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冲沟是由间断流水冲刷地表而形成的沟槽。由于降水、坡向、坡度等要素的差异和变化,黄土高原的某处冲沟(下图)表面积由1982年的37平方千米扩大至1997年的65平方千米。1983年,为保障农业生产,该地修建了水土保持工程。近年来,该地利用飞机撒播林木种子(简称飞播造林),其生态修复效果明显优于人工种植。完成下面小题。

    (1)、与南坡相比,该冲沟北坡(     )
    A、年降水量较少,面积变化较大 B、年降水量较多,面积变化较小 C、风化作用较弱,面积变化较小 D、风化作用较强,面积变化较大
    (2)、飞播造林的生态修复效果明显优于人工种植,反映了该地(     )
    A、降水较少 B、地形崎岖 C、水土流失严重 D、灌溉水源短缺
  • 2、城市道路网络形态受到自然和人文多种因素影响。图分别示意黄河沿岸平原城市郑州和南方丘陵城市深圳的道路方向频率。不同方向的长度代表该方向道路出现的频率。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郑州和深圳在正东正西、正南正北两组方向上的道路出现频率,体现出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地形 B、河流 C、规划 D、历史
    (2)、与郑州相比,深圳各方向道路出现频率的差异主要因为(     )

    ①经济规模更大②交通流量更大③地形起伏更大④早期缺乏规划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3、下图为“某大洲沿30°N纬线人口密度图”。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①地区人口稠密的主要原因是(     )
    A、矿产资源丰富 B、气候温和湿润 C、农业历史悠久 D、经济高度发达
    (2)、制约②地区资源环境承载力的资源“短板”是(     )
    A、矿产资源 B、水能资源 C、气候资源 D、森林资源
  • 4、“黑土型”退化草地由青藏高原高寒草甸严重退化形成,因其裸露的土壤呈黑色,故名“黑土型”退化草地。图示意青藏高原某地高寒草甸严重退化过程。完成下面小题。

    (1)、推测该地退化草地土壤呈黑色的直接影响因素包括(     )

    ①成土母质②气候③地形地貌④生物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2)、该地“黑土型”退化草地形成过程中高寒草甸(     )
    A、岛状分布趋势明显 B、地表日温差逐渐减小 C、生物多样性增加 D、下层冻土层消融减缓
    (3)、对阶段Ⅲ草地进行生态治理时,当地应采取的首要措施是(     )
    A、草地增肥 B、划区轮牧 C、清除毒杂草 D、飞播种草
  • 5、2024年3月12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未来几年将全面实施新一轮粮食产能提升行动,以确保国家粮食安全。近年来,为遏制撂荒,我国多地积极探索农业生产托管模式(农户等经营主体不流转土地经营权,将农业生产中的全部或部分环节委托给生产托管中心进行规模化生产)。下图为我国某地托管模式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农业生产适宜大范围推广托管模式的是(     )
    A、平原谷物种植 B、城郊蛋鸡饲养 C、湖泊水产养殖 D、山区茶树种植
    (2)、农业生产托管模式对保障粮食安全的作用有(     )

    ①确保耕地红线,藏粮于地②推广农业技术,藏粮于技

    ③增加务农人数,藏粮于民④扩大粮食进口,藏粮于仓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 6、2023年9月23日,全国首例利用城市轨道交通富余运力运输快递项目在北京地铁9号线(房山-燕房)进行试点。下图示意快递货物进入地铁车厢进行运输。完成下面小题。

    (1)、“地铁送快递”的主要品类是(     )
    A、水果生鲜 B、中式家具 C、珠宝饰品 D、纸质文件
    (2)、“地铁送快递”运营项目有利于(     )

    ①有效提高部分货物运输的连续性  

    ②提升城市轨道交通资源的利用率

    ③有效缓解交通拥堵,降低碳排放 

    ④全面提高乘客出行的舒适性

    A、②③ B、①④ C、①② D、③④
  • 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巴丹吉林沙漠位于内蒙古西部,气候干旱,沙漠东南部有众多起伏较大的沙山,也有许多当地俗称为“海子”的湖泊。车日格勒湖位于沙漠东南部,常年积水,冬季湖泊面积较小。在湖泊沿岸地区,往往出现风向昼夜截然不同的现象,即湖陆风。图1示意车日格勒湖位置,图2示意夏季某日(晴天)车日格勒湖湖面与周围沙漠近地面气温日变化。

    (1)、图2中表示车日格勒湖湖面气温变化的是(填“甲”或“乙”)曲线,说明依据
    (2)、图2中车日格勒湖近地面湖风风力最大时刻是时前后(整点时刻),主要是因为此时(填“沙漠”或“湖面”)气温较(填“沙漠”或“湖面”)高,且湖陆温差(填“最大”或“最小”)。
  • 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四川省自贡市恐龙博物馆为国家地质公园,全国青少年科学教育基地,该地质公园成为人们了解和研究地球历史的重要科研基地。下图为博物馆内的恐龙化石。据研究,恐龙这类大型动物逐水草而栖。

    材料二2011年,中科院学者在青藏高原发现了目前已发现最原始的披毛犀化石(距今约370万年)。披毛犀为大型食草动物,全身披毛,适应寒冷环境。其长达1米的鼻角可以刮开冰雪,找到干草。伴随着青藏高原不断隆起以及第四纪(260万年前至今)气候变化,披毛犀的活动位置发生过两次大迁徙(如下图),第一次是由青藏高原逐渐向我国华北、东北迁徙,第二次是由我国华北、东北北迁至西伯利亚,并最终在距今约1万年前的新石器时期灭绝。近年来,科学家在西伯利亚地区永久冻土层发掘出多具完整披毛犀遗体。

    (1)、植食性恐龙生活的主要地质年代是代,其主要食物来源是植物和植物,当时的气候环境是(填“温暖湿润”或“寒冷干燥”)。
    (2)、披毛犀第一次迁移(青藏高原→华北、东北)气候变化情况可能是(填“变暖”或“变冷”);第二次迁徙(华北、东北→西伯利亚)气候变化情况可能是(填“变暖”或“变冷”),这个时期冰川范围(填“扩大”或“缩小”),海平面(填“上升”或“下降”)。
    (3)、地层是具有(填“时间顺序”或“空间位置”)的层状岩石,同一时代的地层往往含有相同或相似的化石,化石通常保存在(填岩石类型)岩中。若在某地不同地质年代的古老地层里发现了三叶虫、恐龙和披毛犀的化石,在地层没有发生倒置的情况下,最下面的地层含有的是化石,三种生物中,结构最复杂、等级最高的是
  • 9、下图示意某地近地面附近等压面分布。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M、N、P、Q四处中,气压值最大的是(     )
    A、M B、N C、P D、Q
    (2)、下图中能正确反映气流运动状况的是(     )
    A、 B、 C、 D、
    (3)、若图示反映的是海洋和陆地、城市市区和郊区间的等压面分布,则图中甲地可能是(     )

    ①白天的海洋②夜间的海洋③市区④郊区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10、下表示意2024年国庆假期某市部分日期天气情况。完成下面小题。

    日期

    9月30日

    10月1日

    10月2日

    10月3日

    白天天气

    多云转雷阵雨

    阴有阵雨并渐止转阴到多云

    多云到晴

    最高气温(℃)

    31

    23

    22

    21

    最低气温(℃)

    22

    19

    16

    14

    夜间天气

    小到中雨局部大雨

    阴转多云

    多云

    (1)、下列日期中,气温日较差最大的是(     )
    A、9月30日 B、10月1日 C、10月2日 D、10月3日
    (2)、与10月1日相比,10月3日该市(     )
    A、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 B、夜晚大气逆辐射弱 C、大气对地面辐射的吸收作用强 D、白天大气反射作用强
  • 11、大气受热过程的本质就是能量在太阳、地面、大气之间热传递的过程,直接影响着地面和近地面大气的热状况。读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关于该示意图的分析,正确的是(     )
    A、①=④ B、②>④ C、②为长波辐射 D、③为短波辐射
    (2)、如今,低碳生活逐渐在我国兴起,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低碳生活可以理解为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低能量、低消耗、低开支的生活方式。与继续传统生活相比,倡导低碳生活,可以使(     )
    A、①减弱 B、②增强 C、③减弱 D、⑤增强
  • 12、下图示意非洲南部部分区域某时刻等压线分布(单位:hPa)。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地点风力最大的是(     )
    A、 B、 C、 D、
    (2)、此时乙地的风向为(     )
    A、东南风 B、西南风 C、西北风 D、东北风
  • 13、臭氧是地球大气中重要的微量成分。下图示意部分大气层的臭氧浓度分布。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甲层(     )
    A、温度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 B、天气晴朗有利于飞机飞行 C、水汽和杂质的含量较乙层高 D、主要靠臭氧吸收红外线增温
    (2)、图示乙层中的臭氧主要是各种废气(主要是汽车尾气)在阳光(主要是紫外线)作用下,发生光化学反应形成的。下列对乙层中的臭氧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我国夏季浓度较冬季高 B、是植物光合作用的基本原料 C、夜间浓度往往较白天高 D、是乙层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
    (3)、南极臭氧空洞是全球性环境问题,南极臭氧空洞(     )

    ①主要发生在甲层②主要发生在乙层③使人类皮肤癌发病率增加④使地震灾害频繁发生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14、下图示意干洁空气成分的体积分数(海拔25千米以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甲、乙分别表示(     )
    A、氧气、氮气 B、氮气、氧气 C、氮气、二氧化碳 D、氧气、二氧化碳
    (2)、低层大气中除干洁空气外,主要成分还有(     )
    A、臭氧 B、氩气 C、水汽和杂质 D、甲烷
  • 15、下图示意地球各圈层的物质循环,图中①②③④代表地球的四大圈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①②③④分别表示(     )
    A、水圈、大气圈、生物圈、岩石圈 B、大气圈、生物圈、水圈、岩石圈 C、水圈、岩石圈、生物圈、大气圈 D、大气圈、生物圈、岩石圈、水圈
    (2)、下列关于③圈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主要成分是氮气和氧气 B、主体是海洋 C、是地球表层生物的总称 D、表面高低不平
  • 16、2024年9月5日,位于日本鹿儿岛县的御岳火山连续喷发,喷出的火山灰(即岩浆或熔岩在上升过程中遇到冷空气迅速冷却,形成细小的颗粒)烟柱直冲云霄,高达1500米(如图1所示),图2示意某学生绘制的地球内部圈层结构。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御岳火山喷发的火山灰主要来源于图2中的(     )
    A、①圈层 B、②圈层 C、③圈层 D、④圈层
    (2)、下列关于图2中各圈层及界面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①圈层呈液态 B、②圈层中纵波消失 C、b界面为莫霍面 D、③圈层中横波消失
    (3)、喷发出火山口的火山灰在地球圈层中迁移,最先影响的是(     )
    A、水圈 B、大气圈 C、岩石圈 D、生物圈
  • 17、当地时间2023年9月8日23时11分,摩洛哥发生了6.9级强烈地震,建筑物大量倒塌,至11日统计已造成2862人遇难、2562人受伤,此次地震震源深度约18.5千米,震后联合国组织参与救援。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此次地震理论上该地居民的感觉是(     )
    A、只上下颠簸 B、先上下颠簸,后左右摇晃 C、只左右摇晃 D、先左右摇晃,后上下颠簸
    (2)、地震发生以后,建筑物并不会马上倒塌,一般都要间隔约12秒,这就是地震救援领域所说的“黄金12秒”。据此推断“黄金12秒”确定的依据是(     )
    A、横波和纵波传播速度的差异 B、建筑物的抗震系数 C、横波和纵波传播介质的差异 D、人体对紧急事件的生理反应能力
  • 18、下图示意不同地质年代生物复原图。完成下面小题。

    (1)、甲、乙、丙三图示意的代表性动物大量生存的地质年代从早到晚依次是(     )
    A、甲、乙、丙 B、甲、丙、乙 C、乙、甲、丙 D、乙、丙、甲
    (2)、丙图所示地质年代(     )
    A、蕨类植物已灭绝 B、是重要的造煤时期 C、开始出现了鸟类 D、形成现代地貌格局
  • 19、下图示意北京时间2024年9月17日13:22我国首颗太阳探测科学技术试验卫星“羲和号”拍摄的太阳影像。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线框中突然增亮的太阳活动最可能是(     )
    A、黑子 B、日珥 C、耀斑 D、太阳风
    (2)、若该日图示线框中的太阳活动剧烈爆发,则下列现象可能发生的是(     )

    ①黑龙江漠河拍摄到极光②信鸽迷航事件多发③全球各地地震频繁④长波通信中断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目前人类对太阳活动的认识,正确的是(     )
    A、太阳活动的发生没有规律性 B、太阳活动会引发流星雨、磁暴等 C、太阳活动谷年全球农业都歉收 D、太阳活动微弱时段适合航天发射
  • 20、太阳辐射为我们生活、生产提供能量。目前我国许多地区在屋顶安装太阳能系统,将吸收的太阳能转换为热能,使得管道中的水被加热。下图示意家庭太阳能供热系统。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乌鲁木齐某居民屋顶安装的太阳能系统,一年中将吸收的太阳能转化为热能最多的季节是(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2)、下列活动中所利用的能源最终不是来自太阳辐射的是(     )
    A、行驶中的燃油汽车 B、风能发电站 C、地热发电站 D、炭火烧烤
上一页 107 108 109 110 111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