形等高线的等高距是60米,丁处附近有一落差为20米的瀑布。阅读图文材料,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甲乙丙丁四地中叙述正确的是( )A、甲地海拔约为500m B、乙地的坡面径流流向西北 C、丙地可以看到乙地 D、丁地白垩纪岩层的埋藏深度最浅(2)、丙地的构造地形为( )A、背斜山 B、向斜山 C、背斜谷 D、向斜谷 -
19、石冰川是指含冰的寒冻风化岩(碎)屑或冰碛物,在重力和冻融作用下沿着山谷或坡面向下缓慢蠕动的多年冻结地质体。其形态类似于冰川,呈舌状或叶状,但表面通常无裸露的冰体。石冰川对气候变化的响应较为缓慢,可以存在于海拔较低的地区。图为冰碛型石冰川演化过程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相比于一般冰川,石冰川对气候变化的响应较慢是因为( )A、分布海拔高,气温低 B、分布海拔低,气温上升慢 C、表碛较厚,隔热作用明显 D、表碛颜色浅,反射能力强(2)、图示冰川地貌的形成以冰川堆积作用为主的是( )A、冰崖 B、角峰 C、鼓丘 D、倒石堆 -
20、海水温度梯度变化大的区域常形成海洋锋,锋区附近海、气之间热量交换显著。图示意冬季北太平洋局部海域表层水温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粗实线①②③④能够正确示意海洋锋位置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2)、与冬季相比,夏季时该海洋锋( )A、位置偏南,强度增强 B、位置偏南,强度减弱 C、位置偏北,强度增强 D、位置偏北,强度减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