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云南省2025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
- 【高考真题】 2025年重庆市高考地理真题(网络参考版)
- 【高考真题】 2025年四川省高考地理真题(网络参考版)
- 浙江省衢州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期末地理试题
- 浙江省丽水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期末地理试题
- 广东省普宁市兴文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 浙江省台州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期末地理试题
- 浙江省宁波市三锋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期末地理试题
- 浙江省义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检测地理试题
- 浙江省宁波市慈溪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期末地理试题
-
1、下面两图中,图甲表示的是“某滨海地区陆地和海洋表面气温日变化的曲线图”,图乙表示的是“该地区海陆之间气流的变化图”,完成下面小题。(1)、有关图甲描述正确的是( )A、曲线①表示的是海洋气温曲线,最高气温出现时间落后于曲线② B、曲线②表示的是海洋气温曲线,最高气温出现时间落后于曲线① C、曲线①所示日温差大的主要原因是昼夜长短所致 D、曲线②所示日温差小的主要原因是纬度差异所致(2)、由图甲推断,图乙中环流模式出现时间为( )A、18时~次日7时 B、8时~当日18时 C、16时~次日8时 D、0时~次日12时
-
2、地表反照率是地面反射的太阳辐射与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之比,反映了地面对太阳辐射的反射能力。地表反照率是影响地表能量收支的重要因子,主要受地表粗糙程度、土壤含水量以及太阳高度角等因素的影响。下图示意青藏高原某气象站站点地表反照率的季节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该站点夏季地表反照率最低,其主要原因是( )A、植被覆盖率高 B、土壤含水量低 C、太阳辐射量大 D、太阳高度角小(2)、地表反照率降低能够( )A、增加太阳辐射 B、降低大气辐射 C、降低大气逆辐射 D、增加地面辐射
-
3、2019年10月11日凌晨0时16分左右,一颗疑似陨石的物体坠落在吉林松原地区,发出极其耀眼的火光。专家表示,此次疑似陨石坠落现象为火流星现象,坠落的物体尚未找到。一般的流星在80-120千米的高空就燃烧尽,流星体质量较大,进入地球大气后来不及在高空燃尽而继续闯入稠密的低层大气。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一般流星现象发生在( )A、对流层 B、平流层 C、高层大气 D、臭氧层(2)、该事件说明,地球的大气圈能够( )A、保护地面上生物免受过强紫外线的伤害 B、提供地球上生物生长所必需的空气 C、保持地球表面适宜的温度,防止水分散失 D、减轻宇宙中小天体对地球表面的撞击(3)、人类生活在对流层底部,该层( )A、温度随高度的增加而增加 B、热量来源于地面 C、高中低纬厚度一样 D、适合高空飞行
-
4、温室大棚(左图)是利用透明覆盖材料和环境控制设备,影响大气的受热过程(右图),有利于作物生长发育的一种特殊设施。我国农民会依据时节和蔬菜不同生长阶段,在大棚表面再覆盖可伸缩的遮阳网,对小气候进行微调,以达到最佳的种植效果。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与室外相比,透明的温室大棚内( )A、①增强 B、②减弱 C、③增强 D、④减弱(2)、推测温室大棚使用遮阳网的主要时段在( )A、冬季正午 B、盛夏正午 C、春季清晨 D、秋季傍晚
-
5、下表为北半球年太阳总辐射量随纬度的分布表。可能总辐射:考虑了受大气削弱之后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有效总辐射:考虑了受大气和云的削弱之后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读表完成下列各题。
纬度
64°N
50°N
40°N
30°N
20°N
0°N
可能总辐射量(W/m2)
139.3
169. 6
196.4
216.3
228.2
248.1
有效总辐射量(W/m2)
54.4
71.7
98.2
120.8
132.7
108.8
(1)、影响可能总辐射量的主导因素是( )A、纬度 B、地形 C、大气环流 D、洋流(2)、赤道地区可能总辐射量和有效总辐射量差异较大,主要原因是( )A、云层厚,保温效应强,到达地面的可能总辐射量大 B、阴雨天气多,削弱作用强,到达地面的有效总辐射量小 C、臭氧含量多,吸收的紫外线多,到达地面的可能总辐射量大 D、大气透明度高,吸收太阳辐射多,到达地面的有效总辐射量小 -
6、下图为“我国局部地区主要河流及地壳等厚度线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图示地区的地壳厚度( )A、由西向东逐渐增厚 B、由北向南逐渐增厚 C、由东向西逐渐增厚 D、由南向北逐渐增厚(2)、根据地壳厚度及图中下关信息判断,图示M、N闭合曲线内两地区的地形可能分别是( )A、谷地、山地 B、山地、谷地 C、谷地、谷地 D、山地、平原
-
7、地球的平均半径约为6371千米,我国的钻探深度不断的加深。2019年2月19日,我国在塔里木盆地顺北油气田完成某钻井钻探,钻井深8588米,创亚洲陆上钻井最深纪录,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该钻井( )A、未穿透地壳 B、深达莫霍面 C、已穿透岩石圈 D、即将穿透地幔(2)、大陆科学钻探工程的实施,被称为“伸入地球内部的望远镜”,科学钻探可以( )A、直接观测地幔的物质组成 B、判断地核的物质组成 C、揭示整个地球内部构造 D、监测某些地震活动
-
8、读地质剖面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图中属于古生代地层的是(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地层①~④中动物化石经历的演化过程是( )A、海生无脊椎动物—爬行动物—脊椎动物 B、海生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爬行动物 C、爬行动物—海生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 D、爬行动物—脊椎动物—海生无脊椎动物(3)、石炭—二叠纪是地质史上最重要的成煤时期,由此可推知当时的环境特点为( )A、干燥,冷热多变 B、全球气候分带明显 C、湿润,森林茂密 D、寒冷,冰雪广布
-
9、据美国今日宇宙网站报道:科学家预计2013年太阳活动将达到史无前例的高峰期。我们可以预见到那时将发生大量的太阳活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如果2012~2013年是太阳活动强烈的时段,那么下一个活动强烈时段约是( )A、2035~2036年 B、2023~2024年 C、2015~2016年 D、2020~2021年(2)、本次太阳活动所产生的带电粒子流到达地球后,对地球可能造成的影响有( )
①地球各地出现极光现象②地球磁针不能正确指示方向
③GPS将受到干扰④我国北方会出现极昼现象
A、③④ B、①③ C、①② D、②③ -
10、2019年7月,12岁的杰克逊赫普纳(JacksonHepner)和家人去俄亥俄州度假,杰克逊在河床玩耍时,无意在泥中发现一个奇怪、隆起的物体,后来证实是猛犸象牙齿。杰克逊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到:猛犸象是一种适应寒冷气候的动物。曾经是世界上最大的象之一,在陆地上生存过的最大的哺乳动物之一,其中最大的猛犸象体重可达12吨,它是冰川世纪的一个庞然大物。猛犸象在约一万年前灭绝。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猛犸象生活在( )A、古生代早期 B、古生代晚期 C、中生代 D、新生代(2)、猛犸象灭绝的时期A、气候开始变冷 B、三叶虫开始灭绝 C、恐龙大量繁殖 D、气候开始变暖(3)、猛犸象灭绝时期的迁徙方向是( )A、向高纬迁徙 B、向低纬迁徙 C、向内陆迁徙 D、向海洋迁徙
-
11、读“我国太阳辐射分布图”,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1)、下列地形区中年太阳辐射总量属于丰富地区的是( )A、四川盆地 B、准噶尔盆地 C、柴达木盆地 D、塔里木盆地(2)、自然状态下,青藏高原与同纬度的四川盆地相比,花开得更鲜艳,病虫害更少。其主要原因是( )A、海拔高,冬夏温差大 B、海拔高,降水多 C、水热条件好,地形平坦 D、太阳紫外线强,总辐射量大
-
12、2020年9月25日晚,天空上演了木星、土星和月亮同时出现在夜空中的天文景观,称之为“双星伴月”,如下图所示,左侧为土星,右侧为木星,中间是月亮。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关于双星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与月球的相对位置始终不变 B、均属固态星球 C、公转轨道完全在一平面上 D、公转方向相同(2)、相对于地球来说,月球更易遭受陨石袭击,其原因是( )A、公转速度快 B、离小行星带更近 C、宇宙环境不安全 D、表面无大气层
-
1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马拉维湖南北长584km,东西宽16-80km,平均水深273m,东、北、西三面山峦叠嶂,南部相对平坦。湖水四周由14条常年有水的河流注入,湖水经希雷河流入赞比西河。马拉维湖水透明度随季节变化较为剧烈,12月份透明度不足1米。一年内湖水表层常年基本在26℃-29℃,但每年7-8月,该湖最南端表层水温会下降到23℃,而其他区域水温变化不大。下图为马拉维湖示意图。
(1)、分析12月,马拉维湖水透明度最低的原因。(2)、分析7-8月,马拉维湖水南端表层水温偏低的原因。 -
14、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红薯喜温、喜光、喜疏松土壤、耐旱不耐涝,福建漳州漳浦县六鳌镇农民在海边沙地种植红薯,所产红薯皮薄如纸、肉质细嫩、风味出众。收获时农民不使用锄头、耙子之类的工具,而是采用徒手刨薯。近年来,六鳌红薯获评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下图示意六鳌半岛地理位置。
(1)、六鳌半岛虽然三面临海,但是地表可用水资源有限,试分析其原因。(2)、从土壤的角度,分析六鳌镇海边沙地种植红薯的有利条件。(3)、分析农民徒手刨薯的原因。(4)、针对当地是否应该扩大红薯的种植规模,存在不同的意见,请列举反对者的理由。 -
15、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风尘是大气中悬浮的矿物颗粒。有研究表明,对东亚风尘而言,亚洲内陆盆地周边的高海拔山地是其终极源区(粉尘工厂),而内陆盆地中的戈壁沙漠则是其“中转站”。东亚风尘沉降在北太平洋海区,为其带来营养盐,促进浮游生物的生长。
距今约80万年来,全球气候趋于冷干,使得亚洲内陆干旱区输送至北太平洋的风尘大量增加,促进了浮游生物的繁盛。浮游生物的繁盛又继续加剧了全球变冷,形成了一个正反馈的过程。
(1)、根据材料,描述内陆高山岩石转化为北太平洋大气降尘的地理过程。(2)、分析气候冷干导致北太平洋风尘输入增加的原因。(3)、分析浮游生物繁盛导致全球变冷的原因。(4)、判断材料中的“正反馈”是否会无限持续,并指出原因。 -
16、小孔在巴厘岛情人崖(115°E,8°S)参加当地著名的滑翔伞项目,虽然上午10时已经抵达,但是等到14时,活动才正式开始。小孔猜想,这是为了等待形成较强的上升气流以便滑翔伞能够升空。结合材料,回答下列小题。(1)、情人崖在14时形成较强上升气流的成因是( )A、海风遇到地形阻挡,形成上升气流 B、午后陆地温度高,加热近地面大气 C、冷暖空气相遇,形成上升气流 D、午后山风达到最强,陡崖处几乎垂直上升(2)、以下时刻和地点,最适宜开展滑翔伞运动的是( )A、0时的广州塔 B、6时的高山山顶 C、10时的广州塔 D、16时的高山山顶
-
17、地被层包括苔藓和枯落物。苔藓喜阴凉、潮湿环境;枯落物由植物的枯枝落叶组成。研究人员测量了四川省西部贡嘎山东坡针、阔叶林下的地被层,下表是二者的对比。完成下列小题。
地被层
地被层厚度/cm
地被层蓄积量/(t·hm-2)
苔藓
枯落物层
苔藓
枯落物层
针叶林
4.18±0.37
5.54±0.55
5.90±0.82
13.66±2.04
阔叶林
—
7.68±1.29
—
11.19±2.25
贡嘎山夏季针、阔叶林地被层厚度和蓄积量
(1)、研究人员采集的阔叶林数据中苔藓层缺失的原因是( )A、枯落物厚度大,难以将其与苔藓分离 B、阔叶林所在地降水较少,土壤干燥 C、阔叶林所在地海拔较低,温度较高 D、阔叶林林冠茂密,阻挡太阳辐射(2)、针叶林枯落物层厚度小于阔叶林,但蓄积量却大于阔叶林,可能的原因是针叶林( )A、生物量大 B、枯落物孔隙小 C、林龄小 D、外力侵蚀弱 -
18、近年来,随着中国建设“一带一路”倡议与沙特“2030愿景”的深度对接,中沙两国不断提升经贸合作。2022年1月,某快递公司正式设立沙特公司,末端快递网络快速覆盖该国全境。2023年9月,与该国交通和物流服务部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主要涵盖两项重要领域:一是短地址领域,未来将落地应用当地统一的国家地址规范;二是合作培养协议,将通过为期3年的定向培训计划,为沙特培养80名物流专业人才。据此回答下列小题。(1)、截至2022年,沙特快递包裹的妥投率(包裹派送成功的比率)平均低于70%,推测此现象产生的原因最可能是( )A、沙特员工参加宗教活动频繁,影响投递 B、沙特邮编地址系统落后,地址信息不全 C、国际石油价格波动,影响消费者消费能力 D、沙漠面积广大,骆驼运输为主,影响运输(2)、该快递沙特公司业务快速发展对沙特的积极影响包括( )
①扩大沙特原油出口量②推动沙特成为区域商贸中心
③促进沙特基础设施建设④带动中国劳动力就业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19、黄河乌兰布和沙漠段位于黄河上游下段。该区气候敏感,沙漠与河流交互,风沙和水沙过程复合。受风沙入黄影响,该段河流发育冲积性沙质河床,河道横向摆动频繁。20世纪90年代,上游一系列大型水库建设运行,其中青铜峡水库淤满排沙改变了河流水沙条件。深泓点是河流断面的最深处,其摆动能够反映河流横向摆动的幅度。结合下图,完成下面小题。(1)、关于1993年以前黄河乌兰布和沙漠段横向摆动幅度大的原因,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当地风沙活动强烈 B、该河段流量较大且年内变化大 C、该河段滩槽高差大 D、该河段河岸质地松散(2)、推测水库运行后,黄河乌兰布和沙漠段河道形态与风沙活动的变化是( )
①河道形态由弯曲型向辫状转变②风沙入黄量增加
③河道形态由辫状向弯曲型转变④风沙入黄量减少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20、下图示意我国劳动年龄人口变化及预测情况,下表示意2021-2030年我国非农劳动力供给的主要来源供给情况。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劳动力状况
人口数/万人
劳动年龄人口减少
6000
潜在劳动力供给
农业转移人口
4000
延迟退休人口
6000
(1)、1950-2021年,我国劳动力人口( )A、年轻劳动年龄人口占比逐渐增大 B、年长劳动年龄人口数量波动上升 C、总量后期呈现明显减少的趋势 D、年长劳动年龄人口一直比年轻多(2)、据图表可知,最有效且可行的应对2021-2030年间劳动年龄人口减少的手段是( )A、实行渐进延迟退休方案 B、积极转移农业人口进城 C、加强区域间的人口迁移 D、推动城乡之间协调发展